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个月3起人员坠落事故:载人热气球为何事故频发?
11月30日,腾冲市火山景区内,一只热气球缓缓飞升,人群的惊呼声中,一名负责升放热气球的地勤人员被带上了天空。该地勤人员抓在安全绳上,随后慢慢滑脱、坠落。经医护人员现场确认,坠落人员已无生命体征。
▲腾冲一景区工作人员从高空热气球上坠落。图据网络
据云南省腾冲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随后通报,事发当日,该市火山景区“云南飞火山通航空俱乐部”经营项目——热气球活动结束后,地面工作人员准备收起热气球时突然刮起大风,导致热气球被风吹起再次升空,1名地勤工作人员未及时放手,被带到空中后发生坠落。目前,火山景区停业整顿,事件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正在进行。
然而,这并不是今年第一起热气球意外事故:10月2日,湖南株洲,一名大学生兼职做地勤时被热气球带至空中,随后坠落身亡;5天后,陕西西安一景区放飞热气球时,又有一名地勤人员挂在吊篮外被带上半空。
国际航空联合会曾将热气球列为最安全的飞行器,为何近日却频频发生事故?
从业25年的热气球飞行专家、中国第一个热气球飞行员之子刘翔认为,事故并不应由热气球来“背锅”。
▲当地时间12月2日,乌克兰基辅举行热气球节。图据视觉中国
“目前行业内只有针对运动、比赛竞技的热气球规范,并没有针对载客热气球的规范。”刘翔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今年国内的热气球观光旅游发展迅速,然而相关行业规范却没有及时跟上,是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他表示,受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委托,自己正在编写《热气球载客安全运行指南》,让热气球载客未来有规范可依照。
载客热气球项目迅速扩张
运行规范仍是空白
刘翔的父亲刘连成是中国第一个热气球飞行员。据新华社报道,1983年,刘连成在美国教练员的指导下,初步掌握了热气球的飞行技术,并作为主飞完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热气球自由飞行;1985年,中国开始生产自己的热气球;次年,中国举办了第一个热气球训练班。中国的热气球运动自此开始。
受父亲影响,刘翔也选择将热气球作为自己的事业。他于1996年取得热气球飞行执照,曾六次摘取全国热气球锦标赛冠军,并代表中国参加世界锦标赛。同样,刘翔的儿子刘忠羽也继承了父亲的道路。2018年全国热气球锦标赛上,20岁的刘忠羽取得了冠军。
▲资料图:10月1日,海口市庆国庆·迎中秋热气球主题嘉年华活动在万绿园举行,缓缓升空的热气球吸引市民观赏
国际航空联合会曾将热气球列为最安全的飞行器,用刘翔的话说,“如果热气球不安全,我父亲和我为什么都会让自己的孩子从事这项运动?”
那么,为何“最安全的飞行器”近日却频频发生事故?
“基数变大了。”刘翔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随着低空领域逐渐开放,热气球飞行从一个专业体育项目,逐渐转型为商业活动、旅游观光项目。而热气球的定义也从航空器扩展到了游乐工具。
在刘翔的印象中,今年之前,国内很少有热气球事故发生。他认为,因为之前中国热气球很少用于商业,就算是应用于一般商业活动,也多是广告、庆典、飞行表演等。因此,在那个阶段,热气球领域飞行量小、基数小,操作热气球的飞行员与地勤大部分是专业人士,很少进行规模性载客。
▲自由飞热气球。受访人供图
“今年热气球的载客量要超过热气球在1983年进入中国至去年的总载客量。据我所知,截至今年国庆,中国就有上百个俱乐部有系留热气球活动。”刘翔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据悉,热气球一般分为“系留热气球”与“自由飞热气球”。顾名思义,“系留热气球”指的是有缆绳拴在地面固定物上并可控制飘浮高度的热气球;“自由飞热气球”即热气球脱离缆绳的束缚,可以在空中随风而动、自由前行。相较而言,前者在国内民间热气球项目里更为常见。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国内热气球行业里,针对竞赛体育与一般商业活动的规定已较为齐全。如果要进行一场热气球活动,需要办理的资质许可很多:俱乐部需要拥有带有民航局颁发的《国籍登记证》和《标准适航证》的热气球,飞行员也要有《民用航空器驾驶员执照》(以下简称“飞行执照”);同时俱乐部要拥有《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要向体育总局申请航空飞行营地,注册为会员,俱乐部的开办需要经过工商登记注册;飞行前向空管部门申请临时空域,如果要进行自由飞空中游览,则还需要《运行合格证》。
然而以旅游观光为代表的载人热气球活动,其运行规范却仍是一个空白。
▲民航局颁发的民用航空器驾驶员执照。受访人供图
地勤被热气球剩余升力带起
类似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刘翔表示,湖南株洲热气球事故与此次云南腾冲热气球事故的原因大致相同,都是热气球剩余升力将地勤带上天空。
以往热气球飞行员飞广告、庆典等一般商业化活动,热气球中只会搭乘一两个人,所以热气球不需要那么大的升力。同样在热气球降落的时候,也不会产生很多的剩余升力。但是一旦形成载客,就会出现多人同时下热气球的情况。
载人热气球上下都是上一波客人下去一个、下一波客人再上去一个,如此接替反复,使热气球的剩余升力不大于一个人。那么,在最后一波客人下热气球的时候,谁来“压”住热气球呢?
