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重读 重解 重用”西畴精神丨民生福祉,看得见摸得着
西畴,是一个奇迹
上世纪90年代起
西畴县干部群众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
滇黔桂乃至全国石漠化程度
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勇于向石漠化抗争、向贫困宣战
用干的行动、干的壮举
求生存、求脱贫、求发展
以“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的魄力
闯出一片生存发展的新天地
西畴县城全景
西畴,更是一种精神
迈入新时代
精准扶贫的求实精神
与持之以恒的“西畴精神”交织共鸣
在石漠化上谱写出新的壮丽史诗
2018年率先在全州脱贫摘帽
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万元
列入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
……
11月5日至11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启动“新时代西畴精神主题蹲点调研”全媒体采访活动。在7天时间里,采访组深入田间地头,企业社区,将镜头对准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一线工作中闪现的新时代西畴精神,采撷到一批“鲜活的样板、挺立的标杆、闪亮的镜子”。
点击下方标题
一起学习新时代西畴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
清晨,西畴县一中6个年级4400名学生在崭新的塑胶足球场上举行升旗仪式,足球场四周是整洁的校舍。校长郑杰告诉记者,以前的一中,校园狭窄,4000多名学生只能挤在42亩的校园里,只见人头不见土。由于办学条件差,70%的好生源都往州一中、市一中去了。“现在相反,70%的好生源能留下。”
小县城办大教育
从2014 年全县失辍学学生350 人,到2020年县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已实现动态清零;
从2017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率32.83%,到2020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
从2014年全县仍有8.6万人住在危房中,到2020年没有一户农户住危房,没有一户农户没有住房……
数据背后
是西畴县千方百计解决好
群众最迫切的民生问题
集中抓好贫困群众
教育扶贫、基本医疗、住房安全
“三保障”工作
让群众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
民生福祉所做出的努力
摄于2017年10月31日 法古小学
教育有保障,入学不再难
教育是斩断穷根的根本,但过去,教育负担是压在西畴贫困群众身上的大山。上学难、上学贵,上学学不到知识,造成很多家庭弃教。直到2014年,西畴县失辍学学生达350人。“县里成绩好的学生,基本都谋求外出上学。”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西畴县按照“要脱贫教育先行”的思路,弘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扶智”与“扶志”两手抓。
“扶智”,控辍保学,保证义务教育不失学。
阳光下的未来
为了从根子上补上教育基础设施短板,财政困窘的西畴县亮出大手笔。首先是建设校园。西畴县委书记蒋俊介绍,“我们下定决心,砸锅卖铁也要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用来办教育,全力拔除“穷根”。2014年以来,在山大石头多、人多耕地少的条件下,西畴把县城最好的840亩土地规划用于建学校,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投入13.44 亿元,新建和改建校舍15万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从9.85平方米提高到14.85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3.2万平方米。现在全县各乡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好的条件用来办学校。
仅2017年,西畴县投入6.18亿元,实现县第一中学、第二中学和职业高级中学的整体搬迁办学,新建县城关中学和县思源实验小学,将兴街中学整体划转到县第二中学办学,利用县职业高级中学原校舍改建县第三小学,用兴街中学原校舍改建兴街镇第二小学,新增学位9300余个(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位7300余个),硬件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未来10年教育发展需要。
