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唐寅“岁寒三友”展三日,三场对话三点唐伯虎
今年是明代书画家唐寅诞辰550周年,12月4日起,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以“存天雅集·博物赏识”特别项目的形式展出馆藏作品唐寅《岁寒三友图》,并通过三晚三场不同主题的对话与直播,由相关学者面向公众畅谈唐寅作品与明代士人的社交生活,聊电影中唐伯虎的人设及其交友圈,聊他与当代生活中流行文化的关系。
馆藏作品唐寅《岁寒三友图》展出现场
不同于明代文徵明所代表的传统文人范例,明代画家唐寅更为公众熟知的名字是唐伯虎,对两个名字的认知分别指向的是理论和大众文化领域,从“唐寅”到“唐伯虎”的转变在“存天雅集·博物赏识”中,被解析为三场活动。
12月4日至6日,唐寅《岁寒三友图》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序厅展出,这也是继5月展出馆藏文徵明《五瑞图》后,再次以一件作品开启对一位古代艺术家、一种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的探讨。不同于《五瑞图》所指向的端午前后的物像, 唐寅的《岁寒三友图》以松、竹、梅表达傲凌风雪,不畏霜寒之性,表现人格品质和气节。
唐寅 《岁寒三友图》 明 国画
其中松树早在唐代吴道子时就常被画在壁障上,后世多在山水画中运用,也有单独画松成幅的。竹是文同笔下的“常客”。梅的画法在杨无咎时创出后,后世画梅能手层出不穷。南宋画家赵孟坚把松、竹、梅放在一起,创“岁寒三友”之格。
宋 赵孟坚 岁寒三友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馆藏唐寅的《岁寒三友图》仅展3日,细看作品,唐寅延续赵孟坚的程式和风格,画中的梅花以淡墨衬染、松针用笔尖挺劲拔,墨竹以中锋运使,挺劲有力。松、竹、梅画法各异,充满韵致。
不同于文徵明所代表的传统文人范例,唐寅更为公众熟知的名字是唐伯虎,对两个名字的认知分别指向的是理论和大众文化领域,从“唐寅”到“唐伯虎”的转变在“存天雅集·博物赏识”中,被解析为三场活动。12月4日晚,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史论系的张长虹、邵捷从美术史的角度,讲述唐寅的艺术与人生。12月5日晚,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朱枫和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汤惟杰将从“三笑”故事的演变看唐寅的通俗文化形象(12月5日晚19:30分“澎湃新闻”将直播该场活动);12月6日晚,两位视频博主罗依尔、G僧东将带来脱口秀“唐伯虎与当代网红的套路”,脱口秀如同当代的“弹词”,也让人想到如果唐伯虎在生活在当下,应该也是一个上热搜的话题人物。
清·李岳云绘《唐寅像》南京博物院藏
之所以有如此不同面向的三场活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阮竣认为,想以唐寅解读一个潮流现象,“他本是一位文人、画家,但延展到今天,他出现了很多形象。从《三笑》弹词逐渐演变为流行文化,对很多年轻人而言,唐伯虎不是古人,他是与现代生活很近的一个人。一个艺术家变成文化IP的过程值得探究。”
首日雅集现场(左至右为阮竣、邵捷、张长虹)
艺术史上的唐寅:上追北宋、直抒胸臆
首日晚的雅集,由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冯文进、桑辉琴弹唱的《三笑》开场。随后上海美术学院史论系讲师邵捷概述了唐寅的生平,讲述从唐寅生前的好友祝允明撰《唐子畏墓志并铭》开始,其中记载着,唐寅是生于成化六年(1470年),这一年是虎年,所以他叫唐寅,因为又是家中的长子,所以字伯虎,后改子畏。唐寅卒嘉靖癸未,享年54岁。
在弘治十一年,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解元),入京参加会试,却因受科举案牵连,丧失了仕进之路,从此放浪形骸,以书画为生。他信佛教,好诗酒,游戏人间。
他“六如居士” 的号来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他的诗也脍炙人口,尤其《桃花庵歌》通过电影演绎被广泛知晓。
明 沈周、唐寅、文征明、仇英 山水四段卷 上海博物馆藏
明 周臣《北溟图》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藏
