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家宪法日 | “宪”给你的保护

2020-12-04 16: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宪法知多少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明确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从出生到退休,宪法一直在保护着我们,在今天,大家一起来学习宪法,了解宪法。通过学习可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出生:从“宪”在开始

第二章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宪法便开始保护你。不管是你还是自己的子女亦或是其他亲人,从出生起就受宪法保护。

上学:“宪”在启程

第二章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第四章第一百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第四章第一百四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第四章第一百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

看着自己的子女到了适学年龄,孩子每天回来嘴里总是哼着国歌。每周一要升旗。在每周一你总要亲自为孩子系上红领巾。

成人:与“宪”同行

第二章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二章第四十九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成年后,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正所谓,“我养你小,你养我老”,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有权利享受父母的抚养教育,我们也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宪法保障每个人都能“幼有所养,老有所依”。

大学:参军光荣

第二章第五十五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大学四年,会有一些同学, 填写了应征入伍申请,成为一名军人。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名军人吗?

工作:“宪”有保障

第二章第四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第二章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第二章第四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第二章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不管什么阶段,找到心仪工作的你,要靠自己的劳动,独立打拼。女性就业歧视?不许休假?在宪法的保护下,这些一概不允许!

结婚生子:“宪”在安稳

第二章第四十九条: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和心仪的TA步入婚姻殿堂,幸福的家庭生活,受到宪法保护。

退休:与“宪”同在

第二章第四十四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第二章第四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到了退休年龄,在宪法保护下,不必担忧退休后的生活。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哪些情况下,我们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我们一生都受宪法保护,所以我们要在宪法的保护下不仅要享受宪法赋予的权利还要积极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 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图片:网络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国家宪法日 | “宪”给你的保护》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