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脸支付、刷脸卖房……人脸识别的喜与忧在交替上演
文/陈琳
编辑/林三
据央视财经报道称,今年9月份,广西南宁市民黎先生打算出售一套商品房,置业顾问韦远鹏以房屋查档为由,要求和黎先生鲜线下见面,并用手机对黎先生进行刷脸确认。比黎先生卖房更早的还有南宁市好几位市民,这些售房者都是在和韦远鹏交付定金后进行刷脸查档。
但是售房者们都未等到房款,却等来了一个炸了锅的消息——完成刷脸认证后,房子被过户,钱却没收到。无独有偶,仅仅被韦远鹏一个人骗的受害者已经超过10人,受骗总额超1000万元。
业主们的损失少则数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目前警方已对韦远鹏事件进行立案调查,这些售房者被过户的房屋已经被冻结交易。
不仅刷脸卖房出事故,进售楼处看房也被迫戴头盔。前不久,一段“男子带头盔看房”的视频引起热议。背后的原因是售楼处的人脸识别系统。一些地产售楼部开始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客户比对,以防“飞单”,而头戴头盔的男子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脸。
据了解,目前有80%以上售楼处安装有人脸识别系统,有些开发商把人脸识别系统用于判客,以此识别购房者的类型。
这让刷脸再次成为争议的漩涡中。
刷脸现象应运而生
除了售楼处事件,不知从何起,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小区门禁改成人脸识别,居民进入要录入信息并刷脸方可进;在一些学校,摄像头不仅用于查考勤,还可监测学生打盹及走神的情况;每天使用的支付app上线了刷脸支付功能;为杜绝厕纸浪费,公厕甚至引入了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供纸机……
2019年的支付巨头——刷脸支付成为了支付行业新市场的焦点。刷脸是一种基于人的相貌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生物信息识别技术。
刷脸支付提高了效率,实现了人和钱包的高度融合。靠“脸”走遍天下,不再依赖手机,免去了输密码和忘记密码的麻烦,无须通过工作人员进行支付确认,达到“一秒钟刷脸,一分钟完成购物”的高效率。
2019年发布的《中国刷脸支付技术应用社会价值专题研究报告》显示,这一年将成为中国刷脸支付的元年,用户数将达到1.18亿,2022年国内刷脸支付的用户将超过7.6亿人。
但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人脸滥用的危机感也在日益剧增。
刷脸背后的黑灰产
刷脸支付刷的是“脸”,也刷出了存在感,刷出了其背后黑灰产的丛生。
央视报道,在某些网络交易平台上,只要花2元就可以买到上千张人脸照片。照片素材里包括了自拍、真人生活照等个人隐私照片。只需要一张照片,通过技术手段制作出面部动态的视频,帮助需求方获取非法利益。
北京青年报也曾报道,有商家在网络商城出售“人脸数据”,涵盖2000人的肖像,共计17万条,照片的主人公不仅有明星,还有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普通人。此外,每张照片搭配一份数据文件。
淘宝、知乎、QQ等一些常用的设计平台上也遍布着靠人脸信息赚钱的黑灰。通过QQ群搜索发现,找到多个和“人脸识别”相关的群聊,不断有买家和卖家发布自己的需求和业务。
群里最多的业务是针对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平台的人脸识别。
有些买家非法获取支付宝相关信息后,除了注册身份证信息等,还需“人脸识别”。通过QQ群聊发布需求,进行实名认证。随之而来的也是受害人遭遇诈骗,财产丢失的风险。其次是对陌陌、探探等电商平台的注册需求,借助人脸识别注册账号,实施诈骗。
一方面,人脸识别未经本人同意擅自采集用户人脸数据,用作商业用途;另一方面,人脸识别被采集后,拥有消费者财务信息的泄漏,将对用户的隐私造成强烈的损害,而当事人却一无所知。
微信、支付宝两大巨头的上亿补贴,预示着刷脸支付成为未来支付市场的主流。而人脸数据流向何方,其支付的背后也引发担忧。
丢“脸”了,谁管?
不得不承认,人脸识别背后的黑灰产规模庞大。人们的隐私意识越来越强,国内对个人信息保护重视度也随之提高,新技术预示着高风险,应用场景的逐步扩展,被不法分子利用于诈骗涉黑等违法行为也岌岌可危。针对人脸数据被滥用的趋势,多地政府已采取行动。
实际上,早在2016年出台的《网络安全法》已经明确将包括人脸在内的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纳入“个人信息”范围。包括研发加密,匿名化处理、数据分级分类存储、设置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制定个人信息安全预案等。比如蚂蚁金服等有涉及人脸识别的企业,设立了隐私保护办公室。
除了《网络安全法》,2017年正式颁布的《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是目前网信办或工信部披露违规App服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
刷脸技术是创新的,而其滥用的本质在于场景。对其的应用权限应设置标准,划清界限。通过技术手段大批清理外挂的违规账号。一方面能够严厉打击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以不正当竞争的名义发起诉讼,进行打击,作出相对应的举措。一方面能够及时回应受害者的诉求,采集信息最重要的是在用户知情情况下才可以正常采集信息。
除了目前行业的相关规定,人脸识别的技术上依旧存在数据采集、隐私保护、消费者信息安全等一系列潜在问题。作为人工智能的缩影,人脸识别就像一把双刃剑,甚至是弊大于利。一方面要保护人脸数据,一方面要促进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仅有行业规范是远远不够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