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会议|以金岳霖所期望的方式从事金岳霖所献身的事业
2020年10月17至18日,“纪念金岳霖先生诞辰12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金岳霖学术基金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智慧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分析》编辑部联合承办。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法国里昂高师等50家高校与研究机构的79名专家学者和16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一、开幕式
会议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思勉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郁振华教授主持。郁振华教授首先宣读了金岳霖弟子、金岳霖学术基金会创始人之一、清华大学羊涤生教授的贺信。他赞扬了纪念金岳霖会议的伟大意义以及祝愿本次会议圆满成功,信中提到:“清华学派”的优秀传统和发展方针:“古今贯通,中西融合,文理渗透,综合创新”是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的。
随后,金岳霖学术基金会副会长、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杨国荣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哲学分析》主编成素梅教授,以及金岳霖学术基金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杜国平教授致辞。在致辞中,童世骏教授表示,金岳霖先生对于当代哲学研究的学术贡献,不仅在于其流传至今的经典文本,更重要的在于其传承下来的学术精神、理论方法与科研传统。他还回忆了35年前(1985年)于北京清华大学举办的纪念金岳霖学术研讨会,展示了当时珍贵的留影。杨国荣教授通过回顾金岳霖先生对中国学术界的贡献,总结出四个基本特征:以哲学家的身份从事哲学思考,并且通过自己的阐发与探索,进行创造性的理论克服与超越;以敏锐的时代意识,同步性地对当时新兴的符号逻辑予以关注与思考;重视哲学的普遍品格与哲学理论的民族个性,自觉引入中国哲学的智慧资源;以世界性眼光与开放性视野关注现代学术前沿,并予以积极回应。成素梅教授指出,金岳霖先生的经典著作与理念传统为现代知识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人工智能和人机融合的高速发展为知识学研究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杜国平教授分享了自己对金岳霖逻辑学贡献的新体会。杜国平教授认为,金岳霖在逻辑学方面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建立若干原创性逻辑系统的思想、元逻辑思想以及逻辑应用思想。作为一位极具开创性的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先生的学术思想值得更多的学者加入研究,使得金岳霖先生的思想能够获得跨越时空的“激荡”与“回响”。
二、第一场大会主题报告
清华大学刘奋荣教授主持了第一场大会主题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卫平教授,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王路教授,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江怡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张建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杜国平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英瑾教授,南开大学哲学院翟锦程教授等学者就金岳霖哲学思想的不同的视域问题与方法路作了发言。
陈卫平教授做了题为“如果金岳霖读了《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言。他从冯契对于金岳霖的思想继承与发展返观金岳霖思想的学术贡献与历史地位。冯契在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高度来评价和看待金岳霖先生的思想。通过对金岳霖思想,汤用彤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资源汲取,冯契将知识与智慧的关系问题的时代意义体现出来,并且将“中国将往何处去?”的时代问题延伸至“中国人如何在哲学上站起来”的学术追问。
