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网课教师年薪百万之后,会出现年薪百万的健身教练吗?

2020-11-25 13: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刺猬公社编辑部 刺猬公社

继网课教师之后,网课健身教练也将成为一个新兴职业。这是直播带来的机遇,也是时代的赠礼。

作者 | 园长

编辑 | 杨晶

早上8点半,Keep位于北京望京办公区的绝大部分员工还没来上班,一层大厅里只有保安等几个员工,但Keep直播准备间却早已热闹起来。健身课程直播教练张新宇,已经完成了一节腹部燃脂健身课程的直播,一边喝水、补妆,一边和另一位负责瑜伽课直播的教练同事谈笑风生。一会儿,他们还有另外的课程等着去上。

2020年上半年,Keep上线了健身直播课,张新宇这批教练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Keep。他生于1997年,大学毕业没多久,也曾在线下健身房做过教练。因为疫情,张新宇结束了健身房的工作,赶上Keep正在招人,于是来到互联网公司,做起了健身教练的本行。

张新宇教练在直播中

图源:Keep

15分钟后的8点45,张新宇走进布满音响、显示屏等录制设备的直播间,在提词板上写下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课程要点,站到摄像机前,调好随身耳麦的音量,直播开始了。在Keep App上的直播课模块,很快就有不少用户涌了进来。张新宇能看到每一个新进用户的名字,一一和他们打着招呼。短暂的寒暄很快结束,伴随着动感酷燃的音乐,一堂新的健身直播课又开始了。

此时此刻,还有更多健身教练在Keep等健身平台,甚至抖音、快手以及微信视频号等平台上,把健身内容用直播分享给成千上万的用户。

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期间,许多人已经对这种模式十分熟悉,老师线上教,学生在屏幕的另一端学。现在,类似网课行业那样,Keep等平台把健身内容打造成直播课,吸引了前所未有的用户。

引入直播模式后,线上健身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丰富。而做直播课的Keep等平台当中,有没有希望产生下一个猿辅导、作业帮呢?

健身教练,为什么来互联网公司打工?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直播课平台的基石,也就是教授者本身谈起。

在Keep做教练的张新宇,他的一天往往是这样的——早起来直播间,化妆、准备、上课,结束后吃个早饭,再去备课、背教案,打磨课程细节,参与新课程的研发......必要的健身更是不可缺少,这是每个健身教练都要打熬的基本功。

从这个角度看来,网络健身平台上的直播教练的工作内容,其实更像一个教师——上课、备课、做题(实际锻炼),一样不少。这和线下健身教练的区别很大。

张新宇教练的课程和Keep动态

图源:Keep

“我在健身房工作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工作内容都是卖课。”张新宇说。但在Keep进行直播教学,他的主要KPI是完课率,完全不承担课程销售、转化率等指标,考验的是教学质量而不是销售水平。这就对教练的教学功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促使教练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课程本身上来。

在互联网健身平台,健身教练往往也不再是单打独斗。

在课程“教研”上,他们背后有一整套基于运动科学的研发体系,Keep有关负责人介绍,相当一部分课程设计者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等知名机构,接受过运动科学的专业训练;在内容传播上,平台会有专门的运营组,为教练的平台账号提供涨粉、运营,像打造明星网红一样,帮助教练孵化品牌。

从这些角度看来,线上健身教练已经是一种全新的职业形态。

“我在健身房里只能一次指导一个人,一堂课下来也不过二三十人。但在Keep这边,我可以同时给几百、几千人用直播传授健身知识。”教练张新宇一直有个“全民健身”的理念,在网络直播平台,他的想法也得到了最高效率地实现。

“让优秀教练可以赋能更多用户,让教练获得更多收入跟曝光。”说这话的人是朱玥,她是Keep健身直播课程项目的负责人。

另外,对于健身教练来说,线上平台首先是让教练们打破了收入的天花板,在未来,“年薪百万”也不是不可能;更重要的是,线上平台的精细化分工,给健身教练们提供了课程设计师、教练培训师等新的职业成长选择,打破了另一重职业发展的天花板,让健身教练能够实现经验的积累和进阶,不再是一份“一眼望到头”的工作。

互联网巨头,为何看重健身直播?

