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艺术与社会:一周城市生活
艺术带给人的感受往往是抽象的,它具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同时也与创作者的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城市中的空间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展现在人们眼前,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它的价值和内涵?
本周我们回顾了活力南昌路文化艺术季的第二季活动——“遇见·南昌路”以及在上海西岸美术馆演出的编舞家杰罗姆·贝尔的作品。在主题推荐单元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有关性别议题和残障主题相关的播客内容。
近期活动回顾
多元治理,遇见不一样的南昌路
11月15日起,“遇见·南昌路”第二季活力南昌路文化艺术季在南昌路全路段举行。本次系列活动吸纳南昌路居民、商户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通过开展人文徒步、学术对谈、跨界会客厅、主题摄影展、秋日集市等活动,激活南昌路的多元生态,让人们再次遇见活力如初的南昌路。
11月20日下午,“遇见·南昌路”人文徒步从陕西南路地铁站出发。本次徒步活动由同济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崔晓雪和曾在南昌路渔阳里生活了四十余年的居民赵文来担任导览,带领十几位职业背景各异的参与者一起走街穿巷。途中不仅领略了徐悲鸿、巴金等名人故居的人文风景,也实地探访了淮海坊中的“后街”商业生态。
在渔阳里中,赵文来为参与者介绍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老渔阳里2号是陈独秀初到上海时的住所,也是《新青年》编辑部所在。192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此成立,为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1月21日,“遇见·南昌路”主题摄影展在南昌路300号空间正式开幕。在30天前,这里还是一间受疫情影响而关门空置的店铺,30天后,这里铺上了从老建筑中回收再利用的木地板和老家具,成为了让展览与学术活动发生的微空间。
摄影展的内容分为街景、生活、记忆、小店四个单元,集中展示了主题影像征集的优秀作品、南昌路街区居民家中珍藏的老照片以及同济大学社会学系朱伟珏教授团队于2017年至2019年在南昌路街区收集到的部分居民口述材料。开幕当天,一位阿姨还在展出的行号录地图上意外找到了自己外公的名字,以这种方式与外公相逢,让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1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活动主办方还联合南昌路沿街店铺举行了秋日集市,通过集章打卡等方式促进街区商业活力。艺术季期间还举行了上海·台北小说工作坊和多场学术对谈活动,话题涉及历史街区保护振兴、文学版图中的上海场景等话题。之后,环复—南昌路跨界自治会还将联合多方力量,继续践行社会多元治理的理念。
南昌路街区后续活动请关注叙忆上海微信公众号。(图/文:王越洲)
人人皆可领舞
《盛会》西岸美术馆多功能厅表演现场 西岸美术馆 图
《盛会》舞蹈演员合影 西岸美术馆 图
11月13日至28日,在上海西岸美术馆的多功能厅以及大台阶入口处,上演了编舞家杰罗姆·贝尔编舞或剧构的多件作品,包括《盛会》(Gala)、《舞团,舞团》(Company 非词单字)和《小珂》(Xiao Ke),以及多部杰罗姆·贝尔过往的作品录像。
此次呈现的三部作品都探讨了个人生命和舞蹈的关系。《盛会》是集体作品,《小珂》是个人作品,但《盛会》这部“集体舞”和以往看到过的任何一次都不同。从独舞到集体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领舞者,这是《盛会》用无声的肢体表演带给观众的震撼。
当每一位舞者轮番走到队伍的最前面,那一刻他把自己的独舞分享给众人,他就成了领舞者。所有跟舞者尽可能地同步做着领舞者的动作,无论那是不是标准的舞蹈动作。在这过程中,领舞者被看到、听到、感受到。这和简单的模仿不同,他的眼神和神态,甚至他的思想和心情,都成了舞动的一部分,同时也被跟舞者或多或少接收和消化,体现在自己的舞动里。
《舞团,舞团》在西岸滨江演出 西岸美术馆 图
《舞团,舞团》是《盛会》的节选。黄昏时分,在西岸公共空间和美术馆衔接的台阶上,《盛会》的原班人马为观众免费演出。演员之中有从小学舞蹈的人,也有坐在轮椅上的人;有戏剧演员,也有纹身师;有跳广场舞的阿姨,也有练武术的男孩;有退休奶奶,也有初中学生;有酷儿,也有唐氏综合征患者。他们脱掉了独舞时穿的服装,换上其他人的服装,无论跳着自己的舞还是别人的舞,彼此都通过舞动融为一体。
在一场《盛会》演出结束后,工作人员和舞者们聊了聊他们对舞蹈的理解。
