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控制九种可防控危险因素可大大降低痴呆和MCI的患病率

2020-12-11 16: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柳叶刀 柳叶刀TheLancet 

“《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近日上线中国专刊,包含5篇中国作者的研究论文。本周,我们为读者带来每篇文章的作者解读。”

《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近日发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文章以具有全国代表性的60岁以上成年人为样本,研究了中国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和管理,共发现12种痴呆危险因素,包括3种不可改变的因素和9种可防控因素。作者呼吁建立更强的抗痴呆策略,其中应包括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监测网络监测老年人的认知变化,控制轻度认知障碍发展为痴呆的危险因素,改善痴呆患者的管理,优化痴呆照护系统,并增加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的公众知晓度。

作者介绍

贾建平

北京学者,教授,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主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名誉主委,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主委。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亿,占总人口14亿的17.9%[1],痴呆或轻度认知障碍是常见疾病之一。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进行了100多项流行病学研究,但从这些研究得出的痴呆患病率并不一致,老年人(≥60岁或≥65岁)的患病率从2%到13%不等[2,3],由于调查人群较小,很难判断哪个数据更为准确。由于轻度认知障碍是认知正常和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是预防痴呆的重点干预人群。少数局部地区小样本,调查中国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的研究也得出了不一致的结果,范围在9.7%到23.3%之间[4,5],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得出更准确的估计。此外,痴呆的患病率被认为每5年翻一番[6],意味着数据更新是必要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寿命、城市化、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这些因素均可对痴呆的患病率产生影响,因此明确这些因素将为具体的控制措施提供策略。此外,很少有报道关注我国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的管理,使得我们对这一重要问题知之甚少。因此,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具有全国代表性的60岁以上成年人为样本,研究了中国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和管理。

项目组于2015年3月10日至2018年12月26日期间,共招募了52731名参与者,最终有46011人完成了所有调查,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痴呆调查患病率人群。其中女性23145人,占50.30%。研究发现被调查者中有2766人患有痴呆,1801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723人患有血管性痴呆,242人患有其他痴呆。校正年龄和性别后,痴呆患病率为6.04%(95%CI:5.82-6.26%),阿尔茨海默病为3.94%(3.77-4.12%),血管性痴呆为1.57%(1.46-1.69%),其他痴呆为0.53%(0.46-0.60%)。以此估算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有1507万痴呆患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983万,血管性痴呆392万,其他痴呆132万。研究共发现12种痴呆危险因素,包括3种不可改变的因素和9种可防控因素。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和家族史。结果显示,痴呆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69岁为2.90%,70-79岁为8.41%,80-89岁为14.60%,90岁以上为31.92%(以60-69岁为参照,70-79: OR=2.69 [95%CI 2.43-2.98],p<0.0001;80-89: 3.90 [3.45-4.40],p<0.0001;90-97: 6.60 [5.24-8.32],p<0.0001)。以此推算全国各年龄组痴呆患者数分别为:60-69岁434万人,70-79岁590万人,80-89岁387万人,90岁及以上98万人(图1)。发现女性痴呆患病率(7.04%)显著高于男性(4.97%)(OR=1.43 [95%CI 1.31-1.56],p<0.0001),且不同年龄组女性痴呆患病率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33,图2)。痴呆患者中,有父母痴呆病史的参与者百分比显著高于非痴呆人群。

图1 分年龄估算的痴呆及MCI的患病率及患者数

图2 分性别、年龄估算的痴呆及MCI患病率

研究发现其他九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也影响了痴呆患病率,包括农村居民(OR=1.16 [95%CI 1.06-1.27],p=0.0010)、文化程度低(以>6岁为参照,<1年:1.55 [1.38-1.73],p<0.0001;1-6年:1.17 [1.06-1.29],p=0.0021)、婚姻状况(丧偶:2.59 [2.30-2.90],p<0.0001;离婚或独居:2.66 [2.29-3.10],p<0.0001,以在婚为参照)。具体而言,农村地区痴呆患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城市地区(p=0.0017,图3)。痴呆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吸烟(OR=1.85 [95%CI 1.67-2.04],p<0.0001)、高血压(1.86 [1.70-2.0],p<0.0001)、高脂血症(1.87 [1.71-2.05],p<0.0001)、糖尿病(2.14 [1.96-2.34],p<0.0001)、心脏病(1.98 [1.73-2.26],p<0.0001)、脑血管病(5.44 [4.95-5.97],p<0.0001)。这些危险因素如果能够得到控制,就会大大降低痴呆和MCI的患病率。

图3 分地域、年龄估算的痴呆及MCI患病率

此外,研究对MCI患病率进行了调查,发现我国MCI总患病率为15.54%(15.21-15.88),患者数为3877万例,并且MCI与痴呆具有相同的危险因素。研究还发现大多数痴呆患者(71.37%)从未就诊,78.89%患者未接受抗痴呆治疗,83.91%患者在家由配偶照顾。MCI患者中有99.23%对自己患有的疾病并不熟悉。

在中国,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正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推算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的总人数超过了60岁以上成年人的五分之一。因此我们呼吁建立更强的抗痴呆策略来控制这种疾病,其中应包括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监测网络监测老年人的认知变化,控制轻度认知障碍发展为痴呆的危险因素,改善痴呆患者的管理,优化痴呆照护系统,并增加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的公众知晓度。我们相信这样的策略将会有效的降低中国痴呆的患病率。END

参考文献

1.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2019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2019.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9/indexeh.htm (accessed April 20, 2020).

2.Yang L, Jin X, Yan J, et al. Prevalence of dementia, cognitive status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among elderly of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in 2014. Age Ageing 2016; 45(5): 708-12.

3.Llibre Rodriguez JJ, Ferri CP, Acosta D, et al. Prevalence of dementia in Latin America, India, and China: a population-based cross-sectional survey. Lancet 2008; 372(9637): 464-74.

4.Fei M, Qu YC, Wang T, Yin J, Bai JX, Ding QH. Preval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CIND) among the aged popul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the community-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Alzheimer Dis Assoc Disord 2009; 23(2): 130-8.

5.Zhang Y, Shi Z, Liu M, et al. Prevalence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in a rural area of Northern China. Neuroepidemiology 2014; 42(4): 197-203.

6.Chan KY, Wang W, Wu JJ, et al. Epidemiology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other forms of dementia in China, 1990-2010: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nalysis. Lancet 2013; 381(9882): 2016-23.

题图 Copyright © GettyImages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