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微游上海|武康大楼老药房变身艺术廊,你去逛了吗?

2020-11-23 20: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澎湃新闻记者 朱喆

“上海颜王”盛名之下,武康大楼门口人山人海,看看建筑拍拍照似乎已经挺有乐趣,但大楼底层还有个好玩的艺术廊——城市交集(URBANCROSS Gallery),藏着很多意想不到的文艺惊喜。

药房变身艺术廊

武康大楼诞生伊始就是人们居住之所,底层即为商铺,经营内容均为人们日常所需之用,“城市交集”现址的前身是汇丰大药房。

改造前旧影  织城网络 图

完成这项空间改造的就是织城网络(Urban Network Office)团队。他们通过开放与合作的方式进行城市研究,并力图通过多元化的公共艺术形式来激发城市空间活力,助力城市地区的文化再生和可持续发展。

在团队创始人、建筑师童明教授的带领下,自2014年起,一众具有建筑、设计和艺术背景的专业人才和梓耘斋建筑事务所的专家们已在上海创造了数个城市更新项目。

东湖路和延庆路交叉口,公寓楼及底层空间的更新前后对比 梓耘斋 图

2017年11月,他们将东湖路菜场的转角打造成“衡复微空间”,2018年完成了贵州路109号的改造。他们与各类文化、艺术机构、大学院系、民间组织和社区等多方联动,举行了艺术、建筑、戏剧和学术等各类活动。

贵州路109号改造过程正立面变化动态记录 梓耘斋 图

2020年疫情之下,团队在2个月内,高效地完成了药房改造。他们遵循历史建筑保护性修缮和改造的原则,重新设计空间布局。据织城网络团队成员、梓耘斋建筑的建筑师黄潇颖在先前媒体采访的介绍,团队拆除室内多余的隔断和装饰,墙面改为白色展墙,营造出敞亮的视觉效果。

URBANCROSS Gallery落地玻璃窗 田方方 图

同时,设计团队在沿街处增设落地玻璃窗和一扇45度角开放的落地玻璃旋转门,展现空间欢迎人们到访的亲和姿态。

织城网络的空间运营人员林昭宇告诉澎湃新闻,占地约100平方米的“城市交集”将凸显衡复街区的时代活力以及街区联动的积极氛围,它将聚焦历史、城市研究、社会人文、当代艺术等方面的议题,经由展览、行走等多样的活动形式与公众建立连接。

改造完成的“城市交集” 外景  织城网络 图

她回忆说:“改造期间,住在武康大楼里的爷爷奶奶们都关心着我们,他们的热情和包容激励着我们做到最好,为大楼和街区带来出新的气象”。

展览不停,“希望”不止

“城市交集”自7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马不停蹄地举行了多场展览。

《构造未来》展览  织城网络 图

暑期档的开幕大展《构造未来》由建筑师柳亦春及艺术家殷漪合作作品《美术馆》、建筑师童明的《马赛克乌托邦》和建筑师袁烽的《生产游离》组成,从“废墟”、“碎片”和“数字”三方面诠释未来建筑。

《构造未来》观众观展 织城网络 图

9月,团队联合哈佛大学文理学院中国艺术实验室CAMLab举行了《火梦》沉浸式影像展,通过戏剧性的音画编排,将人类感官体系投射到物质媒介中,营造物我两忘的虚实体验。

《火梦》展览  织城网络 图

《火梦》观众观展 织城网络 图

11月中旬,青年艺术家沈凌昊的个人展览《希望》亮相,呈现了两件全新场域特定装置作品。

这位喜欢探索时间、记忆与个体经验的“85后”艺术家试图将疫情之下的观察和情感触动都凝聚在创作中,他将空间变成动静皆宜的沉浸式剧场,蕴藏巧思和妙想。

展览的外部空间作品《“岛屿”系列—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所以才需要光》乍一看就相当酷炫好玩。

展厅由对应7色光谱的彩色感光纤维所覆盖,中央天花板上的定向光源装置会以匀速或变速两种状态平缓旋转,并对空间内多个方向定向曝光。观众在作品任何角落的动作姿态都会被捕捉且短暂记录在空间墙上,然后随着时间而消失。

