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化 | 贵州两研学案例获全国博物馆研学推介

2020-11-25 19: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研学不一定要去北京、西安,贵州也有丰富的研学资源!近日,“2015—2019年度博物馆研学课程及线路推介活动”推介结果揭晓,贵州省博物馆两个案例分别入选“最佳课程”和“优秀线路”。

代表全国博物馆研学整体水平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催生了“博物馆”这一新晋研学游的热度。

研学,让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活起来”

为促进博物馆研学旅行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助推博物馆研学旅行质量的提升,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的“2015—2019年度博物馆研学课程及线路推介活动”,面向全国范围博物馆、纪念馆、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征集近五年来已实施开展过的研学课程和研学线路。

期间,共收到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5家博物馆(包括专委会非会员单位)提交的129项案例。线路及课程包括历史、艺术、红色、自然、科技、民族民俗等各个门类,涵盖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博物馆。

博物馆成为“亲子研学”的最佳去处

在最终评审产生的10项“最佳线路”,20项“最佳课程”,和30个“优秀线路”“优秀课程”中,贵州省博物馆“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纹样创意课程”“重走长征路 探寻伟人足迹”红色研学线路,分别入选“最佳课程”和“优秀线路”。本次入选的项目,代表了目前我国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与线路开发、实践的整体水平与最新成果。

贵州“最佳课程”和“优秀线路”有什么特点?

近年来,贵州省博物馆不断完善和提升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在2019年推出的《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纹样创意课程》和“重走长征路 探寻伟人足迹”红色研学线路,参与人数达2000多人次,除本地青少年参与外,人群还覆盖北京、广东等地。

贵州省博物馆“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纹样创意课程”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纹样创意课程》主要是让参与者通过观察民族图腾,结合视频呈现民族习俗,加深体验者对民族纹样的认知,了解‘穿在身上的无字史诗’背后的传统纹样文化内涵。”贵州省博物馆文创部副主任江钊告诉记者,通过120分钟的理论+实践课程,体验者通过认知、解构、创作,在丰富民族艺术文化体验的同时,还创意性地诠释了馆内文物承载的文化魅力。

理论+实践的创意课程更加吸引青少年参与

除了推出民族文化研学课程,不同主题的研学线路,也成为全新的文化遗产传播产品。

“这条红色研学线路以贵州省博物馆、遵义会议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馆藏资源为基础,并结合贵州近年来最新收集、整理的长征历史文献、素材,进行全新打造。”贵州省博物馆社教部主任简小艳告诉记者,“重走长征路 探寻伟人足迹”红色研学线路,通过“重走长征路、瞻仰红色遗迹、倾听红色故事”,创新“互动探究”式游览,增加参与者的沉浸感,“在增强‘贵博+’理念中,我们希望推动多彩贵州与红色旅游与传统文化旅游相融合,真正实现研学‘新起来’、课程‘多起来’、文化‘活起来’。”

“重走长征路 探寻伟人足迹”红色研学游

据悉,该线路自推出以来,已有来自北京、广东、贵州等地200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贵州遵义,重走长征路,探寻革命遗迹。“接下来,我们还将对研学线路进行优化和创新,不断丰富线路产品,以此激发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研学热情。”简小艳说。

内容来源:众望新闻

文:应腾 李红丽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文化 | 贵州两研学案例获全国博物馆研学推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