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榜揭晓:西湖大学万蕊雪等入选

澎湃新闻记者 张唯 贺梨萍
2020-12-10 13:37
来源:澎湃新闻
科学湃 >
字号

12月10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2020年中国区榜单在浙江省绍兴市揭晓。这是全球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榜“MIT Technology Review Innovators Under 35”榜单第四次落地中国。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此次中国区榜单汇聚国内顶尖的青年科技精英。

科研界入选代表有揭示RNA剪接分子机理的西湖大学西湖学者万蕊雪,开发超薄类皮肤的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于欣格和首次实验实现三维光学拓扑绝缘体的浙江大学百人研究员杨怡豪等人。

科创领域入选者有致力于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产品研发的禾赛科技CEO李一帆,自主研发基因细胞药物技术平台的北京艺妙神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何霆等。

发布会上,每位入选者以三分钟限时演讲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他们的科研成果。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成立于1899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科技商业智库与媒体之一。自1999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评选出35位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往届获奖者包括知名人工智能学者吴恩达、苹果首席设计师Jony Ive和基因编辑技术主要发明人张锋等。

2017年,该榜单正式进入中国,历届获奖者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和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徐冰等。

今年的榜单中,有在人类科学边界不断求索的先锋者,洞悉技术变化方向的远见者,灵感不断涌现的发明家,还有积极推动前沿技术落地的创业家和科技向善、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者。

以下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2020年中国区榜单获奖人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巨  龙

获奖年龄:33 岁

职位: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助理教授

获奖理由:创新实验手段,揭示了石墨烯的全新物理特性和应用前景。

获奖人在实验技术创新和对新奇二维材料(例如石墨烯)物理特性研究领域均有突出贡献,致力于融合光学、微加工器件及电学输运测量等跨领域实验手段对二维材料进行深入研究。

他开发了一套微米尺度下的傅里叶变换光电能谱技术,利用这项新技术第一次观测到了双层石墨烯中的电场可调激子。此外,在对石墨烯的持续研究中,他第一次观测到双层石墨烯中的能谷霍尔效应,这为研究石墨烯中的拓扑态和能谷物理提供了新思路,此外,他还开创了石墨烯等离子学研究,证明了石墨烯中等离子体的存在及基本物理性质。

这些对石墨烯物理研究和应用前景的创新探索有着巨大开拓性意义,延伸了石墨烯在新型红外光学和光电器件、能谷电子学基本材料、太赫兹等技术方向的发展。

获奖人于 2015 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随后曾作为博士后在康奈尔大学卡弗里纳米科学研究所以及原子和固体物理研究所开展研究。

万蕊雪

获奖年龄:30 岁

职位:西湖大学西湖学者

获奖理由:通过对剪接体分子机器的高分辨率结构解析,研究揭示了真核生物细胞内最基础、最重要的生命过程之一:RNA 剪接的分子机理。 

获奖人的研究得到分辨率高达 3.6 埃的完整剪接体结构,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近原子分辨率的剪接体结构,并解析了所有完全组装剪接体和 1 个预组装复合物的近原子分辨率三维结构,清晰地阐明了 RNA 剪接的分子机理,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打下基础。  

获奖人从结构生物学切入,通过生物学的基础研究阐明了其与人体、疾病的密切关系,因此而具有巨大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同时,获奖人对剪接体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的研究从分子、近原子层面揭示其工作机理,从而揭示了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指导疾病的治疗及药物研发。

获奖人于 2017 年在清华大学医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随后曾作为博士后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开展研究。

崔  好

获奖年龄:30 岁

职位:Bota Bio 创始人兼 CEO

获奖理由:深耕合成生物学领域,创立的 Bota Bio 用 “集成化”、“自动化”、“模块化”的解决方式,高效精准改造、高通量有效编辑筛选目标微生物。

获奖人于 2016 年获得哈佛-麻省理工学院医学工程和医学物理博士学位。2019 年创办的公司(Bota Bio)以计算为基础搭建酶工程、菌株工程和发酵工艺工程平台,涵盖酶催化、生物转化和生物全合成三大技术路径,来满足不同工业生物技术的市场需求。

获奖人从工程化的思维方式切入,引入了基因改造、元件设计组装等理念,实现了酶工程和菌株工程的系统化和智能化,致力于给传统化工产业开拓新的技术路径。

从最底层开始,Bota Bio 通过智能化实验设计、自动化平台和流程、多元化数据库积累和实时反馈和检控四大技术板块,搭建了生物合成的“新基建”。

贺  煜

获奖年龄:33 岁

职位:南方科技大学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研究员

获奖理由:获奖人在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方面取得了系列开创性成果,用前沿量子技术操纵单个原子、电子和光子,在微观世界构建未来量子信息技术平台。

