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电影节上推介网络电影,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凭这点值得点赞

2020-12-14 11: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电影节,主动装入“互联网”内容。

文/一一

从云端落地。

今年,对于整个电影产业来说,都是在和“互联网”殊死搏斗的一年。从电影院和流媒体平台的“渠道之争”到电影项目制作停摆,电影节是否应该引入流媒体平台电影的“内容之争”再到网络文学IP能否和影视产业结合的“IP之争”。

实际上,互联网和影视产业之间并不是到了今年才开始讨论如何融合的问题。但疫情的偶然和互联网消费的必然,某种程度上在今年有了一个爆发。而作为电影产业最为重要的电影节,今年也承载着双方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年份并不特殊的合作趋势。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成为了率先进行线下举办的国际电影节。但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云端化”是一个根本无法绕开的话题。电影节也根据今年特殊局势增大了线上展映的比例、随后北京国际电影节、长春国际电影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也都参考了线上线下共存的模式。

而在全年最后一个电影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期间,除了线上展映之外,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还新增了网络电影周和网文IP相关的产业论坛。实际上从上游IP的孵化到网络电影纳入电影节主流程再到电影展映的“云端化”,无论最终实际的结果如何,都体现出来电影节对于未来和互联网之间融合的一个态度。

尤其是在疫情之后,对整个电影产业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在这种冲击下,中国电影产业还有一个背景就是互联网化程度极高,而且整个商业电影市场崛起的过程也是互联网充分融合电影产业的过程。未来,互联网融入电影产业是一个必然趋势,只是除了短期内“流媒体和电影院”的对立之争,如何实现双方顺利对接其实也需要在类似于电影节这样的集中环境里讨论。

1

—展 映—

线上展映的趋势。

对于任何一个传统的电影节来说,电影节本质上都是聚焦于传统的“影院电影”,这一点实际上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直到Netflix流媒体的出现,已经开始缓缓撕开一个裂口。

从2016年开始,“Netflix出品”开始在国际电影节露面。随着规模的加大,Netflix等流媒体和传统电影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在戛纳国际电影节,Netflix曾经被放在了舆论的中心位,最终出台了类似“Netflix条款”来对其进行限制。而在奥斯卡金像奖的评选里,双方的讨论实际上也非常突出,但“大势”最终还是让Netflix、亚马逊在奥斯卡有所斩获。

这种“大势”实际上就是全球电影产业发展的分化,电影院自身的弊端在互联网消费习惯崛起后,实际上和整个时代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错位。在讲求个人化、私密化、圈层化的消费习惯里,电影院的定时、定点、定片逻辑已经暴露了自身的短板。这也无形中对全球电影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最终以好莱坞“宇宙大战”为核心的超级英雄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之间形成了一条越来越大的沟壑。

好莱坞对艺术电影的态度,也让Netflix有了可趁之机。久而久之,艺术电影和院线电影似乎就成为了今天这样一个发展态势。那么对于电影节来说,一旦传统电影渠道遭遇“休克式”打击:影院关门,那么对于整个影院电影冲击是巨大的。

在这个特殊危机下,实际上中国的电影节率先做出了反应。在率先举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咪咕视频和优酷都成为了线上展映的入口。据阿里影业总裁李捷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介绍,在整个电影节筹备过程当中,究竟是线上还是线下存在着很大的摇摆,最终的方案是线上线下共存。咪咕与上影节联手打造了全球首个5G云上电影节,而优酷在展映的同时表示组委会也将考虑将线上作为重要手段参与其中,即便没有疫情影响。

此后,北京国际电影节在线上展映了50部新片。但除此之外,线上展映和网络平台合作上线的影片达到了250部。而此后的长春国际电影节和腾讯视频联手,独家线上展映了近40部影片。

作为全年最后一个电影节,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与欢喜首映共同打造了线上展映单元,展映了15部近5年在国际电影节备受好评的影片。其中,包含了《心律失常》、《尘世之光》、《羞辱》等影片,其中《羞辱》入围了2017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必是天堂》入围了2019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

欢喜首映本身的受众偏向于“文艺”属性,电影节不拘泥于年度新片,而是将5年且在电影节证明过自己的佳片放入流媒体平台进行线上展映,实际上也能在试水双方合作的同时增强这种模式的黏性。