其次是强壮师资队伍。2014年以来,通过特岗、事业单位招聘、紧缺人才招聘等,为全县补充教师1053名,逐步为乡村学校配齐音体美和英语专业教师。
5年来,虽然西畴县至今县城建设仍然有些落后,但投入教育扶贫资金累计67.35亿元。
摄于1995年6月1日 法古小学
为了让失学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2020年6月,县里筹建了西畴县第三中学(以下简称“三中”),承担起全县教育的“兜底”工作,将全县失学、辍学、厌学、退学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实施封闭式、军事化的教学与管理。
老师在学校里穿的是迷彩服。军训、跑步、背《弟子规》和《增广贤文》,学习西畴精神,是记者在三中看到的“另类”教学。
跟随教师胡和琼的脚步,我们看到几间教室上面分别挂着“扬帆班”“起航班”“远航班”。
“远航班”的小兵,今年15岁,他9岁以前,父母一直在广东打工,在父母离异后的第二年,哥哥也离开了家。
初二,他辍学,在家躺着玩手机,帮父亲干农活。“我感觉被世界遗弃了,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其他的时候,他经常这样问自己。
后来,初中英语老师告诉他,假如不读书,一辈子都走不出去。然而,那时的他已经完全跟不上中学的课程了。权衡下,他选择来到了三中。
“刚来的时候,我经常想家想到哭。今年中秋节,老师和我们一起过节,让我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到这里的5个月了,学校一直对我们非常关心,同学们也都像兄弟姐妹一样。”他觉得,虽然落了一个学期的学业,但加把劲,一样可以考大学。
16岁的小珏,初二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她一心想挣钱,便从鸡街乡中学辍学了。
“辍学后,我到文山市的一个理发店上班,那时的班主任曾经来找过我,让我回去上学,我也尝试过,但真的跟不上了。”小珏回忆。
来到三中后,她感到这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进校以来,小珏表示自己变化很大,身体更强健了、意志更坚定了,开始理解父母,对未来的规划也清晰了。
“以后,我想从事发型、美容、美妆方面的工作,最好自己能开个店。当然,我也想考大学。”她带着信心满脸笑意。
校长候宽平表示,三中要通过“扬帆班”“起航班”“远航班”的教学体系让学生不断进阶,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找到自我,让成绩优秀的学生继续前往普通高级中学或职业高中就读,让他们扬帆远航。
自三中开班以来,各乡镇共送流失生到三中集中就读195人,男生135人,女生60人,其中,档卡户学生80人,男生57人,女生23人。
目前,西畴县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已实现动态清零。
“扶智”的同时
西畴县强化“扶志”
让贫困户的素质先脱贫
转变贫困人群“等靠要”的思想
西畴县建设“农民黄埔军校”(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全县农村党员、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建档立卡户和非档卡户群众,全面实施培训,让农民在接受科学理论传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自2019年以来,“农民黄埔军校”、各级所(站、点)开展各类农民培训161期25713人(次),其中“农民黄埔军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教育培训22期2200余人(次)。
目前,县里与文山州财贸学校初步达成联合办学意向,通过组织开展农民中青班学历提升培训,用三年时间帮助18至40周岁有需要的农民完成中专学历。
西畴县中医院设施完善的病房
健康有保障,看病不再难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难点。2017年,西畴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率达32.83%,许多家庭不敢生病、生不起病,“小病拖、大病扛”。
家庭医生,是西畴县针对慢病贫困群体实施的签约服务管理。2017年西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率32.83%,2020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离不开家庭医生的贡献。
