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懂的《纯粹理性批判》究竟讲了些什么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是整个哲学都绕不开的一个关键环节,而从整个人类思想史或文明史的角度来看,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阐述的思想,有一部分成为现代世界人们的“常识”,虽然没有成体系的存在与所有人心中,但却以散落碎块的形式,构成了现代人思想的基石。
那么《纯粹理性批判》到底讲了什么,康德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用了什么具有里程碑式的方法?
要回答这些问题,可能并不是简单的一篇文章能够实现的,甚至要几倍几十倍于《纯粹理性批判》篇幅的内容才能初步完整的呈现。但如果换一个思路,以一种个人总结的方式,目标是让自己以及更多对《纯粹理性批判》没有过接触的人有一个初步的概览,那么还是可以大胆的尝试一下对康德的思想进行概括的。
本篇将以三个步骤——核心、内容和总结,对《纯粹理性批判》进行解读。其中【核心】部分,将会用最通俗的语言,抛开康德那些哲学性的术语,来去理解《纯粹理性批判》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内容】部分,按照原书的五个大的篇章——先验感性论、先验分析论-概念分析、先验分析论-原理分析、先验辩证论、先验方法论,通过概要总结,来厘清康德的思路;最后【总结】部分,在一些不同的侧面,找到理解《纯粹理性批判》的不同线索,并给出一些个人的理解。
【核心】对思考自身的反思
人在自然界中最大的特质是什么?有说人会使用工具,但这似乎只是一个结果性的表象,在这个表象之下持续向内追寻的话,终究会遇到一个关键点——人是会思考的动物。
那么什么又是思考?粗略地来说,就是在我们大脑里所呈现出来的那些东西。可以是看见一只羊时的反应,也可以是看见之后对这只羊形象的再现回忆。但这种思维似乎并不是人类的特质,从动物世界的捕食过程中,我们似乎也能推断出它们具有这样的能力。
更深层次的思考,应该是人类可以将看到的每一只羊,寻找出它们的普遍性,并构建出一个“概念”——羊,从而可以脱离单独一只羊的形象,而从普遍性的角度,更加抽象的去思考“羊”。从而在思考和对话中,不用说“我昨天晚上在悬崖上看到的那只活物”,而可以说“羊”。
由此可见,能够生成“概念”是人的一种关键思维能力,但这些就够了么?人的头脑中,如果只是充斥着羊牛猪狗之类的概念,并不能说他会思考。“概念”只不过是思考的素材而已,真正让思考活起来的是人可以用“概念”进行“判断”。比如说“羊是活的”,“羊可以吃”等等,这些内容,也可以被称作“知识”。
所以,通过对思考本身的反思,这个人们最习以为常的行为,可以被粗略的解构为——概念的形成(思考的素材)、判断的形成(思考的动作)。而那些被公认的判断,就沉淀下来,成为了人类所共有的“知识”。
【核心】对思考能力的质疑
思考所带来的知识,给人类带来了这个星球独一无二的发展能力。环顾现代世界四周,每一样的人造物,都凝聚着被我们分类为不同知识的内容,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等等。这些飞速狂奔的知识,都共享着思考的本质性的东西——概念的形成和判断的形成。
以概念和判断为地基构建起来的各个学科的大厦都异常宏伟,只从其效果来看,这些知识似乎都牢不可破。但如果把目光深入到地表之下,思维敏感的人,就会隐约的产生一些担忧。即便是科学现实的丰硕成果已经可以从结果层面证明了人类思考的现实性,但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都会发现这其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
这问题就是知识的地基,也就是概念和判断,并不具有绝对的真实性,或者说总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人类得出的概念,是否真的有效,人在概念上做出的判断,是否具有现实性?
