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艺术人物 | 宋步云:历经三夏暴风雨,傲霜秋实分外甜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琳主持开幕式
著名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邵大箴致辞
就像策展人于洋讲道到:“让我们依沿时光的轴线、岁月的篇章,在艺术作品、影像访谈与实物文献中,了解这位曾经为中央美院做出卓越贡献的画家、师者的传奇人生,走进这位历经了20世纪中国美术流变历程、却未曾得到应有关注的美术大家的艺术与精神世界。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位勤勉开拓的艺术家,将写实与印象、光影与神韵相结合的艺术成就和颠沛流离的传奇人生;我们更不应该忘记他在中央美院校史上的重要贡献。”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这是迎接宋步云先生艺术回家的展览,也是他在中央美术学院首次较为全面的展览,以表达我们对在20世纪筚路蓝缕、艰辛办学历程中,为推动中国美术和美术教育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老艺术家的深深敬意。”宋步云先生既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美术学院的筹建付出了心力,也在艺术探索上孜孜以求、积极探索,他的艺术创作始终走在更加宽阔地为人民服务的大道上。
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画学院教授、此次展览策展人于洋致辞
宋步云先生家属代表、宋步云之子宋慧京致辞
宋步云,1910年9月生于山东潍县。1932年投考北平京华美术学院学习西画,后考取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师从林风眠,并于该时期加入了“杭州美术联盟”、杭州艺专“木铃木刻会”。1934年,考取日本大学艺术系,师从日本画家和雕塑家中村研一,在日时期,参加了新兴木刻运动,创作了一批进步木刻作品发表于左翼联盟刊物上。1937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后,在重庆组织筹办抗战刊物《抗建通俗画刊》、“中国木刻研究会”。1941—1945年,在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和重庆国立艺专任教,教授油画、水彩画课程。他先后在重庆、成都、内江、江津等地举办了七次油画、水彩画个人画展,受到诸多师友的盛赞,成为中国早期油画、水彩画的先驱和卓越代表画家。1946年,应徐悲鸿之约,协助其接管、筹建国立北平艺专,教授水彩画课程、任副教授,兼任庶务主任、代理总务主任,负责学校人事、行政管理工作。任职期间,为国立北平艺专收回了帅府园校舍,修建礼堂,落实了十几处宅院作为教师宿舍和住宅,并配备各类教学基本设施。1950年,经徐悲鸿推荐,在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科学技术普及局任职。1958年,应邀担任人民大会堂宁夏厅的总设计师和美术顾问。1961年,由吴作人、傅抱石介绍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83年,享受离休干部待遇。1985年被国务院办公厅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90年,在山东潍坊市成立宋步云艺术馆。
少年蒙学向艺
中秋节头一天的正午时分,一架马车扬着黄尘颠簸在去往多下的土路上。沿路成片的红高梁和金色的谷子在秋风的吹拂下随风摇弋,弥漫着淡淡的谷物清香,隐约还夹杂着海水的成腥味。
焦急赶路的宋思伦此刻心情喜忧交加,望着丰收在即的庄稼,寻思着如果老天不变脸、秋后就能顺利开割了,家里四十多亩地能比往年多打两三成粮食,再在临村多收购一些,拉到潍县城里定能卖上个好价钱。然而,他又会想起即将临盆的妻子瘦弱的身子能撑得住吗?能顺产吗?刻薄的老父能给她应有的补养和照顾吗?陷人遐思的他又会时不时地萌生出种种期盼,要是妻子能生个带把的就好了,将来跟我到县城去学做生意,自己晚年尽可安做老太爷,享享清福;他祈望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望自家在县城的泽广杂货店财源滚滚不断扩大,早日变成粮庄;祈望宋家平安无事,人丁兴旺......