▲热气球项目地勤人员。图据视觉中国
据刘翔介绍,株洲与腾冲这两次事故中的热气球,都采用以地勤人员的体重压住剩余升力的方式。打个比方,如果最后一波客人有5个人,每个人体重70公斤,那么就产生了350公斤的剩余升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几个地勤人员用体重去平衡这个剩余升力。
“平时几个地勤人员可以压住这个热气球,但是一旦中间出现人为失误,比如有人绊了一下,或者突然起风,就可能有人松手。这时候没有松手的那个人,自己压不住那么大的剩余升力,就会被带到空中。”
刘翔认为,如果有规范的运行标准,类似的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刘翔已在柬埔寨做了八、九年的热气球商业运营,其公司运营的最大热气球可以同时承载16个人,但是并没有出现过一次地勤人员被热气球带上天的意外事故。
刘翔介绍道,因为在最后一波客人下热气球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先拉排气阀,降低剩余升力至安全水平——即使没有地勤去压,热气球也升起不来。这样客人一个一个下热气球,并不会出现任何安全问题。
有的飞行员并无资质
有的地勤培训1小时就上岗
据中国小康网报道,在腾冲热气球事件中,根据现场目击者介绍,事故似乎是由于系热气球的绳子断裂、气球自己飘走所致。那么,该起事故是否与系绳质量有关?
▲腾冲热气球事故。图据网络
红星新闻记者多次致电火山景区及此次热气球事故中的项目经营方“云南飞火山通航空俱乐部”,相关负责人均未接听电话。
公开资料显示,经营云南飞火山通航空俱乐部的公司是云南飞火山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该公司于2010年7月26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空中游览、航空表演飞行、个人娱乐飞行等。
刘翔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云南飞火山通航空俱乐部”是国内最规范的热气球俱乐部之一,按规定办了《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也取得了《运行合格证》,可进行系留飞也可进行自由飞。俱乐部雇佣的飞行员有飞行执照,并且景区和俱乐部都具备几年的热气球经营经验。
“飞行员应该在登上热气球之前就检查好绳子(系绳,下同),如果热气球的资质健全,绳子断裂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刘翔介绍道。但他同时认为,腾冲事故中热气球本身及系绳的质量如何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绳子可以承受几吨的拉力,但是如果几个地勤一起向下跳,气球上升产生的力瞬间将绳子绷紧,再好的绳子都有可能崩断。”
而湖南株洲相关事件中,热气球系绳未出现意外断裂,地勤人员仍然被带至高空后坠落。据刘翔了解,事发当天的飞行员没有飞行执照,“如果有资质,按流程要求,飞行员是有可能抓住被带离升空的地勤人员的。”
“我们业内有过系留飞的绳子断裂变为自由飞的情况,但是如果有专业飞行员在热气球的吊篮里驾驶,基本都会安全着落。”刘翔强调。
事实上,除了飞行员资质外,地勤人员的培训同样重要。
▲系留热气球。受访人供图
据刘翔了解,腾冲的俱乐部每天都要对地勤人员进行总结教育。事件发生后,他曾与该俱乐部的负责人通过电话。该负责人告诉他,在出事早晨提醒过地勤,一旦热气球飞了一定要放手,结果悲剧还是发生了。“业内人士听说这个事情都觉得不可思议。”
据刘翔所知,今年因为腾冲火山景区热气球业务量增长,该俱乐部又新雇佣了一些地勤人员,“坠亡的地勤是今年新雇佣的”。