西畴县卫健局局长李茂建告诉记者,家庭医生选聘严格,必须从中专以上医学专业毕业生中选聘,没有取得乡村医生资质的,必须到文山州卫校培训后才能入职,每人的培训成本在2万元左右。
县里将所有建档立卡户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做到每人建1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每个家庭有1名签约的家庭医生,提供一对一入户服务。
西畴县中医院内干净整洁,设有11个临床医技科室并拥有CT及DR、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等88种设备,这里还开展中药、刮痧、推拿、针灸等中医特色治疗。
家住江六村委会上马朵村的温仕云是档卡户,已患病20年。近年来,她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先诊疗后付费与“一站式”服务带来的好处,医保给贫困户报销95%的比例,让她每次在县中医院看完病后,只需支付几十元至百元。
对于生了大病的贫困户,西畴县明确县第一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作为定点救治医院,并帮助联系省、州专家,针对病人确定诊疗方案,实施专项救治。
对于慢性病患者,实施签约服务管理。将所有建档立卡户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做到每人建1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每个家庭有1名签约的家庭医生,提供一对一入户服务。
对于重病,实施兜底保障。提供先诊疗后付费与“一站式”等服务。2017年底开始,西畴县13个医疗机构全部实行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县域内住院无需缴纳住院押金,出院时只需缴纳自付部分费用,县级医院设置“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贫困患者不再为住院交押金和费用报销而犯难。
背着医药箱,骑着摩托车,这是家庭医生黄艳飞进村随访的日常。兴街镇东升卫生室共5人,下辖23个村,黄艳飞“管”了6个村。村里的慢性病、孕产妇管理、儿童预防针,高血压、糖尿病检查,都归她“管”。
刚开始许多村民不理解,以为家庭医生“有什么目的”,黄艳飞很费力地解释,后来村民们慢慢地理解、配合。“现在政策真好”,村民都这样对黄艳飞说。
今年50岁的张恩超,出生于兴街镇甘塘子村民委员会塘房村,1997年起在兴街镇甘塘子卫生室担任乡村医生,后来的他多了一重身份——家庭医生。
兴街镇共13个卫生室,按照村民与医生1000∶1的比例,镇上共50位家庭医生,负责妇女、儿童保健,公共卫生、老年人慢性病、中医药服务等工作。
2002年以前,许多妇女还在家里生产。那时张恩超没有汽车,只能背着医药箱,骑上自行车,翻山越岭一个小时进村子去给孕妇接生。现在开车,最远的村子半小时就能到。甘塘子卫生室负责的龙二村有位88岁的老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张恩超在他家里给他设立了家庭病床,定期上门送药,指导他服药,教他康复的动作,到冬天,还给他送去避寒的衣物。
张恩超印象最深的一件事,2004年9月,兴街镇二马脚村一名40多岁的苗族妇女被自家的牛顶了,大腿和小腹被撕开了7、8公分长的口子,深度直达腹腔,家人用牛车把她拉到张恩超所在的卫生室,张恩超一看伤口,赶紧给她消毒、缝治、打针,几天后妇女康复出院了。
目前,西畴县每个村都有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都配有1名有资质的乡村医生,一些小病、急性病在村里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疗。全县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97个,累计签约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48276人,其实做到应签尽签、应服尽服。
2017年至2020年10月,西畴县人民医院共收治档卡户3.4万人,住院金额合计1642万元,其中医保报销1565万元,报销比例达 95%。
住房有保障,安家不再难
陆顺梅家住西洒镇汤谷村,村里至今还保存着壮族民居建筑群,按照县里统一规划,曾经破旧的房屋进行了保持原貌的宜居提升改造。2018年女子太阳节期间,一批有名的作家和画家在她家入住了半月之久。
2014年,西畴县仍有8.6万人住在危房中,其中C级危房1849户、D级危房19940户。为此,西畴县把改善农村群众住房条件作为脱贫攻坚主攻任务。
全国文明村——汤谷壮族村