展厅现场
如果真是个男孩儿,起个什么名字好呢?“沛”有丰盛的意思,祈望小儿未来平步青云,发财致富,索性就叫“宋沛云”吧!想到此,他扬鞭策马,绝尘而去。
小沛云于1910年9月17日出生在胶东半岛潍县最北端、离县城百里之遥的高庄。这是一个古老而贫的村落。村北是一望无际的盐碱海滩,寸草不生,逢大潮可淹三十里,直抵村边;村南属冲积平原,分布着纵横交错的排洪沟,土地贫瘠。风调雨顺之年,老百姓尚能维持一年的口粮:如若赶上洪涝年景,地里颗粒无收,青壮年们便只得带上捕捞工具到海边捞些鱼虾,沿街叫卖,换些钱粮,外加海菜、野菜,勉强度日。
幼年的小沛云经常独自静静地坐在海边,托着下巴欣赏白色的海鸥在海面上互相追逐打闹,上下纷飞扑向大海捕鱼后昂首飞起的姿态;忘情地盯着它们在海面上迎风破浪,挣扎飞翔,随后掉头随风如开弓厉箭掠过冲向远方,后又猛然折返往复循环,不止不休;羡慕地望着它们在暴风雨中迎着闪电高声号叫着神向乌云翻滚的天空,佩服它们不屈不挠的坚初性格甚至幻想自己也能变成一只展翅翱翔的海鸥,自由自在地在无际的海天之间畅翔。他不由自主地拣拾起身边的可恰物在沙滩上画了起来,不知不觉中,在大自然的熏陶下,逐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并喜爱上了绘画。
展厅现场
村里有一座大庙,一位叫王家善的民间艺人给大庙墙上绘制壁画,也为村民画像塑神像,小沛云常常怀着童稚之心跑去观看。老艺人动作灵巧,一团泥在他的手里揉着、捏着,不消片刻便神奇将一活灵活现的神像展现在了眼前。看得多了,小沛云也渐渐地学着老艺人的样子画呀、塑呀。没笔没纸,他就找些粉土满墙满地画,他画山、画海,画海鸥、画神像,他在自家挖泥土捏神像,满院子摆满了他捏的如来、观音、雷公哼哈二将、十八罗汉等小泥塑。不久,院子被他挖出了一个大、每逢刮风下雨,摆放在院子里的那些泥像变成了一堆堆烂泥。如此,他也从不气馁,雨过天晴,又在院子里重新捏个不停。初始,家里人都是“反对派”,认为在家里捏神像不吉利,不注意就给毁了,但倔强的他从不放弃。后来,小沛云的执着劲头感动了母亲,她也开始喜欢上儿子捏的那些活灵活现的泥像了,并成了小沛云的有力帮手,遇到刮风下雨,就帮他把泥像搬进屋里母亲的支持,使小沛云受到很大鼓舞。
他虚心向王家善老人请教,老人看他心有灵性,乐得施教,还他一把刻刀,教他木刻,一时间他对画画、雕刻、捏泥像着了迷。经他努力,技艺突进,越画越好,越捏越像,越刻越赋神采有时比大人还有创造力。他淫浸其中,乐陶陶也,仿佛生活被大大地拓展开来,产生出无尽的憧憬。
展览现场
爷爷看小沛云心灵手巧,是可塑之才,就与父亲商量送他去读书,期待将来能帮衬家里经商。六岁那年他被送进村里唯一的私整,学堂设在大庙内,只有一位叫王振鐸的先生授教。老先生的严规成律使学生们恐惧不安,对学生动辄戒尺掌心,面壁罚跪。小沛云无拘无束惯了,人小淘气,难免受到惩戒,加之每日被困书台,读《四书》、《五经》深感乏味,他每日如坐针毡,身心受到了束缚和摧残。面对老先生的戒尺、刻板的教学,他发厌恶,甚至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
他思念着大海的美好,留恋着画画和捏神像的快乐时光。他常在先生对同学施威时,匆匆下笔画些浪花、海、“风情画”等令难以忘杯的象。然而他的举动没能逃过私塾先生的眼睛,因此受到了更多责罚,在他稚嫩的心灵上刻下了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深切憎恨。每当母亲看到被打得鼻青险的儿子时都会心如刀绞,掩面哭泣。她实在受不了儿子屡遭毒打,便跟丈夫商量转校,于是小沛云被送去县城读书。
改名“宋步云”
1927年,十七岁的宋沛云考人潍县最好的学校,即美国基督教会开办的文华中学。教会学校是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与列强的侵华活动紧密相连,其意图是培养能够取代封建大的型知识分子,以控制或影响中国社会未来的走向。沛云是无神论者,不信鬼神,不信伪说教。作为班长,他经常向牧师提出异议,公开表示“不同意牧师宣扬的上帝是唯一的救世主”,不赞成牧师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反对和抵制牧师所言“中国文化是腐朽的、僵死的,中国文化根本不能救中国”的提法,他的做法得到了同学们支持。
展览现场
为此,校方记恨他,暗中纠结打手对他施暴,杀一做百。结果出乎校方意料,打手却被宋沛云打伤了好几个,其中还有主任的任校长盛怒之下,不问青红皂白给了他一个警告处分。宋沛云校长评理,校长却说:你打伤了人,就要处分你,如果不服就开你。于是,他联合了一些反对奴化教育的同学将此事告到警方,求立案处理,还他一个公道。警方的答复是:文华中学是美国人办的,我们管不了,不予立案。