《“岛屿”系列—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所以才需要光》观众互动  Shiny Art善怡艺术 图

有意思的是,出现在同一个位置的不同观众的身影会时不时地叠加与碰撞,从而形成时空穿梭的相遇,它为人们提供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与神奇的拍照体验。

神奇的留影 Shiny Art善怡艺术 图

沈凌昊最早从事摄影艺术研究,对于光影的变化有他独到之见。

 他觉得影子是个体的分身,是光穿透身体留下的生命痕迹。他通过对于感光材料的巧妙运用,将每位观众的影子在曝光后将同时显现在同一片场域之中,观众的影子象征着个体的“孤岛”,并通过光彼此连接在一起。在空间层面上建立了人与人相互关联的视觉隐喻,在疫情的大背景之下,更有了修复人们彼此心灵的裂痕和疏离,治愈人心的深意。

而内部空间的作品《“岛屿”系列-向橘色的天空呐喊》,则是他为此次个展的特别制作的全新作品。赤红色的感光墙面上悬挂着15幅雕刻成世界各地岛屿形态的光敏媒介图像装置,并由空间中央环形运动的火车装置照亮。

《“岛屿”系列-向橘色的天空呐喊》Shiny Art善怡艺术 图

一座座“岛屿”带着神秘且丰富的趣味。图像装置上的内容是艺术家在阿那亚夜晚的海岸线上将光指向虚空的影像记录,并通过光敏转印技术制作于铝板之上,图像表面还镶嵌他收集的天然夜光矿石。

《“岛屿”系列-向橘色的天空呐喊作品悬浮15》影像经过光敏技术制作与铝板之上,以及嵌入的天然夜光矿石   Shiny Art善怡艺术 图

安装于作品背面的紫外线灯会根据火车的运动光源以及空间中的声音频率产生多形态的交互变化,而与之相对应的感光装置与夜光矿石的表面,会因为感光材料的“留光现象”记录下闪烁、变化、运动等多形态的光的轨迹,并随着时间慢慢消逝。

留光闪烁的画面吸引观众拍照 织城网络 图

除了光影流转,作品还带有乐声。展区内循环播放着上海乐队“顶楼的马戏团”的歌曲《向橘色的天空叫喊》,而红色感光墙面上时隐时现的橘色天空影像则是2020年9月因持续山火而被染成的旧金山的天空影像画面。

沈凌昊坦言这件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他说:“疫情之后,我们每个人都如同身处一座孤岛之中,一直听到世界各地很多糟糕的新闻,但我依然相信的每个人心中的岛屿会因‘希望’而再次链接。正如同很多人都觉得旧金山今年出现赤色天空异象是‘世界末日’的前兆,而我则相信这是橘红色的天空在叫喊”。

展览开幕现场,沈凌昊演唱《向橘色的天空叫喊》 织城网络 图

“年初居家隔离的时候,我从家里的窗口眺望,空无一人的街道,寂静的花园,每个人都宅在家中,躲避危难,就像一座座孤岛。疫情对世界带来极大的破坏,大量的死亡,无处不在的恐惧,人不得不戴上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这些客观的行为会对主观心理造成隔阂,我认为相比疫情本身的破坏性,每个人心灵距离的裂痕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治愈”,谈及此次展览创作的初衷时他说,“在这次的展览中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对疫情下所产生的身体的隔离,心理的疏离,做出我的诠释和回应,并将‘希望’再次聚集。”

居家隔离期间,沈凌昊在家研究创作材料   Shiny Art善怡艺术 图

织城网络的媒体和展览负责人张琪表示,“城市交集”希望为人们讨论公共话题提供多元形式的平台,让更多人分享见解,碰撞火花。她说:“沈凌昊通过影像、声音、新材料以及空间动态来探讨生命、时间和希望。我们也期待观众各抒己见,表达出疫情之下,内心的所感所思”。

城市交集还有一系列趣味文创纪念品 织城网络 图

据悉,《希望》将持续至2021年1月24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