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琶洲南区将建“巨无霸”城市综合体!
琶洲南区、黄埔涌旁
将建起一个
“巨无霸”式的城市综合体
集商业办公、品质住宅和公服配套一体
建在地铁11号线赤沙车辆段之上
总建设量超过88万平方米
项目位置图
赤沙车辆段场站综合体项目地块位于琶洲南区内,北至黄埔涌,南至赤沙涌,西至海州路(规划),东至华南快速路,位于11号线石榴岗站和赤沙滘站之间。
本次赤沙综合体项目将发挥TOD枢纽价值,推动城市空间转型,提升片区的城市功能与整体品质。
项目效果图
建265米高地标
打造智慧型城市综合体
规划中提出,该项目要打造面向未来的城市枢纽综合体典范,全时城市综合服务体和生态人文宜居社区。重点布局商务办公、地铁办公、品质住宅、公共设施等功能配套,形成多种业态复合的智慧型城市综合体。
设计方案以“构建生态滨水社区、创新集聚枢纽综合体”为理念进行布局,打造世界级综合体。
高度控制方面,项目主体建筑高度控制为125米以下,临近轨道站点地标建筑控制为不超过265米,满足白云山看珠江新城视廊的管控要求。将打造琶洲南部城市簇群,丰富城市天际线纵深层次,协同琶洲西区构建黄埔涌两岸城市对景。
项目效果图
该项目南北向沿华南快速干线塑造了“万亩果园-赤沙片区-珠江新城”梯级抬升、峰谷起伏的天际线,东西向融入了珠江城市景观带天际线背景。地块总体呈前低后高的空间格局,向轨道站点核心抬升,形成集聚焦点。
整个设计中颇具特色的是
为车辆段加了两层盖板
分别为9米和15米
规划提出,加强盖上盖下一体化交通衔接,营造便捷舒适的全时段开放立体慢行交通环境。通过多层次步行廊道、竖向交通核等,串联地铁站点、黄埔涌及特色城市开敞空间,实现便捷舒适的盖上盖下24小时开放的一体化慢行衔接。
➤15米盖板层,以步行为主,通过“十字形”慢行主廊道和竖向交通核实现与黄埔涌、地铁站及城市特色开敞空间的便捷慢行联系。
➤9米盖板层,主要为停车场、行人通过竖向交通核实现与15米盖板、地面层的便捷慢行联系。地面层,设置连续的慢行廊道和便捷的竖向交通核,实现与黄埔涌、地铁站、15米盖板和9米盖板的便捷联系。
设置连续、宜人的慢行廊道
此外,利用场地高差因地制宜进行低影响开发式的海绵城市设计,打造阶梯式生态公园柔化盖板垂直立面,构建“城-绿-水”交融的城市生态玄关。
打造空中生态长廊,塑造舒适的慢行环线,创造全龄化服务的休闲健身场所。空中连廊允许跨地块连通,作为对公众开放的公共设施使用。
阶梯式生态公园
高标准配置
九年一贯制学校
交通方面,构建八横五纵的区域道路网络,实现片区与周边重要区域的快速联系。
公建配套方面,超额配置面向居住片区人群的公共设施73处,建筑面积为3.98万平方米,占住宅总建筑面积的12.6%。其中,地块一期开发高标准配置一处九年一贯制学校,引入优质教育资源,规划36班,用地面积19440平方米。
➤八横:阅江西路、琶洲大道、新港东路、凤浦路、会展大道、规划横一路、规划横二路、新滘东路;
➤五纵:猎德大道、海洲路、规划次干道、华南快速、会展西路。
地块主要通过规划次干道、规划横一路、会展大道、七星岗路等实现对外疏散。由于该地块是在车辆段上加双层盖板来建设综合体,需要通过上下匝道使盖板层与周边市政道路无缝衔接,衔接9米高盖板出入口匝道9条,共18条车道;衔接15米高盖板出入口匝道4条,共8条车道。
地块内规划公交首末站2座,公共停车场3座,出租车及K+R临时泊位1处,自行车停放场1处,打造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的“零换乘”交通体系。
临黄埔涌滨水界面设计
结合土地储备计划
项目地块与道路分期建设实施
➤近期,2020年启动车辆段基础设施地块、北侧白地及北侧车辆段上盖开发地块和8条城市道路的建设;
➤中期,2023年启动南侧车辆段上盖开发及站点TOD地块、以及4条城市道路建设;
➤远期,2025年启动畜牧总公司地块、2条城市道路建设。
编辑 | 黄嘉露
责编 | 龚倩仪
校对 | 龚倩仪
来源 | 广州日报、大洋网
原标题:《琶洲南区将建“巨无霸”城市综合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