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年的杭马赛道会说话,跑一场“黑科技”马拉松是什么体验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发自杭州
2020-11-23 07:57
来源:澎湃新闻
私·奔 >
字号

杭州马拉松鸣枪起跑。

22日,杭州马拉松在鸣枪后一两个小时就被“送上”微博热搜,其中的原因有很多——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万人齐跑的“双金+”赛事,七成风景“非湖即江”的最美赛道,鸣枪之日恰逢农历“小雪”的断崖式降温,以及刷新34年国内选手赛会纪录的最快速度……

但如果让跑完这次杭马的近万名跑者回答“杭马为什么这么受欢迎”的问题,很大一部分答案是“杭马越来越智能和聪明”以及“杭马越来越安全和细致”……这是澎湃新闻记者在杭马全程项目终点处听到的真实回答。

“每一届杭马,我们都希望在数字化上不断推进。”这是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张亚东的期待,“杭马不仅要走在数字化马拉松的前列,还要让跑者得到更好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杭马的数字智慧和管理系统。

数字化和黑科技

11月22日,广汽HONDA·2020杭州马拉松落下大幕。来自云南的精英跑者粟国雄第一个冲过终点,以2小时13分24秒刷新了杭马过去34年中国籍跑者的最好成绩,而在这个新纪录背后,更让跑圈惊喜的是,杭马在数字化的道路上愈发完善。

在跑过27.5公里的计时点后,跑者郭伟斌看了看手机上的杭马小程序,在那个实时数据系统上,当时显示他前方有差不过150名跑者领先于他,时间已经过去了1小时50分——在他身前差不多8公里的位置,他看到领跑第一团队的两个人。

“当时我意识到我的配速已经超过了我的计划,我很有可能创造PB(个人最好成绩)。”郭伟斌回忆着第四次参加杭马的最大不同,就是杭马的智能比赛系统,让他更可续地掌握了自己的比赛状态,“这个数据感觉比我的手表更精准”。

而就在郭伟斌意识到自己有可能创造好成绩的同一时段,终点处杭州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一块巨型屏幕下方,调度和指挥急救和服务保障的负责人看着实时数据变化,拿着对讲机提示赛道上的急救人员。

“22.5公里和30公里处目前没有跑者,大部分在17公里和25公里左右,保障人员和设备可以适当向这两处调动……”

让整场赛事从跑者到保障人员再到志愿者都精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这个被称为“数字智慧和管理系统”的全新“黑科技”。

事实上,这也是杭马从去年的“数字2.0”升级到今年“数字3.0”的最大改进——整条赛道上10个360度监控摄像球无死角捕捉赛道动态;

80名配备AED设备的急救人员携带带有卫星定位和摄像功能的执法仪,随时与指挥室进行视频连线;

每2.5公里、共19个芯片计时地毯精确监控每个赛道的跑者状态和人数……

这一切大数据都借助阿里云技术以可视化的形式出现在杭马指挥室和赛道终点的大屏幕上,以及每一位跑者用手机登录的APP小程序上。

“三年前当我们做出‘数字1.0’的时候,我们只是点对点的进行数字化合作,比如住宿、旅行和交通。到了第二年,我们把这些数据串成了一条线,把跑者和观赛人群的体验用小程序串起来。”

当聊起杭马数字化的发展,阿里体育副总裁黄春翔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2.0”到“3.0”,杭马在注重所有人比赛体验的同事,用数据将整场比赛“武装到牙齿”。

“今年的‘3.0’,我们更注重跑者体验和安全性,我们不仅将数字可视化开放给C端用户,还让跑者的团队甚至是家人和观众都能够通过信息,了解到整个比赛,将所有和比赛有关的人都融在一起。”

三年前,阿里体育独家承接下了杭马的运营权,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杭马最重要的标签除了“最美赛道”,又多了一个“数字马拉松”,而用黄春翔的话说,经过三年的积累和升级,今年的杭马赛道会“说话”了。

“数字化永远应该为跑者服务”

