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性骚扰、社会性死亡、网暴,一场被标签和情绪绑架的校园冲突
原创 沈奕斐 奕斐有话说
前阵子有一条某高校女生发布疑似被学弟性骚扰的帖子,导致学弟“社会性死亡”的新闻引起了网友很多的讨论。事件起因是这位女生在食堂里跟别人聊天的时候,学弟从旁边经过,两人的身体发生了触碰。
学姐于是在网上揭发学弟“性骚扰”行为,公开了学弟的个人信息,并且希望导致学弟“社会性死亡”。最后学姐看了监控后发现这是个乌龙事件,男生并没有对她进行咸猪手。学姐于是删除了网上讨论贴并向学弟道歉。
但这件事慢慢从本身的乌龙事件转变为了罗生门事件,在网上也有越来越多不同的炒作。甚至有人假借男生的名义在知乎上发了一篇文章,表达了被诬告的痛苦。
这件事的发展让我觉得很痛心,甚至最后变成了男女两性的对立。在事件发生后,一直有人希望我能说说自己的看法。其实我不太想针对这件事发表意见,因为一聊这种事情就很容易被冠上“挑起性别对立”的大帽子。
但实际上,现在这个新闻已经成为性别对立的一个现象了,所以我觉得还是非常有必要来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件事的。即使因为我的这次发声会给自己带来新一轮的网络攻击,但我觉得依然有必要把背后的逻辑给大家解释清楚。我会分性骚扰本身的泛化以及公共讨论两个角度给大家讲这件事背后的逻辑。
我在2004年时写过一篇文章:《性骚扰的泛化和对象的窄化》所导致的一系列的问题。在04年研究的时候,发现只要一方表达或表现含有性暗示的语言或者动作造成另一方反感不舒服的行为都叫性骚扰。
这样性骚扰泛化后会产生比较麻烦的后果。第一,不论是轻微的和性有关的行为,还是严重的性侵害行为都被称作性骚扰。当身体上不经意的触碰都能被称作性骚扰的时候,性骚扰的行为就不能很好地被解决了。因为这个行为的差异幅度太大了,而在法律层面有句话叫法不责众。
第二,性骚扰概念泛化的同时也传达了另一个概念——所有的性都是不可言说的,性的关注本身就是性骚扰。这就导致我们整个社会文化向后退,退回到都不能讨论性。主流群体所构建的性不可言说的状态,是影响性骚扰、性侵害本身问题解决的。因为受害者在这种文化里压力会更大。
所以做研究时我们一直在强调性骚扰背后并不是性的问题,也不是男女两性的对立,性骚扰背后的实质是权力概念。一种权力的概念是父权制,觉得女性的身体可以被物化。当我去触碰女性的身体时,就占到便宜了。这种就是公共领域的性骚扰。
但还有一种更严重的性骚扰,就是在职业场所或者有权力关系场所的性骚扰。比如说学校里师生之间的性骚扰问题,由于涉及到权力关系,所以使得被骚扰那一方受到更多的阻碍,更加不可言说。甚至这种噩梦不仅伴随着性本身,还伴随在职业发展等各方面的问题。
这才是值得被强调性骚扰背后的真正问题。也就是说解决性骚扰问题,解决的是背后的权力问题。有时一个人友好地拍你一下,虽然你对身体触碰的接纳程度很低,对他人的轻拍心里感到很不舒服。可是那个人并没有性含义,这就不算性骚扰。所以在处理性骚扰的时候一定要分层级,不同性骚扰所回应的反抗方式是不一样的。如果在遇到一个很轻微的性骚扰时,我们就导致对方“社会性死亡”,这完全就是防卫过当了。
说到这里,我就要接着分析一下为什么在这次的事件里“社会性死亡”引起了大家众多的讨论?
