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周艺术人物|江西纪念书画家陶博吾,法国团体创作AI艺术
“惟朴惟真——纪念陶博吾诞辰120周年书画特展”近日在江西,展出中国20世纪诗书画大家陶博吾先生的书法、绘画原作数十幅,并以展览与研讨会的方式回顾这位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在法国艺术团体Obvious,不断运用人工智能(AI)带来新作,又如英国女性艺术家勒内特·亚多姆-博克耶,打破肖像界以白人为主要对象的绘画,还比如西班牙摄影师克里斯蒂娜·德·梅德,突破纪实摄影,以虚构的故事摸索摄影中真实的边界。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人物及热点事件。
江西 | 陶博吾
书画特展纪念其120周年诞辰
“惟朴惟真——纪念陶博吾诞辰120周年书画特展”近日在江西文联举办,展览展出中国20世纪诗书画大家陶博吾先生的书法、绘画原作数十幅,并以展览与研讨会的方式回顾这位艺术家的艺术成就。
展厅入口处,一幅《南山古松》,构图大胆,一截弯取的苍松躯干,分出一枝葱郁的嫩枝,有一种一眼千年的苍茫感。陶博吾在题诗中也感慨,不知这棵苍松生长了多少年,可能它经历过南宋的月色,也目睹过北朝的烟云。
陶博吾(1900——1996)
陶博吾画作
陶博吾(1900——1996),名文,字博吾,别署白湖散人,江西彭泽人。1926年考入南京美专,从沈溪桥、梁公约、谢公展诸先生学习书画;1929年又考入上海昌明艺专,师从黄宾虹、潘天寿、王一亭、贺天健、诸闻韵、王个簃、曹拙巢诸先生学习书画、诗词。其诗、书、画造诣极深,以大篆、行书成就最为突出。诗、书、画造诣皆深,书法绘画沉雄厚重、古傲拙朴、奇异生动,诗文情感真挚、意境超远。著述颇丰,主要有《习篆一径》、《石鼓文集联》、《散氏盘集联》、《博吾诗存》、《博吾词存》、《博吾联存》、《题画诗抄》、《博吾随笔》等。
陶博吾先生的书画雄浑古拙、自成格调;诗文情感真挚、意境超迈。此次展览的书画作品共66件,既有公众熟悉的名作,也有许多第一次公开展览的精品,其中不乏具有特殊意义的珍贵手稿。为了让广大观众加深对陶博吾先生生平的了解,还特别展出了27件珍贵照片和文献图片,使展览具有较强文献、学术价值。陶博吾的绘画来源于他的书法,其书法沉雄厚重、古傲拙朴、奇异生动,诗文情感真挚、意境超远。其真、草、隶、篆四书皆精,尤以大篆、行书成就最为突出。其行书,纯真自然,无拘无束,不假雕饰、稚拙天真。其篆书,得力于散氏盘和石鼓文,初受吴昌硕影响,终成自家面目。(宗和)
法国 | 艺术团体Obvious
训练人工智能创作艺术
法国艺术团体Obvious
据artnet报道,法国艺术团体Obvious正着手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创作新的艺术项目,他们试图训练算法,将史前洞穴艺术与当代街头艺术相结合。此前,Obvious通过AI所完成的《爱德蒙·贝拉米肖像》在2018年的佳士得拍卖中以43.25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Obvious与德国涂鸦艺术家Kai Raws Imhof进行合作,基于著名的法国拉斯科壁画进行新的创作。作品名称为《Parietal Burner #1》,其中Parietal意指洞穴艺术的技术术语,而Burner指的是出色的涂鸦作品。借由对拉斯科的参考,Obvious横跨漫长的人类史,将世界最早的艺术活动与先进技术相结合。他们先后训练人工智能学习拉斯科洞窟的史前动物绘画技艺与Raws的绘画风格,最终,基于两者“创作”出新的作品。
《Parietal Burner #1》
两年前,Obvious的《爱德蒙·贝拉米肖像》以远高于预期的1万美元售出,一年后,苏富比拍卖中的两幅作品虽未能激发出藏家同样的热情,但是该团体依然对这种媒介的艺术可能感到兴奋。
“AI工具现存的多样性构成了艺术创造的强力引擎,用新颖而令人激动的方式将这些工具结合使用,人们可以探索新的视觉创作的潜力,”Obvious说道,“随着这些工具变得越来越唾手可得,我们相信一项新的艺术运动将会发生。”(文/钱雪儿)
英国伦敦 | 艺术家勒内特·亚多姆-博克耶
泰特不列颠办个展,关注黑人社会的自然发展
勒内特·亚多姆-博克耶
日前,英国女性艺术家勒内特·亚多姆-博克耶(Lynette Yiadom-Boakye)的个展在伦敦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80余幅油画和纸上作品,呈现她自2003年迄今的创作成果。亚多姆-博克耶1977年出生于伦敦,父母是来自加纳的移民,2013年入围泰特美术馆组织的特纳奖。亚多姆-博克耶被认为是同时期最重要的具象画家之一,她以欧洲传统肖像绘画为灵感,作品大多描绘神秘的、虚构的非裔人物形象,他们如同超脱于特定的时间或地点,观众得以对其进行自我诠释与解读。
“她是无以比拟的肖像画家,”展览“勒内特·亚多姆-博克耶:与夜共航行”(Lynette Yiadom-Boakye: Fly In League With The Night)的策展人安德里亚·施利克尔说道。亚多姆-博克耶的非裔人物肖像画通常削减了一切具体的意义,你观看得越久,它们就变得愈发神秘。“通常,作品在初见时是最神秘的,而勒内特的作品恰恰相反,”施利克尔表示。
勒内特·亚多姆-博克耶 肖像作品