王路教授做了题为“《论‘所以’》与《关于<论‘所以’>》”的发言。王路教授指出,在1960年代初,《哲学研究》先后发表了金岳霖的文章《论“所以”》和周礼全的批评文章。两人之所以在“推理形式的阶级性”问题产生分歧,主要是因为金岳霖所讨论的“所以”是基于语言的“前提的内容正确性”,而这一层次的考察由于写作方式与时代限制的缘故未能被周礼全先生所领会。不过,王路教授指出,哲学的基本形式就是批评,而批评就是不同思想的交流与表达,它理应允许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术交流。所以在这一方面,金岳霖与周礼全作为逻辑学的科学捍卫者都值得尊敬。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江怡教授做了题为“分析哲学在中国为何不受重视——兼论金岳霖的哲学遗产”的发言。他首先回顾了自金岳霖先生将分析哲学引入中国的百年历史兴衰史,并从三个层次解释了分析哲学所面临困难的原因:哲学观念上科学与玄学的对立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研究目标上面临两难选择,这又进一步导致了分析哲学在中国无法获得重要地位;哲学方法上的实证与思辨的分歧,导致了中国哲学家在研究领域的分道扬镳;在哲学路径上的经验与先验的分野,造成中国哲学家对自己选择路径的排他性的辩护。江怡教授指出,哲学分析作为一种论证方法不仅仅属于分析哲学,所有的哲学研究都需要具备这种方法,而这正是金岳霖给我们留下最宝贵的遗产。
南京大学哲学系、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张建军教授线上做了题为“层级逻辑观视域下‘第三类论证’”。通过回顾金岳霖先生后期的“《论‘所以’》”中关于“推论形式的阶级性”所引发的争议,张建军教授指出,多方证据表明后期的金岳霖思想并未偏离其早期思想的基本路线。在“《论‘所以’》”中的思想中,探索的成果依旧占据主体部分,而理论的不足亦是可以克服的。更应该注意的是,金岳霖先生在后期已然形成了一种清晰的层级逻辑观,而这一逻辑观用于解决当下学界关于“第三类论证”的争论,即非形式逻辑的合理性的分层论证有着重大启示意义。
中国逻辑学会秘书长、金岳霖学术基金会秘书长杜国平教授线上做了题为“括号表示法”的发言。杜国平教授指出,恰当的符号表示法可以方便我们以一种更加明晰的方式、更有效率地表达逻辑思想,并进而构建推理工具。与其他逻辑符号表示法相比,括号表示法在使用上还具有如下特点或优势:直观,更易接受;更加自然;更加方便;灵活。而就当下括号表示法研究新近的进展而言,一方面是利用了符号表示法重新塑述各种逻辑系统,另一方面是严格证明了仅仅使用一对括号使用一个公式就可以同时定义出所有的命题联接词、量词、模态词和时态词等等逻辑常项,并且理论上可以定义出所有的逻辑常项。因而杜国平教授提出,括号表示法的表达功能是足够强的,甚至可以说是最强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英瑾教授做了题为“如何奠定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哲学基础’?——一种基于‘蕴相殊’理论的重构方案”的发言。他认为,“蕴相殊”理论作为一种同时拒斥了亚里士多德实体论与柏拉图共相论的当代唯名论理论,能够顺畅地解释历史唯物主义者何以在政治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层面上同时拒斥实体主义与柏拉图主义。并且,通过该面相衍生出马克思的整个实践哲学意蕴,也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双重拒斥提供新颖的解释资源。徐英瑾教授指出,只有经由针对“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的整条思想衍生道路的疏通,我们才能够真正落实马克思关于“彻底的自然主义与彻底的人道主义合一”的哲学理想,而不是将其停留于空洞的口号。
南开大学哲学院翟锦程教授做了题为“对西方逻辑传入背景下中国逻辑研究的再反思”的发言。翟锦程教授首先介绍了西方逻辑传入中国的历史过程,继而就我们如何认识对早期的中国逻辑研究有重大影响的西方逻辑提出自己的观点。翟锦程教授认为,从这一阶段的实际引入内容来看,该阶段的西方逻辑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西方逻辑。到了近代以来,人们才逐步借助于完整的西方传统逻辑体系作为框架整理,来进一步构建中国逻辑的研究模式。中国逻辑研究在中西文化从冲突到融合过程当中起到了媒介作用。在重建当代中国知识体系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拓展逻辑观念、建立方法体系,挖掘出对中国哲学与知识体系起到支撑作用的中国逻辑。
三、分组学术研讨
接下来,与会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围绕“知识论研究”“金岳霖学脉的传承与开展”“自然语言和逻辑研究”“分析进路的规范研究”等专题举行了12场分组会议。
