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寸土寸金的纽约广场上,为何竖立着一座中国人的雕像?

2020-12-07 20: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周刊作者团 世界华人周刊

中国的禁毒英雄,如何成为了世界禁毒的榜样?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令狐空

众所周知,美国看中国很不顺眼,充满了猜疑与忌惮,甚至会采取抹黑的手段。

但在寸土寸金的纽约曼哈顿,他们竟然为一位古代的中国人立起了铜像,还特意将广场改成了他的名字。

作为世界之都,也是蜘蛛侠和美国队长的老家,纽约的房价长期以来睥睨全球。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国内“豪强”,也都要低头认哥。

曼哈顿每平米的均价约为2.3万美金,约合16万人民币。中央公园一带的豪宅区,每平米均价更是超过了4万美金,合人民币28万以上。

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中国人,能够让美国人心悦诚服呢?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纽约立起了他的铜像呢?

答案与两个字有关:毒品。

而那个昂然矗立在街头,俯视着芸芸众生的铜像人物,赫然正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禁毒英雄——林则徐。

釜底抽薪

1838年,道光皇帝在处理鸦片问题时犹豫难决,严禁派和弛禁派在朝堂上争论不休。自从雍正时期开始,英国人就将鸦片销往中国。

这个新来的“商品”,利润远超瓷器和茶叶,一举逆转了英国对华贸易的败势。又经历了乾隆、嘉庆两朝,大量白银随着商船流入海外。

而且,这种商品有着很强的成瘾性,只要沾上早晚倾家荡产。长期吸食还会面容枯槁,精神涣散,甚至瘦弱得能数清身上的肋骨。

饶是如此,多数朝堂大臣依旧短视,弛禁派成为了主流。

道光皇帝也很犹豫,直到他看到了一封奏折:“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这篇奏折来自林则徐,道光皇帝被这份未来的警示惊呆,终于下定了决心。两周之内密诏林则徐八次,然后任命他为钦差大臣。

1839年3月,风尘仆仆的林则徐抵达了广州。经过明察暗访,仅仅八天之后,他就展开了封禁鸦片的雷霆行动。

以往的禁毒行动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也就是针对鸦片贩子。而且中饱私囊,对方交出一小部分,就可以打通上级官员。

林则徐则风格迥异,不仅铁面无私,而且要揪出背后的势力——英国驻华商务。他以断绝水粮的方式封锁了外国商馆,英国全权代表义律最终在无奈之下,交出了鸦片。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将收缴的19179箱,约237万余斤鸦片,投入了两个长宽各十五丈余的方形大池中,堪比金银的鸦片灰飞烟灭。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事迹震惊了中外,但英国人绝非善茬。为了继续向中国倾销鸦片,他们悍然发动了战争,中国从此沦为了半殖民地。

因为禁毒被打,听起来很荒谬,但这就是强权的逻辑。

我们则永远记住了林则徐,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首块浮雕,描述的就是虎门销烟的事迹。

禁毒,也如那块浮雕般,印在了中国人的脑海里。

吸毒帝国

鸦片战争后不久,大洋彼岸的北美洲也战火冲天。美国人通过战争,夺取了墨西哥2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了美洲大陆的主宰。

但他们也因此打开了毒品的潘多拉魔盒,400多万墨西哥人以合法和非法的方式,疯狂涌入了美国。他们吸大麻的习惯,渐渐在美国扎下了根基。

凡事有了根基,生长就是迟早的问题。

在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研发了一种叫“坦克巧克力”的神药,吸食之后能够减轻疼痛提升精神,甚至能让人不知疲倦地工作36~50 个小时。

唯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美国也很快在军队中推广类似神药,以提振士兵的士气和耐久力。而这种神药的基本成分,就是如雷贯耳的冰毒。

当战争结束后,数不清的美国军人,成为了毒品的客户。

东亚和欧洲都打成了废墟,美国却因为本土远离战争,跃升为世界公认的大哥。

当老大往往很寂寞,再加上越战中不断提升的死亡数字,战后成长起来的美国人变得前所未有的迷茫和空虚,掀起了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

他们吸毒品,留长发,听摇滚,恋同性,穿着各种奇装异服。总之就是以叛逆为核心,远离主流社会,跟传统对着干。

《阿甘正传》的女主角珍妮,最后因为吸食毒品感染未知疾病,反映的就是嬉皮士运动。

▲ 珍妮

根据统计: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18~25岁年轻人,吸食大麻者竟然多达 50%。

在那个疯狂的年代,不嗑上几口大麻,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紧跟时代潮流的后浪。

眼瞅着美国转变为吸毒帝国,白宫终于按捺不住。总统尼克松在1971年正式发起“禁毒战争”,将滥用毒品列为了头号公敌,还成立了防止毒品滥用特别行动办公室。

但他们的禁毒战争,跟林则徐比起来,简直是一败涂地。

同国异梦

1973年,总统尼克松又下令成立了缉毒署,每年拨出大量预算,打击毒品的走私和使用。

但诡异的是,也是从这一年起,短短五年时间内,竟然有11个州宣布拥有大麻合法化。

1977年形势更是大逆转,倡导大麻合法化的吉米·卡特当选为总统。经过国会参议院司法委员会投票,拥有一盎司以下的大麻属合法行为。

孙子曾经曰: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

▲ 吉米·卡特

黎叔则用更直白的话告诉我们: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美国为了防止暴政的产生,把权力均衡玩到了极致。但凡事都存在利弊,美国因此放弃了高效率,同国异梦的各州很难达成共识。

直到1981年里根总统当选后,美国又重回禁毒战争。但这种时松时紧的大环境,怎么可能打赢禁毒这场残酷的战争?