虽然画中的人物与位置并不明确,但是亚多姆-博克耶的肖像是“激进的,因为它们关乎重设平衡,”施利克尔解释道,“当你走入任何一座欧洲美术馆,审视几百年前的肖像,你总会看到白人。”但是,亚多姆-博克耶感兴趣的是没有被白人世界所影响或塑造的黑人社会,关注其自然的存在。
展览是亚多姆-博克耶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个展,从2003年她从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毕业开始,一直到近来在隔离期间所作的小幅绘画。接下来,展览将前往斯德哥尔摩、杜塞尔多夫等城市巡展。(文/钱雪儿)
中国上海 | 西班牙摄影师克里斯蒂娜·德·梅德
以虚构的故事摸索摄影中真实的边界
克里斯蒂娜·德·梅德
克里斯蒂娜·德·梅德(Cristina de Middel)今年稍早前凭借作品“地心游记”入围了2020年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日前,她的摄影作品正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的群展“天·地·人——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40周年特展”中展出。
西班牙摄影师克里斯蒂娜·德·梅德出生于1975年,现居墨西哥。在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获得视觉艺术学士学位,继续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学习摄影,并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获得新闻摄影硕士学位。2012年,她凭借《The Afronauts》一书在摄影界取得了广泛关注,她于2017年成为马格南图片社提名成员,2019年成为准会员。克里斯蒂娜·德·梅德至今已出版多本摄影书。
地心游记,2020 © 克里斯蒂娜·德·梅德
德·梅德在2015、2019年间游走在墨西哥与美国边境,途经加州、亚利桑那、索诺兰沙漠、墨西哥瓦哈卡市,拍摄了尝试穿过美墨边界进入美国的墨西哥“偷渡者”们。
她对主流媒体对于墨西哥“偷渡者”一边倒的描述提出了质疑,在德·梅德看来,这些愿意为自己的梦想与未来奋斗甚至为此付出生命代价的移民者,就好像是另一层意义上的“英雄”,就像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的著作《地心游记》里的主角一样。
在如今这个后真相时代,德·梅德认为摄影无法再作为绝对“真实”的象征,传统纪实摄影也无法再提供代表权威的“真相”。她鼓励观众反思图像,“就我而言,我特别担心摄影是如何描述这个世界的,我的大多数项目都试图提供一种观点,质疑摄影构建我们所理解的真理和塑造真相的方式。” 德·梅德说道。
We Trust, 2012 © 克里斯蒂娜·德·梅德
从这一前提出发,做了10年的新闻摄影记者之后,她放弃了单纯的纪实摄影,并逐渐产生了寻找非传统视角的冲动。现实与虚构的交错,赋予了她的作品更多神秘的氛围和超现实主义色彩。而探讨摄影与真实、虚构之间的多层次关系也成为了贯穿她职业生涯的使命。(整理/畹町)
中国杭州 | 中国画家姜宝林
中国画笔墨传承,“师心”展出其对画坛前辈的笔墨理解
姜宝林
12月6日,“记得先生”笔墨研究系列展之一,“师心——姜宝林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在位于杭州的潘天寿纪念馆揭幕。
“记得先生”笔墨研究系列展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画家个展,而是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师从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顾坤伯等老先生的学生为观察点,来梳理当时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的体系,展现中国画笔墨的精髓。
此次展览以曾师从这些老先生的姜宝林的中国画笔墨学习和研究的历程为观察点,展示姜宝林对潘天寿等老先生笔墨的理解,对他们教学方法的回忆,以及他自己又如何在笔墨传习中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
1957年,学院的中国画系开始分科教学,潘天寿院长倾其全力在国内聘请“画得好、学问好”,能传授中国传统绘画文化的画家来任教。也正是此时,姜宝林先生进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科学习,在读书期间,老先生们上课,教的就是怎样用笔,示范的也是怎样用笔,以此作为中国画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姜宝林《空山》1993
展览展出姜宝林笔墨传承、探索作品40余件;萧云从、梅清等明清书画家以及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顾坤伯、陆俨少等精品、课徒稿作品近60件,很多是首次露面。展览将持续到2021年1月18日。(整理/畹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