“自然语言和逻辑研究”一组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张留华教授主持。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熊明辉教授作了题为“论语用逻辑的研究路径及其发展方向”的报告,认为语用逻辑演进过程可概括为“两进路”“三方案”和“四阶段”。中山大学哲学系、逻辑与认知研究所谢耘副教授做了题为“权衡论证的逻辑结构:——一个语用学视角的反思”的发言。他认为,需要对“权衡论证”的概念作更严格的限定,才能证成“平衡考虑前提”的合理性,而且,“平衡考虑前提”通常也不能作为省略前提而不加表述。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研究员做了题为“言语行为视域下的多重结论逻辑后承”的发言。他回应Steinberger从推理主义的立场拒斥了Restall 所提出的多重结论后承,为Restall 的理论作辩护,进而指出Restall 理论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更为适切的关于多重结论逻辑后承的理解方式并对可能受到的反驳作以说明。南京大学哲学系胡星铭教授线上做了题为“重思同情的理解”的发言。他试图论证:(一)同情不是理解他人的必要条件,(二)通过同情获得的理解比不通过同情获得的理解具有更大的认知价值。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郭佳宏教授提交了题为“封闭性原则与逻辑语义关系初探——以命题模态逻辑关系语义为例”的文章。
“自然语言和逻辑研究”二组由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熊明辉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余俊伟教授线上做了题为“关于真理论的几点思考”的发言。他从意义理论和三个世界思想解析了几种主要的真理论,认为真理论讨论以真谓词为焦点折射、呼应了哲学史上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张留华教授做了题为“走向建模论的‘逻辑规范’”的发言。他基于典型实例及关于“逻辑必须”的哲学反思,试图回答现代逻辑语境下的“逻辑必然性”何以看似令人焦虑又何以起到通常所谓的“思想规范”作用。浙江大学金立教授做了题为“浅析稻草人谬误的三种形式”的发言,提出结合实例对稻草人谬误的各种变化情况进行具体讨论以更好地解决稻草人谬误的识别问题;中原工学院胡光远副教授做了题为“符号奠基问题与物理主义”的发言,提出“析取问题”、经验感受性问题不解决,物理主义解决符号奠基难题不可能成功。厦门大学黄荣彬教授做了题为“普通逻辑学教科书关于思维基本规律的另一种表述”的发言,提出在形式上等价的三个公式分别用于陈述三个不同的思维基本规律,容易造成混淆,并建议这三个公式都用同一律表达。中央财经大学张立英教授做了题为“比较式 CP 定律的形式刻画”的报告,从比较式CP 定律的刻画标准、比较式 CP 定律与排除式 CP 定理的区别与联系、比较式 CP 定律形式刻画的应用等多个角度进一步展开对比较式 CP 定律的形式刻画研究。
“分析进路的规范研究”一组由上海大学哲学系戴益斌博士主持。云南大学喻郭飞副教授做了题为“道德分歧、道德认知与折中主义”的发言,从考察道德认知、反实在论与折中主义及其关系入手,尝试刻画道德分歧的本质特征并提出可行的解题方案;南开大学魏犇群做了题为“历史与道德辩护的限度——内格尔和威廉斯之争”的报告,梳理了内格尔和威廉斯关于道德辩护的客观性的一场辩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历史错误论证”的观点。武汉大学葛四友教授做了题为“个人同一性的阿罗式困境”的发言,试图探究我们可以放松或放弃哪种(些)条件,从而可以找到某种个人同一性理论。上海财经大学方红庆副教授做了题为“理由优先,抑或胜任力优先?——论认知规范性的形而上学”的发言,认为胜任力并不先于理由,反而理由是胜任力成为可能的前提条件。上海财经大学刘松青做了题为“‘我们’是如何可能的?——托马塞洛论规范性思维的起源”的发言。他认为“我们”之所以可能,就在于“我们”具有规范性性思维,能够从个体的意图转换到集体性意图,在群体文化中学习和遵循群体性认知与推理进行规范性自我管理。深圳大学胡浩做了题为“目的论规范的自然化和贝叶斯定理”的发言,结合贝叶斯定理和自然化论题给出了良好调谐的一种自然化解释。华中科技大学叶金州做了题为“反思平衡与规范性证成”的发言,提出反思平衡方法可以将人们的反应性态度作为构成性要素纳入证成框架之中,从而可以真正地建立理论的规范性权威。
“分析进路的规范研究”二组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葛四友教授主持。南开大学刘叶涛教授做了题为“同一性视角下的先验偶然论题”的发言,他基于必然性的本体论视角,提出可以澄清专名作为严格指示词的理论机制。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郭建萍副教授线上做了题为“戴维森彻底解释探析”的发言。她通过对戴维森彻底解释特征及构建思想的探析,指出其思想的可能理论背景及中介工具都源于现代逻辑,从而突出以逻辑观念和方法分析思考哲学问题的重要性,更凸显了逻辑对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意义。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胡杨博士做了题为“Ad Hocness in Philosophy”的发言。他关注哲学中的“特设性”问题,梳理了“特设性”概念在自然科学史中的理论作用,并试图考察“特设性”在评价哲学理论中所体现的特点。上海大学戴益斌做了题为“自然意义存在吗?”的发言,他认为通过利用事实性标准、非自愿性标准和不可引用性标准会得出自然意义可能并不存在的结论。