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郭栋谈可持续发展|可持续金融的必要性与多元化目标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使世界经济瘫痪。这让更多的投资者清醒的认识到评估非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传统金融模型必须开始测算并披露来自于环境、气候、社会、政策、治理等非财务风险。
作为人均碳排放第一大国,特朗普2016年当选美国总统之后采取的退出巴黎协定以及一系列维护传统能源发展现状的政治举措给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随着民主党人士拜登在2020年美国大选中的胜出,很多人对美国今后的环境政策重拾信心。不仅在美国,包括中国ESG(环境、社会、治理)相关指数、投资基金都随之迅速增加。长期研究表明,ESG基金没有获得明显的超额市场表现。但随着拜登的当选以及民主党对美国政坛可能形成的长期把控,很多投资人对电动汽车、节能设备、可再生能源等行业将获得的政府支持充满信心,进而期待ESG投资接下来的市场表现。
然而,在可持续金融的领域中,ESG投资只占其中的一部分。近年来,可持续金融业发展迅速。除了国内常听到的绿色金融,包括讨论最多的ESG指数投资与绿色债,其实还包含与ESG投资相关的价值投资、负面删选。另外,可持续金融还涉及国外逐渐盛行的社区/社会影响力投资、分布式金融、清洁能源、清洁科技投资、气候金融、环境保护金融、环境和社会影响力债券等。随着环境、气候、政策风险的常态化,更多的普通投资人需要理解可持续金融的内涵,践行可持续金融理念,助力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可持续金融
到底什么是可持续金融?我近期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管理学教授石天傑和加利福尼亚州共同退休基金董事会治理与战略总监Anne Simpson合著的《金融生态体-可持续金融的战略意义》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任何主观利用和影响金融体系、调动资本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广泛社会效益的金融行为都可称之为可持续金融。
金融行业,包括证券、保险、地产等的贡献普遍超过20%的国内生产总值。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每年更是要以百万亿美元计,超过全球GDP的总和。因此,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可持续金融的必要性
人类迄今为止的经济活动尤其是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所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给我们的生存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全球变暖、淡水短缺、可耕地面积减少、授粉昆虫群落崩溃、塑料污染及海洋鱼类资源退化等。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追求短期的财务利润,而不顾及环境与社会影响是不可持续的。罗马教皇方济各更是将金融及其逐利的短视投资模式作为当今生态系统危机的成因之一。
来自公民投资者的压力与绿色消费者的机遇
现今世界,公民社会的每个人都是或多或少的投资者。我们收入的一部分或者直接投资了股票、基金,买了保险,又或者被间接的投入到国家统一管理的社保基金、主权基金。全球有超过120万亿美元由养老基金、主权财富基金、捐赠基金、共同基金和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管理,占到了专业管理资产的四分之一。随着个人环保意识的增强,大家对个人财产的投资目的、透明度也将产生更高的要求。
在西方,企业的社会责任通常来源于消费者需求。社会、环境责任是一种“正常商品”,随着收入的增加,购买意愿也在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大量的主力年轻消费者的环境意识在迅速提升,也注定他们愿意为“绿色”产品及服务买单。重视社会、环境影响力的企业拥有较高的员工满意度。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将近半数的年轻人愿意低薪加入重视社会及环境影响力的企业工作。在中国,企业更多的追求合规。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政府的环保行为包括监管力度的加大通常也是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的政策反应。
来自监管的压力与政策的机遇
由于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各国政府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愈发重视。在国内,政府对末端污染的监管力度加大,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节能减排要求。专注于短期财务回报,忽略环境影响,将可能受到行政处罚,损伤企业信誉。简单的规避风险、应付检查显然已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
同时,政府对于清洁能源、清洁科技的鼓励政策及财政补贴有增无减。美国更支持绿色发展的民主党政府也将给发展绿色经济带来更多的机遇。由于清洁技术相比互联网科技更加重资产,发展周期更长,因此更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参与。比如电动汽车的补贴,风能、太阳能、固体废物转化能源上网电价补贴都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绿色、可持续的投资机会。
企业自身发展可持续的机遇
金融系统的重要社会作用是利用低成本的方式将资产引导至高收益的投资。如果不能有效发挥这一作用,社会就无法为创新提供资金,减缓财富积累的速度。然而在资产的组成部分中,自然资产和人力资产的总量远远高于金融资产,但却在量化的过程中被忽略。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可持续投资的收益依然没有被广泛认可。