于是由此事为导火索,在文华中学起了一场进的爱国民主运动学潮反帝国主义奴化教育和宗教侵略。宋沛云任纠察队长,在斗争中他勇敢无畏,拼死争斗,保护爱国同学、游行长达数月之久,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最后宋沛云和学潮主要十人被学校列榜开除。此后,为避免遭受政治迫害,宋沛云与于希宁、王仙坡被迫离开了家乡,踏上了济南求学之路,并更名为“宋步云”,自号“晓初”。
宋步云未曾料到这一别就是六十年之久,直到耄耋之年,在家乡人民政府隆重地为他举办“六十年艺术巡回展”和建立“宋步云艺术馆”时,他才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踏上了他的生养之地。他手棒家乡的泥土亲吻着,眼前浮现出哭得泪人似的母亲,孤独无助地站在高坡上,举着双手无力地挥动着……他哭了,又笑了。
烽烟岁月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的发展进程中,时代、家国与艺术,总是紧紧凝结在艺术家个体的创作与生活之中。
面对家国危难的宋步云,展现了忧国忧民、义薄云天的爱国情怀。1931年,他加入以要求国民政府立即对日宣战为旨意的“济南学生请愿团”;留日期间,他创作了大尺幅油画《流亡图》,表现“九·一八”后祖国同胞国破家亡、背井离乡的悲惨境遇,显现了这位青年艺术家身在东瀛心系祖国的民族气节和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该作受到其师中村研一的欣赏并被其自愿保存,惜今下落不明,只留下黑白照片。
《自画像》 布面油彩 64.5X53cm 1946年
《宋步云之妻高淑贞》布面油彩 91.2×73cm 20世纪40年代
《两江相会在山城》 布面油彩 50×72.5cm 20世纪40年代
《葵花》 布面油彩 56×69cm 1940年
1937年,他毅然回国融入抗日洪流,后在而立之年与友人组织创办《抗建通俗画刊》,并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战画刊》,创作、发表了数十幅表现抗日救亡主题的木刻作品。如今,这些珍贵的图像文献,连同其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于重庆和北京的油画写生作品、50、60年代创作的诸多革命历史题材油画作品,共同汇成了宋步云先生在那段烽烟岁月的人生印迹,留下了富有艺术性情和家国情怀的永恒画卷。
巴山蜀水
1937年,由日本回国的宋步云、高淑贞伉俪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并于武汉失守前随驻武汉机关撤离至重庆。此间他先后在重庆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后任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讲师,教授水彩画。此间他认真教书,并投入美术创作的实践,创作了大量水彩画和描绘重庆街景、记录生活场境的速写作品。
《嘉陵江风光》 纸本水彩 38X53cm 1942年
《重庆雨中都邮街》 纸本水彩 38X53cm 1942年 中国美术馆藏
在重庆,他与留日同学、后又为同事的傅抱石过往甚密,二人常在宋步云寓居的“碉堡”中喝酒谈艺,会心切磋。在老友傅抱石的影响下,宋步云拿起笔墨,开始尝试中国山水画的写生与创作。他以散锋笔法表现山石与风雨,从中既可看到傅抱石的影响,又呈现了可贵的个人性情。在他笔下,滇川地域的秀美风光、巴山夜雨的萧瑟意境、江帆孤影的落日余晖,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942年10月,徐悲鸿在重庆磐溪筹办中国美术学院,聘宋步云为中国美术学院研究员。1942-1945年之间,是宋步云的水彩画创作的高峰期,他先后在重庆、成都、内江、江津等地举办了七次水彩画个展,受到诸多师友的盛赞,在气势、构思和意境的营造上都显现出大家风范。
《风雨孤帆》 纸本水墨 40×41.5cm 1944年
《绝壁飞泉》 纸本水墨 65×32.5cm 1945年
关于这段经历,宋步云讲到,“四十年代中国以水彩画为主,徐悲鸿先生认为我在水彩画上有发展前途,经常给予鼓励,并时常对我的作品加以指导,使我不断取得进步。有时在晚饭后与徐先生一同散步,在松林坡下、嘉陵江边上;有时也登上江中石门观看落日晚霞、来往船只,江边随江涛声送来纤夫的号子声。徐先生时常对我说:‘你必须在技法上练一手高度技巧,才能抓住在作水彩画的短暂过程中得到预期的效果。’我总是到江边练习上几十张,反复习作,失败了再画,在此过程中深切地体会到徐先生的教诲。就如此在两三年中,从沙坪坝到磁器口数公里的嘉陵江岸遍布了我的足迹。”