湖南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陈灿博士做了题为“关于反心理主义的一条实用主义的进路”的发言,认为在反心理主义的浪潮中,大卫·戈登的实用主义路径将逻辑学变成了一门关于必然性推理的方法论,成为了推得必然性后承的一种工具。浙江工业大学舒卓做了题为“温和实用主义”的发言,认为温和实用主义可以和古典实用主义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江汉大学吴新民教授线上做了题为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当下诉求——以哲学逻辑为视角”的发言。他认为,在哲学逻辑的视角下,从现实世界就是实现了的可能世界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人类自身建构和谐社会的理性,起点在于人们的认知矛盾得以化解。
“知识论研究”一组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章含舟主持。JeanMichel ROY(ENS/Lyon, France)、Sebastian Gandon(University of Clermont Ferrand, France)分别在线上做了“Consciousness, Awareness, and Knowledge”和“Articulating a thought”的发言。上海财经大学宗德生教授做了题为“Daniel Kahneman and Simple Desire Fulfillment Theory of Well-Being”的发言,提出卡纳曼的洞察力支持另一种经常被忽视的基于欲望的幸福理论,即简单的欲望实现理论。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李麒麟线上做了题为“模态化的知识论与认知外在主义——对认知敏感性与认知安全性的案例研究”的发言。他借助一系列的思想实验,以认知的安全性理论为主要理论代表,揭示了模态化的知识论作为典型的外在主义知识论理论的实质,探讨和区分了模态化的知识论理论所具有的真实的理论优势与确切的理论局限。中南大学哲学系徐陶副教授做了题为“‘隐默’抑或‘明晰’——迈克尔·波兰尼与罗伯特·布兰顿关于人类认知的‘哲学对话’”的发言。他阐述了波兰尼和布兰顿在关于认知的划界、认知中的明晰因素与隐默因素之关系、认知的社会维度、认知的世界维度等共同议题上提出了异中有同的观点,这两种哲学立场的会通将构建更为圆融的知识论体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助理教授赖长生做了题为“第三种认知运气”的发言。他提出了第三种真理认知运气即解读性运气,即主体碰巧对其拥有的证据采取了正确的解读,从而使其信念依运气为真。解读性运气的存在证伪了反运气知识论的不相容论题。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章含舟做了题为“论实践唯物论版本的亲知理论——以金岳霖-冯契为视角的考察”的发言。他指出罗素版本的亲知理论与金岳霖-冯契版本的亲知理论在理论立场、预设以及构造理论的方式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基于这些异质成分,实践唯物论视域下的亲知理论(金-冯版本)能够规避一些罗素亲知理论中的理论缺陷,并有效地挖掘出亲知理论中的新鲜元素。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董凯军讲师为会议提交了题为“知识论视角下的创新理论的生成与演进”的论文。
“知识论研究”二组由北京大学助理教授李麒麟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徐竹副教授做了题为“论自我知识的双重性概念”的发言,认为自我知识的双重性概念将更有可能从社会规范论解释得到合理的辩护。厦门大学哲学系曹剑波教授线上做了题为“哲学实验方法的合理性论争”的发言,着重阐述了批评者质疑调查普通大众的哲学直觉的合理性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谭笑副教授线上做了题为“医疗领域中的认知不公正”的发言,着重反思在专业知识领域中对认知者能力的准确判断是认知责任还是道德责任。西安邮电大学逻辑与信息哲学研究所王策副教授做了题为“从康德到维特根斯坦——论《逻辑哲学论》的先验维度”的发言,阐述了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先验维度在总体框架上、在方法论维度上、在哲学形态上的体现。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阮凯博士线上做了题为“以‘事实’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建构如何可能——从事实认知建构论看金岳霖哲学的当代价值”的发言,认为金岳霖先生提出一种事实的“认知建构论”,以事实为中心,建构了其整个知识论体系,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黄远帆博士做了题为“世俗化的理论智慧”的发言,试图给出一个立足概念能力的理论智慧观。山西大学哲学系魏屹东教授为学术研讨提交了题为“适应性表征是获得知识的内机制”的论文。