可持续的企业文化有助于提高品牌的忠诚度。比如使用绿色的材料、绿色的供应链,打造绿色的产品、提高产品的回收再利用率等可以有效提高消费者忠诚度,提高产品定位,也便于差别定价。可持续的企业文化同时意味着更加注重员工权益包括供应链企业员工权益,以及对生产车间、公司所在地域居民及社区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理论上讲,节能减排可以降低成本。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可以提升产品黏力,从而形成定价上的优势。员工对绿色企业文化、价值的认可有助于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减少人员流失及培训成本。可持续管理对于企业是一种创新的理念,而创新依然是企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一项来自施罗德投资的调查显示,超过67%的投资者认为社会责任、排放、清洁能源的使用以及员工的关怀度都会有收益。我们的研究表明,企业社会声誉的提高与财务业绩,收益的改善也非常相关。然而,还有很多投资者依然看重短期的收益,忽略可持续的在提供稳定、长期收益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长期、稳定的盈利模式,短期的经济效果有时不甚显著。
践行可持续金融-多元化的目标
不论是恶劣的环境问题,比如全球变暖,空气、水流、土壤污染,还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比如持续的贫困,教育、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都要求我们信奉多元化的发展目标。在企业层面,我们需要摒弃过度依赖短期经济指标的做法,融入更多的环境(包括排放、能效、废物管理等)、社会(包括工作条件、安全、公平交易等)、企业管理(包括商业道德、透明、管理层多元化等)等指标(ESG)到业绩考核当中去。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在委托人与管理层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高强度激励增加财务舞弊。比如当我们赋予每股收益(EPS)这一指标过多权重的时候,管理层可以通过多报收益或相应的多报资产/少报负债的办法提高收益。这是一种常见的会计舞弊方法。相反,委托人可以增加考核标准,比如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ESG)相结合考核管理层业绩。原则上讲,多指标的披露会给作假增加难度,因为有问题的指标在其它指标面前将显得不协调。在其它领域,比如气象预测、宏观经济预测、电量预测以及精神病诊断等,都是建立在多指标、多模型加权平均的基础上的。
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年轻人外出就餐已不仅仅看重饭菜是否可口,而更多追求全面的体验,包括菜品的呈现、价格,餐厅的服务,装修,地理位置的便捷,甚至原材料的使用是否环保、绿色等。因此,饭店的成功或可持续的收益将取决于以上所有的因素,而不再仅是厨师做饭的功夫。如果只是追求单一的目标或者短期利润的最大化,就会造成收益的不可持续。比如植树,如果只是单纯追求数量,种植最便宜的树种,不考虑树种、生态的多样性,虽然达到了短期的目标,但却大大降低了树种长期存活的概率。
再比如管理当今的企业,需要多元化的管理团队协调遍布全球的供应商以及制定因地制宜的销售计划。来自于不同领域的员工,包括性别、民族、年龄、社会、经济及教育背景,可以更好地了解目标群体,为企业提供更为宽广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经验。我们的研究表明,管理层的多元化可以有效避免群体思维,减少重大错误发生频率。越来越多的政府开始规定上市企业董事会成员中女性比例。港交所也从去年开始倡议董事会成员的多元化,尤其是增加女性代表比例。大型机构投资者开始呼吁其投资的企业进行多元化改革,也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管理层多元化作为领导业绩考核的目标,直接与薪资挂钩。
多元的企业文化也证明与财务业绩有着正向关系。根据麦肯锡公司报告的数据,在12个国家的1000多家公司中,女性高管比例高的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可能性越大。民族/文化多元的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也更高。相反,领导层组成单一的公司实现高于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的可能性就要低很多。消费者环保意识正在上升,而忠诚与品牌的社会和环境意识有关。有超过半数的投资人认为缩小男女公司差、缩小管理层与员工工资差距,以及工作场所的多元化(包括性别、民族、年龄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不同)对企业盈利有着重要作用。
可持续金融的发展趋势
联合国早在2004年就推出了《责任投资原则》,社会责任投资者也在迅速增加。全球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资产管理总额在2018年底已经达到了31万亿美金,相当于专业资产管理总额的四分之一。大型机构投资者,如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世界上最大的退休储蓄池)、挪威未来基金(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和公认为全球投资行业领袖的美国加州公共退休基金(美国最大的资产拥有者)都积极接受并将环境、社会、管理(ESG)战略纳入其投资组合。
在国内,ESG投资还并非主流。虽然中国在绿色债券的发行上处于领先地位,关于ESG投资的讨论与实践也有所上升,但整体仍处于初级阶段,投资产品相对单一。很多企业开始认识到可持续理念的重要性,也开始披露相关环境与社会影响力信息,包括上市公司的头部企业也根据规定发布ESG年度报告。但大多数企业并没有也不清楚如何将可持续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及发展战略中去。
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要求我们遵循三重底线的发展模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让大多数人分享到发展的红利,保障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金融系统在可持续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诸如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灾难、疫情等风险的常态化,投资者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需开始重视非财务风险的规避,改变淡化长期系统性风险来实现短期利益最大化的传统投资理念。未来的金融体系需要融入自然资产、人力资产的评估,从而对资产收益、外部风险有更全面的理解,为我们可持续的发展更加合理的配置资源。
(作者郭栋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研究员、国际与公共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可持续发展政策与管理中心副主任,近期与石天傑、Anne Simpson合著《金融生态体-可持续金融的战略意义》一书。)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