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最后的脱贫户|产业“打头”政策兜底,凉山贫困村“摘帽”
【编者按】
“帮扶不仅仅是解决他们眼前的贫困问题,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防止返贫现象。”产业帮扶加政策兜底,四川越西县沙沙普村实现了脱贫,扶贫干部覃馨熠相信,这里将有更好的前景。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间。11月23日,我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已全部宣布脱贫摘帽,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仍有待检验和巩固。
成绩的背后,曾经的贫困地区如何引进产业解开贫困枷锁,如何啃下最硬的骨头,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防止返贫?澎湃新闻近日跨7省区走访8县,讲述最后一批贫困户摆脱贫困的故事。
一台拖拉机载着搅拌机,每天入村串户,帮人打混凝土建房、筑路,活少时再卸下搅拌机在乡村之间跑运输,贫困户吉批阿木成了村里的大忙人。忙碌起来之后,贫困也离他越来越远了。
吉批阿木所在的沙沙普村,距离县城4.5公里,海拔1900米。站在村口,能俯瞰整个越西县城。但此前,沙沙普村从未因“近水楼台”而获得过更好的发展,一直属于贫困村,因为整个越西县都属于国家“三州三区”的深度贫困地区,在四川省45个深度贫困县中,越西县也是最后一批脱贫的贫困县。
越西县越城镇莎莎普村。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胥辉 图
沙沙普村建档贫困户资料
2019年4月,四川省省长尹力在《求是》杂志发文指出,凉山彝族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旧社会可称为奴隶社会的“活化石”,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原因,彝族先民长期与世隔绝,在高山深谷迁徙繁衍,贫困如此集中地发生,在全国都是少有的。凉山州北部的越西县,就处于这样的大环境中。
10月2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越西县采访时注意到,近年来,越西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7万户吉批阿木这样建档贫户住上新房、有了产业,有了崭新的生活。沙沙普村最后6户不具有内生动力的贫困户,也依靠国家的扶贫政策兜底脱贫,作为贫困村的沙沙普村彻底“摘帽”了。
在土坯房里成长、成家
小时候,身处贫困中的吉批阿木并不知道什么是贫困。只是当别的孩子有的东西他没有,家里又无力满足他时,他会感到失落。现在想来,那是他对贫困最初的感受。
吉批阿木2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由于家境贫困,父亲没有再婚。他和姐姐跟着父亲、奶奶、姑姑一起生活。记忆中,每天晚上,四个人都挤在一间昏暗的土坯房里,奶奶、姑姑睡床,他和父亲、姐姐则一直打地铺。
姐姐从未上过学,吉批阿木9岁时进了学堂,但也只上了半学期就辍学回家了。每天,他和大他4岁的姐姐一起,跟着大人下地干活、上山劈柴,回到家里,还要挑水。总之,以他当时的体力做得了的事情,他都得做。
贫困户住上了新房
他们耕种的土地上,种着土豆、玉米,这是家里主要的口粮,由于整个沙沙普村都在山上,能种的土地有限,一年到头,土地上所有的收成只能让他们勉强填饱肚子。
姐姐18岁出嫁,他18岁开始外出务工,先后去过成都、福建、浙江,由于没文化,也没技术,在外面很难找到好一点的工作。因此,家里的境况并没有因他外出务工而变得更好。
他打工第一年的成就,是为家里买了一台二手黑白电视机。2015年,他现在的妻子经人介绍第一次走进他家的土坯房,里面最值钱的东西,就是这台黑白电视机和一口价值50元左右的铁锅。“整个家当总共就值500元吧。”妻子五木说。
吉批阿木结婚的时候,全家人仍然住在以前那间土坯房里,他们在中间挂了一块布帘就算隔出了一间婚房。一年后,吉批阿木的第一个孩子在这里出生。但他的孩子们不会再重蹈他童年时艰苦的生活经历了。
一家人住进“三室一厅”
2018年,政府推动彝寨新村建设,为吉批阿木家修了三室一厅新居,一家人的居住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也是这一年,他们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成功脱贫。
