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骆一禾:东东,越到后来,海子的诗里越有一种拼命的速度

2020-12-15 16: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纯粹Pura 纯粹Pura

几乎从写作之初,骆一禾就把自己的诗歌志业和使命,跟以诗歌去处理循环涌动在时间里的文明主题关联在一起。在他看来,诗歌与文明互为因果,文明之生即诗歌之生,反之亦然。他参照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观点,认为我们正身处某个旧文明的末端那种“挽歌,诸神的黄昏,死亡的时间”,但这也让我们身处一种新文明起始的“新诗、朝霞和生机的时间”。他因而迈向史诗性写作。

对自己写作性质和道路的确认,使得骆一禾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唯恐不够实验性、不够先锋派、不够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诗歌时尚拉开距离,建立了自己的大诗歌构想。在给朋友的一封信里,骆一禾说:“我感到必须在整个诗歌布局的高度上,坚持做一个独立诗人……”他写于1987年5月的《美神》,提出“情感本体论的生命哲学”诗观,强调诗“是生命在说话”,而“生命是一个大于‘我’的存在……整体生命中的个人是无可替换的……在一个生命实体中,可以看见的是这种全体意识……”对“整体生命”或“博大生命”的看待,成为骆一禾的诗学基础:“语言中生命的自明性的获得,也就是语言的创造。”

骆一禾留存最早的诗作写于1979年。1987年开始,他的写作高速进展且不断加速,直到1989年5月突然中止……他离世时年仅28岁,没有来得及完成其宏伟的写作规划。最后两年多时间,他把主要精力用于长诗《世界的血》和《大海》(未完成),两部诗加起来竟达七千多行。这两件大体量的作品,把骆一禾的全部写作集合为整体;尤其他长诗中的许多行、许多片段和章节,正是从自己历来写下的短诗、中型诗和系列诗采摘整合而来,就更不妨将它们视为同一写作在各个枝干上贡献的花叶和果实——的确,骆一禾的全部写作正可以比喻为一株巨树,其根本来自大地,呈现着千姿百态。

这本诗文选编为七辑:第一辑选取骆一禾的59首短诗;第二辑选取14首中等幅度的诗(或谓“中型诗”)。骆一禾在其十年诗歌写作期里一直在推进的几种系列诗,是比较特别的类型,它们或许已经算是另一种长诗——第三辑是他用力颇多的“祭祀”系列诗,由9首中型诗构成;第四辑则是分为六章的长诗《世界的血》;第五辑的六篇文章,为骆一禾历年撰写的诗论和创作论;第六辑展示其作为诗歌评论家的一面,选取骆一禾论昌耀的一篇长文和关于海子的四篇文章;第七辑收集了骆一禾的一些书信,包括他的情书、作为《十月》杂志的诗歌编辑写给作者的信和跟朋友谈诗论道等的信,足可体味其《修远》诗所谓“从一个诗人/变成一个人”和他曾在大庭广众高诵的圣琼·佩斯的一句诗:“诗人,就是那些不能还原为人的人。”

骆一禾看到“中国文明在寻找新的合金,意图焕发新的精神活火”,并以其写作加入进去。编选和阅读骆一禾,也是为了像他一样加入进去。

(选自《春之祭:骆一禾诗文选》编者弁言,作者:陈东东)

1989年4月21日骆一禾致陈东东

东东:

你好。

收到了你的来信及一百元。海子死后一直忙于他的后事直至4月10日,而10日之后,西川和我开始编他的遗诗,总计起来有一部巨制(以长诗、诗剧、话剧和小说形式合成)《太阳》和三百首抒情诗。因为他最后的遗书将手稿托付给我,我也义不容辞,但没有朋友帮助也是不行的,现在找到了两本诗集出版的机会,如不生变,可以解决主要的抒情佳作及(可能的话)《太阳·土地篇》。但出版《太阳》全书是目前仍未有可能的,留待以后长久致力吧。

《太阳》全书计有《太阳》(诗剧)、《太阳·断头篇》、《太阳·弥赛亚》(第一合唱剧)、《太阳·土地篇》、《太阳·弑》(话剧)是完成的,《太阳·大札撒》、《太阳·沙漠》、《太阳·吃和打》、《遗址》、《第二合唱》、《太阳·你是父亲的好女儿》(小说)等都是断章性、手札或几个字、提纲式的。越到后来,他的诗里越有一种拼命的速度,思维能力的运作本身那种紧张和迷狂也到了行将炸裂的程度,那种精神状态是冲击极限式的及疯狂的(不是从病理意义上说)。他死前极有条理,诗稿都整理了。其志坚决。

现在《人民文学》《诗刊》《开拓》《北京青年报》和《诗歌报》,定下了给他发纪念专页的事。我所能做的也就是编诗集、写点文字和在《十月》上争取发表他的话剧《太阳·弑》。