如果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人类知识的宏伟建筑,也只不过是一种偶然的奇迹,其根基是不牢靠的,是随时都有可能崩塌的。大多数的科学,基本都绕过了这个问题,或者说把它悬置起来,假定概念和判断的有效性,在此之后去发展具有应用性的科学知识。
但有一门学问,关心的就是思维的本质问题,无论是称之为形而上学也好,玄学也好,抑或是哲学,总有一些思维敏感的人,在“杞人忧天”。他们担忧我们所引以为傲的一切科学成就,只不过是一场幻梦。
所以哲学当中一个最重要的追问,就是概念和判断,以及在此之上形成的知识,是否能反应现实。
【核心】康德式的问题分析
当这个问题落到康德那里时,早已形成了很多固有的见解,有人(唯理论)认为人类可以通过理性来把握一切,有人(怀疑论)认为除却现实的经验之外,一切不过是人类习惯性的幻觉。这两方在康德所处的时代各持己见,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观念战场,然而并没有谁能够真正打败谁,也没有谁能够真正赢下这场思想的争斗。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康德并没有掉入传统的窠臼。大多数人面对一个问题,都是努力的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但康德式的解题方式是返回问题本身,他看到对这个问题的互斥的回答,在某些方面来说都可以是对的,而在另一些方面来看又都是错的。这时,如果继续沿着现有的问题思路作出解答,无非也就是在现有的答案中选择其一,永远也无法真正解决。
康德认为,没有无法回答的问题,但如果问题导致了矛盾的答案,那么就是“问题”本身出了问题。也就是要回到问题本质上,去思考问题的源头,并对问题加以修正。
原来的问题是:人的概念和概念的判断,也就是可以统称为知识的东西,是否具有现实性。在这样的问题形式之下,答案只能二选其一:有或没有。
康德回到问题本身,对其做出了修正。并不直接去问所有的知识都是否有现实性,而应该去问,导致知识现实与非现实的分界线是什么。也就是说,哪些知识是我们可以百分之百确信的,具有现实性的,哪些知识是我们无法说清楚现实性的。康德把原本二选一的是非问题转换为一个范围的问题,这也导致了他对这个问题解决的方法,并不是去单纯论证,而是先去划定范围,然后依照范围进行论述。
【核心】康德的观点
康德对这个古老的哲学问题的解答,可以从几个对立的概念入手,进行一个粗浅的理解。
首先是,可知和不可知。康德认为人所获得的概念以及对这些概念的判断,有一些是现实的,有一些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这个世界上有我们可知的、确切的东西,也有我们不可知的东西。那么如何划分这个可知和不可知呢?
那就是第二对概念——本体和现象。比如一个苹果,我们看到的,以及所得到的苹果的概念,都是“现象”,也就是苹果向我们的知觉呈现出来的东西,我们认识到它的颜色,必须是在我们视觉可见范围之内的,味道,形状等等都是。这现象是我们可知的,但现象背后苹果的本体究竟是什么,我们是无法越过我们感知的限制去了解的,也就是本体,或康德所说的“物自体”是无法被认识的。
本体和现象这对概念,是整个《纯粹理性批判》的钥匙,康德对知识划分的界限就在这,现象是可知的,本体是不可知的。
在划定范围之后,也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在可知的现象领域,依然要回答我们的概念和判断为什么是具有现实性的这个问题;而面对不可知的本体,我们也要去探索,即便是不可知,我们是否还能做点什么。
这也就构成了康德哲学的两大核心内容——认识和实践。对于可知领域,我们的认识是如何发生的、如何有效的、如何运作的,这也就是认识论部分。而不可知领域里,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可以希望什么,这是实践论,或道德哲学部分。
先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依然有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内容和形式,或叫经验与先验。康德认为,一切我们能认识到的,能产生确定知识的东西,都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内容、经验,也就是现实中我们遇到的、感受到的东西,还有一部分是这些内容、经验的组织结构,也就是形式,康德把这些称作先验的,也就是“先于经验”的东西,它们并不在被认识的对象之中,而是在我们人的先天思维里。
这样一来,认识,就变成了人与现象的一种必然互动结果。对象提供了内容,而人的思维提供了形式,经验与先验结合,成为了知识。这样一来,知识也就必然具有了现实性,虽然知识是在人大脑中的东西,但人大脑中的思维为这些知识提供了结构,并非完全被动的呈现,大脑中的知识也是由于这种形式上的桥接,而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现实性。