“金岳霖学脉的传承与开展”一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新文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贡华南教授做了题为“科学与自然如何和解——金岳霖的回答”的发言。他提出金岳霖对“科玄论战”回应是玄学式的,但试图促使科学与自然的“和解”,其中论证并非完美,但无疑为20世纪中国哲学开辟了新论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付长珍教授做了题为“重新发现智德——儒家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省察”的发言。她倡导要重新发现并激活儒家重知的德性论传统,使知识与价值的统一在本体论层面上确立起来,重建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实践智慧之道。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刘静芳教授做了题为 “‘道’的现代诠释——中国哲学现代转换视域中的金岳霖‘道论’”的发言,认为在“道”的现代诠释有两个重要方向上,金岳霖有着非常出色的工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哲学系陈志伟教授线上做了题为 “金岳霖与逻辑学的在华传播”的发言。他论述了西方逻辑学传入中国的坎坷历程,以及体现在金岳霖身上的逻辑的悲喜剧,认为中西文化不仅有相互争执的一面,还存在着相互融合互为借镜的一面。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张永超副教授做了题为“知识论研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展望 ——以‘葛梯尔问题’为中心”的发言.他论述了知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有其自身路径,以及在未来展望视角下,值得留意的问题是知识论教育的规范和普及,知识论研究亦应逐渐由“翻唱”走向原创,尤其是能与国际知识论界接轨同步、彼此深度互动。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谷成城博士做了题为“今本《周易》卦序中的系统思维探析——以格论为研究方法”的发言,阐述了在格论的研究方法下,可将各卦转化为今本《周易》卦序系统中具有偏序关系的“格”,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哈斯图、运用格的运算规则,对卦序系统进行数学与逻辑学交叉式地解读。
“金岳霖学脉的传承与开展”二组由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刘静芳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新文做了题为“逻辑的规范性问题——金岳霖先生的回答”的发言。他回顾金岳霖先生对逻辑领域中的规范性这个问题所做的回答,力图在他的全部哲学理论中详细阐释这个回答,并尝试把他的回答推广到整个逻辑。江苏大学黄兆慧博士做了题为“由‘所与’到外物 ——金岳霖对罗素‘感觉材料’的批判与转化”的发言。他基于金岳霖对“感觉材料”的性质特征做详细深入的分析评述,并借此指出了罗素在知识论建构中失败的理论思维教训。天津外国语大学骆长捷副教授做了题为“简论金岳霖的逻辑形而上学体系”的发言,他简述了金岳霖先生试图构建的具有中国哲学底蕴的理论体系。燕山大学刘邦凡教授做了题为“论金岳霖翻译哲学思想”的发言。他认为金岳霖先生的翻译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翻译要意味并进,二是“翻译”需要哲学。上海大学陈海博士做了题为“金岳霖与非句子哲学”的发言。他认为以汉字作为切入点构建的汉语言哲学框架具有对中西哲学传统异同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天津商业大学关兴丽教授做了题为“试论金岳霖的语义学和语用学思想”的发言,详细阐述了金岳霖先生在其著作《知识论》中对语义学和语用学思想的研究。
“金岳霖学脉的传承与开展”三组由中山大学哲学系、逻辑与认知研究所谢耘副教授主持。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郑建成讲师做了题为“新发现金岳霖佚文十九篇”的发言,指出该十九佚文篇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基本上贯穿了金岳霖一生及其思想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晋荣东教授做了题为“冯契与《罗素哲学》的整理、出版与研究”的发言。他援引尚未刊布的1988-1989年冯契与周礼全、刘培育等人的通信,1986年冯契在《罗素哲学》讨论班上的讲课提纲,并结合1987年冯契撰写的《<罗素哲学>跋》,完整复原了冯契带领其弟子对于金岳霖遗著《罗素哲学》的整理、出版与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蔡志栋副教授线上做了题为 “冯契哲学思想的儒学资源”的发言。