4月7日,西川和我在北大组织了海子诗歌纪念朗诵,14日我在政法大学讲演了海子的创作“我考虑真正的史诗”,义捐活动的北京部分也是在这几天结束的,计两千零三十元交他父母了。此后极为疲乏,一直缓不上劲儿来,主要是精神折磨。现在关于他的死北京的诸多“诗人”有诸多说法,主要是那个什么“幸存者”的,一些说法用心颇歹毒。臭骂之后,我似乎有些“脱力”了,总未给你回信。总之海子死后,我只承认西川是北京的诗人,说了也觉踏实一些。

纪念朗诵上,你写的祭诗也朗诵了,此外都是海子的诗。

署名我、西川、老木的募捐单,是老木印的,现在他大概因和北岛搞签名一事而躲难去了,不知去向。单子寄出前,我正去山海关料理海子后事,一些细处未能细问,回来后,老木已寄出了。诗集筹款其实不能靠义捐解决,我算了一下,出版《太阳》大约要一万多元,而且在这年头,没有人肯接这个活儿出版,故是长远的事,筹款只是也只能是象征性的:这是诗人们艺术良知的共同纪念。所以,你在上海,西川和我就拜托你了,不拘多少,三块五块就行,生活困难的朋友,你代为劝阻一下,尽量不收,我也不熟,如王寅、陆忆敏添了人口可能手上紧一些就尽量不收或少收。主要是心意。海子的贡献是大的,而且代价太高昂,朋友们的纪念乃是一个本分。

你说到《倾向》这一期作为海子专号,我很赞同,也转告西川了。以前请老木寄出的稿子,因海子还家,他的新作我手上不多,临时代他凑上,所以不再用了,我们再从全部手稿里选一次另寄去。或为抒情诗,或者将《太阳·弥赛亚》(一千六百行),抄好副本后寄去,不知《弥赛亚》的篇幅《倾向》能否装下?也请你主断了。——那么,你寄来的一百元钱,我再寄回给你(另汇),因为你是西川,也是我的挚友,是我所崇敬的诗人,所以就不惮增加你的负担而收下你的捐款,但将它用在《倾向》专号上,(上海朋友所捐也留在你那儿用)我再凑些钱汇给你,以尽绵薄之力。听西川、老木说《倾向》也是朋友们自己凑款出的。愿它长久,也是为死去的海子。

至于纪念文章,我和西川尽力写得简赅短小些寄上,不超限数。你的《雨和诗》一作,我于五期《十月》付排,四期给两个在义捐中出了力而比较贫穷的朋友发诗。将你的诗拖长了时间,也请你原谅。

如握!