此前湖南株洲热气球事件发生后,涉事俱乐部负责人曾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在兼职大学生上岗之前,俱乐部已对他们进行过1个小时的培训。“我们对他们进行培训时就教授了这个过程(的应对处理),但他没有按培训的方法办,就是说当时大家都没有压篮子、都松手了,但他好像没注意,还抓住这个篮子,然后跟着热气球升上去了。”
据刘翔介绍,十多年前编写的热气球培训飞行员教材就已经写明了安全程序,包括系留热气球操作规范。根据教材所示,如果地勤人员被带上空中,应该立即松手;如果地勤爬进了热气球的吊篮里,也不会出现高空坠落的情况。
刘翔指出,问题在于,只有真正通过正规程序学习飞行驾驶的人才会接触到这些教材。在热气球载客市场迅速扩张的过程中,那些仅仅接受几个小时培训就上岗的地勤人员很难理解、消化这些知识。
《热气球载客安全运行指南》正在编写
载人热气球飞行有望正规化
一位资深热气球飞行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由持有飞行驾照的驾驶员带人一起飞热气球往往会“很贵”,“飞一次成本可能要上万元”。但是现在景区因为有完整的运营系统,每个乘客的收费并不高——因为并不是专为某个人服务。这类似于一辆大巴车满载乘客和搭载一名乘客的区别。
据刘翔介绍,腾冲的热气球项目在全国已经做得很成熟。游客量很大,每天都有固定飞行。即便按最便宜的价格来算——比如每位游客只需花200多元就可以乘坐热气球——全年下来,单是热气球项目就能营收几百万元。
▲自由飞热气球。受访人供图
“当你一直都飞得很顺、飞行成为了自然而然的时候,有时候一些细节会忽略,一旦忽略就可能酿成大祸。”据刘翔介绍,他在柬埔寨经营的公司,每年乘坐自由飞热气球的客人能有几千人,而3月下旬往往是“小问题频发”时段,因为这时候是他们公司管理的疲惫期。
“每年12月开始大批游客到达,次年3月中旬后客人逐渐减少,这时候大家就可能在心理上懈怠了。有时候,降落的位置会有些急躁,有时候容易走神放松。”
刘翔和前述飞行员都认为,热气球本身并不危险,大部分事故都是人为操作、管理不当造成的。现在整个行业都处于上升过渡期,今年国内的热气球观光旅游发展迅速,然而相关行业规范却没有及时跟上。
一位在腾冲热气球事故发生当天身处火山景区的旅行博主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看到该景区的热气球后,她“没敢上去坐”:“我在非洲坐过热气球,那里的管理方式和安全措施相对更成熟。有30分钟到1小时来告诉乘客飞行路线、安全须知,登记报名热气球时要问体重,以便合理分配人员。”
▲热气球地勤工作人员。图据东方IC
“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则会导致行业的震动”。用上述飞行员的话来说,“出一次事故,整个国内热气球行业倒退几年,因为人们害怕了,不相信热气球了。”
在今年10月的两起热气球事故发生后,受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委托,刘翔正在编写《热气球载客安全运行指南》以供参考——此前热气球载客,尤其是系留热气球载客数量并不多,但是从今年开始,很多俱乐部从事系留载客,就有了编写相关指南的必要。
刘翔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指南会对系留热气球和自由飞热气球载客分别做指导,并要求热气球经营者一定要提前做热气球乘客教育。“我们需要提前二、三十分钟就告诉乘客们,一会儿他们会经历什么。比如落地的时候要先上后下,要听飞行员指挥,防止剩余升力将热气球带离地面。”
同时,指南中也会要求无论是系留飞还是自由飞的载人热气球,飞行员都应具备飞行执照,热气球也应具有《国籍登记证》和《标准适航证》。刘翔认为,载人热气球的要求甚至应当比运动、比赛的要求还严格。
红星新闻记者 蓝婧 实习记者 郭懿萌
原标题:《2个月3起人员坠落事故,载人热气球为何事故频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