他讲述了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三大支柱的儒学在冯契哲学思想构建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黄家光博士做了题为“超名言之域如何达?——诗意地说及金冯学脉展开的一个向度”的发言,主要阐述了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金岳霖等哲学家对超名言之域如何达的问题做出有益探索,即思辨地说与诗意地说。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李欢友做了题为“冯契“金刚怒目”说析论”的发言。他阐述了冯契先生基于鲁迅的“金刚怒目”说在本质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性涵摄与吸收,彰显了新时期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独特品格。西北政法大学张磊博士做了题为“中国哲学的‘土气’——金岳霖关于中国哲学书写笔法的思考”的发言,指出金岳霖认为中国哲学的特定书写形式,“虽然不能不使用演绎和推理,却无意于把观念编织成严密的模式”。
“金岳霖学脉的传承与开展”四组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贡华南教授主持。第四组由华东师范大学贡华南教授主持。上海电机学院张文琴博士做了题为“大卫·刘易斯使真理论初探”的发言,她着重阐明和表述刘易斯使真理论和其形而上学理论之间的勾连和相互支持。湖南科技大学颜中军副教授做了题为“金岳霖论‘必然’”的发言,他认为准确把握逻辑的“必然”特性,严格区分逻辑的对象与内容,不仅有利于避免领域之混淆,而且对于深入理解金岳霖哲学思想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浙江工商大学安谧博士做了题为“金岳霖之‘正觉的所与’是基础主义神话吗”的发言,她认为知识有基础并不能等同于基础主义,因此金岳霖所论正觉的所与并非基础主义神话。华东师范大学何松旭做了题为“从金岳霖和穆尔的共相理论视角诠释‘性情’问题”的发言,认为共相为“性情”问题提供了一种别具一格的诠释。山东师范大学刘新军副教授做了题为“金岳霖意念论的简评与反思”的发言,认为金岳霖先生的客观主义的思路对合理地理解知识的来源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上海电机学院苗磊博士做了题为“略论金岳霖的意念理论”的发言,认为可以通过意念的双重作用摹状和规律,在得自所与和还治所与过程中获得意念,由意念而联接起来组成意念的图案,有系统的意念图案就是有知识。
会议还举办了两场研究生线上专场,分别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云天遥、谢婷主持。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尹智鹤、杨四平,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段天龙,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桂海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汤颖,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宛浩,郑州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余贵奇,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纪少文,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董超、梁金烨,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杜鹏昊,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杜海涛等做了发言。
四、第二场大会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晋荣东教授主持了第二场大会主题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陈嘉明教授,厦门大学哲学系朱菁教授,上海纽约大学滕璐助理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刘奋荣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颜青山教授、郁振华教授作了精彩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陈嘉明教授线上做了题为“略论金岳霖《知识论》中的几个问题”的发言。陈嘉明教授首先回顾了金岳霖先生的学术著作与治学历程,并表示金岳霖先生的《知识论》就理论深度与思维创见而言,在求真的知识论道路上属于“前无古人,再无来者”。随后,陈嘉明教授就金岳霖先生的《知识论》中可能存在的五个问题作了讲解:1.知识论的目标是什么?2.知识论是否以正觉为出发点?3.所与(予)能够是独立的外物吗?4.表象论是说不通的吗?5.真正的概念是知识论的还是形上学的?