获奖人创造性地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实现纳米尺度芯片加工,可用于制备单原子、单电子量子器件以及人工量子材料,并能够实现单原子尺度的量子计算,为大规模可扩展的硅基量子计算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成功地以单原子级别的精度将两个磷原子量子点放置在 13 纳米间距上,在硅基量子芯片上实现了第一个高速两比特门 —— 800 皮秒的根号交换门。

基于砷化镓量子点,获奖人及研究团队其他成员利用光子的波色抽样方案结合新型多光子干涉仪,首次实现了量子计算机对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 ENIAC 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 TRADIC 的超越。

获奖人实现了单光子到单电子的量子传态,开发了一整套全新的单光子频率比特控制和测量方案,验证了单个光子和电子之间的纠缠,并且把光子的量子信息传递到 5 米远的电子自旋上去,为固态量子网络研究的重要突破。

获奖人于 2015 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随后曾作为博士后分别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新南威尔士大学澳洲量子计算与通信技术中心开展研究。

刘  翀

获奖年龄:34 岁

职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助理教授

获奖理由:开发了人工光合作用中的生物无机混合体系。

获奖人开发的生物无机混合体系可以利用太阳能来合成生物有机肥料。这是一种人工光合作用中的生物无机混合体系,基于材料学和生物学的协同作用。其设计出一种模仿植物功能的装置,可以收集太阳能来产生电流,随后电流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水中的细菌再将氢气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气转化为生物肥料或燃料。

他希望未来应用场景是在每个人的家里,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就合成出人们所需要的复杂化合物,比如肥料、燃料以及药物分子。

从研究生时期的工作开始,他的工作让我们认识到,有效的组装结合无机材料和生物催化剂,可以实现比自然界光合作用更加有效率的利用太阳光合成化工产品。这个开创性的工作使我们对于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化工工业,多了一种可能的手段。这将长久地助益我们实现绿色环保的社会。

获奖人于 2013 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化学博士学位,随后曾作为博士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开展研究。

施  一

获奖年龄:35 岁

职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获奖理由:通过整合结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方法,对流感、埃博拉、寨卡和拉沙等重要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感染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获奖人揭示了埃博拉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发现抗病毒抑制剂设计的全新靶点,首次从分子水平证实了第五种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的存在,这是病毒学领域的一大突破。

获奖人率先揭示流感病毒基因组 RNA 复制过程中不同 RNA 启动子结合构象对 RNA 合成的调控机制,同时首次从分子水平揭示沙粒病毒聚合酶的工作机制,并发现流感病毒、沙粒病毒、布尼亚病毒等分节段负链 RNA 病毒聚合酶存在一个相似的 3‘RNA 末端结合位点,可以作为广谱性抗病毒药物研发的新靶点。

获奖人于 2011 年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随后曾作为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开展研究,2016 年回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建立研究组。

刘骏秋

获奖年龄:30 岁

职位: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博士后

获奖理由:获奖人解决了集成光芯片和孤子频率梳的几个关键难题,成功利用集成氮化硅材料构建了超低损耗光学微腔,并一举打通从设计仿真、到封装测试的全部工业化生产流程。

获奖人成功研制出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最紧凑的孤子微梳光芯片模块,创造出每米光程 0.5dB 损耗的世界最低记录,并基于此实现了微波信号生成、高速集成声光调制以及激光自注入锁定等多项技术应用。

其还采用了深紫外步进光刻技术、刻蚀、化学气相沉积、化学机械抛光等技术用于氮化硅波导的制造,所产出的芯片波导损耗远低于传统的纳米加工技术,并使得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成为可能。此外,获奖人参与研制的基于氮化硅微腔的集成频率梳,是构建高纯度通讯光源和超低相位噪音微波振荡器的关键模块,可广泛使用在未来的集成化雷达和信息网络中。

获奖人的成果为未来全芯片一体化的光信息生成、处理、探测创造更多的可能,并使得集成微腔光频梳能够应用在一些新兴的领域。此外,通信、微波、激光雷达、量子计算、芯片集成光原子钟等关键技术领域有望因此实现突破。

获奖人曾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物理专业,于 2016 年硕士毕业于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2020 年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眭亚楠

获奖年龄:33 岁

职位:清华大学助理教授

获奖理由:获奖人专注于机器学习、神经工程和机器人学前沿交叉领域,兼顾深层理论研究和创新技术应用,研究成果有望成为神经系统疾病的高效临床治疗手段。

在线强化学习是未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其缺乏安全性保证的问题,获奖人提出了安全在线学习的原创理论与优化方法,对未知的安全约束进行数学建模,从理论上证明了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成果现已成为加州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顶尖高校的本科课程和教材内容。