同样的窘境,也出现在许多西方国家。1987年,各国终于达成了共识,将6月26日设立为国际禁毒日。

美国华人听闻消息后,立刻想到了林则徐。如果要推广禁毒的话,全世界恐怕没有人比林则徐更合适。

1995年,在华人企业家黄克锵的带头下,纽约成立了“美国林则徐基金会”。恰好当时的纽约,正在寻找一位禁毒代表人物,以推动禁毒的宣传。

黄克锵看准时机,向纽约州政府提交了林则徐铜像的想法。对待鸦片雷厉风行的林则徐,果然征服了纽约州政府。

他们最终把地址选在了曼哈顿东百老汇大街街头,一尊3.2米高的铜像神情庄重、器宇轩昂,无声地讲述着虎门销烟的往事,激励着想要禁毒的人们。

1999年,纽约州政府还特意将铜像所在的且林广场,改名为“林则徐广场”。

曾经震惊中外的林则徐,成为了世界禁毒的榜样。

以毒攻毒

林则徐的铜像是立起来了,但美国人的禁毒大业仍然如月色般朦胧。

自古饱暖滋欲望,又没有历史的警惕,在一百多年的吸毒“文化”下,美国近50年的禁毒战争花了1万亿美元,但收效甚微。

时至今日,美国的吸毒人口约3500万,超过总人口的10%,这个比例远远超过了清末时期的中国。比如奥巴马在年少时吸过大麻,马斯克更在直播中吸大麻。

▲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直播中抽大麻

美国每年毒品交易的利润高达800亿美元,墨西哥人仿佛找到了一种另类的复仇方式,以倾销毒品来收割巨额的利润。

也许是受够了禁止毒品的苦,美国的许多州突然间醍醐灌顶。

毒品是世界上最暴利的东西,有着上千倍的利润,如果合法了,那岂不是可以创造大量的税收吗?

就在最近的大选期间,当地时间11月3日,美国俄勒冈州通过了两项法案,宣布将持有少量海洛因、可卡因等合法化。

与大麻不同的是,海洛因、可卡因属于硬性毒品,成瘾性强且危害更大。

以往的时候,持有这类硬性毒品,要进1年的监狱并罚款 6250 美元。但现在只要你带的少,就不再是犯罪行为,缴100美元罚款就行。

最“感人”的是支持这两项法案的原因:“毒品合法化能为美国各地政府带来额外税收,并将其投入到为吸毒者提供医疗服务上。”

这听着有点绕,好像是医院对市民说:请大家务必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每天熬夜,暴饮暴食,久坐勿动,多生病来医院交钱,这样我们才能买更好的仪器,为大家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不止如此,仿佛会传染般,亚利桑那州、蒙大拿州、南达科他州、新泽西州和密西西比州也陆续宣布大麻合法。

至此,美国50个州中,仅剩15个州坚持禁毒。

很多人说美国越战失败、阿富汗战争失败,其实他们都获得了胜利,那只是撤离战场的宣传。

根据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统计中心的数据:“自2000年以来,美国因药物滥用死亡达70万人。”而且每年增加约9%,去年的时候死亡数字已经升到了7万人。

禁毒战争,还有现在的新冠疫情,才是真正的惨败。

零容忍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学生时代品尝近代的苦难,各种不平等的条约,像鞭子般呼啸而来,打得我们遍体鳞伤。

而近代苦难的源头,起于鸦片。

中国曾经为禁毒付出过沉重的代价,所以对于贩毒零容忍。为了禁止毒品,不计金钱、不计生命。

零容忍,就是中国的态度。

▲ 绿色表示大麻合法化的州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有意思的是,这次选举中支持拜登的州,竟然和毒品合法化的州高度重合。

现在的美国,真的需要一位“林则徐”。

毒品就像新冠肺炎,不讲国籍,不论种族,是全人类的公敌。

希望所有人都能知晓毒品的危害,把毒品拒绝在大门之外。

◇ 参考资料

1. 央视新闻丨惊!美国多州宣布毒品合法

2. 潇湘晨报丨美国多州宣布毒品合法化,其禁毒之路遥遥无期

3. 央视丨何弃疗?美国如何走上全球最大毒品消费国这条不归路

4. 法制日报丨美国“禁毒战争”屡战屡败

5.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丨外交部:敦促加方尊重中国司法主权 提醒加本国公民不要来中国走私贩毒

原标题:《寸土寸金的纽约广场上,为何竖立着一座中国人的雕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