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咏怀诸葛亮诗词(三)——名成八阵图(杜甫)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咏怀诸葛亮诗词(三)
名成八阵图(杜甫)
唐广德三年(765年)四月,挚友严武在成都去世,杜甫因此失去救济来源,只好离开成都,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夔州的白帝城建有武侯祠、南江边有八阵图遗迹,其中八阵图传说为诸葛亮入蜀途经夔州时所设。于是,向来景仰诸葛亮的杜甫初到夔州,就寻迹八阵图,并作了咏怀诸葛亮的名篇《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军事发明,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前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第一句“功盖三分国”是从宏观方面,指出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之局势的过程中,诸葛亮的功绩最为卓绝。蜀国能与魏国、吴国三足鼎立,固然有许多因素,但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实。第二句“名成八阵图”则从微观方面,说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远扬。对于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上就有:“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等,相比之下,杜甫的这句诗则更为集中、更加凝练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
八阵图(图片来自网络)
后两句抒发由遗迹生出的感慨。第三句“江流石不转”一语双关,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夔州八阵图百年不变的特征。《太平御览》第167卷记载:“永安宫南一里渚下平碛上有诸葛孔明八阵图,聚细石为之,各高五丈,皆棋布相当,中间相去九尺,正中开南北巷,悉广五尺。或为人散乱,及为夏水所没,至冬水退,依然如故。”说的就是此处的八阵图久经江流洗礼,即使万物都失故态,它也能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二是抒发自己的感慨。“石不转”化用了《诗经·邶风·柏舟》中的“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在诗人看来,这些岿然不动的石堆,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的忠贞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遗憾的象征。
第四句“遗恨失吞吴”紧承上句,说刘备失策攻吴,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酿成千古遗恨。诗句在写诸葛亮“遗恨”的同时,表达了对诸葛亮惋惜之情,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诗人自己“伤己垂暮无成”(清黄生《杜诗说》)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之感。
前期回顾
咏怀诸葛亮诗词(二)——管乐有才原不忝(李商隐)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方志武侯
配图: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方志四川•历史文化】咏怀诸葛亮诗词(三)——名成八阵图(杜甫)》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