家里有了大彩电,用上了电冰箱、洗衣机,日子越来越好了。
越西县沙沙普村综合帮扶工作队队员覃馨熠是他家的帮扶干部。覃馨熠说,吉批阿木29岁,妻子身体也好,还上过中专,在当地算是有一定知识文化的人。吉批阿木的父亲也才50多岁,身体健康。姑姑也在三年前出嫁了。
贫困户的新家
覃馨熠最开始很困惑,家里三个劳动力,还有一定的知识文化,为什么还是贫困户呢?覃馨熠开始从外部寻找答案。援凉之前,覃馨熠是遂宁市公安局民警,参与过禁毒工作。她通过调查发现,吉批阿木有过吸毒经历,如果他还是一个“瘾君子”,无论怎么帮扶都是没有意义的。她首先联系医院,对他们进行体检,然后让他彻底断掉毒品。
覃馨熠在确定吉批阿木没再沾染毒品之后,又鼓励他们学习技术专长,勤劳致富。政府为吉批阿木提供了一笔贷款,他去购买了一辆拖拉机、一台搅拌机。平时拉着搅拌机走乡串户,帮修建房屋的人家打混凝土。
吉批阿木的妻子五木说,五六月份的时候生意特别好,这几天冷了,活少了。但拖拉机可以在村里帮人搞一些运输,也可以挣钱,一家人现在都有了不错的收入。
但覃馨熠觉得这家人还应该有更大的发展,吉批阿木的父亲才50多岁,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于是,为他们申请了“借畜还畜”的产业帮扶计划,最开始为他购买了5头羊,由吉批阿木的父亲放养,没想到他们家做得非常好,一两年下来,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已经有30多头羊了。对这个家庭来说,这将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
覃馨熠说,现在他们家两个孩子,一个老人,三个劳动力。只要有事做,有资金,日子就会越来越好了。她现在正在想办法帮他们申请一笔小额贷款,可以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吉批阿木以前在网上贷款购买过一个手机,申请不到贷款,她想办法帮着处理了,下一步重新申请贷款。
澎湃新闻从沙沙普村委会了解到,2018年,沙沙普村包括吉批阿木一家在内47户已脱贫,加上2014年最早脱贫的两户,共计49户。作为越西县越城镇三个贫困村之一的沙沙普村,2018年总体“摘帽”脱贫,全村只剩下6户22人尚未脱贫。
沙沙普村村委会
“七个一批”兜底贫困户
2018年,沙沙普村整体脱贫之后,剩下6户最困难的贫困户。这是全村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上级将这6户分给了帮扶工作队的队员,由他们对口帮扶。
澎湃新闻注意到,帮扶工作队除了覃馨熠,还有来自德阳市旌阳区财政局的唐国强、李柯青等人。经过两年努力,今年10月初,曲木麻马、阿约阿比木等6户贫困家庭经验收,正式脱贫。
“当然,还要等待国家和省级层面的复核,整个过程可能到明年去了。” 覃馨熠说,最后这6户贫困户都属于没有劳动力,缺乏内生动力的“老、弱、病、残”家庭,只能依靠国家政策脱贫。
今年79岁的曲木麻马本来有两个儿子,但大儿子酗酒成性,最后酒精中毒倒下了,直到去世之前还嚷着要酒喝。还有一个小儿子智力有问题,生活不能自理,只能靠母亲生活。
大儿子去世后,原本就比较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儿媳妇一个人养三个孩子,根本无暇照顾到她。曲木麻马只能和二儿子独自生活,成了沙普村最困难的家庭。
2019年,李柯青第一次走进她家时,被这个家庭的情况惊呆了。李柯青说,当时眼泪都出来了,“那是一种超乎想象的贫困”,他下定决心,不能再让她们那样生活下去了。
李柯青做的第一件事是买米、买油、买肉,解决她们眼前的生活问题,再帮着将屋里屋外的环境卫生全部打扫一遍。对于这样不具备内生动力的家庭,产业计划没有意义,“没有劳动力,怎么扶?只能靠党和政府的政策了”。
由于特殊地理因素和自然环境,四川省凉山州的扶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因此,在全川扶贫攻坚普遍实行“六个一批”的基础上,凉山州提出“七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发展特色产业带动一批、创业就业致富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保障扶持一批、治毒治病救助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
