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独家述评|叩响上海未来之门

潘高峰/新民晚报客户端
2020-11-26 14:08
浦江头条 >
字号

图说:十一届上海市委十次全会昨天召开。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一座城市的未来,一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包含在这座城市的规划设计之中。

昨天上午,十一届上海市委十次全会在世博中心召开。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大多数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个会议对于上海意味着什么。

这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两份纲领性文件:《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决定》和《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标题都很长,看起来挺吃力,但懂的人一下子就能抓住重点:未来五年,上海怎样发展;五年之后再十年,上海会变成什么模样,答案都在其中。

图说:临港踏浪。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这两份文件可以说相辅相成,是目标与方法论的关系,不仅定下了上海“十四五”发展新目标新愿景,也明确了实现目标的新路径。面向未来,上海正朝着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党中央对上海发展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连续4年亲临上海,不断对上海发展赋予新使命、寄予新期望,尤其是前不久他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深情勉励:上海一定能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一定能展现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气象。可以说是寄望深深,嘱托殷殷。

图说:浦东陆家嘴航拍。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昨天,与会的市委委员和列席代表们在谈到如何谋划和推动上海“十四五”发展时,讨论十分热烈,大家在结合各自领域提出个性化建言的同时,有一个观点高度统一:必须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根本指引,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坚持“四个放在”,才能在新征程上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

一份《决定》,一份《建议》,叩响了上海未来发展之门。尤其是后者,经历了广泛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的过程,吸取了各方意见,先后十易其稿,才形成提交全会审议的讨论稿,确保了上海未来的发展,上海人民始终最有发言权。值得一提的是,《建议》的附件中,还有一份“名词解释”,罗列了与上海未来相关的17个“专有名词”。其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五个中心”“四大品牌”“老小旧远”“三大任务、一大平台”,也有“五个重要”“三全育人”“城市家具”等不太熟悉的词句。

从这些名词中,我们不难窥见,上海未来的发展,既有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构筑战略优势,实现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等宏篇叙事,也有对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具体安排。这是一座人民城市必须具备的雄心与暖心,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

图说:上海推行小学生校内课后延时服务。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展望未来,上海到2035年将基本建成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人民城市……这一切,令人神往,更催人奋进。

正如市委书记李强所言,奇迹不会从天降,美好未来靠奋斗,上海干部群众唯有胸怀大局、服务全局、开辟新局,才能用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找到破解之道,拿出管用之策,取得发展之效。

(原题为《独家述评|叩响上海未来之门》)

    责任编辑:刘恋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