在直播的赋能下,健身内容已经迎来了一轮供给侧改革。这场改革的背后,则是因为一片健身需求远未得到满足的蓝海。

此前,互联网健身平台一般用视频、图文等形式向用户提供内容,或者根据用户健康数据,向其推荐较为精准的健身课程和内容。尽管后者相对来说互动性稍强,但总的来说,这两手模式普遍缺乏内容和用户的互动性。而健身又是一项“反人性”的行为,在互动感和临场感缺失的情况下,很多用户难以坚持。

但直播不一样,它能弥补视频和图文内容的互动性劣势,时间和消费成本也远远低于去线下健身房。

Keep(左)和咕咚(右)直播课程页面对比

另外,直播能够“抹平”线上与线下教练之间水平的差距。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能跟着健身平台上经过科学、标准培训的健身教练一起学。

“一些下沉城市用户向我们反馈,说我们平台上的教练比他们那里健身房的还好。”

朱玥对这个现象并不奇怪,在Keep的健身课程表上,许多教练都是行业内的“顶流”。在没有销售转化压力、专心课程内容的情况下,课程质量自然得到了保证。

放到内容生态的角度上看,这也可能是Keep等平台在健身这个垂直内容领域,“逆袭”抖音、快手等大平台的好机会。最近,这些大平台也在健身、生活等品类内容上持续投入,希望在日渐肥厚的线上健身市场上分一块蛋糕。

“只有在健身平台上,用户能够跟着练,不是刷着看。”

一位健身内容创作者告诉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大众化的短视频平台更适合用酷炫的画面为内容导流,但真正能承载深度健身内容的,还是要回到专门的健身平台上来。也只有在健身平台上,健身内容才能找到真正有需求的用户。

由此可见,直播和专业健身产品的结合,将能够发挥出健身内容最大的用户影响力,激发出最大的商业价值。在美国,已经有企业靠着健身直播课做成了科技巨头,比如Peloton。

使用Peloton的硬件和内容进行锻炼的用户

尽管它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动感单车和跑步机等健身硬件,但这些硬件仅仅是Peloton健身内容的容器,需要结合它的付费课程才能发挥最大效果。目前,Peloton的付费会员已经超过100万,内容是这家巨头连接用户的重要一环。

Peloton的成功在前,也让国内互联网健身平台看到了希望。

健身教练离年入百万还有多远?

不过,不是每个网络健身平台,都有成为中国Peloton的可能性。与模式类似的网课产业对比,健身直播课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

这从网课教师和健身课程直播教练的薪酬对比上就能看出来。

在网课教师群体中,年纪轻轻、年薪百万,已经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

在某大厂旗下的网课平台,年薪百万的名师比例已达45%;学而思、作业帮、网易有道等一大批教育机构,也已经产生了“百万名师”,还有不少人是95后。

尽管目前健身课程直播教练的薪水并不低,但年薪百万依然是一个略显遥远的目标。

网课教师能够实现“年薪百万”,它的背后,是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一个需求被充分发掘的市场,以及分工明确、管理科学的企业团队。和发展多年的网课行业相比,健身直播课这种业态只发展了约半年,只有商业模式得到了网课行业的验证,可以“摸着过河”,剩下的就要靠自己探索了。

首先是“缺人”。和很多人的想象不同,线上健身行业的教练缺口仍然存在。比如,就有平台告诉刺猬公社,他们时常“招不够优秀教练”,数量问题仍在困扰着各大健身平台在直播课程上的进一步扩展。

相对网课行业来说,健身直播产品不光缺教练,还需要配备更专业岗位的团队。

尽管目前健身直播教练告别了健身房中的单打独斗状态,有了一定的教研、训练团队支持,但和网课产品一比就还差得远:在网课教师背后,有一整套教研、辅导、产品、销售的综合性团队,能够更科学高效地帮助教师们打造标准化课。网络产品的精细化分工,很值得健身直播产品效仿。

在Keep直播的一位瑜伽教练

放到市场上看,网络健身这种模式还没有得到用户的完全认可,对其效果仍然存疑。

“美国健身行业的渗透率领先中国5-10年。”朱玥认为。想要在中国做出Peloton,让网络健身内容一样受到重视,还要等到市场成熟度和国民健身意识的上升,各大健身平台还将在用户教育上付出相当大的努力。

不过,市场不成熟也代表着机会,意味着等待发掘的用户和市场更为广阔,给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增量空间。最近,Keep提出打造“健身界的李佳琦”,正是想要批量生产一批有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的健身教练,也试图加速网络健身内容在用户中的传播。

以此为起点,“年薪百万”很可能并不是健身教练们遥远的梦。

在网课模式已经被学而思、猿辅导等线上教培机构“跑通”的当下,模式高度类似的互联网线上健身平台也完全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完成线上教培机构五六年的积累。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一份数据显示,2020年网课市场的规模已达3000亿;而互联网健身直播课,也相当有望产生下一个千亿市场。

END

内容产业报道第一新媒体

刺猬公社是聚焦内容产业的垂直资讯平台,关注领域包括互联网资讯、社交、长视频、短视频、音频、影视文娱、内容创业、二次元等。

投稿、转载、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 | ciweimeijiejun

原标题:《网课教师年薪百万之后,会出现年薪百万的健身教练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