2

—网络电影—

在经过疫情之后,“网络电影”是不是电影其实不应该成为一个话题。

因为放映渠道的被迫转变,很多以院线电影制作为标准的影片进行“院转网”,而Netflix、亚马逊等国外流媒体平台也更是因为特殊年份加大电影布局,为流媒体制造的电影会越来越多。

电影必然会不断接手线上线下共存的消费形式,二者谁都无法被完全代替。渠道的灵活也是疫情过后,全球电影产业必然需要去面对的一个产业变化。

只不过在国内,网络电影“去大化”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从最早的网络为电影时代到网络大电影再到网络电影,实际上也是整个视频平台加速洗牌并且不断工业化的一个缩影。而且随着网络电影精品化方向的出现,网络电影是不是电影也早就失去了发问价值。

在今年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也首次举办了“H!Market网络电影周荣誉推介”。荣誉推介共揭晓了“最受观众期待影片”“最受瞩目IP改编影片”“最具价值导向影片”“最具人气影片”“最具贡献力影片”“最受瞩目演员”六项荣誉。

活动现场,由七娱乐影业集团出品的《赤脚大仙》和映美传媒出品的《封神榜大破万仙阵》获得网络电影周“最受观众期待影片”;七娱乐影业集团出品的影片《魁拔之幽弥狂》摘得“最受瞩目IP改编影片”的荣誉;映美传媒出品的影片《浴血无名川》获得“最具价值导向影片”的荣誉;映美传媒出品的影片《封神榜·妖灭》获得了“最具人气影片”的荣誉;世说新语影业出品的《战友》获得“最具有贡献力影片”的荣誉;活动现场还公布了网络电影周“最受瞩目演员”,朱丽岚获得本项荣誉。

网络电影不管是面向大众探索出的产业价值,还是其本身的产业规模,都已经无法让整个电影产业“忽视”。

此次举办的网络电影周荣誉推介,也是国内将网络电影全面纳入电影节主流程的“首次”。而在网络电影周荣誉推介中也邀请到了第四代导演谢飞到场,流媒体充分在以“影院电影”为核心的电影节里探索其自身的身位,实际上也是一个早晚都会发生的事情。

3

—IP—

相比之下,IP是最不“互联网”的电影产业互联网要素。

相比电影放映的渠道之争、电影制作的模式之争,电影和网文IP之间根本就不存在之争。双方更像是两个天然的超级市场,在不断的“大潮”涌起时二者进行结合。虽然这两年对于传统的院线电影来说,主旋律大片和现实主义影片成为了市场头部的中坚力量。

但随着整个电影产业工业化程度的加深,电影和IP之间必然需要更加充分的融合。双方实际上在2012年开始也有一个“阵痛蜜月期”。当时IP涌入电影产业,以IP+流量明星为公式的电影大量进入电影市场,最终的实际成绩也证明这是一场惨败。但这场惨败并不是毫无价值,因为电影和文学IP并不是“天敌”,二者也必然需要融合共生。文学IP需要电影作为放大器,对其价值进行延伸,电影也需要文学IP作为源头,让其类型进行拓宽。

随着电影产业泡沫化破裂,资本退潮之后,虽然整个产业良性发展的趋向明显。但整个产业在受众吸引力上需要找到新的跳板,电影和网文IP之间有了“惨败”经验之后大可不必回到从前,但在一个互相成长的视角里如何合作也是必然。

在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期间,关于文学IP和电影创作举办了多场产业论坛。尤其是在针对流媒体时代,如何构建网络文学和电影创作的全新关系也延伸出了一些讨论。双方都认为,要针对生活在网络上的这一代观众进行内容生产,不再重走唯数据论的错误老路,但与数量庞大的网络观众产生共情也需要影视融合IP体系。

除了流媒体时代下IP改编和电影创作潮流的讨论外,电影节还举办了后疫情时代的网文出海。在这个论坛当中,参会嘉宾都讨论了当下网文出海面临的种种困难,单纯的网文出海想要有质的转变是极其困难的。

但实际上由于我们和周边东南亚等泛亚洲地区有着可以“共情”的泛东方文化基因,那么IP出海实际上也可以通过电影搭载IP进行尝试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电影节期间探索的一系列“互联网”尝试,都是一种时代必然。电影节,必然会因为消费方式的转变和互联网共舞,而电影,也必然会因为消费习惯的改变而有所改变。从产业的角度来看,这种改变是必不可少的,这早就不再是电影是在影院还是在流媒体观看的初级问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