获奖人还提出了基于偏好反馈的优化方法,将偏好反馈构建为自博弈机制,并用于优化外骨骼机器人控制及截瘫患者的脊神经刺激疗法,成功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了 2020 年 ICRA 最佳论文奖和最佳人机交互论文奖,成为了大会历史上首篇同时获得两项大奖的最佳论文。获奖人也是首位获最佳论文的中国大陆教师。

获奖人在清华大学获得本科学位,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作为博士后在加州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开展研究。

陶  伟

获奖年龄:31 岁

职位:哈佛大学助理教授

获奖理由:主导开发了多种具有独特药物递送功能的智能载体系统,以实现重大疾病的高精准度、“按需”可控治疗。

获奖人创造性地开发了包括二维纳米材料和高分子生物材料在内的新型材料库,探索了它们的纳米生物交互作用机制,并应用这些材料和原理进行了广泛的生物医学应用,包括 RNA 治疗、肿瘤诊断和治疗、伤口愈合、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治疗等。

研发了一系列程序化的刺激-响应纳米材料“机器人”,能够主动靶向病灶部位、并且通过内在刺激或者外部刺激精准地“按需”可控给药,在减少毒副作用的同时实现精准医疗和高效治疗。

获奖人于 2015 年在清华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随后曾作为博士后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布莱根妇女医院开展研究。2018 年受聘哈佛大学讲师,2020 年晋升哈佛大学助理教授。

刘  吉

获奖年龄:35 岁

职位: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助理教授

获奖理由:通过仿生手段,实现面向人体技术的软材料设计与制造。

获奖人开创性地提出软材料的极限性能设计理念,并首次实现了抗疲劳人工生物材料和界面的构建,解决人体技术领域相关材料的设计与制造问题。水凝胶材料与生物组织在结构和组成上有高度相似性,被认为是人机交互界面的理想材料之一,而获奖人参与研发的这种抗疲劳水凝胶可进一步设计成可食用水凝胶电子,其优异的抗疲劳特性和化学及机械稳定性,使得这类水凝胶电子能够长期抵抗胃腔的机械蠕动和胃酸的化学腐蚀,实现重要的生理信号的在线监测。

由于水凝胶特有的高含水量、低摩擦系数等优势,抗疲劳水凝胶涂层的引入能有效降低金属基底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系数。通过水凝胶和金属关节的高强度高韧性和抗疲劳黏合,为实现水凝胶作为人造软骨材料提供可能。

获奖人于 2013 年分别在列日大学和波尔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曾作为博士后分别在剑桥大学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开展研究。

张  定

获奖年龄:35 岁

职位: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获奖理由:在锡烯薄膜中首次发现超导电性,并进一步提出第二类伊辛配对机制。

获奖人带领团队在薄至两个原子层厚度的锡烯中首次发现了二维超导电性,并揭示了其拓扑非平庸物性,这为拓扑电子学探索奠定了基础,该项工作生成的锡烯薄膜材料稳定性良好,在没有保护层的情况下其超导电性可以保持超过一年。

在对锡烯二维超导特性进一步探索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其上临界磁场不仅超出常规超导体的上限,而且在温度逼近绝对零度时仍无饱和迹象。通过理论与实验结合,获奖人团队最终提出了一种新的提高超导体临界磁场的物理机制,即第二类伊辛配对机制,该项工作不但为伊辛超导的存在提供了实验证据,也拓宽了人们寻找伊辛超导的材料范围。

锡烯超导材料和在其中发现的新量子特性有望为医疗核磁共振、能源通信、矿藏探测、磁性材料以及制作新一代量子计算机等应用领域带来全新启示。

获奖人于 2014 年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固态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随后曾作为博士后、助理教授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开展研究。

郑金星

获奖年龄:33 岁

职位: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室主任

获奖理由:获奖人专注于强磁场与等离子体约束作用机制及关键技术研究,瞄准国家未来民用和国防高技术能源领域战略目标——磁约束聚变堆和空间等离子体电推进,开展了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及百千瓦级大功率磁等离子体推进器(MPDT)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工作。

获奖人带着对“人造小太阳”的憧憬和热爱,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负责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超大型磁体系统研制工作,实现多组不同类型大型超导磁体处于大载流和高磁场快变波形切换极端环境超导磁体内交流损耗计算,解决了聚变堆实现高伏秒、高安全稳定裕度、高氚增值包层空间中心螺管耦合磁体设计难题,为聚变堆等离子体长脉冲稳态运行提供可靠研究手段。

获奖人将强磁场与等离子体相互约束机制的关键技术拓展应用到空间某型号电推进领域,负责研制了 150kW 高比冲等离子体空间推进器超导磁体系统,提出了空间推进器高梯度场下多维度羽流位型调控技术,实现了磁场强度的跃升和磁构型的优化,使得推进器比冲、效率、推力三大核心指标大幅提升,均超过美俄欧最高技术指标,相关技术未来在国家国防、航天和深空探测等领域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获奖人于 2014 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进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开展研究工作。