用可视化的大数据系统让正常杭马在6个小时的比赛里能够“说话”,最根本的目的,终究还是希望比赛的服务保障能够变得更加安全和细致。

特别是在疫情防控逐步进入常态化的阶段。

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张亚东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杭马的“数字化”升级,可以对伤病和意外进行准确溯源,这在国内马拉松比赛里都是领先的技术。

“正是因为我们在数字化上的不断推进,现在我们通过大数据可以做到准确防控,即便万一出现意外,我们可以通过数据知道他从进入赛场后接触或者靠近的所有人,通过芯片和监控设备了解他的所有线路。”

不过,数字终究是冰冷的,而跑道上的每一个参与者或者是跑道旁的志愿者和观众都是热情而鲜活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张亚东谈到“数字杭马”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时,他强调了一句,“我们也不应该为了数字而数字,这些科技永远都应该为跑者服务。”

确实,从三年前提出“数字1.0”到如今的“数字3.0”,赛事运营方阿里体育借助阿里集团的云技术,将整场杭马从落地杭州到领取装备,从检录热身到赛中健康再到赛后成绩统计,全部都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和升级。

赛事医疗点。

“确实越来越方便了,虽然今年参赛人数变少了,但是从领装备到比赛,都充满了科技感。”连续四年参加杭马的郭伟斌对于杭马的变化很有发言权,而他也将自己成绩上的突破归功于杭马“智能又人性化”的服务和保障。

“参加了这么多届,终于破三了,跑了2小时58分,真的很喜欢杭马。”

郭伟斌对于杭马的赞许和肯定,也正是张亚东副局长对于杭马的期待,“杭马不仅要走在数字化马拉松的前列,还要让跑者得到更好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我希望明年我们有更先进的东西出来,包括帮助跑者分析他们的比赛状态和成绩,让他们更了解自己的比赛,也更了解杭马。”

而在今年的杭马比赛期间,杭州数据资源管理局傅卫权就表示,杭马的进步正是通过科技“触摸城市脉搏、感受城市温度、享受城市服务”的最好方式之一。

杭马的西湖赛段。

“数字马拉松”推广向全球,这是杭马的野心

用“数字化”让马拉松比赛变得更加便利和人性化,杭马这三年时间取得了进步和突破,但对于杭马的运营商阿里体育来说,这和他们想要打造的“数字马拉松”还有更多提升和进步的空间。

“我们一直觉得,马拉松不光是针对跑步这个人群,其实还联系到他们的亲属、还有围观赛事的整个观众群体。”

黄春翔在和澎湃新闻记者聊起“如何将数字马拉松做到极致”时,透露了他的团队打造“数字杭马”的计划,“我们更希望杭马是整个城市的聚会,也是整个杭州对外展示形象的一个盛会,这就需要更周到的技术支持,连接这个马拉松比赛里的所有人。”

就如黄春翔所说,6个小时的杭马已经不仅仅是10000名跑者、2790位志愿者以及所有的观众的节日,他是整个杭州的节日。

“我们希望去做一个完整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不仅仅针对跑者,也针对观赛人群,甚至是针对所有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整体体验。”

沿途助威的杭州市民。

按照黄春翔的计划,杭马的“数字化”只是阿里体育打造“数字赛事”的第一步——事实上,根据浙江媒体的报道,从去年“数字2.0”版本的杭马开始,这套数字马拉松理念已经在武汉、南京和重庆等多地的马拉松赛事里开始使用和推广。

不仅如此,东京马拉松组委会在去年就专程派相关人员来到杭州,考察整个科技系统的运行。而据《泰晤士报》报道,当时的那套方案也已经得到了巴黎马拉松赛事组委会的关注。

同时,科技的杭马也并没有丢掉体育精神中的温情——一支世界冠军和抗疫英雄跑团的出现,正是杭马向过去几个月抗疫工作者无私奉献的最好致敬,这也是杭马在“数字化”标签里透着的可贵人情味。

跑过34年,杭马正在这条“最美赛道”上书写着运动和科技的独特故事。

    责任编辑:腾飞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