一禾

1989.4.21

延伸阅读

六月之歌

你看那些大飞翔里的鸟群

它们低旋的翅膀

在长空中转动着蓝天的车轮

我停留在伐木场上

翘首南面 迎接纯然的海风

原木破裂开来的巨响

好像一个黑人

当原木轰然作响 鸟群们

在海水上扑动翅膀

白浪因此而更加饱满

我被成块地切开

掉落着尖利的 芳香的粉末

粗糙的茬口

被一阵风急速地抹净

我爱那些起伏的鸟儿们

在海面上鸣叫

好像炎热的夏天里的玉米

我被晶莹地切开,金黄的松脂

一块块地洒落四周

一面飘扬的

在风中撕碎的旗子

翻动着那些永远的鸟儿

它们歌声敏锐 好像敏锐的海洋上

一队狭长的唱针

拨着烈火的弦子 骄阳的弦子

风和我的弦子

光线静默地渡过海面

我们如同明亮的涡轮,大树的

叶片 依次上升

从茂林的冠顶

眺望着水边的墓园:它

就像母亲们擦拭过眼泪的手巾

伐木场上 我们的生活

像这个世界,像飞转的锯齿

不断斫削着宝贵的青春

让我们爱六月,让时间在浓荫里

发出流逝的光芒

在晚霞如锦的时候

我洗净双手,走上濒水的大山

看松林在海风的扑袭中高高翻动

海面的响声如同沉重的水银

那是因为

六月在暗处,在天堂里

回想起古时候广大的帝国战争

1987.8.14

洁白盐场

洁白盐场

稍纵即逝的渴望

我疾风的驿站 海水之园

口含着锋面闪光的利剑

睡在惊雷的北面

众鸟回旋的翅膀高响

精神的情深日远

大海翻卷着泡沫

逆风而归

倾斜在我的胸墙

洁白盐场 我的伤口

使我不能疲倦

洁白盐场

春天的移动

吹过干燥的衣襟

洁白盐场

劈开黑暗

火的灵怅然若失

使我的双手暗自感动

蓝锦的四肢在星辰间远扬着桡片

独自划行

洁白盐场

大海之外夏日的雷鸣

垂直笼罩我的头顶

上方是大海的嘴唇对面歌咏

1987.10.1

乡村大道

那喜悦的翅膀就在我的头上高高轮过

比我屏张的大气还要轻微地扑击着

并且吹动着

白花吞吐于连袂如云的黑土上

漆黑的 黎明的枝条

倾斜于皎洁的廊宇那诗性的长拱

幸福——这呼声

中阻在我胸腔里洞开的窍孔

如十只紧握水流的手心

拉平我的翅膀 使我的高粱尽洒

使我如钉穿在大海上那磷光闪烁的悬崖

然后割断我的青春

我只能拥有它的意志 它的力量

和它裂响着的高扬与鼓舞

它尘埃的四射 打在白石上和打在颤抖的布匹上的

乡村

我倒在哪一种土上

我的头颅砍失在哪一种生命

断首的长虹贯耳 大地之薄釉与大地之泥土

倾听着

蚱蜢在秋天里燃烧

倾听着尘土低垂的消磨麦地的碾盘

倾听着辘辘转动的大地之门

以及

发光的日轮

大地之门在我们的发梢间轰鸣着合上

大地之门就这样收容我们的视线

我旋流于土地上时

那朝阳的晨色 轰鸣着

轰鸣的大地之门

它是怎样碾压着大路上的手指的呢

它是怎样碾压着来自空地上的呼吸的呢

大地之门不可摧毁

薰语如风 自东南而来

鼓动着妹妹红艳的胸膛

如灿烂的阴影

我的两耳拖曳着高轮如日的车子 响声陷于大地

如灿烂的阴影

车载冬天以北的气候 名城之下的 拜

大地之门不可摧毁

移动在石头上方

把我们砂土制造的声音擦净

1987.10.4

麦地之门

走向麦地之门

鲜血泼在捅破的谷仓

短暂的茬口照亮乌云

那长风吹袭的诗篇 今日你搬动什么矸石

穿过怎样的双手和晴朗的日子

装满马车的麦穗

收割了多少灵魂

意愿向生命的方向活着

生命之畔的庄稼、甘草和鬼魅

瑞雪上的亮迹也一起成活

天运的记忆这样惊人

一切都保存着 死也一样完整

我就这样深入光明

道是一种冥思

如牛群昼夜行犁

你知它多少次雷霆滚过

而路程仍是跋涉

空气稀薄的地方埋着明亮

我的两耳粗糙 双腿粗糙 白日粗糙

如大风飘过

而麦地之门自然关上

而植禾之人席地而坐 另一个人站立

手扶锋利的长刃刈刀

麦地之门日夜矗立

门前遗失兄弟们的金头

1987.10.6

断章

在大路上眺望

我生之飙风

水生的野菖蒲葱茏于闪光的河面

我自与那背面之人相遇

而我们两人不解相遇

相遇时 唯有语言高悬

两坛上好的石子黑白分明

我今年是秋风一度

他却是死死生生 寒风凛冽

1987.10.10

《春之祭:骆一禾诗文选》

骆一禾 著;陈东东 编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12

《春之祭:骆一禾诗文选》是由骆一禾的代表诗作、诗歌评论、书信等汇编集成。全书分为七辑。第一辑选取了59首短篇诗作;第二辑挑选了14首中篇诗作;第三辑选取了9首“祭祀”系列诗作;第四辑为其长诗《世界的血》;第五辑的6篇文章,为骆一禾历年撰写的诗论和创作论;第六辑展示其作为诗歌评论家的一面,主要选取骆一禾论昌耀的一篇长文和关于海子的几篇文章;第七辑则选取了骆一禾与爱人以及友人的部分书信。这七辑内容看似相互独立,却彼此相关,向读者呈现一个更真实立体的诗人形象,有助于读者了解诗人的创作思想、创作风格,以及其当时所处时代的文艺创作思潮。

骆一禾,1961 年生于北京,当代诗人、杂志编辑、诗歌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十月》杂志编辑,主持西南小说、诗歌专栏。1983年开始发表诗作和诗论,诗歌作品有《世界的血》《大海》等。1989年5月31日死于脑溢血。

陈东东(1961—)诗人,作家。著有诗文本《流水》(上海,2018),诗集《海神的一夜》(南京,2018)、《组诗·长诗》(武汉,2019)、《陈东东的诗》(北京,2019),随笔集《黑镜子》(北京,2014)、《只言片语来自写作》(北京,2014)等;另编有《另一种国度:当代中国诗选》(汉英双语,纽约,2007)、《最高虚构笔记——史蒂文斯诗文集》(上海,2009)、《骆一禾诗选》(西安,2019)等。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