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二三线家电企业,不能为了降成本在外代工贴牌

2020-12-08 17: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最近一两年来,越来越多二三线品牌家电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提高市场的价格竞争力,纷纷开始寻找在外OEM贴牌生产。这么做,到底好不好,是不是有利于企业发展?还需要时间的观察。

宁言||撰稿

贴牌代工,曾经是伊莱克斯、惠而浦等外资品牌寻找中国家电企业合作的代名词,后来则发展成为小米、荣耀等互联网品牌进军家电行业的通用模式。不过,让市场上的一些家电厂商没想到的是,这两年来随着一线市场低价竞争愈发激烈,这也直接导致很多二三线品牌家电企业们,竟然也为了降成本、控费用、争利润,动起在外“贴牌代工”的小脑筋。

今年以来,多位来自二三线品牌家电企业的内部人士,在与家电圈沟通过程中,传递出一个令他们都费解的信息:就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竟然将一些常规机、特价机等产品,直接在外面贴牌,又称O单。

随后家电圈梳理发现,目前在外直接O单的家电企业,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以及厨电和小电等各个品类,主要为二三线的家电企业,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市场规模缺乏竞争力。而在外贴牌的唯一目的,就是控制成本,降低自产自造的费用,拿O单的产品在一线市场打低价格战。

不过,让这些家电企业内部人士都不解的是:虽然在外面O单,的确能降低成本,但品质控制却很难把握,毕竟外面低成本的O单肯定都是有原因的,为什么他们能便宜我们这么贵,除了管理成本之外,难道材料和品控就没问题?同时,如果企业越来越多选择O单、那么自身的制造优势也会消失,甚至最后不排除走向停产,最终企业彻底沦为一家品牌贸易公司了,那企业的未来又在哪里?

对于中国制造产业来说,贵有贵的道理,便宜有便宜的奥妙,但有一点绝对不会错,那就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便宜绝对没好货”。特别是,对于早就成熟的家电制造产业来说,千万不要梦想着可以实现“一分价钱二分货”。O单的确在今年激烈的市场上为一些二三线品牌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空间,但是一旦出现批量性的产品质量等问题,就会引发用户的投诉,最终则是品牌的口碑信任下滑,透支的将是企业的未来。

当然,委托第三方的贴牌代工,对于家电产业成熟的社会化分工体系来说,是很常见的业态和模式。但是,则需要看到这一轮的二三线品牌家电企业在外O单的初心,不是简单的社会化分工,是因为企业自产自造的成本居高不下,所以通过在外委托生产来压低产品成本。这样一来,对于很多家电企业人士就会担心产品的质量、品牌的口碑和企业的未来。

同样,对于市场上的众多家电经销商来说,更加担心企业的O单行为一旦常态化,为了降成本、控费用,在产品质量上“作文章”,那么最吃亏的就是经销商了。因为,一旦产品质量出现批量性的不稳定,受到冲击的是品牌企业,善后扫尾的却是当地经销商们。由此,很多家电经销商对于一些企业O单也是“有苦难言”。

面对这一局面,家电圈则提醒所有的家电企业,在当前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局势之下,活下去确实很重要,但是一定要敬畏市场的规则和产业的边界,不能陷入乱折腾、瞎折腾的泥潭之中,从而“倒在黎明的前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