而对于那些不可认识的东西,康德认为我们至少还可以做点什么,以及在这个做之外去希望点什么。也就是那些无法用经验完全验证的东西,可以被称作理念、理想甚至信仰,人可以用自身行动去追求,去尽量地靠近,这也就是康德的道德实践观。
以上基本上就是《纯粹理性批判》的一个大致脉络,从认识到实践。认识当中从感性到知性到理性,而实践讲的是一种方法,一种指导。康德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先验唯心主义”,这个先验就是说明他研究的是思维当中的形式部分,唯心则讲的这些形式并不是属于认知对象的,而是人的先天提供的。下面我们来简单的逐一了解《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各个部分:先验感性论讲的是感性的工作原理,先验分析论(概念分析和原理分析)讲的是知性的工作方法,先验辩证论讲的是对理性的探讨,先验方法论则是认识论之后的实践方法论。
【内容】先验感性论: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以下的内容里,尽量绕开康德的哲学名词,用通俗的方法来去对康德的观念进行解读,虽然不能避免庸俗化,但或许对现在以及对在哲学之外理解康德有更大的价值。
康德的感性论、分析论和辩证论对应的是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种人的思维认知能力,简单的说,感性是获得概念的能力,知性是做判断的能力,理性是做推理的能力。人的思维就是首先对外界反应形成概念,然后在概念基础上作判断,以及在判断的结果上进行扩大化的推理。康德就是遵循这样的认知过程来构建自己的认知论的。
在认识的最初阶段,康德就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突破。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哥白尼式的革命”,就是由于其在感性认知领域所提出的不同观点。在人们固有的思维里,概念符合对象,这是基本的常识,亚里士多德也说了真理就是概念与对象相符。
康德认为这种固见就像此前人们认为太阳绕着地球旋转的地心说一样,是被一些现象所迷惑了。他认为认识论需要有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也就是在原有的地心说的基础上转换角度,提出日心说,在原来人们都认为概念应该符合对象这种传统思维基础上,提出全新的理念。
先验感性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象符合概念。当然这个不能单纯的从简单的字面去理解,否则就会将康德哲学彻底的违心化,觉得康德向贝克莱那样,认为心外无物。
这就涉及到前文提到的,康德的一个核心划分——本体与现象。一切人类的认知都是现象领域的事情,而这些认知是由内容和形式构成。经验提供内容,先验提供形式。经验在客体,在外界,先验在主体,在内部。而且“先验”叫先于经验是因为其逻辑在先,人在组织经验的过程中,必须以先验的形式为基础,否则我们就无法认识任何一样东西。
先验的形式就是空间和时间,康德认为空间和时间不属于被认知的对象,而是存在于人的思维当中,是一种先验形式。一切被认知的对象都在空间和时间内,我们都要用时空形式去认知它们。人为这些对象的现象提供了这些形式,这也就是对象符合概念的根据。
但在这还是要说一下的是,康德并不认为我们的思维能够决定认知对象的本体,因为本体是无法认知的,所以我们只是为本体的现象提供了一个时空形式,我们没有能力去认识其本体,更不能决定其本体。
在先验感性论部分,最核心的就是本体与现象的划分,让现象成为稳定、确切的可知的,而让本体承担起不可知的东西。这样一来,就可以明确的去进行不同层面的探讨了。
【内容】先验分析论-概念分析:十二范畴
在对感性素材进行统合形成了概念之后,人的思维就要对概念进行连结,并做出判断,形成知识,这就是知性的能力。康德认为有两类判断,一种分析判断,一种是综合判断。
分析判断就是在判断中,就能得到结论的。比如“热水是热的”,这个判断结论就包含在判断之中。还有一种就是要借助第三方验证才能得出结论的判断,比如“人是会死的”,这个判断就需要经验性的去验证。
康德认为,分析判断并不能给我们提供什么新知识,只有综合判断才能产生新内容,所以关键要讨论的就是综合判断。在先验分析论的概念分析部分,主要是探讨都有哪些种不同的判断类型。
判断,其实就是一种逻辑,康德将西方哲学中积累下来的逻辑转化为他的判断类型,也就是四大类的“范畴”——量、质、关系、模态。