他还谈到,自己学习山水画主要是受到傅抱石的影响,“在战争岁月里,公教人员生活普遍困难,心情苦闷,傅抱石常与我举杯解愁。他本嗜酒,无酒几乎不能作画,每当饮酒至兴,便欲挥毫,大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之势。他每在课余就到我‘碉堡’通宵痛饮。他家距学校太远,因而每到校必住两宿,与我同饮畅谈。记得是1941年的春天,因有野兔佳肴,通宵畅叙,在酒意正浓之时,他从‘朝山进香’的黄布袋中取出一幅横四尺尚未装裱的画——《竹林七贤》,拿给我看。太好了!画上无签名,是谁画的?他借着酒兴才肯说出,此画是因为讲美术史课画给学生看的。他又进一步对我说,他闭门在家研究山水画整整十年无人而知,我听了非常高兴,恨不得马上将此佳音告知陈之佛先生。次晨待陈先生见此画后,不出所料地拍案叫绝,当即欲解囊为抱石裱画举办画展。时过两月,我即为他在重庆联系到中苏友好协会展厅,按时展出。此次画展轰动了重庆,作品销售一空,多半为法国人收藏。徐悲鸿先生也是首见他的作品,曾屈指称赞说:‘自从有了傅抱石,中国才有了真正的山水画。’”
家国新貌
1949年2月,在北平和平解放大会的现场,天安门城楼上悬挂起由吴作人、宋步云、艾中信、董希文、戴泽、滑田友等创作的十一幅领袖画像,宋步云和他的艺专同事们欣喜地迎接即将到来的共和国新纪元。他在这里见证了北平的解放,也在其后的1950、60年代创作了诸多表现北京城市风光的写生作品,及表现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的主题性绘画佳作。
《午门》 木板油彩 46.4×56.3cm 1947年
《欢庆解放》 布面油彩 81×100cm 1949年
正是在这一时期,他的足迹遍布首都的各处名胜古迹与建设中的工地现场,从天坛、故宫到什刹海,从五塔寺、颐和园到香山的红叶,从古观象台、碧云寺到十三陵水库工地;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也洋溢着共和国早晨的朝气,从欢庆解放的人群到首都之晨的来往市民,从古城初冬扫雪的劳动者到街头伫立的女警察……他为这座城市和城市中的人们写像,也由此呈现了一位历经生活坎坷却永怀理想热忱的艺术家的心路历程。
《什刹海游泳场》 布面油彩 89.1×115.7cm 20世纪50年代
《古观象台》 木板油彩 46.4×56.3cm 1956年
在这里还要讲下宋步云与北平艺术专的渊源,1946年,应徐悲鸿先生之聘,宋步云与吴作人共负重任,克服种种困难,通过封锁线分别率先到达北平,接管并筹建国立北平艺专,并任副教授兼庶务主任,宋步云与吴作人先生成为徐悲鸿先生创业工作的左膀右臂,形成以徐悲鸿先生为主的三足鼎立的坚强领导班子。解放前夕为阻止学校南迁,掩护地下党组织的工作人员,组建中央美术学院与教学工作做出重要贡献,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他还会同徐悲鸿、齐白石等艺术巨匠联合发起并创办“北平美术家协会”,并任常务理事。
河山胜境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随改革开放的春风一起苏醒的,是宋步云的艺术创作。继60年代的水彩风景写生创作之后,晚年时期的宋步云迎来又一个创作高峰期,他的足迹遍布东北、福建、山东等地,北国大地、南国海疆、东南边陲都留下了他游历写生的身影。从长白林海到万里长城、从闽江竹影到巴山夜雨,其晚年的山水画写生创作跨越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展现了这位一生平朴的老画家的豪情气概。
宋步云此时的山水写生创作,既延续了重庆时代的散锋用笔,又融入了其对于水色天光的独特感触。正如此时的他自言,“我作画,不论中西画,从不囿于成法。”其山水画的笔墨、色彩、章法都既有传统的意蕴,又富含实景的特征和时代的风貌,更将他所擅长的水彩画技法和印象派油画的色彩观念融入其中,重在以不拘一格的手法捕捉表现不同景致的神韵,抒写胸中的磅礴意象。
《寒林落晖》 纸本设色 101×51.5cm 1982年
《天池冠桥》 纸本水彩 27.2×39.3cm 1982年
《长白林海忆英烈》 纸本设色 103×158cm 1982年
《万里关山迎朝阳》 纸本设色 100×198cm 1983年
“八十年代起,随着拨乱反正迎来好的政治局面,精神大为焕发。我怀着极其愉快的心情踏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博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长白山林、天池瀑布、镜泊湖光、蓬莱仙岛,沿大连黄海经东海到南海的风光无一不入我的笔下。”宋步云讲到。