首先,我特别支持这个学姐在公共场所的勇敢发声。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处理方式。当有人对你进行性骚扰,你在公共场合大声告诉对方:“你的行为让我不舒服。”我会为她的行为鼓掌。
可是,当她想通过让学弟“社会性死亡”的方式去惩罚一个没有产生严重危害的情况,甚至都没来得及判断学弟是不是带有恶意的时候,“社会性死亡”是很容易带来反噬的。最近,我也在研究“社会性死亡”这个词。这个词的起源是指在亲朋好友面前出洋相,就被调侃成“社会性死亡”。但是这几年“社会性死亡”变成了网络暴力的代名词,还演变成如果要打击这个人,就要让这个人“社会性死亡”。网络暴力是个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保障你的权力,但另一方面它反噬的力量也是极其强大的。
今天有这个“学姐事件”,再早之前还有“安医生事件”。四川德阳的安医生在泳池里和两个小男孩发生冲突。小男孩的家庭想用“社会性死亡”去人肉安医生,让她出丑导致安医生自杀。最后整个社会反噬又重新回到了男孩家庭,男孩家庭又再遭遇一场网络暴力。这类事件的发生真的特别令人痛心,这明明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公共话题,最后变成了一种伤害。面对“学姐事件”,大众完全可以讨论“如何证明自己被性骚扰”以及“在被误会时如何保护自己声誉”。对大众来说,这些才是很好的公共议题。
当我们通过让一个人“社会性死亡”的方式去处理所有的矛盾时,即使能整治一两个坏人,但不能解决问题本身。
在我看来,我们今天的教育里缺乏了“事实、观点、情绪”这三个概念的学习。比如说当这个学姐发现自己被骚扰,情绪很愤怒的时候,她要做的第一步是回到事实,在她让对方“社会性死亡”之前应该先去看监控,确认事实,然后再谈自己的观点。
情绪是你主观的感受,不是建立在真实的事实上。而事实是可以被证伪的,它不一定证明是对,但至少可以被证明是曾经发生过或没有发生过。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时间、地点、人物这些具体的内容去复原事实。
那观点就是对于这个事实的解读。那些没有事实的观点,比如所有女人都是坏的,所有的男人都是“直男”,是不值得讨论的。观点本身没有所谓的正确与否,是不值得去讨论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假设今天温度很高,我穿一件毛衣,有人提醒我说:“沈老师,今天35度。你衣服穿得太多了,我看到你额头都有汗珠了。”那我们可以针对这个观点——“我是否穿衣不当”进行讨论。因为这是有事实依据的观点。
当一个人情绪很高涨的时候,最好的让情绪平复下来方法就是回到事实本身。
回到“学姐事件”,大家的共同讨论中都拘泥在这些事实里面。我特别不喜欢那种假借某人名义去进行情绪煽动的行为。这种在互联网上用标签捆绑一个人,用立场来决定观点,用情绪去挑动整个讨论的情况一直在发生。在这过程中间,没人成功,没有赢家。这些人只是还没有遭到网络暴力的反噬。
我鼓励每个人都勇敢发声,但发声需要依据事实。不能因为有情绪,就随便发声。大家应该要非常小心地处理情绪问题。女生需要学会自我保护,但同时也需要学会尊重男性。不是所有男性都是色狼,也不是所有女性都是绿茶。人生没有那么多的非黑即白,很多时候人会有好的一面,偶尔也会有不好的一面。“学姐事件”比较好的处理方式是在双方对性骚扰有不同观点时,回到事实层面,一起看食堂监控。如果性骚扰子虚乌有,学姐向学弟道歉;如果这事件确有其事,学弟向学姐道歉。大家都做到彼此体谅,人生可以少很多麻烦,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有时我们会产生不喜欢别人一些行为的情绪,也会遇到别人确实侵犯到我们利益的情况,但我们需要对那些小错误有一定的容错能力。社会容错机制需要慢慢建立。在这里,我绝对没有“性骚扰是对的”这个意思。当真正遭遇到性骚扰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勇敢发声,要去解决这些问题。只是一再爆出类似小错误或者乌龙事件,这会消解掉社会的信任度,让两性更为对立,使得性骚扰问题本身更难解决。
我希望通过讨论能使事件真正有一个解决的方向并且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大家应该更多地关注和讨论“性骚扰”这个问题,在政策上也需要做更多推进。实际上,这几年不论是高校还是政府都在做关于“性骚扰”问题解决方式的推进,不断地探讨条例,这也是一个进步的方向。我们可以给这些政策提供各种各样的依据或者经验。
以前,我作为专家身份给做企业性骚扰个案判断的时候,我就给企业提供性骚扰等级,不同等级的性骚扰对应不同的惩罚。当企业有更具体的方案时,企业就能做到既保护被骚扰者的利益,同时又不会出现过度惩罚。假设每个个体关于这方面有好的经验或者怎么做能更促进社会的发展,这才是有价值的讨论。
在今天这种性别所挑起的情绪,需要从我们自己做起。先撇开男女问题,把事实整理清楚。像这样一个没有那么严重的事实,可不可以把这个事实回到原位?而煽动情绪的人也需要考虑下未来有一天也会反噬到自己身上,这里面没有赢家。最后,也要呼吁一下大家在公共网络讨论的时候遵守一些基本原则,使得每场讨论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助于社会的进步。而不是为了打倒一两个人去开展讨论,这世界上的坏人是打不完的。甚至有时候那个坏人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坏。我希望大家能善良地看待这个社会,把社会往好的方向推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