举个通俗的例子,比如对一个苹果的概念,首先我们会做一个量的判断,比如它的大小体积,颜色的程度等等;其次会做质的判断,也就是是不是能吃的、有什么营养等;随后还会去作一些扩展性的关系判断,比如有苹果树才会结苹果,吃了苹果就会饱等等;另外关于这些判断是否是真的,或者是偶然还是必然的,这就是所谓模态。
这四大类的范畴,前两个量和质,是关于事物本身特性的判断,第三个是关于事物跟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判断,而最后一个模态不涉及事物本身,而是一种主客体之间,也就是在认识者与被认识的物之间的一种判断。
在每一类的范畴中,又可以分为三类,在此就不展开了。康德是按照正、反、合的结构去构造的。也就是肯定,否定和否定的肯定,打破了原有的二元对立的逻辑思想,这也是康德的一种创建。
在先验感性论中,康德通过改变视角,让感性所获得的概念具有现实性,在先验分析论的概念分析中,康德提出了十二范畴,也就是判断的类型。那么接下来要论证的就是这些判断类型,是如何具有现实性的。
【内容】先验分析论-原理分析:图式思考
纵观整个《纯粹理性批判》,先验分析论的原理分析部分,可能是最艰深的部分,因为这部分离现实经验足够远,以至于必须全部用概念思维去掌握,同时又不像理性部分那样本身就是关于一些不依赖于经验内容的理念性的概念。原理分析部分关键解决的就是范畴如何应用到认识中,同时确保其现实性的。
前面我们提到了,康德核心关注的是综合判断,综合判断就需要一个第三方的验证。在感性当中,我们可以对现象有一个“直观”,比如在提到苹果的时候,头脑中会有一个图形化的苹果与之对应,这样去判断苹果形状时就可以参考这个直观的形象,作出判断。
但在对概念进行操作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不能依靠于直观了。所以康德创造了一个思维的类比,当我们要对概念进行判断时,也会有一种类似于直观的“图式”,通过对比“图式”,或者说通过图式所架起的桥梁,人的知性判断才具有了现实性。
那么这个图式是什么呢?康德认为是感性条件中,也就是空间和时间中更为基础的时间,因为凡是现实中的东西都必须在时间中,这样通过利用具有时间特色的思维,人就可以把范畴运用到现象当中去。
时间的图式可以分为:序列、内容、秩序和把握,实际上就是对应着范畴的四大类别。而在这个基础上,康德提出了知性的原理,它们分别是:直观的公理(量的判断)、知觉的预测(质的判断)、经验的类推(关系判断)、经验的公设(模态判断)。
康德对这些原理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在此就不一一展开,总的来说,其结论就是知性的运用,是有其规则的,而这些判断的规则,也是有现实性的。比如在关系判断中的因果关系,就是时间的先后顺序的一种体现,根据时间秩序这个图式,因果关系不仅是人思维的一种模式,而且具有了应用在现实中的特性。
【内容】先验辩证论-灵魂、自由与上帝
如果只停留在知性,那么一切知识都是可靠的、稳定的、现实的。但偏偏人不安于现状,或者说是无尽的求知欲,推着人类去探索,比如针对主体,在判断基础上不断去推理,于是就产生了是否有灵魂这个问题;针对客体,在因果关系上不断的推理,去探索终极的原因,于是就产生了自由是否存在的问题;在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上,不断去追问,于是就产生了上帝的终极问题(这也能看出康德三分法的特征,主体、客体、主体与客体的综合)。
康德认为,这种超越了知性判断的理性推论,已经超出了认知界限,也就是进入了不可知领域。传统的形而上学对这些问题得出的结论——灵魂不朽、自由意志、上帝存有,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针对自由部分,会产生诸多“二律背反”,也就是矛盾的结论都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
这就有点像最开始我们提到的康德式的解题方式,康德认为这并不是结论的错误,而是问题本身的问题。回到问题本身,关于灵魂、自由和上帝,这本身都是本体的问题,而非要问它们是否存在和不朽,那就是向本体提出了一个现象领域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注定得不到答案。
康德把这一部分命名为“先验辩证论”,其实际意义就是在于去辨别将理性运用到一种极限,从有限去追求无限时,会遇到的一些问题,或得到的一些“玄想”。或者说,用“认识”去认识“不可知的本体”,这不是关系到错误结论的问题,其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
那么是不是就放弃理性的这种追求呢,康德认为虽然我们无法认识,但我们可以去实践,用实践去逼近本体,去满足理性的这种追求。
【内容】先验方法论-康德的“社会契约”
在先验辩证论中的三大终极追问——灵魂、自由和上帝,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理解。