曲木麻马家虽然也享受了低保和残疾补助,但李柯青通过调研认为,按照家庭实际情况,等级应该提高,于是,通过申报程序,将她们家庭此前享受的低保和她二儿子的残疾等级提升一级。“这样至少可以多得到一些补贴,钱不多,但这对她这样的家庭意义重大” 李柯青说。
10月28日,澎湃新闻在曲木麻马家看到,她和二儿子已经告别以前居住的土坯房,住在宽敞明亮的安居房里,有了专门的客厅、卧室、厨房和厕所,居住环境彻底改变。
李柯青说,曲木麻马虽然没有多少劳动力了,但还自己种一些土豆和玉米,在家可以喂喂鸡,他就帮着申请了3000多元的产业资金,为她买了小猪仔、小鸡饲养,现在她养的七八只鸡都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吃,也可以去镇上销售。
他说,总的来说,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吃住不愁,看病吃药也都有医保兜底,日子不会有啥大问题了。
目前,沙沙普村最后的6户贫困户,都依靠政策兜底摆脱了贫困。
扶贫干部在村委会加班
“脱帽”之后图“振兴”
每个建档贫困户家墙上都有一个帮扶卡,曲木麻马家新居的大门口的“贫困户帮扶联系卡”上载明,凉山“七个一批”扶贫计划中,她家享受了四个。包括:特色产业发展、医疗保障扶持、低保政策兜底、移风易俗巩固。
曲木麻马这种由政策兜底的贫困家庭,转移性收入是她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澎湃新闻在联系卡上看到,曲木麻马家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9393.14元,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5166元,生产经营性支出450元。转移性收入14070.27元。
转移性收入包括:耕地保护补贴、森林生态补贴、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补贴、低保、养老、残疾补贴等共计13项。
覃馨熠说,帮扶不仅仅是解决他们眼前的贫困问题,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防止返贫现象。因此,产业帮扶也是她们的工作重点。目前,沙沙普村有三个产业项目,一个是光伏发电,这是一个政府工程,由村上进行管理,计划一年的收入是8到10万,从今年第一年的运行情况来看,6到8万的收益是没有问题的。
另一个是李柯青带到村里的,这是一个生产洗洁精、洗手液的项目,现在已经投产,已销售两车产品了。并且已移交到当地村民手里。还有一个是养猪场,目前还是由他们帮扶队在负责,下一步也会逐步移交到村上。“因为养殖场刚办起来,就遇到猪肉涨价,现在出栏收益已经18万元左右了,还有50头存栏。” 覃馨熠说。
村上这些产业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入村合作社所有,在保障发展的基础上给村民分红。
根据要求,集体经济收益人均要到达3元,因为这涉及到贫困发生率的问题。但目前,沙沙普村人均收益已经达到17.1元了,贫困发生率从他们刚来时候的2降到了0,这让他们倍感欣慰。
9月9日,四川宣布包括越西县在内的最后7个贫困县年内全部摘帽,澎湃新闻注意到,这7个县均在凉山州。
覃馨熠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之后,下一步就是复核实现乡村振兴的问题了。他们援凉已将近3年,任务即将完成。虽然不一定参与乡村下一步的发展建设,但是她认为,沙沙普村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首先是这里的乡村旅游资源可以开发,站在村子里,可以看到整个越西县城的全貌,还有建设中的高铁。每天早晚,县城都有很多人徒步上山锻炼,呼吸新鲜空气。村里还有一个风景点——白塔山,可以重点规划打造。
同时,沙沙普村还有较高的森林覆盖率,空气好,她认为可以配套养猪场规划清储饲料喂养加工、地炉烤乳猪、农家乐,形成闭环产业园。如果沙沙普村紧紧地将自己的发展与县城捆绑在一起,依靠县城发展一定大有可为。
她说,扶贫干部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国家的好政策、资金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为这里带来了新的发展观念。她想,很多年以后再回来,这里一定已经是另一翻景象。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