厦门大学哲学系朱菁教授线上做了题为“作为分析哲学中国化先行者的金岳霖”的发言。他首先简单回顾了分析哲学的发现历程;随后以金岳霖先生的一些哲学探索为例,朱菁教授探讨了“有没有必要提出所谓分析哲学的中国化?”或“分析哲学的中国化究竟是什么?”等问题的阐释。通过援引金岳霖先生在《论道》绪论的文本视角,朱菁教授指出,金岳霖先生从思想文化的基础和结构上将知识论与形而上学进行了区分,并认为在哲学最为基础与核心的部分与某种文化最基础的概念或原动力是紧密相关的。在这个意义上,至少在形而上学的领域上,分析哲学的中国化是有必要的。
上海纽约大学助理教授滕路作了题为“知觉现象学与元认知方案”的发言。她认为,一些认识论者把现象力(phenomenal force)作为知觉现象学的一个特殊的现象特征,并声称知觉经验可以凭借这种现象特征为我们对外部世界的信念提供辩护与证成。滕璐助理教授从(1)“现象力是否属于知觉现象学?”(2)“如果不是,那它的认识论含义是什么?”两方面进行了阐释。在她看来,对于元认知和认知情感应该进行最新的实证研究,以证明现象力是一种单独的元认知状态,而不是知觉经验的构成要素。而对现象力的这种新的元认知解释对上述认识论观点提出了一些严峻的挑战,它与心智和认识论哲学中的情景记忆和直觉的讨论有关。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颜青山教授作了题为“定语形容词、名词限定词与Frege-Geach两难题”的发言。颜青山教授提出,一旦Geach测试的机制阐明,那么逻辑表语和逻辑定语形容词区分中的大部分反例就可以得到解释,结果是得到了一个改进的测试。“奇曲”区分本身已经暗含了一个描述性Frege-Geach难题,而他在辩护这种区分时则悄然包含了一种消除策略。从定语性中获得的一个洞见可以消除ascriptive Frege-Geach难题:如果将一个ascriptive语句看作一个带有名词限定词(即定冠词)的专名,类似modus ponens理的推理过程可以重新解释为只是执行了专名的“改名规则”。
清华大学哲学系刘奋荣教授以“金岳霖讲席教授团组系列课程设计思路与实践”为题作了汇报。刘奋荣教授指出,高校哲学学科的发展应当承续学术传统,通过多重形式,如建设“纪念馆”等载体形式将大师哲学的思想理念继承、传承下去。在这一点上,华东师范大学的“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在国内高校中便是极佳典范。随后刘奋荣教授介绍了讲述清华大学系史的新书——《学术传统与思想创造》、清华大学的逻辑学研究中心及其开设的发言会和读书班等一系列活动、自2016年开设的金岳霖讲席教授团以及自2015年开设的金岳霖学术讲座。最后刘教授汇报了清华大学的课程设置及其设计理念,包括逻辑、语言和哲学;逻辑的基础理论;模态逻辑及其应用;逻辑、计算与博弈等课程理念与计划。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振华教授对陈嘉明教授和朱菁教授的发言作出了回应:金岳霖先生著作中存在问题意识不明确的问题是写作风格上的而非实质义理上的。随后郁振华教授通过梳理20世纪中国哲学的三大传统——“清华实在论、北大观念论、延安唯物论”来回顾金(岳霖)—冯(契)学脉的发展历程,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关于冯契哲学文献整理与纪念的相关工作。郁振华教授提出,拥有传统有三种方式:博物馆式的拥有、牢笼式的拥有和工作坊式的拥有,而我们倡议的是“工作坊式的拥有”。这种方法是将已故大师的思想精华作为一种理论资源来关切和把握,以解释当代学界所际遇的时代问题。这种方法值得我们的思辨事业携手推进。
五、闭幕式
在闭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党委书记王柏俊对本次研讨会做了总结发言,并对此次会议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同时也对应邀参加此次会议的嘉宾及现场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会议是一场学术交流、思想碰撞的盛会,与会专家们进行了深层次、高质量、多角度,全方位的学术探讨,所提交的论文具有很深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次会议的召开,通过研究金岳霖思想而纪念金岳霖,同时无疑也将激发学界对于逻辑、知识论等哲学思想的研究。正如童世骏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所言:当下对于金岳霖先生最好的纪念方式是以他所期望的方式来从事他所献身的事业。
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