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红日亭》登上央视电影频道!一座温暖之城,一段动人故事→

2020-11-24 23: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1月24日上午8时,电影《温暖之城红日亭》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影片之一,在央视电影频道准点开播。电影选景温州“红日亭”,通过一粥一茶的日常生活,从慈善与大爱的视角折射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时代强音。

电影《红日亭》以温州红日亭公益施粥为背景,讲述红日亭义工高春梅帮助从盗窃团伙中拯救的少年阿国,引导他走上正道的真实故事。影片在讲述故事的同时,记录了志愿者们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深刻诠释了温州这座“温暖之城”的大爱精神。

作为一部反映温州本土故事的电影,《温暖之城红日亭》有许多温州义工本色出演,与老戏骨奚美娟等形成表演搭档,演绎温暖之城的真实故事。该片由鹿城区委宣传部监制,鹿城区慈善总会、温州一心智业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2019年获温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2019年中国公益影像节”特约展映影片。

慈善助推城市文明,文明点亮幸福生活。影片之外,“红日亭”不仅是温州慈善的缩影,温暖的地标,更是一张亮丽的“道德名片”,幸福生活的见证。在它的影响下,大爱之城绽放向善之花,一个个好人、一座座慈善地标,都述说着温州城温暖与幸福的故事……

慈善

流淌在城市血脉中的温情

助人为乐,乐善好施,是人性真善美的境界。从隐善15年的温州好人“兰小草”王珏,到爱岗敬业的90后教师陈莹丽;从慈善地标“红日亭”,到道德馆内的“好人墙”;从一个个“最美温州人”,到志愿服务温暖全城……这座瓯江之畔的温暖之州,正在构筑起一条由“人”到“城”,并走向全国的“道德链”。

崇德向善,在温州蔚然成风。慈善地标红日亭,数十载风雨不断,用一碗热粥、一杯伏茶,筑起最有高度、最有暖度的温州慈善地标,成为享誉全国的慈善爱心品牌;瑞安乡贤郑超豪,先后发起创立了六个民间慈善基金,呵护善德善行,同时激励更多人积德行善。

好人好事不断涌现,离不开道德沃土的滋润。据了解,近年来市委宣传部牵头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发现最美温州人,争做最美温州人”主题宣传实践活动,举办“感动温州十大人物”“道德模范”“温州好人”等评选和寻访活动,已累计培育各级各类道德典型1800多人,其中有9人获“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4人获浙江省道德模范,43人入选“中国好人”。

温籍著名演员陶慧敏在电影《红日亭》中倾情出演。陈翔 摄

文明

烙印在城市骨子里的品质

11月20日,温州再次捧回“全国文明城市”金名片,让文明深深烙印在城市的骨子里,成为品质生活代名词。

“礼让斑马线”,查处占道经营,清理小广告,整治环境脏乱差……城市在一次次“掸新”中装扮靓丽容颜。今年4月中旬,我市多部门联合开展以市容环境、交通环境、市场环境、工地环境、小区环境、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通过整治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温州城市之魂,更在创建中一次次得到锻造。今年8月,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并策划的六集纪实片《战疫》正式开播,真实再现温州汇聚文明力量,共克时艰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真实场景,体现城市文明的高光时刻。

此外,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还运用温州文明网、“文明温州”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挥“全市文明宣传一张网”优势,将“光盘行动”“公筷行动”等文明好习惯广而告之,更建成城市书房88家、文化礼堂2515家。

幸福

镌刻在城市灵魂上的愿景

11月18日,市委宣传部牵头,全市各部门鼎力协作,温州如愿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消息传来,温州沸腾,全城亮屏,用“幸福”点亮温州城。

多年来,温州市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从未止步。门前的路修好了,上下班出行的路更通畅了;小区里装了电梯,老人们上下楼再也不会愁眉不展;垃圾坞变身分类垃圾桶,家门口的环境整洁多了……在浓浓的民生情怀中,城市生活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如今,幸福更是镌刻在城市灵魂上的愿景。城市精细化管理,让交通圈不再拥堵;文明观念的转变,使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深入人心;城市建设的推进,让老旧小区不断有机更新,背街小巷更加干净整洁;思想道德的强化,使未成年人教育成全民共同责任……

当慈善与文明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细节,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正如电影《温暖之城红日亭》里诠释的温州公益精神和城市温暖,“大爱之城、诚信社会、道德高地”的城市品牌将是温州城幸福生活的动力源泉。

←识别二维码

收看电影《红日亭》

注:进入页面后,找到11月24日节目单中的“08:13 温暖之城之红日亭”。

延伸阅读

1972年,当地五六位老人合计,开始在红日亭免费烧茶给大家喝。渐渐地,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座赠茶的亭子。

曾经的红日亭,不过是一个简易的钢结构棚架,老人们就挤在小小的棚架里为路人送粥煮茶。在夏天,老人们一般两班轮流烧制伏茶,他们凌晨3时30分就要开始做准备工作,多的时候要烧两三吨水,冒着高温酷暑,有时一直要忙到下午5时,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在冬天,老人们顶着寒风冒着严寒,每天40多公斤大米,淘米、烧水,大火熬煮,洗菜分盘,为孤寡老人、流浪者、清洁工等送上热腾腾的白粥和小菜。其间,还会根据传统节日,免费向路人供应芥菜饭、清明饼、端午粽、月饼、汤圆等特色食物。

如今棚架不再,红日亭已颇具规模,成为温州家喻户晓的一个温暖地标。从开始时的五六人,到现在固定参与服务的三十余人,再到闲暇时赶来帮衬的不计其数的志愿者,越来越多的市民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忙忙碌碌的身影成为城市里的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红日亭的柴、米、油、水、电等日常开支大部分来自市民的捐款。不少市民觉得,在得到了红日亭的温暖馈赠后,自己也有义务为它添砖加瓦。在“红日亭”精神的感召下,温州民间慈善越发蓬勃发展,诸如红日亭、三乐亭这样的公益品牌不断涌现。

来源:温州发布

资料:温州日报、温州鹿城发布

记者:夏婕妤

原标题:《《红日亭》登上央视电影频道!一座温暖之城,一段动人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