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秦赋》:历史正剧已重启“王炸时代”?
原创 海皎 印客美学
近日,《大秦帝国》系列剧收官之作《大秦赋》在CCTV-8播出。
该系列横跨11年,是公认的国产历史剧“神作”,豆瓣评分就是明证。
《大秦帝国之裂变》9.3分
《大秦帝国之纵横》9.3分
《大秦帝国之崛起》8.5分
《大秦赋》8.3分
无数拥簇默默呐喊:有生之年。
与如今古装剧的精致色彩相比,《大秦赋》仍保留了前几部质朴的服化道和历史厚度。
在架空、穿越、玄幻改编的古装剧中,独树一帜,似乎象征着历史正剧的回归。
古装剧的辉煌时代
在电视剧市场中,古装剧似乎是爆款预定,每年的暑期档和寒假档,创下一个个收视新纪录,引发一波话题热潮。
古装剧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人们视野的呢?
最早,在中国电视机普及的30年中,内地的古装剧集多数拘泥是历史正剧。
一部分是纪实类,更注重对历史现象的忠实再现,以历史事件的自然进程安排剧情进展,这是最早的历史剧的正规军。
另一部分,是取材于某些曾经流传的历史故事,如杨家将、包公等,这类剧目具有更广阔的虚构和想象天地。
来自四大名著的改编剧《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已经算是难得的具备娱乐意义的古装了。
物极必反,历史剧的问题也逐渐凸显,那就是缺少娱乐趣味。
当港台的武侠剧和琼瑶剧进入大陆市场,瞬间引起轩然大波。
1998年先后在台湾中视和大陆湖南经视播出的《还珠格格》更是引起万人空巷。
金庸、古龙的改编作也纷至沓来。
古装剧的娱乐化自此一发不可收拾,随着拍摄技术和演员水平的提升,中国的影视剧题材也愈发成熟。
如今的古装剧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并且包罗万象的剧种。
古装剧的题材越发丰富,从《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到《仙剑奇侠传》《宫锁心玉》……
历史娱乐化的痕迹越来越明显,仙侠神话剧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古装剧的各个领域,都有显著突破。
后宫题材,从《还珠格格》到《宫锁心玉》到《甄嬛传》到《延禧攻略》,从白莲花到黑莲花,从天真善良到苏爽倔强,是现代女性近20年的新形象的投射。
仙侠题材,从《新白娘子传奇》到《仙剑奇侠传》到《花千骨》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可以看到从神话传说走向架空幻想的飞跃。
武侠题材,从金庸、古龙、梁羽生,到《月上重火》《听雪楼》,旧武侠反复翻拍,新武侠似乎更像是低配版的仙侠剧。
历史正剧,却在娱乐化的过程中缺位,在初期的辉煌后,留下一系列神作,便成绝响。
古装剧刚出现时,历史正剧虽是市场的主流,作品繁多,但封神之作却屈指可数。
自秦朝始,大秦帝国系列讲出了“大秦男儿、勿忘东出”的开国一统的老秦人气魄。
汉武大帝,有汉武帝和卫青的君臣情谊、霍去病的英姿飒爽,盛世气象。
老三国有时代情怀加成,名著改编做底,如今仍是视频创作的流行素材。
大明宫词中武则天和太平公主的权力之路,是大家梦幻中的大唐风华。
至于将古代王朝权力博弈写透的大明王朝1566那就是神。
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更多是康乾盛世的人物传奇路线。
那么,这些历史剧为何能封神?