在概述了唐寅的人生后,上海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张长虹从绘画的角度解读了唐寅的艺术作品。在山水画上,他先师从沈周、周臣,周臣学的南宋山水画风,南宋李唐、刘松年的院体画笔法、马远、夏圭的构图和笔墨技巧在唐寅画中均可以看到。而后,唐寅又往上追溯北宋大山大水的风格,北宋范宽、郭熙等的皴法、构图也可以在唐寅的作品中找到痕迹。在雅集中,张长虹尤其比较了上海博物馆藏唐寅《骑驴归思图》与郭熙的《早春图》,解析其表达的意向和构图形式。
左:宋 郭熙 早春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右:明 唐寅 骑驴归思图 上博藏
接着,又通过对唐寅多本《金阊送别图卷》《别号图》等书籍对明代艺术市场予以解析,并由此引发对其花鸟和人物画作品的探讨。最后又回到馆藏的《岁寒三友图》。
比较赵孟坚和唐寅《岁寒三友图》,前者以双勾画梅,后者墨染更为洒脱。赵孟坚是南宋人,他入元之后隐居不仕,坚守气节,他画《岁寒三友图》,以松竹梅临寒不惧的精神表达自己的心志。唐寅画《岁寒三友图》的题材可谓信手拈来,与赵孟坚比较,唐寅更加写意,且直抒胸臆。
宋 赵孟坚 岁寒三友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唐寅《岁寒三友图》中题诗“松梅与竹称三友,霜雪苍然贯岁寒。只恐人情易番(反)复,故教写入画图看。”感叹的是人情反复,世态炎凉,这也是唐寅一生中受到多次挫折的表达。在张长虹看来,这种表达与唐寅的代表作《秋风纨扇图》如出一辙,其上题有“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唐寅以秋扇比喻美人迟暮被抛弃的命运,同时感叹世态炎凉,也是表达他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受。同时在他的《浔阳送别图》、《落花诗册》中也表达了相似的情绪。
唐寅 秋风纨扇图 上海博物馆藏
唐寅 落花诗册 局部 苏州博物馆藏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馆藏《岁寒三友图》上还有吴湖帆的题诗“天时冷热年年变,三友情同却耐寒。莫道六如语破的,饱经世味早穷看。”这是丁亥冬十一月(1947年)为刘海粟先生所题。其中吴湖帆已经读出了唐寅这件作品中表达的悲凉的心态,在吴湖帆看来,也不用说唐寅话说这么直白,因为饱经世事的他早就看厌世态炎凉了。
《岁寒三友图》吴湖帆的题诗
大众文化中的唐伯虎:从传奇到电影的延续
在绘画上,唐伯虎被称为“吴门四家”之一,而在民间则被称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这两者是如何演变的?12月5日晚,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朱枫和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汤惟杰将从“三笑”故事的演变看唐寅的通俗文化形象。
(明)冯梦龙编《警世通言》卷二十六《唐解元一笑姻缘》卷首绣像,明天启四年刻本
从晚明王同轨《耳谈》中“陈元超娶秋香”,项元汴《焦窗杂录》里唐伯虎“自鬻窃婢”,到冯梦龙《警世通言》的“唐解元一笑姻缘”;从杂剧《花前一笑》到弹词《三笑》……
民国之后,随着新兴媒介的出现,从天一公司1926版的《唐伯虎三笑姻缘》肇始,“三笑”被送上了银幕。上世纪40、60年代,导演岳枫又分别拍摄了两版《三笑》(前一部李丽华、严化主演)。90年代,由港式“无厘头”文化代表周星驰主演的《唐伯虎点秋香》,至今仍让不少观众津津乐道。
1926年天一公司《唐伯虎三笑姻缘》 广告
从历史真实的唐寅到诸多小说传奇、戏曲弹词乃至影视作品中极具魅力而又令人生疑的“唐伯虎”形象,这其中隔了多少重历史的屏障,又凝聚多少文化的因缘。请关注今晚的雅集直播。
首日雅集上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冯文进、桑辉琴弹唱《三笑》
周星驰版“唐伯虎点秋香”是唐寅民间再造的成功案例,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明朝发达的出版业让唐寅成了当时的流量明星,放眼当代,社交网络让每个人都能在5分钟内成名,“网红”成了年轻人的憧憬与生活方式。最后一场雅集,邀请了艺术脱口秀创始人罗依尔与著名自媒体人G僧东,共话《唐伯虎与当代网红的套路》。
唐寅 落霞孤鹜图 上海博物馆藏
据刘海粟美术馆透露,未来“存天雅集·博物赏识”特别项目会持续推出,下一次计划在草长莺飞的春天,届时将展示和探讨一件馆藏沈周的作品。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