童哲铭

获奖年龄:32 岁

职位:浙江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获奖理由:他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载体,提出了重大装备多学科协同数字化设计技术。

重大技术装备是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的装备产品,是许多重大工程项目的基础,也是国家制造业的脊梁。数字化设计作为实现重大装备自主创新设计的主要技术途径,是机械设计学科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获奖人与他的团队针对重大装备结构复杂、系统庞大、涉及学科众多的特点,提出了融合机械、力学、计算机等学科的数字化协同设计技术,大幅减少了设计周期和研发成本,实现了重大装备的高效精准设计。

获奖人的研究成果支撑了大容量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高参数燃机余热锅炉等重大装备的自主设计制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获奖人于 2015 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前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唐  静

获奖年龄:35 岁

职位:斯坦福大学研究员

获奖理由:通过研发新一代可植入性人工视网膜,帮助视觉恢复,实现了纳米线阵列恢复盲小鼠视觉,为患有黄斑变性等疾病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可能性。

获奖人研发了经金纳米颗粒修饰的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的人工光感受器,证明了纳米材料的眼底植入技术在临床上可行,同时,在空间维度上,获奖人研发的新材料能达到的分辨率优于 100 微米,其对光的敏感度和空间分辨率均接近正常小鼠。

获奖人利用交叉学科研究,采用氧化钛纳米线阵列来尝试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经过改造后,该材料的感受灵敏度提高了至少一个数量级,并让失明小鼠的视网膜中所存留的神经节细胞恢复对绿色、蓝色和近紫外光的反应;瞳孔光反射也有改善;这些结果表明盲小鼠的视觉已恢复。

获奖人于 2016 年在复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博士后获聘于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 /Koch 癌症综合研究院、哈佛大学医学院(HMS)。

邵  玥

获奖年龄:34 岁

职位: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副教授

获奖理由:联合干细胞与机械微系统研发出一系列“无胚化”人类胚胎学技术,填补了药物研发中胚胎发育毒理研究的人源模型技术空白。

获奖人颠覆性地提出了用机械微系统诱导干细胞模拟着床期胚胎发育的概念与技术,首次成功重建了着床期至原肠胚期的羊膜囊类胚胎,并为合成人类胚胎学的后续发展提供基本范式,建立了标准化的羊膜囊类胚胎芯片及首例具有背腹轴的神经球模型。在转化应用层面,发明了高通量羊膜微阵列技术,首次实现了临床药物的着床期胚胎毒理学筛查。

获奖人所研发的系列“无胚化”人类胚胎学技术,对研究人类胚胎早期发育和医药与公共卫生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获奖人于 2016 年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曾作为博士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医学院开展研究。

徐伯均

获奖年龄:35 岁

职位:杜克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系助理教授

获奖理由:他利用纳米材料和纳米光子学技术,开发出了可穿戴的保暖或制冷衣物。

获奖人读博期间专攻金属纳米线在高性能透明导电薄膜的应用,提出了新的化学制备方法以实现世界纪录的最高性能,后来融合光学和材料合成技术,开创了“个人化辐射热管理”研究方向,以能源和健康为研究导向,开发了个性化的热舒适性纺织物。

通过纳米材料合成和中红外纳米光子学设计,他研发出了一种具备保暖、制冷以及多功能属性的可穿戴面料,这些材料具备轻量、高效、可调控的优点,无需任何额外能量输入即可实现个人热管理,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体感温度,进而也可节约建筑采暖与制冷能源消耗。   

获奖人于 2016 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随后的 2016 年至 2018 年间作为博士后留校开展研究。

诸葛群碧

获奖年龄:33 岁

职位: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获奖理由:推动了超大容量光通信系统的实现,以及灵活智能光网络的构建。 

获奖人的研究聚焦在核心骨干光网、数据中心光互联,以及 B5G/6G 光技术应用场景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挑战。

在超大容量光通信系统领域,他的创新成果帮助光通信单波速率从 100G 提升到了 800G,并参与了 400G 和 800G 两款业界领先的光数字芯片的设计,他提出的新型光纤非线性补偿算法和新型概率星座整形技术使光通信系统进一步逼近了香农理论极限。

为了满足未来网络通信业务切实需求,提升网络部署和响应速度,他的另一个科研重点还在推进实现智能化的光网络管控,例如在光数字芯片、智能光遥感、光纤信道数字化方面,开发了关键的系统架构、AI 算法、光纤信道模型等核心技术,加速了商业化落地。在未来的研究中,他还将深入探索光技术在 B5G/6G 中的应用,包括光无线融合和光感知技术等。

