- +1
纪念|徐苹芳诞辰90周年:“考古界良心”与坚定的敢言者
2020年是知名考古学家徐苹芳先生(1930-2011)诞辰90周年。在原国家文物局专家顾问组中,谢辰生和徐苹芳曾被文保人士称为坚定的“保护派”,他在文保领域的一直坚持和大声疾呼,如“经济建设要给遗产保护让路”等观点一直被文物界称道,“徐先生敢言,更加敢于坚持。”他去世后曾有观点称他为“考古界的良心”。
近日,“纪念徐苹芳先生诞辰90周年暨两部文集的出版发行座谈会”在山西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博专家与学者,围绕徐苹芳先生与宋元考古的学科体系、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委会工作总结和展望,以及徐苹芳先生两部文集等进行交流和讨论。
徐苹芳,山东招远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5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曾任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长期兼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考古学科规划小组组长、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等职。主要从事中国历史时期考古研究,在中国古代城市、宋元考古学研究、汉代简牍研究等领域尤有建树,曾主持北京金中都、元大都、唐宋扬州城、杭州南宋临安城的考古发掘工作。对于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是否为曹操墓产生争论时,在当时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徐苹芳曾公开表示过质疑。
2011年5月22日,徐苹芳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
徐苹芳先生(1930-2011)
作为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徐苹芳生前一直致力于文物保护,曾发表过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北京旧城保护的意见。
“徐苹芳先生60年来矢志不渝致力于考古事业和对祖国文化遗产的保护,贡献巨大。在新时期城市化过程中,徐先生疾力呼吁处理建设与保护的关系,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体现了可贵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他在学术研究、品德风范等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董保华曾如是说。
一些文物界人士回忆,更多的人知道徐苹芳,是因为他在文保领域的坚持和大声疾呼。他的“经济建设要给遗产保护让路”和“无论什么情况下,保护都是第一位的”等旗帜鲜明的观点一直被文保界称道,“徐先生敢言,更加敢于坚持,如果中国文保界要列出一个队形的话,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前锋之一。一次某部部长主持召开专家会,大讲保护的成绩如何如何,然后请专家们发言。全场无语,徐先生率先打破沉默,他说,与其讲成绩,不如讲问题,我们犯的错误太多了,教训也太惨痛了。我来参加会,不是来歌颂成绩的,主要是讲问题。虽然话有些难听,但我还是要讲,能够总结教训,才是最大的成绩。面对城市遗产的破坏,先生总是义无反顾的站出来。”
徐苹芳先生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李志荣在纪念文章中曾表示,“徐苹芳先生,是一位卓越的考古学家,是一位卓越的考古教育家,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位卓越的学生。在一个全社会都被‘创新、向前看’的价值观裹挟的时候,徐苹芳先生是不多的几位卓然独立,敢于向后看的人——梳理中国现代考古学创建的历程,卓越人物的思想和他们的贡献,并以此来检讨今天的工作。他一遍遍不厌其烦地重申先辈的基本理念——这是他作为卓越的学生所服膺的道,并以传道于后学者为己任。在这个大师遍地的时代,一个一生甘为学生的徐苹芳先生的顿然离世,使我们不得不检讨自己,在最基本的学术理念、道德、规范、良知面前,能不能如他一般交合格的答卷?”
北京元大都遗址
徐苹芳先生生前留下了丰厚的学术著作,其中徐苹芳先生的两部文集近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北京联合出版社陆续出版。
自2012年至2019年,《徐苹芳先生纪念文集》和《徐苹芳文集》(共五卷),即《明清北京城图》、《中国历史考古学论集》、《中国城市考古学论集》、《丝绸之路考古论集》、《考古剩语》,先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徐苹芳北京文献整理系列》共四种,即《永乐大典本顺天府志(残本)》、《辽金蒙古时期燕京史料编年·元大都创建史料编年》、《辽金行记九种·辑本揽辔录》、《辑本析津志》,于2017年由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
《徐苹芳北京文献整理系列》
《明清北京城图》徐苹芳编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0年12月12日,由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委会主办,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承办的“纪念徐苹芳先生诞辰90周年暨两部文集的出版发行座谈会”在山西大学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博专家与学者,围绕徐苹芳先生与宋元考古的学科体系、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委会工作总结和展望,以及徐苹芳先生两部文集等进行交流和讨论。
据山西晚报报道,在此次研讨会中,不少专家学者缅怀了徐苹芳先生在治学方面的建树,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城市、宋元考古学研究等方面,为广大文博工作者作出了标杆。
杭州博物院杜正贤研究馆员回忆了徐苹芳先生对杭州临安城考古的高度关注和指导,那时因杭州旧城改造的机会,临安城迎来众多重要考古发现,徐苹芳先生每年都要去杭州一至两次,有时停留的时间还很长。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盖志勇副所长也回忆了徐苹芳先生对元上都考古与申遗的帮助和指导。
徐苹芳先生还是一位传道者,用自己坦荡无私的胸襟和以诚相待的人格,培养和教导着一代代莘莘学子。除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任博士生导师以外,徐苹芳先生还在北京大学兼任客座导师,并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课。此外,也还在吉林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招收博士研究生。
李梅田教授、王光尧研究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辛革研究馆员、浙江大学李志荣副教授等都谈到了徐苹芳先生在北大授课时,一丝不苟的学术精神和翩翩君子的风度。滕铭予教授、彭善国教授和南开大学袁胜文教授则分别追忆了徐苹芳先生在吉林大学、南开大学招收博士生的过程,和对这两所高校学科建设的帮助。
座谈会现场
徐苹芳先生光明磊落,耿直刚介。他去世之后不少媒体刊文悼念,有媒体称他为“考古界的良心”。座谈会上,李梅田教授、秦大树教授、李志荣副教授等不少学者都谈到徐苹芳先生为保护北京城、保护文化遗产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地奔走呼吁。徐苹芳先生身上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感,将为后人所铭记。
与会人员表示,对先生最好的纪念,是沿着先生当初的道路,继承先生的事业。座谈会上,由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董新林研究员介绍了自2015年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组织开展的学术活动和未来的工作计划。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黄信副院长和巨鹿宋城文化研究会王占强秘书长介绍了巨鹿宋城考古工作与研究的新收获。会议代表们还参观了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院和发掘中的晋阳古城。
座谈会上,不少学者都提到徐苹芳先生书房上悬挂的一副先生手书,内容是: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这后来在徐苹芳先生的追悼会上,被用作纪念的挽联:“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贵贱荣辱,淡泊宁静;横批:来去皆无”。徐先生追悼会上的另一幅挽联则是:“对领导待师友教同学,心怀坦荡,以诚相待;保遗产护文物做考古,鞠躬尽瘁,无怨无悔;横批:精神永存”。
(本文据相关学者回忆文章及山西晚报、澎湃新闻、中新社报道等综合整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