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是什么样的感情,让师徒20年未见秒相认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陈悦
2020-12-09 21:40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上海“小三线”建设者参观三明纺织厂新厂。视频拍摄 罗梓晗 剪辑 周妍(02:05)
12月9日凌晨一点,几位六七十岁的上海“小三线”建设者还在忙着和三明的亲朋聚会叙旧。

原本的计划是,12月9日下午,这些老人将分别和三明的家人朋友见面聊天。然而,老人们对于三明和三明的人有太多情感要表达,太多话要说。

12月8日,G1509次列车一离开延平西站,就有老人起身,满怀期待地望着窗外,盼着快点抵达久未谋面的三明。8日晚上,老人们没顾上休息,亲朋得知他们抵达的消息,迫不及待地赶到宾馆见面。

上海和三明,因为这些人,建立起无法割舍的感情。

上海“小三线”建设者在三明股份有限公司门口合影。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陈悦 图
 

这些“小三线”建设者大多曾是纺织厂的职工,1970年随上海国棉26厂迁至三明。纺织厂是老人们三明记忆的源头,也成为此次三明之行的第一站。

2000年,三明纺织厂在国企改革浪潮中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企业启动整体裂变搬迁改扩建工程,一部分搬迁至德安工业园区,一部分搬迁至宁化城南工业园;而“小三线”建设者们工作的地方,如今已变成居民区和学校。

12月8日,曾经的建设者们走进德安工业园区的纺织厂,车间里干净敞亮,机器有序运转,老人们不住赞叹,“以前车间里都是灰尘,容易眯眼睛,现在干干净净。”“我们以前要把三种棉花撕开,手动混合到一起,现在都自动化了。”“现在的设备和我们以前纺织厂的设备比简直天翻地覆。”

三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设备主管王志伟说,过去有句话叫“千人纱,万人布”,从棉花到布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纺织厂在鼎盛时期有四五千名工人,而实现自动化后,现在仅有200多人。

周锡良(中)和魏增宁(左一)师徒20年未见,一眼认出彼此。

在生产车间,周锡良一眼就认出来自己20年没见的徒弟魏增宁,两人激动得一直握手。如今,19岁进厂拜师的魏增宁也已经58岁,还有一年多将退休。

“三明和上海,其实很亲。”在随后举行的上海“小三线”建设者回三明座谈会上,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李文敢感慨。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上海20多家重工业和轻纺企业先后迁入三明,10万上海建设大军汇集三明,把三明建设成为省级重工业基地。随厂迁入的上海子弟共计数万人,在三明市区形成了很多上海社区、新村。

李文敢说:“沪厂职工们把异乡变故乡,把根扎在了三明这片土地上。”这些人的后辈对三明和上海两地也都有故土情结,联结起两地割舍不断的渊源。王志伟在2岁时,跟随父母从上海来到三明纺织厂;父母退休以后回到上海,而他留在三明,目前已经在纺织厂干了30多年,只在每年春节回上海和父母团圆。

纺织厂老员工对当年的纺织手艺仍然熟稔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陈悦 图

由于沪明两地的深厚渊源,2020年6月5日,沪明乡亲联谊会成立。沪明乡亲联谊会常务副会长陈木旺表示,不少曾经的上海“小三线”建设者有两地沟通的诉求,但三明的服务无法延伸到上海,而联谊会的成立弥补了这一缺陷,可以持续推动上海迁厂职工及年轻一代的联谊交流。联谊会的职能不仅仅是联络人员,还有加强沪明情感联系,增强曾经的建设者们的归属感,集中诉求,实现准确服务,再续两地情缘。

近年来,两地的文化和旅游合作也日益紧密。从1998年上海首趟旅游专列开往三明市的泰宁县开始,上海逐步成为三明的主要旅游客源地。11月17日,在沪明乡亲联谊会的推动下,三明在上海市静安区宝山路街道启动了“中国绿都、最氧三明”文旅康养产品入沪进社区活动,在上海一百个社区开展文旅推介、产品展示、旅游咨询、线上宣传等浸透式推广活动,让三明优质的文旅康养产品加入上海居民的出行清单。

三明和上海其实也很近。李文敢介绍,三明境内机场、动车、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形成“铁、公、机”立体交通体系。现在三明到“长三角”地区已经开通1个多小时内直飞上海、南京的航班,乘坐动车4-6小时可以直达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城市,打个“飞的”来三明成为可能。

    责任编辑:姚俊俊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