获奖人于 2015 年在麦吉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 2014 年至 2017 年期间以系统工程师身份在 Ciena 公司研发下一代光传输系统。

刘  翀

获奖年龄:33 岁

职位:芝加哥大学 Pritzker 分子工程学院助理教授

获奖理由:开发新的电化学方法,从海水直接提取铀和锂,为以新能源为驱动力的可持续资源开发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铀和锂是核能与电能储存的重要原料,它们虽然在海水中广泛存在,却浓度很低,因此目前依旧以矿石开采作为主要获取方式。

海水中低浓度元素的提取需要新材料以及新的分离技术。获奖人分别开发了新的电化学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铀和锂。半波整流交流电化学方法可以直接将铀以固态形式从海水中提取,并有效减少了副反应,提取铀的容量比传统吸附高 9 倍,动力学速度快 4 倍;脉冲电化学插层法抑制了与化学上相似的钠离子的竞争,提高了电极对锂离子的选择性以及稳定性。

她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利用新型二维材料硫化钼实现可见光催化快速饮用水杀菌。与其他基于光的净化方案不同,这一方法可以在可见光而非紫外线下工作,并能在 20 分钟内能够实现 99.999% 的灭菌效果。

获奖人于 2015 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随后的 2015 年至 2018 年间作为博士后留校开展研究。

韩  拯

获奖年龄:35 岁

职位: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教授

获奖理由:他用二维功能材料制造新型的纳米电子器件,以新型的原子层次制造路线突破半导体工艺,为后摩尔时代晶体管工艺寻找新方案。

“纳米积木”指原子层范德华纳米材料及其异质结构,通过堆叠、构建等方式,能够获得不同的功能。获奖人通过设计特别的结构,或者借用传统的宏观半导体器件范例缩微至纳米尺度,做出了一系列原创成果,在纳米尺度新型半导体结构展示了诸多新奇物理现象。 

他首次利用二维原子晶体替代硅基场效应鳍式晶体管的道沟材料,制备出了目前世界上沟道宽度最小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将沟道材料宽度减小至 0.6 纳米,比目前的加工精度缩小了一个数量级。同时,获得了最小间距为 50 纳米的单原子层沟道鳍阵列,为后摩尔时代的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新方案。

他首次报道的二维本征铁磁半导体自旋场效应器件,为继续寻找室温本征二维铁磁半导体提供了指导意义。

获奖人于 2013 年在法国国家科学中心(CNRS)格勒诺布尔 NEEL 研究所获得纳米电子学与纳米科技博士学位,随后曾作为博士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开展研究。

李婧翌

获奖年龄:35 岁

职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统计学副教授

获奖理由:针对前沿的生物学问题创新性地开发了多种统计学方法,尤其着重于对大规模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方法的开发。

获奖人首创性地使用严格的统计学来分析已发表的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数据,发现在过往研究中,由于研究人员对测量误差的忽略,转录的重要性被严重低估,该分析挑战了“翻译比转录重要”的观点却支持了之前大量在 mRNA 转录水平的科学发现。因其重要性,研究结果被发表在 Science 杂志并收录于本科教材 Molecular Cell Biology 中。

获奖人通过统计建模,首次发现了调控翻译的 mRNA 序列特征在不同物种间的保守性,此发现提示了通过编辑 mRNA 序列而实现翻译调控的可行性,从而在新兴的 mRNA 治疗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获奖人于 2013 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生物统计学博士学位,在随后的 2013 年至 2019 年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助理教授。

李天驰

获奖年龄:30 岁

职位:编程猫创始人兼 CEO

获奖理由:他带领团队从 0 到 1 开发出极具创新力的青少儿编程工具,给编程教育行业带来变革。

获奖人创立的公司(编程猫)在技术产品和教育理念上,为青少儿编程教育事业打造了一个新样板,让编程教育更加普及。

核心技术层面,获奖人与团队十分注重编程教学软件的开发,团队独立自研了图形化源码编辑器 Kitten,可将复杂的编程代码语言封装成简单的积木模块,在行业中独树一帜,基于此,根据青少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编程教育特点,团队又开发了一系列工具矩阵,这些工具都大大降低了青少儿学编程的门槛,能激发兴趣寓教于乐,进而培养编程思维。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编程猫正在尝试与公立教学体系相结合,通过课程合作、人工智能教学系统等改善教学效率,将进一步扩大编程教育的市场渗透率,帮助更多学生形成全方位的编程学科综合素养,实现个性发展。

刘  哲

获奖年龄:34 岁

职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获奖理由:获奖人在密码工程和网络空间安全领域深耕多年,提出了一系列兼顾安全性和高效性的密码算法实现技术,解决了经典公钥密码算法难以在资源受限的物联网设备和嵌入式芯片上部署的问题。

