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鹤山党员干部:不看党报党刊,不行!

2020-11-30 19: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布丁播报

今天下午,鹤山市在市委党校召开2021年度重点党报党刊发行会议,贯彻全国、全省、江门市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议精神,部署鹤山市2021年度重点党报党刊发行工作。

鹤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镇就,南方日报江门新闻部、中国邮政广东鹤山分公司、江门日报社有关负责人、各镇(街)以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中国邮政广东鹤山分公司负责人通报了2020年度我市党报党刊征订和发行情况。2020年我市各镇(街)、各单位党委(党组)自觉把做好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作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动,专人跟进,保障资金,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全市党报党刊发行工作。

江门日报社副社长、南方日报江门新闻部副主任分别介绍了江门日报、南方日报对鹤山宣传工作的开展情况。他们表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21年将进一步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充分发挥党报的意识形态引导功能;更加深入基层,用贴近实际、生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传播好鹤山市委市政府的声音和主张,奏响时代最强音。

会议对如何做好鹤山市2021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做好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的重要性;二、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抓好党报党刊发行工作。订阅任务要落实到位、经费保障要落实到位、检查督促要落实到位、发行服务要落实到位。三、坚持齐抓共管,不断扩大党报党刊有效覆盖面。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镇就强调,各镇(街)、各部门要提高政治觉悟,落实考核制度,要按时按量在2020年12月22日前完成党报党刊发行任务。抓好党报党刊发行征订,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体现。党报党刊发行征订工作落实情况将纳入意识形态责任制的考核范畴。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重点单位党报党刊订阅情况,定期在“鹤山发布”微信公众号上通报全市各单位、部门订阅进度,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要协调合作,及时沟通,完成发行任务。

“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上,党报党刊起到了‘中流砥柱’‘定海神针’的关键作用,要通过做好发行工作,巩固好这根'定海神针’在五邑大地的作用。”

11月25日,江门市召开2021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江门市2021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在会上形象地说明了做好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的重要性。

会议指出,各地各单位要确保在12月31日前完成重点党报党刊集中收订工作。下周开始,江门市委宣传部将对各地各单位的征订情况开展检查,每周定期通报全市发行工作进度。

陈冀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做好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的重要性,抓好党报党刊发行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责任制的重要体现,是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重要武器;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抓好党报党刊发行工作,订阅任务、经费保障、督促检查、发行服务均要落实到位;要坚持齐抓共管,不断扩大党报党刊有效覆盖面。

陈冀强调,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按照会议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措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抓紧抓细抓实抓牢各项相关工作,确保2021年度党报党刊发行任务圆满完成。

党报,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的机关报。各级党报是宣传政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的工具,是指导党员干部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途径。试想:如果一个党员干部不及时掌握党的主张和要求,他怎么能干好工作呢?怎么能管好自己呢?

基于此,11月16日出版的《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评论文章,呼吁党员干部读党报。

文章指出,有些干部远离主流媒体,天天拿着手机浏览花边新闻、关注小道消息和八卦消息,对党的政策和部署并未放在心上。这种不良风气,在不少地方和单位存在已久,其弊不小。

文章全文如下——

是党员就该读党报

最近,一位省委书记在会上批评一些领导干部以不看党报为荣,对党的声音不上心,对八卦消息很关心,这样下去,迟早要出问题。这番话,其实点出了不少干部在学习上尤其是政治学习上的误区。

今天,尽管媒体格局已经多元化,但主流媒体依然是中央的重要政策、决策、声音发布和传播的主渠道,干部坚持看主流媒体、看时政新闻,能够及时了解中央精神、获取权威信息,有利于明确要求、开展工作。然而,一直以来,有些干部远离主流媒体,天天拿着手机浏览花边新闻、关注小道消息和八卦消息,对党的政策和部署并未放在心上,学习起来也就是铺铺报纸、做做样子,根本没有当回事,更谈不上入脑入心了。这种不良风气,在不少地方和单位存在已久,其弊不小。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是党员就该读党报,不认真阅读党报,就无法及时掌握党的政策理论,干起事来就会搞不清方向、摸不准路子,从而影响政策部署的落实效果,减弱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就此而言,干部看不看党报和主流媒体,不是个人阅读兴趣的事情,而是一个事关政治学习的重要问题。我们讲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没有对中央精神、中央政策、各项部署的扎实学习,就很难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也不可能把中央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各级干部: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这些话今天依然很有警示意义。一些干部对政治学习不上心,有的喜欢关注八卦新闻,有的专心研究官场哲学,有的沉迷于琢磨权术、关系学。这些不良思想倾向,不仅影响本职工作,而且逐渐引起思想上的蜕化,有的甚至走向了贪污腐化的不归路。从近年来查处的贪腐案例看,一些落马官员平时不加强政治学习,不懂法律、不讲规矩的大有人在。这方面的教训值得引起注意。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学习更是一种责任、一门必修课。现在改革发展的问题不少、挑战不小,反腐倡廉的任务也很重,更需要加强学习尤其是思想政治学习,努力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才能明确方向、激发干劲,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11月1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评论版发表作者严晋的文章《党员干部不看党报,行吗?》。

