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怀斯曼2020新作:波士顿的日与夜

2020-12-02 11: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GZDOC 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收录于话题#红棉酱说13个

提起波士顿,你能想到什么?

龙虾、哈佛、凯尔特人,或许还有……爆炸?

2013年4月15日,著名的波士顿马拉松赛事正接近尾声。然而就在跑者们即将抵达终点的关键时刻,突然爆发了两声巨响——两颗被人提前藏起来的炸弹在人群聚集处爆炸,造成至少3人死亡,一百多人受伤,其中包括一名中国籍遇难者。

此事件被FBI认定为恐怖袭击。而今,七年过去了,波士顿怎么样了?

2020年,结束了漫长的疫情封闭期后,纪录片大师弗雷德里克·怀斯曼携新作《波士顿市政厅》低调回归——而我们知道,怀斯曼的名字一出现,自然是“低调”不了的。

《波士顿市政厅》

City Hall

导演:弗雷德里克·怀斯曼

片长:275分钟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本片曾获第45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观众选择奖 纪录片单元(提名)

第30届哥谭独立电影奖 最佳纪录片(提名)

前几期,我们介绍过怀斯曼的经典影片《廉价公屋》,在这部1997年拍摄的影片里,怀斯曼深入黑人贫困社区,纪录了美国发达社会中“第三世界”的那一面。

这一次,怀斯曼把摄影机带进了市政大楼,为观众展示了市长和同僚们的日常工作。在这里,你将看到政府究竟为城市运转做了什么。

《波士顿市政厅》预告片

纪录片超人

怀斯曼的地位不必多说,威尼斯和奥斯卡两个重量级电影节的终身成就奖足以说明他的分量。

1930年生于波士顿,怀斯曼上过耶鲁,参过军,当过教授,做过律师。在偶然接触电影工作的几年后,他带着处女作《提提卡失序记事》踏入纪录片界。

惊人的创作生涯由此开启——从1967年起,怀斯曼几乎每年拍摄一部纪录片,每天工作10-12小时。直到本次新作《波士顿市政厅》,怀斯曼已经90岁高龄,仍坚持亲自担任导演、制片、剪辑。

导演:弗雷德里克·怀斯曼

■ 代表作《廉价公屋》(1997),《灵长类》(1974),《福利》(1975),《纽约市立图书馆》(2017),《波士顿市政厅》(2020)

怀斯曼重新定义了现代电影,同时促使电影界把纪录片纳入了电影范畴,很多评论家把他比作电影界的巴尔扎克。

如此高产高质,堪称纪录片界的Super Man。

评论家还赞怀斯曼“下刀精准”,因为他特别擅长拍摄各种社会机构,在他的影片中,个体与社会、国家之间如人体经络般的复杂关系展露无遗。

这次也不例外,《波士顿市政厅》是怀斯曼执导的第45部纪录片,延续了其“零采访,零旁白,绝少配乐”的纯观察式拍摄手法,从最基本的日常会议开始,波士顿这头城市巨兽在怀斯曼的镜头下慢慢苏醒。

波士顿的日与夜

选择家乡作为拍摄地并非刻意为之。

在美国,要拍一个市政府不是容易的事。怀斯曼先后联系了6个大城市的市长,最终只有波士顿市长同意,于是机缘巧合下,成就了这一“本土作品”。

波士顿位于美国东北部,是马萨诸塞州最大的城市,著名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都坐落在这里,至今已拥有超过447万居民,人口密度非常大。

在这里,市长每四年选举一次,是整座城的实权“一把手”。

怀斯曼没有对城市或市长做任何背景介绍,而是从市政热线中心忙碌的场景切入。

“311热线”是沃尔什市长上任后的第二年推出的市政服务项目,只要是非紧急但又需要被解决的问题,任何波城居民都可以拨打311向市政府反映。

选择这个场景作为影片开场非常聪明,因为311是连接政府与民众的重要节点。我们可以看到接线员们处理各种琐碎问题,诸如救助流浪动物、道路维护、甚至房东和房客的矛盾。

透过街头巷尾的日常,政府与市民的息息相关被怀斯曼巧妙地具象化。

市政热线中心忙碌的景象

怀斯曼的影片里通常没有特定的人物主角,但这次是个例外。市长马丁·沃尔什(Martin Joseph Walsh)以演讲、会议、采访、甚至“信函”的方式出现在各个场合。随着“剧情”发展,我们渐渐知道他也是波士顿人,出身于工人家庭,曾因为爱尔兰裔的身份被歧视,曾患过癌症、有重度酒瘾。

但这一切都不能阻止他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爆炸案发生后的第二年当选,如今他已经管理这座城市6年。

而在城市运转方面,小到市民家里的鼠灾,大到政府的预算大会都被怀斯曼一一捕捉。在这275分钟里,波士顿的日与夜尽收眼底。

从影院旁观现实

怀斯曼利用了大量的空镜头来分隔讲述市政工作的片段,这使得影片像这座城市一样整齐有序。

其中有非常有趣的一幕——环卫工人在清理街道垃圾,两张看起来难以处理的旧床被垃圾车的“铁口”像薯片一样嚼碎,吞进肚子里。

这一场面映射了沃尔什领导下的波士顿,仿佛一切问题都能被它的有序性和规律性消化。

然而更有趣的是,由于特殊的时间节点,影片中的“有序”正好和现实里的“无序”形成对比——影片拍摄于2018年到2019年,在疫情期间完成制作,而在美国上映的时间正是总统大选一周前。

疫情、封城和美国大选的嘈杂格局似乎意外地使这部“无观点”的纪录片更值得玩味。

它到底讲了什么?

《波士顿市政厅》到底讲了什么?

一部分观众认为,这其实是一堂“民主课”——影片里多次出现沃尔什市长鼓励市民向政府反映或投诉的场景,他不厌其烦地承诺会跟进市民的问题,强调“我们的工作是代表和支持波士顿人民”。

而对另一部分观众来说,这部长达四个半小时的影片过于“事无巨细”了。因为它几乎涉及了一个城市的方方面面。“如果你什么都拍,那你拍的什么就都没有意义了。”

怀斯曼本人对这种争议不置可否,他相信现实生活中有一种模糊性,“真正的影片不发生在荧幕上,而在观众的眼睛和脑子里。”

有意义,无意义?让观众自己来决定吧。不过,如果你准备挑战这部长片,记得带上午饭~

红棉酱有话说:

纪录片《波士顿市政厅》是GZDOC 2020金红棉影展拟展映影片,在12月,你将有可能在影展见到它!

近期我们也会陆续公布更多金红棉影展片单,敬请关注~

作者:ceto

原标题:《怀斯曼2020新作:波士顿的日与夜》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