获奖人在基于经典公钥密码和后量子密码的密码协议的安全和高效实现等方面做出了突破性贡献,代表性成果包括 RSA 算法的轻量级抗侧信道攻击策略设计、椭圆曲线密码协议高效实现、后量子密码的抗侧信道攻击实现,均在密码工程领域产生了重大且持续的影响,为建设物联网和后量子时代的网络安全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获奖人于 2015 年在卢森堡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随后曾作为博士后分别在滑铁卢大学和卢森堡大学开展研究。

赵慧婵

获奖年龄:31 岁

职位: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助理教授、特别研究员

获奖理由:她针对软体机器人的大形变传感难题,提出了基于光信号的传感方案,为软体智能假肢嵌入多模态传感功能,实现了智能手对人手触觉功能的仿生。

该研究成果《基于高度可拉伸光导传感器的软体智能假肢》,发表于 Science Robotics 创刊号,成为该杂志创刊号仅收录的四篇研究型文章之一。

获奖人还设计了高能量密度软体驱动器(DEA),实现了全球第一款由柔软的“人工肌肉”提供动力以完成受控飞行的微型机器人。此外,她还设计了手部软体外骨骼,集安全性、舒适度、低成本、高精度为一体,可精确跟踪人体肌电信号,并将旋转铸塑法引入软体机器人领域,实现了软体驱动器的一体化制造。

获奖人于 2017 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曾作为博士后在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开展研究。

聂礼强

获奖年龄:35 岁

职位: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获奖理由:获奖人深耕多媒体内容分析与搜索,致力于解决关联模态的显性融合、数据模型的知识引导等关键科学问题。

获奖者首次阐明了多模态间一致、互补、局部对齐等耦合共存关系,提出了多模态子空间统一表示学习、多模态自适应协同统一表示学习等一系列数据驱动的多模态学习理论模型,填补了多模态融合与统一表示的理论空白。在此基础上,获奖者提出了基于先验知识和规则来引导多模态推理的理念和原创推理模型,缓解了算法对标注数据的依赖,增强了模型的泛化与推理能力。

相关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服装搭配、短视频推荐、对话机器人等场景中。尤其在输电线路安全预警上,其成果解决了多源感知图像中目标占比小、类型多、背景复杂等导致的本体缺陷与外破隐患识别难题,部署在十万余套设备中,覆盖线路十万余公里,线路跳闸率显著降低。

获奖人于 2013 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曾以博士后研究员身份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开展研究。

李一帆

获奖年龄:34 岁

职位:禾赛科技 CEO

获奖理由:带领禾赛打造出一系列引领全球自动驾驶行业的激光雷达产品。

2014 年,李一帆与两位合伙人在美国硅谷共同创立禾赛科技,致力于开发基于激光的机器人传感技术。禾赛的激光雷达产品具备行业较高的性能和可靠性,其面向 Robotaxi 的旗舰产品 Pandar128 创下了量产激光雷达最高纪录的点云密度,同时,搭载自主研发芯片的 PandarXT 较大地降低了激光雷达的成本。目前客户覆盖全球超过 20 个国家和地区。

禾赛在核心元器件、自研芯片、车规级生产能力、功能安全、主动抗干扰技术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雷达感知方面都有深厚的积累,同时也是全球自动驾驶激光雷达行业市场占有率头部公司之一。

获奖人拥有清华大学本科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博士学位,曾任美国西部数据集团首席工程师,是机器人控制领域的专家。

鄢仁鸿

获奖年龄:29 岁

职位:西湖大学助理研究员

获奖理由: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表面 S 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与细胞受体 ACE2 全长蛋白复合物结构生物学研究,首次成功解析出 ACE2 全长蛋白与新冠病毒 S 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的复合物结构。

获奖人通过重组表达的方法,首次发现全长 ACE2 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并同时具有开放和关闭两种构象变化,两种构象均含有可与冠状病毒的相互识别界面,为后续相关药物和疫苗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获奖人将膜蛋白的纯化与研究手段引入新冠病毒研究中,拓宽了病毒与受体研究领域的研究思路,为早日战胜疫情打下坚实的基础。

获奖人于 2019 年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作为博士后在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研究。

杨怡豪

获奖年龄:31 岁

职位:浙江大学百人研究员

获奖理由:他首次实验实现三维光学拓扑绝缘体,并开发了基于太赫兹拓扑光学的片上通信,还在拓扑物理学的研究中探索了一种从未被发现的准粒子 ——自旋为 1 的外尔准粒子。

