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解锁!“老梁外”背后的秘密
原创 东胜发布 东胜发布
“老梁外”
东胜土特产界的“扛把子”
巴音敖包村的明星品牌
今天融融带你解锁
“老梁外”品牌背后的秘密
寒冬季节,东胜区泊尔江海子镇巴音敖包村村民李生发家的加工厂里格外热闹。

李生发的加工厂格外红火
这几天前来加工荞面的村民络绎不绝,李生发告诉记者,今年之所以收入高,是因为村里的“老梁外”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大幅提升带来的红利。

李生发正在给村民加工荞麦
李生发说,销售难是制约村民大量种荞麦的主要原因,以往巴音敖包村的荞面每斤5元,还面临滞销问题,今年村里的荞面有了知名度,每斤可以卖到6—7元,却被早早订购一空。


土品牌走出了致富路
“我们村是东胜地势最高的地方,适合种荞麦,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把我们村的荞面品牌‘老梁外’打出去了,荞面也好卖了,经济效益也挺好。”
——泊尔江海子镇巴音敖包村村民 李生发

“老梁外”品牌荞面
土特产“老梁外”品牌,不仅让李生发家的荞面不愁销路,而且也让他家的加工厂生意风生水起,李生发说:“明年再多种一些荞麦,再购买一台荞麦收割机。”
李生发口中的“老梁外”,是东胜区的“明星”土特产品牌,它包括巴音敖包村的荞面、荞麦米、荞麦挂面等一系列主打荞麦产品和笨鸡、鸡蛋等十几种农畜产品。


“老梁外”牌农副产品成为各个超市的抢手货
说起创建“老梁外”品牌的初衷,东胜区水利局派驻巴音敖包村驻村第一书记邱实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我们和村两委商讨决定,注册了‘老梁外’品牌,这样村里的土特产就能走进超市,全国流通,同时,品牌化经营农副产品,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东胜区水利局派驻巴音敖包村驻村第一书记邱实


天然林、散养鸡成就了“老梁外”品牌
邱实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很多年轻人也非常喜欢吃荞面,但是苦于不会做,针对这个问题,今年巴音敖包村对荞麦进行了深加工,找有资质的代工厂,生产出口感接近传统荞面饸烙的荞面挂面,挂面一经上市,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并且,通过互联网把“老梁外”牌荞麦挂面卖到了全国各地。


“老梁外”牌荞麦挂面畅销全国
有了品牌的加持,巴音敖包村的村集体经济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村集体增收仅是驻村工作队的目标之一,保护好、发展好“老梁外”这个品牌,用产业持续发展为精准扶贫蓄足后劲,才是邱实和他的队员们的奋斗目标。

邱实与郝二斌在为顾客包装小米
“今年我们把村里的荞麦产品带到福建农产品展销会上,台湾客商都对它特别感兴趣,下一步我们要把巴音敖包村的荞麦进行国家地理标识认定,让我们的荞麦走出去,成为中国驰名的杂粮品种。”
——东胜区水利局派驻巴音敖包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郝二斌
巴音敖包村位于东胜最西端,没有什么优势,更没有像样的产业。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整合荒地发展荞麦种植,利用天然林地发展土鸡养殖,变劣势为优势,成功申请“老梁外”土特产品牌,巴音敖包村成为东胜区唯一申请专属特产品牌的村子。响亮的品牌,让村里的荞麦、小米、笨鸡这些不起眼的土特产,成为脱贫路上的“明星”产品。此外,“老梁外”品牌也带动了整个村里的农副产品销售,让专属品牌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更加牢固,实打实的让农民稳定增收。曾今的“偏远村”“落后村”如今成为了“潜力村”“逆袭村”,相信巴音敖包村的乡亲们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啥?啥?啥?
想买“老梁外”产品
记好地址
▼
◆纺织东街金色家园小区底商的东粮扶贫超市
◆纺织东街北侧“10度农场”超市
◆也可通过0477小程序购买
(记者:孙云霞 曹益东)


东胜首个!本月底投入使用!

原标题:《解锁!“老梁外”背后的秘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曲终人不散
- 3起整治形式主义典型问题被公开通报
- 六部门发文优化离境退税政策

- 广东韶关:购买首套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调整为80万元
- 俄侦委会:乌特工涉嫌实施恐袭致俄军中将身亡

- 中国乒乓球名将,近日当选中国乒协新任主席
- “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的简称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