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MW卓越城市|俞霖琳:城市中也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机会
生态城市的愿景听起来宏大,其实对大自然的感受和营造,可以从身边做起。
一年之前,由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在上海虹旭小区所做的生境花园正式开放。如今,据TNC报告显示,随着园内植被多样性不断增加,前来休憩、觅食、饮水的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有了明显增加。花园还记录到2种哺乳动物和4种传粉昆虫。今年6月还在生境花园中观察到了3只萤火虫,经鉴定应为黄脉翅萤。另外,这个项目已拥有30名核心志愿者。
俞霖琳是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上海生境花园项目的负责人。近日,她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分享了这个关注生物多样性的项目,是如何经历人们对野生动物心存疑虑的疫情,又如何争取到社区居民的支持。相信这些理念和经验对建设卓越城市亦有启发。
澎湃新闻:疫情期间,许多在城市中生存的野生动物闯进了人们的视野。居家隔离的政策是不是可以帮助改善城市生态?
俞霖琳:其实从我的角度来说,不管是居家隔离政策还是疫情,城市生态并没有明显的改变。
但也许正是因为这次疫情,人们有了更多看到自然的可能性。野生动物在城市空间出没次数增多,很多人发现自然回来了。其实在城市当中,自然本身就存在,只是我们平常没有关注到而已。我们希望借此机会,让大家看到,城市中的野生动物也好,人类也好,都是城市的一份子,希望公众能更多了解到身边的自然。
上海虹旭生境花园中的乌鸫。大自然保护协会 供图
澎湃新闻:网络传言,新冠病毒是从野生动物传染给人类的,由此引发了对城市里野生动物的恐慌。这次新冠疫情的暴发,给生态保护和自然教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俞霖琳:疫情期间,时常有人问我们,在城市里看到蝙蝠是不是要驱赶、看到鸟粪应当如何处理、遇到受伤的动物该怎么办,等等问题。我们会借此机会,做一些科普,讲解蝙蝠、土拨鼠、蛇、穿山甲等野生动物的基本状况,以及它们面临的困境,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并正确对待野生动物,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很多野生动物本身就和病毒共生。对病毒来说,这些野生动物就是寄主。正是因为误食或捕猎,以及不正确的接触等行为,才导致这些病毒传染到人类当中。
作为保护城市动物的倡导者,我们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向公众普及如何正确对待野生动物,比如不吃、不买卖、不猎杀、不投喂等。更多来自公众的咨询是好事,这其实是科普的好机会。我们过去主要是单方面向公众灌输这些知识,但现在大家有欲望主动去了解和传播这些内容。
2020年12月的上海虹旭生境花园。 大自然保护协会 供图
澎湃新闻:您参与的生境花园项目试图提升花园的生境功能,让本地物种在其中得到栖息,周边的居民也能更好地活动。您能不能以此为例,讲讲城市居民和野生动物之间,理想的距离是什么样的?
俞霖琳:生境花园是为城市野生动物提供更多、更好的栖息地,也为周边居民提升生态空间品质,让自然融入生活,让花园也拥有更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为生活里可以亲近的自然。
生境花园,就是将“花园”与“生境”融合在一起,可以简单理解为“具有栖息地功能的花园”——既能够提供生物生存环境,又兼具观赏、休息和户外休闲活动的花园。
项目启动前,我们对这片区域进行物种调查、空间分析和资源调查,了解原有物种的需求,并在设计中尽量使用本地植物。
比方说,我们在上海的虹旭生境花园项目所在的虹旭小区,地处西郊宾馆和外环绿带附近,很多常见的物种,如城市鸟类,本身就在此栖息。所以,这个位置有较好的生态基底;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于向外迁移的动物,虹旭小区可以发挥“踏脚石”的作用,鸟在这里可以有水喝,有食物来源,能落脚休憩享受更好的栖息空间。
上海市区以前有很多蝴蝶和蜜蜂。近些年城市里看得少了,它们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影响。我们希望在生境花园里补充一些四季开花的蜜源植物,为这些传粉昆虫提供多一些蜜源和食源。
我们的目的,不是把城市改造成荒野。因为生境花园本身还要保有为人提供休憩休闲空间的作用。新冠疫情期间,因为防疫政策,很多市民在家中待得很烦闷,甚至很有压力。但因为有了生境花园,他们可以下楼看看,享受自然,看到开得很好的花朵、绿色植物和蝴蝶,听到鸟叫,还能看到鸟在那边洗澡。这就真正做到让居民有机会亲近身边的自然,放松和舒缓心情。生境花园就是在关注身边的自然,为居民提供多感官的自然生态福祉。
人对自然的亲近是天生的。同时,我们也在倡导亲自然城市的理念,居民与自然亲密互动的城市,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能享受、观赏、学习和参与身边的自然。上班时可以看到路边的树、周边的绿地和蓝天。自然无处不在,它就在我们身边。
社区的志愿者们在虹旭生境花园中劳作。大自然保护协会 供图
澎湃新闻:您在开展城市生态保护活动的时候,曾经获得过哪些方面的支持?有没有令您印象深刻的事件?
俞霖琳:在城市中开展保护工作,人的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来自人的支持特别重要。
还是说回之前的生境花园项目。那个项目的位置,原先是一个拆违后堆放了很多垃圾的闲置空地,但我们通过本底调查发现,其实它的生态本底挺好,除了鸟类之外,场地上还有很多本土植物,像构树、桑树等,还有一棵超过20年的大柳树。
我们在想,如何保留原有的资源,将其改造成一个人和自然都能和谐相处的空间。但是居民会有很多考虑,比如,大树应该移除,以免挡住视线和光线。我们会和社区管理者以及合作伙伴一起,和居民沟通,把自然融入营造社区花园和增进居民交往的理念普及给大家,并积极解决居民的顾虑和问题,提升社区生态环境品质。
通过一系列的沟通,以及举办自然活动,原先那些反对的居民,最后也变成了生境花园的“代言人”,成了我们的助力。他们甚至会自发用亲身体验去讲解生境花园的观念,给别人科普这边的鸟、蝴蝶、本土植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现在都是居民志愿者自己进行生境花园的维护和管理。他们给我们带来很多感动。
现在,很多物种回来了,小区里甚至周边的人来到花园聚集、“打卡”。有个90岁的老阿姨,以前不方便出门,现在也养成习惯,经常过来晒晒太阳,听听鸟叫。我们不用做过多的工作。这就是自然给人们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这些人也是我们最大的支持者。
人类如何与动物相处是重要的命题。上海某居民小区里的流浪猫,社区居民采取了TNR的方法来对待。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澎湃新闻:前阵子,上海某小区内出现野生貉,在网络上引发了很多野生动物侵占人类家园的讨论。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俞霖琳:其实貉是上海的“土著”,是原住民。城市的建设和扩张等,使它们丧失了原有的栖息地和觅食处,它们就藏匿在郊区或少人的人类空间,这几年,上海的城市生态越来越好,城市的绿色空间变多了,它们找到了一些生存空间,重新回到了人类的视野中。
同时,它们也学会了适应城市和人类生活。这其实也说明,城市中有生物多样性,而且很丰富。城市也有机会保护生物多样性。比如说麻雀,其实已经适应了和人类相处。未来,我们更要学会如何正确与它们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关于貉,复旦大学的王放教授在上海开展关于貉的监测工作。我们也曾与他合作,在生境花园里放红外相机,进行监测,希望了解它们的生活足迹,以及它们和居民之间的互动,帮助回答人和野生动物如何在城市中共处的问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