获奖人创造性地采用有极强双各向异性的开口谐振器构造单元结构,实现了极宽的三维光学拓扑带隙,并探索了一套针对于三维拓扑光学绝缘体的测试方法,成功观测到其关键特征。在物理层面上,该成果率先把三维拓扑绝缘体从费米子体系拓展到了玻色子体系;在应用层面上,该成果实现了宽带隙三维光学拓扑绝缘体,对三维拓扑光路、光学腔、激光等应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获奖人在拓扑光学应用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突破,开发了基于太赫兹拓扑光学的片上通信。该研究对于实现可集成、高稳健性、低成本、高效的太赫兹片上波导有着重要意义,有望应用于下一代 6G 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芯片内及芯片间互联(intra-/inter-chip interconnect)、太赫兹集成电路。

获奖人的研究兴趣远不至于此,他在拓扑物理学层面,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特殊非点群(nonsymmorphic)空间群的三维声子晶体,并在该材料中首次观测到了自旋为 1 的外尔点,及其特殊的双螺旋费米弧。

获奖人于 2017 年在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获得博士学位,随后曾作为博士后在南洋理工大学先进光学科技中心及数学与物理学院开展研究。

韩  达

获奖年龄:34 岁

职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获奖理由:通过核酸分子工程技术创建功能化和智能化的核酸分子器件及系统,并将其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中。

获奖人构建了基于数据分类算法的核酸分子计算方法,首次实现了基于核酸分子计算的肿瘤早期诊断,在不需要人工干预和复杂仪器的情况下快速给出肺癌诊断结果,其快速、低成本、低误差以及不依赖传统诊断仪器等优势,为恶性肿瘤的无创、快速分子诊断提供了新途径。

获奖人的研究工作创造性地把核酸分子的调控功能和计算功能整合起来,实现了更为精细、复杂和智能的分子识别与运算,为核酸智能分子计算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建立了全新方法和体系。

获奖人于 2013 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随后曾以制程研发工程师身份就职于美国 Intel 公司。

金  阳

获奖年龄:31 岁

职位:郑州大学副教授

获奖理由:发明了突破性的新型固态电解质熔融锂金属电池体系,有望改变电网储能行业的技术格局。 

目前,商用的锂电池主要都是有机电解液体系,以石墨作为负极材料存储锂。这种电池大规模应用于储能时存在火灾和爆炸风险,并且成本较高。因此,人们一直在研究固态电解质的锂电池。获奖人发明的新型电池体系采用高导锂性固态陶瓷管作为电解质,首次以熔融态的金属锂作为负极,单体能量密度突破 500Wh,储能成本降低至每千瓦时 20 美元。 这种电池体系避免了充电过程中锂枝晶析出带来的安全隐患。

此外,获奖人利用这种新型的电池结构,实现了廉价且可规模化生产的高纯度锂金属提取。这种全新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有望改变现有电网储能行业。 基于现有的电网储能技术,他又开发用氢气探测微量锂枝晶析出的检测方法,可以比热失控早 10 分钟发出预警信号。这一技术已经在储能电站中实现应用。

获奖人于 2017 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作为联合培养博士在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开展研究。

谭  验

获奖年龄:34 岁

职位:深圳未知君生物CEO

获奖理由:研发出新型粪菌移植全菌及配方菌胶囊,为肠道及其他系统性疾病提供新的缓解或治疗方案。

获奖人于 2017 年创立了中国首家专注于肠道微生态治疗的 AI 制药公司。不同于传统的“细胞–动物模型–人体”的医药研发路径,获奖人凭借 AI 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的结合,搭建出了较为先进的生物信息分析平台和转化与生产平台,提升了新药的研发效率和成功率。

获奖人利用创新科研模式和独特的药物研发平台,研发出新型粪菌移植全菌及配方菌胶囊。该胶囊为改善或治疗肠道及其他系统性疾病提供了新方向。

获奖人在博士期间设计并完成了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分析软件,在免疫学和微生物学领域做出创新性的贡献,为此后在肠道微生态治疗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获奖人于 2015 年获得波士顿大学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博士学位,同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完成生物信息博士研究工作,其研究领域横跨生物信息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易津锋

获奖年龄:32 岁

职位:京东(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获奖理由:获奖人研发的系统利用海量脱敏数据与 AI 技术,可较为精准地分析和预判海量用户的共性和个性化需求,以及商品上市后的市场表现,给出可量化的最优取值建议,让商品的设计、研发周期缩短。

在供应链的生产环节,他带领团队研发出的“商品反向定制系统”,改变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让供应链管理更高效。

基于此,企业不仅能较为快速打造畅销商品,减少库存积压、降本增效,还能根据成本和生产线实际情况对定制方案进行灵活调整,进一步而言,这也加速了传统家电、农业、家纺、服装等实体产业实现升级。

获奖人于 2009 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随后在美国 IBM Thomas J. Watson Research Center 开展了多年的人工智能研究。

