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论】“嫦娥”挖土,探月培基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了!
2020年11月24日,注定是中国航天史上标志性的一天。北京时间凌晨4时30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搭乘“胖五”升空。
“嫦娥”此去,山一程,水一程,迢迢近80万公里长途,不止要巡天,还要到月球上“挖土”,并将采集来的土壤和岩石样本封装后带回祖国。这一行动也将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被认为是我国迄今最复杂的航天工程之一。
早已习惯于大规模基建的国人,对于“挖土”并不陌生。月球“挖土”,与基建无关,与耕种无关,与一切习见的认知无关。但是“嫦娥挖土”这个新时代中国故事,无疑会让人回想起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些动人的古老传说。中国人就是凭借着这样的精气神,在进步的阶梯上不断攀登。
“嫦娥”将月壤样品带回地球,让科学家进行系统、长期的实验室研究,分析月壤的结构、物理特性、物质组成,可以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为和平利用空间资源贡献中国智慧。
人类探月的历史由来已久,而“挖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迄今为止,人类只带回约382.335千克月球样本。人类最后一次采集月球样本,是44年前的1976年。
全过程无人操作,全自动采集包装,对于中国人而言,绝对是开山之举。这一无人版的“阿波罗登月”行动,也再一次验证了过去十几年时间中国在航天研究上的精进。
今天的“挖土”,是在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培基,也是在为人类科学研究积累宝贵经验。
随着人类触角的延伸,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注定不会止步。而每一次取得的进步,都为未来前进奠定基础。太空探索的进展之所以激动人心,是因为会使人重新思考作为人类一员的意义。
此次“嫦娥”挖土,也代表着我国探月工程的一次“继往开来”。未来,我们走向外太空的步履必将越来越坚实,而载人登月、建设月球基地乃至更广阔的深空探测,必将步步为营,永无止境。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