县里投入资金7.79亿元, 累计对2.7万户农户房屋进行安全鉴定,实施危房改造21789户。目前,全县已经没有一户农户住危房,没有一户农户没有住房,大部分群众都住上小洋楼、小楼房。
在西畴县政府出资帮助下,汤谷村采用独具壮族特色的传统土坯房“二滴水”营造结构和“杆栏式”建筑风格对房屋改造,并修建道路、停车场、滨河步道、旅游厕所等,村子焕然一新。
土坯房到处漏雨,家里的衣物经常发霉,山体滑坡也威胁着生命安全,孩子们上学、老人看病很困难,山上的屋子,余学仙“一天也不想住了”,两年前,在兴街镇新兴社区的新房刚封顶,一家就迫不及待搬下山来。通过政府界定,来到新兴社区,人均1800元就拥有了带产权的房子,还不收取物业费。
兴街镇新兴社区(接片)
新兴社区的新居民生活有了转机。“自己在社区里的扶贫车间打工,丈夫在镇上从事搬运工作,收入强了很多;婆婆看病方便了,孩子读书也近了,老少都能照顾好。”生活变了样,日子有奔头。
在兴街镇拉孩村,干净整洁的道路通村到户,家家户户建都起了素雅的几层楼房,宽敞的院子里种满了花。一派静谧安和的美丽乡村光景。
住房有了保障,安家便不再难。现如今的西畴,实现了从“忧居”向“安居”“优居”的转变。
这里有支走向全国的女子足球队
2016年,西畴县第一中学在与文山州第一中学的足球比赛中,意外地赢了。后来的高考中,参加这场足球比赛的17位同学全部考上了二本大学。
2015年,搬进新校址的西畴一中,拥有了崭新、开阔的塑胶足球场。
良好的新环境给了学生们运动、成长的空间。
此之前,学生辍学、厌学率高,用校长郑杰的话来说,“连学校也不是很有勇气和信心去管理。”
从此以后学校十分重视学生专业特长的培养,组建了各种兴趣活动小组、学生社团,激发学生的兴趣,找回对学习的信心,音乐、体育、美术特长生个性发展效果显著。
今年高三的杨平金,在初二的学校运动会中参加了800米长跑,老师观察了她的跑步速度、爆发力后,建议她去踢足球。一星期后小有成绩,于是让她加入了校足球队。由于家中贫困,加之数学学起来吃力,杨平金曾一度放弃上学的念头。老师不断鼓励她,依靠档卡户每学期1250元的补助,杨平金坚持上学。
经过校足球队辛勤的训练、集训,2020年9月,杨平金和同校的黄刚柳、胡颖、赵方娇四位同学入选了云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暨第三届青少年校园足球高中女子组最佳阵容,并代表云南省校园足球参加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系列活动比赛。
比赛中,瘦瘦小小但是身手灵活的杨平金表现突出,入选了“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全国分营最佳阵容”,其余3位同学也均入选了“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全国分营”,都将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是全国校足办主办的最高水平赛事活动,入选全国分营“最佳阵容”的杨平金,将在下一步的训练与比赛中,获取入选总营的资格,朝着国家队的选拔迈进。“踢足球让我的生活增加了许多快乐,给了我考大学的勇气。”杨平金告诉记者。
郑杰介绍,学校每年通过特长考试进入本科大学的人数不断增加,由2015年的26人增加到2020年的112人。学校初2019级学生龚发霜,因为踢足球,被云师大附中破格录取;高2019级学生张权威,因加入美术兴趣班,喜欢上绘画,成为美术特长生,后高考被陕西师范大学录取。
同时,高考一本上线率也在逐年上升,人数由2015年的6人增加到2020年的44人,二本上线人数由2015年的96人增长到2019年的257人。高职单招人数不断增加,由2016年的10人增长到2020年的95人。
统筹:谭晶纯
撰文:施颖 段毅 刘珈彤 张文峰 李喜翠 张登海
摄影:陈飞 普建彬 刘珈彤 李光聪 吕德仁 陈明凯
编辑:马正麟
福利来啦!!!
线上学习、答题有奖!
即日起至2021年1月3日
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云南省司法厅
云南省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
主办的
“民法典云课堂网络普法”
大型网络在线答题活动
在“云南发布”微信公众号
“云南普法”微信公众号上线了
参与答题不仅能学习民法典知识
答题满分者还有机会获得奖励
怎么参加?
往下看!
↓↓↓
扫码关注
云南发布微信公众号
(ID:yunnanfabu)
然后点击公众号菜单栏中的
“在线答题”
就能参与了
系统将随机分配5道题目
全部答对即可获得抽奖资格
每周答题结束后
将从本周全部答对的参与者中
随机抽取100名中奖者
并将获得价值50元的线上购物抵用券
赶紧来参与吧!
推 荐 阅 读
●
●
●
●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重读 重解 重用”西畴精神丨民生福祉,看得见摸得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