包晨说,“语言是多余的,文字是多余的,人类最早期的时候,是肢体表达着每个人的感受。”张伟杰说,“以前可能更多的只是展示自己,而像这个项目会有更大的视野,它不仅是整体,也关乎每个个体。”韦曼说,“很多时候(服装、性别、职业)都是特别社会性的标签,这个时候换上另外一套衣服,让你混淆你自己。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被标签久了,你也可能只是一个标签而已。”王鑫侣说,“其实对我们二十个人,除了极少数专业舞者外,对其他人来说,是人生中难得的体验。”冯慧金说,“它也颠覆了我原先对舞蹈的理解。”唐嘉怡说,“舞蹈是我的伙伴,是我的好朋友,它是我的知音,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有时,我会在路上驻足观看跳广场舞的队伍,也会用眼睛寻找其中的领舞者。有时一眼就可辨认“是她”,有时却觉得“她”也像,“她”也可能是。队伍中也许没有那位最闪耀的领舞者,而集体的舞动仍在继续,下一位领舞者可能是任何人。
离开剧场和舞台带给人的感动,我们是否愿意在平时跟随一位并不标准的“舞者”跳一段属于他的“舞”?“说”一段他的“话”?在效率至上的社会环境中,这一场《盛会》留下了余味。(文:沈健文)
本周主题推荐
当我们在关注残障人士、性别权利不公的受害者、外卖骑手和打工人等弱势群体的时候,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声音能否被我们完整地听到?在视觉文化过度膨胀的当下,比起充斥在我们眼前的评论和文字报道,我们可以选择去聆听他们真实的发声,去了解属于他们的故事。小宇宙App在国际残疾人日收集了无障碍话题的相关播客节目,让我们能听到残障人士真实的日常生活,以及无障碍设计带给他们最实际的改变。另一个推荐的播单是由性别议题的当事人来讲述她们的个人经历。同时我们还关注到被外卖平台算法所掌控的“数字劳工”外卖员的相关讨论活动,以及一场属于“打工人”的冬季弹唱会。希望人们可以领略倾听的艺术,透过内容的传达,去寻找蕴含在其中的具有颠覆性的思考。(主持:王越洲 刘懿琛)
播客合集|残障话题
详情请关注小宇宙APP
播客合集|性别权益议题
详情请关注小宇宙APP
北京·圆桌|“外卖骑手的劳动现状与反思”
详情请关注马各庄青年微信公众号
苏州·弹唱会|沈巷村头工友家园冬季弹唱会
详情请关注LRCgrondhog微信公众号
线下活动推荐
上海·遗产保护|第六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主题活动
详情请关注邬达克纪念馆微信公众号
上海·讲座|艺术革命与社会批判
详情请关注OCAT上海馆微信公众号
上海·讲座|都市、公园与现代视觉艺术
详情及线上直播请关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上海·分享|大自鸣钟与苏州河两岸
详情请关注上海城市考古微信公众号
上海·故事会|“一千零一夜”
详情请关注神兽之间微信公众号
上海·分享|建构城市生活方式——上海近代文明化及其动因
详情请关注叙忆上海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及开幕分享|穿城而过
详情请关注 穿城而过专题页面
上海·展览|新华HOW原创作品设计大赛成果展
详情请关注大鱼营造微信公众号
上海·读书会|一粒药片背后的科学与工业
详情请关注世纪朵云微信公众号
北京·影展|北京国际短片联展
联展地点: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 798艺术区创意广场)、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155号A)、激发研究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06北一街B7-3A,4楼)
详情请关注BISFF2020微信公众号
北京·讲座|那些年,我们读过的巫鸿
详情请关注活字文化微信公众号
北京·展览|可能的往事
详情请关注星空间StarGallery微信公众号
北京·讲座|追问2020
详情请关注新京报书评周刊微信公众号
深圳·展览|时间颗粒——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作品展
详情请关注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微信公众号
深圳·分享会|廖波峰新书《白石龙:禁停!》分享会
详情请关注The Type微信公众号
广州·展览|传统的频率
详情请关注广东时代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宁波·放映|《姑苏行》&《独木舟之旅》
详情请关注假杂志微信公众号
杭州·展览|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
详情请关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苏州·展览|不朽的林泉
详情请关注徕卡画廊微信公众号
南京·展映|庸常生活中的非凡发现:2020中德电影沙龙
本次中德电影沙龙将展映《巫山云雨》、《秘语十七小时》等10部影片,章明、朱文等主创人员也将到场交流。
详情请关注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微信公众号
成都·展览|双城记——成都·重庆当代影像展
详情请关注成都当代影像馆微信公众号
线上活动推荐
征集|“家的记忆”主题摄影征集|1920s-2020s:十代人的厦门
详情请关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微信公众号
招募|让孤岛相连—— 行动者的生命故事与行动研究共学计划
详情请关注煮碗面给你吃微信公众号
论坛|中国的批判空间实践
详情请关注BeijingAIR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shenjw@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