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古城调研:如何从居民视角出发,寻找那些有担当的人

齐晓瑾
2020-12-15 14:37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祁县古城航拍。闫殿政 摄

山西祁县昭馀古城只有0.5平方公里,位于山西中部,平遥附近。这是一座晋商之都,这里的人以万里茶道上的茶叶生意著称,以武夷山、湖南、湖北为茶叶产地,卖到蒙古、俄罗斯。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挣钱后就在家乡盖精美的宅院。

古城真正精彩的地方在内部,可以看到很精细的砖雕。之前我听平遥的一个领导说,祁县人在一栋房子上的投入比平遥要多很多倍。如果说平遥人愿意把房子做大,那么祁县人的兴趣是精雕细刻的细节。

祁县乔家大院木雕荷叶匾 “会芳”。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由作者提供

古城街巷中的牌楼

古城格局简单,但要理解它,需要放到中国历史城市的体系里面。和苏州古城相比,祁县的大小只有它的二十八分之一。苏州古城是人们仍然喜欢居住的地方,包括苏州图书馆在内的很多公共设施、园林和老字号都在里面。而祁县里的公共设施不多。小规模带来的问题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曾在古城中的公共设施——学校、医院、公安局等由于扩张而迁出古城。

同比例尺航拍图对比。齐晓瑾 制图

下图是在祁县和苏州的人口变化趋势。祁县古城人口从将近3万人到现在的5000人左右,而苏州古城是从30多万变成20多万,两个差异非常大。所以,人口是祁县这个工艺品一样精美的城市所面对的问题。

祁县、苏州市区与古城人口变化趋势对比。苍司宇 制图

过去十几年一直与中国合作的法国开发署正在祁县古城做一个项目。中法合作的古城保护下,希望这座古城未来是一个富有生机的人的乐土,是一个可持续的古城。在法方的条件限定下,2019年,我们从居民视角出发进行了一次古城社会调研。

如何做调研:独特的法国问卷

社会经济报告是整个工作中最早的成果,做完后不光要服务于旅游规划,也会影响市政基础的改造,同时为未来六年的工作和技术提供基础。法国开发署的合作方式是低息贷款,一部分资金用来提升基础设施,包括古城内房屋的供热、供电、供水、污水管网、环卫及道路等。剩下的一半用做遗产保护修复与公共空间的打造,包含何家大院对蒙轩藏书楼等重要文化遗产和古城阐释中心。

古城可持续发展的愿景。清华同衡 制图

那么,社会经济调研怎么做?

这个工作的核心技术部分来自项目团队中的法国社会专家Veronique Flanet提供的古城居民问卷蓝本。问卷是要了解整个古城的居住情况,其调查对象是以家/户为单位,但只调查户主。为此,我们根据派出所登记的户数,按比例抽样,覆盖到古城的每条街巷。

这个视角细腻的法国问卷,为理解古城居住问题建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问卷设计流畅,基本上遇到的所有人,哪怕是不识字的人,也能顺畅地答完整个问卷。

问卷结构

问卷涉及65个问题,共12页,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家庭基本情况,有多少人住在一起、户主年纪多大、有没有工作、收入情况等。接下来几个部分,关注居民住的房子里面的舒适程度,担忧的问题是什么。

关于房子质量大概有7个选项,比如在房子里住了多久、是不是在房子里出生、修缮问题等。另一类问题是邻里,住在这里是不是有吸引力、是不是有氛围、和周围的交流怎么样。

古城里的居住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携家带口、空巢老人家庭,以及一个人租住。在居住人的层面,问卷非常关注是否有行动不便的人,是否有独居老人或残疾人。

此外,收入、职业、租房人的经济压力也是问卷的关注点。比如,房子是唯一住所还是住所之一是很重要的事情。有的人在居民楼和古城都有房子,这样就可以选择在适宜的月份住在不同房子,从而避免基础设施不足带来的问题。

问卷里有个问题:这个房子是什么时候的?这里问的不是专业角度的判定,而是看居民是否对房子有意识,是否能认知到房子的历史价值。住房问题还涉及厕所、洗澡问题怎么解决。

从居民的感知出发

还有一类问题是从居民的感知角度出发,非常有法国的特点。

我们用这套表在不同地方做测试,看到不同的景象。祁县的问卷中,很多居民表示存在“屋子潮湿”的问题,这与屋顶漏雨和排水不顺畅有很大关系。那些细部精美的房子没有翻建,但墙体从下往上都被腐蚀了。相较而言,北京老城的房子成为危房后,直接由公房管理处进行翻建,不会那么潮湿,但翻建中很多细节都丢失了。我们通过调研把问题梳理出来,转交给技术专家去解决。

主观题非常重要。比如,从出生就一直住在这里还是后来搬到这里,其实是想问人和院子之间的关系是否能更加深入的问题。调研发现,大概1/3的人都出生在房子里。还有的情况是,原来住在老房子里,后来搬到楼房,但又搬回来。搬回来的原因可能是觉得院子住着比较舒服。

老城里的房子是不断传承的,当年造价非常高,在商人之间不断转卖,很少有房子是被访人自己盖的。这和北京比较类似,但我们调研的福州、泉州等城市就有一些房子是受访居民的祖辈建的。

为什么到古城里面住?这个问题则体现了住在古城的几种原因。我们发现原因也有普遍性。

第一个原因是老人愿意住在老城里,生活便利;第二个原因是老城里面有品质较好的学校,解决孩子就学问题;第三个原因是和老房子的感情,有一个人回答:“如果我不住在里面,房子就塌了。”这其实是祖祖辈辈对房子的感情和责任感。