而既然说到实践,也就以人可以开展一些行动为前提,这本身就是自由了,所以自由就不再是个问题。那么关于灵魂不朽和上帝存有这两点,康德认为这种理念,或者说理想甚至是信仰,是保证人们能够以道德的名义生存的共同前提。
当然,人可以自身向善,但这种完全自觉的行为,是要求极高的。只有有一个最高的道德观察者——上帝存在的时候,上帝有奖赏和惩罚的权力的时候,人才可以更加轻松的向善。那么这种奖赏和惩罚,如果没有一种来世的应许,就会遇到现实的困境,人们会问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当灵魂进入天国,好人自然就会获得好报,这种奖赏的分配,让人有了一种希望,有了对善的践行,对苦难的忍受,对恶的排斥的希望。
康德也曾经说过卢梭的理论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从霍布斯到卢梭所形成的“社会契约论”,讲的就是当人们聚在一起形成社会的时候,会“签订”一种契约,在对这个契约的履行中,人们能够更好的和平相处。从这个角度来看,康德的实践理论,或者说他的道德神学,是“社会契约论”在形而上学层面的延伸,抑或是更加本质的思考。
康德也这样评价自己的哲学,就是给知识限制,为信仰腾出位置。康德并不是冰冷纯粹的理性主义者,在其哲学观念当中,有坚定的理性部分,也有热情洋溢的人文精神。
他通过给知识划定界限,区分出本体与现象,让凯撒归凯撒,上帝归上帝。在知识的领域,是自然规律在做决定。而在不可认知的领域,则是需要人的道德,人对上帝的信仰,以及在这个信仰指导下的实践能去探索的地方。
【总结】《纯粹理性批判》的四三二一
在对《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部分进行逐一了解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线索的发现,来去更好的理解康德的哲学观念。
在此总结了“四三二一”,虽不能完全的体现出康德的观念,但是可以从不同维串穿起对康德思想的研读。
四——“四张表”
传统逻辑表——>范畴表——>图式表——>知性原理表
由于知识的核心就是判断,在认知论部分,康德从“传统逻辑表”推出了“范畴表”,获得了先验判断的类型,用“图式表”给先验判断赋予了现实性,并得到了“知行原理表”这些判断的根本原理。
三——“三划分”
本体——现象——主体
康德最具有创见的理论,就是提出了现象与本体的区分。如果把人加入进去的话,在一个认知过程中,人是主体,对象是本体,而人跟对象共同创造了现象,对象提供了内容,人提供了形式。
二——“二领域”
由于划分出本体和现象,康德的哲学就存在着本体的不可知领域和现象可知德领域,对本体不可知,只能用实践去把握,对现象可知,则可以用认识去把握,由此产生了实践与认识的区别。实践依赖信仰,认识产生知识,最后又得到了信仰与知识的关系。
一——“统一”
康德哲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点就是在于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肯定,也就是从哲学层面给人的自由进行了现实性的论证。所以他的所有内容的基础,从认识到实践的根本,就是在于人的一种自我“统一”。只有一个连续的、统一的人才能去认识,才能去实践。康德的哲学中,蕴含着对人的一种最高的尊重。
另外,人的理性所追求的,就是对一种统一的世界的追求,从有限到无限的追求。从知识的角度,如果没有一种统一的知识假设,人们就会丧失不断进步的动力,如果没有一种总有一天会完成的期待,人就会陷入一种虚无的境地。
从人生的角度来看,当我们提到“人生”时,本身就是一种统一,对人已经经过和还未经过的生活的一种统一,很多人生内容,也只有在这个统一的基础上进行的思考与判断。
但人永远也无法确切的获得一种统一感,理性也无法追寻到世界的终极统一,就连人生也在最后一刻之前是无法完全想象的,而到了最后一刻,自身也无法对这个完整的统一人生进行思考了。
但正是如此,这种无法彻底获得的统一,变成了一种理想,一种信仰,一种追求的目标,人生才因此而有了高于物质生存层面的追求和希望。这种追求就是对理性当中的那个终极目标的无限迫近,理性主义者必然是完美主义者,完美是不存在的,只能在理性中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可以从很多的角度去解读《纯粹理性批判》,从认知、从实践、从理性、从自由、从道德等等,但这些都可以看做康德对完美的一种追求,其理论本身,也是对完美形式、完美的人类思维方法的追求。
所以不能说《纯粹理性批判》是一本完美的书,但是它是康德所能设想出来,最完美的关于人类如何在现实的世界中追求完美的理论,康德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理性使人趋向完美,理性本身塑造了完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