文章再次强调:“党员干部看不看党报和主流媒体,不是个人阅读兴趣的事情,而是一个事关政治学习的重要问题”,

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再度发声,公开喊党员干部读党报,将“读不读党报”上升到了政治高度,再次透出丰富信息量。

看来,党员干部读不读党报,真不是一件小事了!

下面,咱就看看这篇文章的全文——

党员干部不看党报,行吗?

近期,一位省委书记指出,有些领导干部不看党报,却天天浏览花边新闻,这种现象要引起注意。这话引起了许多讨论,有些问题值得仔细说说。

类似现象确实存在,尤其是在传播生态发生深刻变革的当下,“手机控”俯拾皆是,有些领导干部也没能例外。出现这种情况也并不意外,尤其是随着公务员队伍越来越年轻化,作为网络原住民的80后和90后,原本就缺乏读报看报的习惯。以笔者所在的长沙市天心区为例,22岁至30岁的青年干部占到了25%,笔者所在的政府部门,9人中两位90后、四位80后、三位70后。他们现在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多是通过手机或电脑。

不过,党员干部还是该看看党报。这不只是一句提倡,而是与党报的性质和作用相关。在“八头骡子办报”的革命年代,“敌人一来,机器埋藏在山中;敌人一走,挖出机器,继续印报”,党报从那时起就是及时准确传达党的政策方针的最佳载体,也是党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情感纽带。作为党员干部,读党报依旧是深刻理解党的精神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自身修养、学习政治规矩的最佳读本。

在眼花缭乱的自媒体时代,各种资讯信息可说是“大爆炸”,迷失在消息海洋中的人们,像掰玉米一样见一个摘一个。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无可厚非,萝卜白菜择其所爱嘛。但是对于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而言,要求不一样。党报里有中央的权威声音,有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读党报党刊不只是娱乐消遣,它还是上情下达的沟通方式。正如论者所言,党员干部看不看党报和主流媒体,不是个人阅读兴趣的事情,而是一个事关政治学习的重要问题。

5年前,笔者大学刚毕业,自费定了党报,从中央到地方的都有。对比着看,慢慢摸出一些门道。从中央政策到地方落实,从社会现象评议到热点事件报道,都使我受益良多。读党报党刊,了解中央和地方最新的政策精神,主动把所思所想调准到权威基调,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依旧行之有效。

有一些党员干部沉溺于感官刺激阅读中,却理直气壮批评党报刻板乏味。党报改进文风优化内容,自是一桩常抓不懈的任务。可是也应看到,近几年来,党报党刊上生动活泼的句子越来越多,短实新的文风也越来越明显。此外,党报党刊在平台形式上也与时俱进,现在除了传统纸媒形式,在新媒体平台上也都落地有声。不管是PC终端还是移动终端,只要愿意,都能读到党报内容。更应看到,党报党刊本来就是严肃的新闻纸、工作纸,不能以阅读过程中接受的难与易,来判断党报党刊价值的大与小;也不能以阅读过程中愉悦的深与浅,来决定投入时间的长与短。

有一些爱阅读的党员干部,谈起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来,胸有成竹信手拈来,不管是熟悉度还是远见性,都令其他人难望项背,说起来,秘诀也无他,就是常读党报。领导干部常读党报党刊,及时领会党和中央的最新精神,这是从严治党在精神领域的体现,也是一项要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来源:鹤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摄影:冯彦敏)、江门发布、江门日报(黎禹君 陈清松)、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日报

原标题:《@鹤山党员干部:不看党报党刊,不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