福建的立面修复场景。齐晓瑾 摄

在任何一个老城里,居民都是非常重要的主体。上面这张照片是8年前在福建拍的。这是当时制造风貌街区时一个新手法做的贴面。这两年,这种手法在全国铺开,北京也有很多。

祁县东街上一个店面(面前彩画已灭失)。 齐晓瑾 摄于2020年6月

这是现在祁县的一张照片,上面的景象在北京可能看不到了。

首先,北京没有这么破旧的临街建筑表皮了,这个沿街立面里是清代以来的彩画。这里的匾是新的,对联也是新的,但做匾和对联的人对房子是有他的理解。这是老城居民理解的这座城市的审美,所以让房子的装饰和房子保留着审美上的一贯性。

祁县长裕川茶庄内院入口

这张图则清晰地表达了建筑表面和其内部的关系。丰富的雕饰都在古城的内部,繁复的立面其实是内院的一个入口。

今天很多古城做沿街外墙整治时,其实是让施工队批量生产“古城外貌”。但其实一座古城在形成过程中,有内部和外部的贯通逻辑。一个破败的立面能给我们传递很多真实的审美信息。

寻找有担当的居民

关于居民对古城的感知,由于在问卷上没有获得丰富的信息,我们又和法国文化旅游的专家一起做了一些居民访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一个房子,它的匾和对联非常精心,我们就去找老人家聊。

他讲到,他们家在国家级文保单位旁边,那家之前的主人是他们家世代的朋友,他们在民国时从对方手中买了一部分作为自己的院子。解放后有一天,他的父亲突然接回来一位落魄的老人,那个老人在他们家住了10年。他跟这位老人练习武术,逐渐知道了他的故事。这位老人也是本地人,曾是抗日时期的将军,解放后当了中医,到了1960年代时,他之前在阎锡山政府供职的历史被翻出来,就无家可归了。他父亲顶着压力把老先生接到家里,一直到1970年代末才回自己的家。

我们访谈的这位老人和将军学习武术,将太极拳的一支带到祁县,并在这里开枝散叶,形成地方的新传统。这位老人对我们说:“我家的前辈是这个古城里知名商号的掌柜,我夫人她们家的先辈也是知名商号的长辈,这个古城你们想怎么做,应该多跟我们聊一聊,因为我们是一直在操心的人。”

我们在问卷时,没能获得很多“感知”的信息,为什么?可能因为问卷结果显示,古城里居民的教育程度以初中居多。如果我们像那位武术传承的老人一样去要求自己,对于生活的地方有思考和担当,这个问卷可能就有很精彩的结果和反馈。

在问卷里面有一句话:“在这个古城里,你感情特别深,或者你觉得最重要的地方是哪里?”这个问题的结果并不理想。因为大家提到的最重要的地方是景点,但我知道这个问题本身期望的答案是怎样的。这涉及到人和地点的共鸣。

关于这一点,我举另一个例子——安平桥,这是一座连接了南安水头和晋江安海两座古镇的古桥。 

安平桥。施清凉 摄

这是当地人拍的照片,可以感受到拍摄者对这座桥的感情。但从我的体验来看,这座桥真正美的地方在于人的体验。它是一座海上的桥,5里(2.5公里)的长度要走半个小时。周围都是海,你会更多地和自己在一起,会有一种让人的内在得到放大的状态。这座古镇上的人,在行走的过程中,形成了特别的个人化经验,这让镇上的人非常注重内在。所以,这座古镇出了很多艺术家、书法家和音乐家。

这座古桥中间有一个亭子,记录了这座桥的历史。碑上刻的是:明代时,镇上的居民捐了一间,捐赠人的第五代孙又捐赠重修,用小字刻在自己祖先捐款的记载下面。亭边的十几块碑记录了明代以来十几次修桥的事件。可以看到,每次修桥时整个镇的居民都参与其中。

对照1990年代的照片可以看出,那时还没有碑林,是后来有心人把这些记录居民参与的碑收集起来,全部放在这里,让人走过时,对这片土地、这座桥的历史有特别的感受。

我们从碑和地方志可以读到信息,说明地方的人和桥是怎么相互感应的。宋代太守当时建桥时说,靠大家齐心协力。清代时桥断过,碑上说,桥断了,所有人像心断了一样,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又把桥修了起来。因此,这座建筑成了这个地方在当地人心里的象征,海外的同乡会都是用这个桥和旁边的塔来作为它的标志。

这种跟大家的感情相联系的空间,其实是一座古城能吸引人留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结

这个法国问卷更多考虑的是人,或者说要理解,人留下来才能保证文化品质及其可延续性,里面又包含人对空间的身体感知和情感联系。

这些人对于古城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发现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是几百年繁荣积淀起来的知识,比如这个地方的饭菜好,不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而是背后怎么处理各种食材,各种酱油、醋、香油的手工艺体系。大家觉得这套知识有价值,就传递下来,最终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没有过去的繁荣,就不可能实现现在的生活。

那位老人的武术技艺背后也有这样的意义,包括戏台。戏是当地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繁荣时期日常生活的情感表达方式。后来古城更新时没有戏台了,导致问卷里也没有得出一个公共空间——让大家能身体参与的地方。

以上就是这个问卷给我们的一些启发,我们只有从居民自己的身体感知及其精神生活的角度去理解一个城镇,才可能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作者齐晓瑾系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人文与创意研究所副所长,本文为2020年“白塔寺论谈”上的发言,由《世界建筑》根据现场发言速记初步整理,经澎湃新闻重新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