沈  超

获奖年龄:35 岁

职位: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获奖理由:获奖人致力于智能系统的行为感知和可信计算,实现在对抗环境下智能系统的安全可靠和可信计算。

数字世界中,人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如何证明“自己是谁”。获奖人原创性地提出了基于人机交互行为分析的新型数字身份识别理论和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已广泛用于多场景多终端的人机行为身份认证系统,不仅能提升数据安全保护性能,还降低了客户接入成本以及系统运营成本。

除了数字身份证明,获奖人还对时空大数据协同计算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图切割和图挖掘的时空大数据融合与计算框架,建立了基于图嵌入的时空数据关联计算与挖掘的新模式,可应用于智慧交通、城市大脑、地理遥感测绘等众多云计算领域。

获奖人于 2014 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在随后的 2016 年、2018 年分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

何  霆

获奖年龄:34 岁

职位:北京艺妙神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 CEO

获奖理由:自主研发了整套基因细胞药物技术平台,开发了新一代 CAR-T 技术,为人类攻克白血病、骨髓瘤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获奖人自主研发了整套基因细胞药物技术平台,包括候选 CAR-T 药物筛选体系、规模化质粒制备体系、规模化慢病毒载体制备体系、原代免疫细胞制备体系等核心技术。该系列技术平台率先实现了全流程无血清、基因载体规模化制备、高生产成功率、CAR-T 体内持久长效的特点。较传统的治疗手段,较大地提升了 CAR-T 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给癌症的治愈带来了新的希望。

获奖人基于新一代 CAR-T 技术开发了 2 款 1.1 类候选创新药,在治疗复发难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方面临床效果显著。获奖人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靶向 CD19 抗原的 CAR-T 细胞治疗候选产品 -IM19 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注射液,已于今年 4 月获得两项临床试验通知书,并已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其他部分候选产品已进入 IND 准备阶段。并且,获奖人在生产工艺、分析方法、大规模制备瓶颈、长效工艺等方面实现了行业多个领先的技术突破,使其研发产品达到国际水平。

获奖人于 2015 年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他在 CAR-T 细胞疗法领域所做的突破性工作,让人类在攻克癌症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南天翔

获奖年龄:31 岁

职位: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助理教授

获奖理由:获奖人突破现有瓶颈,使得天线可集成化和微型化。

他的工作抛弃了传统天线的设计原理,实现了理论的创新,并借此发现一种制作微型天线的新方法,该方法可利用声波驱动磁偶极子谐振来发射电磁波。

获奖人通过微机电系统和磁电子薄膜材料,在硅衬底上构筑出可集成的新型“磁电子声学波驱动微型天线”,这种天线不再依赖电磁波谐振,而是通过声波振动来发射电磁波。成型后,这类天线的尺寸可比最先进的传统微型天线小 100 倍,相同尺寸下的发射效率是后者的数万倍。这项”能颠覆游戏规则”的纳米尺度天线在诸如物联网、智能手机、生物医疗等领域大有可为。

未来,获奖人将探索声学波微型天线大规模集成以及产业化的研究,与有实力的通信及微机电系统制造的企业联手,提早布局物联网和 5G 通信芯片市场,抓住 5G 物联网市场爆发前夕的关键节点。

获奖人于 2015 年在美国东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曾作为博士后分别在威斯康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开展研究,2019 年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微电子学与纳电子学系任教研系列助理教授。

于欣格

获奖年龄:34 岁

职位: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

获奖理由:他开发了一种超薄类皮肤、无线的电子触觉反馈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多触觉感知。

获奖人的研究向业界展示了柔性生物电子的无限可能。他开发了一种可以集成在皮肤上的无线触觉反馈系统,也被称作“皮肤 VR”,能舒适地贴附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最直观的应用场景是:可以将传统的听觉和视觉虚拟现实技术扩展为多触觉的感知,即便是虚拟的交互形式,也能让用户感受到真实的“触摸”。

“皮肤 VR”无需电池驱动,采用无线射频供电,实验中,团队在 6*6 英寸的大小的“皮肤 VR”系统中集成了 32 个独立的无限控制振动反馈单元,可利用近场通信(NFC)技术实现精确控制,工作距离可延展到近 1 米。此外,他的课题组还成功将氧化物功能材料开发成织物的形态。

这些研究成果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传感和反馈交互界面,不仅可以产生震动反馈,也能够收集人体的健康生理信号变化,比如通过肌肉的收缩、动作方向的改变等远程控制机器人、飞行器等设备,可广泛应用在社交、游戏、义肢的控制与反馈以及生物医疗、健康检测等领域。

获奖人于 2015 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曾作为博士后研究助理分别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和西北大学开展研究。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