他们能跨越时空,得到了现代人的认可,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一方面,能够在人们记忆中、在大量历史剧中留存下来,剧集质量毫无疑问是扎实的。
可以说,这些神作,都是在每个朝代的历史正剧中汲取营养的集大成者。
历史正剧之所以在现代市场缺位,也是由于审查对历史改编的干预。
过多娱乐化内容干扰了历史正剧的创作的纯洁性,同时商业资本对的影响较大,让一些历史人物形象被随意改编、戏说甚至歪曲,容易误导大众产生历史认知偏差。
另一方面,不可否认,这是有时代元素加成的,除了剧集本身的质量,随着时间的沉淀,也成为了情怀之作的一部分。
在那个年代,电视台是主流的传播媒体,具备广而告之的传播效应。
换句话说,这是一家人坐在客厅共同观看的电视剧的时代记忆。
国家宣扬主导的历史正剧,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
而不是像今天,互联网突飞猛进,将细分化的市场打通,通常会出现一家人,老人看电视,青年人看ipad、小孩子玩手机的不同内容圈层,他们看的电视剧类型已经完全差异化。
所以,兼顾大众审美的作品,即使在几十年后再看,也依旧能够从中感受到创作者的历史观。
以前看不懂的现在看懂了,以前能看懂的再次回味,然后感叹一声,当年的神作值得反复琢磨,而不是现在的爆款快消品,只会让人追求新的刺激,而不会回头看。
古装剧为何突然凉凉?
古装剧在突飞猛进的几十年后,如今毫无疑问进入了市场冷静期。
2017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爆红之后,此类情节起伏强、情感浓度高、声画语言华丽炫目的作品仍不断出现,但是声量在逐渐走低。
从2018年底开始,献礼剧不断强势播出。
2019年献礼建国70周年!
2020年献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年献礼建党100周年!
一系列现实主义题材年呈现井喷趋势,再结合各种政策风向,古装剧无异于是在夹缝中生存,从单部剧的排播定档到后续同类型的开发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当然,古装题材的剧集仍受关注。
《有翡》官宣,仿佛预示着古装剧市场的下一部爆款将被预定。
知名小花搭档新生代男艺人的配比是常见公式,却能让不少粉丝、观众召唤那些从古装剧“离席”已久的古装剧女明星们。
同时,杨幂、陈伟霆《斛珠夫人》、吴亦凡、杨紫《青簪行》、肖战、吴宣仪《斗罗大陆》的呼声很高。
但是一个事实是,市场上有关女明星们的女强、偶像古装剧已经默然了许久。
北京卫视近期播出的《燕云台》取材于辽国萧太后的成长史,唐嫣和窦骁的搭配,还有佘诗曼等戏骨作配,但依旧悄无声息,部分热度还多是嘲讽剧情老套。
用户的阙值不断升高,往常的大女主剧不再吃香。
随着“限古令”、限制天价片酬、税改事件等影视行业大事件的发生,有关部门对于“过于娱乐化内容”的不鼓励和不支持也逐渐落到实处。
2018年暑期档播出的是《如懿传》《延禧攻略》《天盛长歌》;
2019暑期档引起讨论的是《长安十二时辰》《九州缥缈录》《陈情令》《宸汐缘》;
2020年暑期的爆款却变成了《三十而已》《二十不惑》。
古装剧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
历史正剧的回归
在这个古装剧的冷静期,去库存似乎成了影视制作公司的重中之重。
悬而未决、穷途末路的古装剧不在少数。
从今年的市场反响而言,昔日的古装大女主《燕云台》《锦绣南歌》口碑不佳,翻拍剧《鹿鼎记》遭遇群嘲,反而《清平乐》《大秦赋》虽有瑕疵,但在认可度上相对较高。
快餐型的“爽剧”已经难以满足观众需要,进入审美疲劳期,制作精良的历史正剧是否开始回归主流?
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
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国策,因此,从政策导向上,影视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不仅要追求经济价值,更要实现社会导向价值。
因此,在未来古装剧不断细分化的市场环境中,历史正剧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类严肃、冷静的历史正剧,需要观众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及人生阅历,能够解读出大历史背后的深刻内涵。
但从大秦帝国四部评分从9到8一路走低,虽然仍然是口碑剧,但这个变化,也证明了历史正剧吃老本并不长久,一脉相承、完全复刻是不可取的,还应顺应时代有新的表达。
《大秦赋》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思路,可以作为历史正剧创作的范例,也发挥了导向作用。
大秦已然收官,历史正剧的复苏路阻且长。
原标题:《《大秦赋》:历史正剧已重启“王炸时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