宋步云作中国画所用的笔墨虽师古,而不泥古,更不效仿他人。为求水彩画的效果,有时先从深色及枯笔入手,画面留适当空白,他引用中国画的笔法和意境,画出的作品有它独特的韵味。“如《静月潭》。在作国画中运用水彩技法时,首先要知道,水彩色是在画纸表面流动,画完以后仍有色彩流动之感,看起来作品非常生动。而中国画是用宣纸,水彩色很自然地在纸内运行着,因此要先掌握它的性能。在重墨、焦墨基础上,运用水彩技法着色,寻求水彩的韵味,之后结合国画的皴、擦、点、染而成预期效果,形成我的风格特色。如《寒林落晖》。”
宋步云讲到,自己作水彩画从不臆造,每幅作品都是由写生得来的。国画也都是根据写生的稿子进行创作的。色彩的渲染是靠水彩来参考的,如此画法是由八十年代开始试作的。
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曾以丰满鲜美的桃实来比赋青春岁月和人们的美好生活。新中国初期,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宋步云欣喜感奋,创作了一批表现美好生活的水彩画,有描绘日常生活细节之美的蔬果静物画,也有走遍京城和祖国各地景致创作的水彩风景写生。这些水彩画清透、纯净而绚烂,亦见性情。
《花中高士》 纸本设色 132×64cm 1985年
《紫藤》 纸本设色 136cm×65cm 1986年 中央文史研究馆藏
《君子兰》 纸本设色 79.5×63.5cm 1986年
《白葡萄》 纸本设色 136×68cm 1986年
这种美好、清逸的艺术风格一直延展到宋步云先生晚年的创作中。他一直以来不懈探索的中西融合的新画法,最终在其寿桃题材的彩墨画中得以实现,他以这种保留了水彩画色彩和中国画笔墨特色的画法,在意境与质感、光影与色彩的不同层面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这种风格在其晚年创作的多幅表现寿桃题材、果蔬题材的中国画作品中都有所显现。从喜庆吉祥的寿桃到晶莹剔透的葡萄,从故园中的繁茂紫藤到书桌上的盆栽花卉,“善者多寿”与“傲霜秋实”,正是宋步云赋予这一主题的祥瑞美好的意涵。
宋步云讲到,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没有型就谈不上美。美为人人所爱,你的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作品必须有形有色,做到真善美。尤其在国画方面,不论你如何去创新,决不能脱离开祖国传统的笔墨。中国传统的笔墨也是我国绝无仅有的,倘若抛弃中国的笔墨去创新,作品就不能称为国画创作。他在国画创作上除重视传统笔墨外,还运用了外国的焦点透视、投影、光与色彩的明暗对比而构成每幅作品。
光影流年
展示在诸位面前的这些曾经尘封的照片图像,揭示了宋步云作为光影映像的记录者、摄影作者的另一面。他以画家的视角、意匠,与娴熟的镜头语言,捕捉了一幕幕历史的瞬间,他拍摄诸多照片早已为美术史研究和历史文献所引用,而大多数研究者、观者却未曾知晓这些影像的作者为何人。
1942年,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教员在欢迎徐悲鸿归国仪式后合影(宋步云摄)
1946年10月,在洋溢胡同14号,北平美术作家协会成立国立北平艺专教师合影(宋步云摄)
正是宋步云,用留日回国时带回的一台莱卡相机,为我们保留下了这些弥足珍贵的瞬间,也为其早年留学、艺术活动及师友交游、家人团聚,特别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画家群体留下了诸多可贵的影像,这亦可看作是他对于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的重要贡献。
1946年,在天坛公园,北平国立艺专教师合影(宋步云摄)
1947年秋,国立北平艺专由贡院西街即将迁至新校址时的部分教师合影(宋步云摄)
1947年,国立北平艺专部分教师合影(宋步云摄)
今天,如果我们从摄影作品的角度理解这些图像,会感受到另外一番况味:为艺术留影,为时代写照。正如范迪安先生所言,“他认认真真地为新时代新生活写照的态度,表现了知识分子艺术家坦然和真诚的情怀。”这种“写照”不仅出自于画笔,也来源于镜头。
- END -
小编今日推荐
原标题:《艺术人物 | 宋步云:历经三夏暴风雨 傲霜秋实分外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