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不为下架叫好,但它确实烂透了
原创 毒Sir Sir电影
2020果然魔幻大年。
年初,我们还在为绝望中的影视行业发愁。
年末,观众就陷入了“谁是今年国产第一烂剧”的激烈讨论。
结局真不好说。
虽说把金庸名著改成国粹的《鹿鼎记》已尬出新高度。
可这后来居上的选手也自称实力战将。
你看,实时评分打个平手:
△ 上:《鹿鼎记》;下:今天主角关键时刻,它还连扔两手“王炸”稳住胜果。
点名批评、全网下架。
Sir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谁知,片方临门一脚还来个战术后撤。
直接发文硬刚:
Sir也不赞成任何形式的强制下架。
但深扒下去,这烂剧的戏,是真过了。
如你所愿。
今天就推敲推敲。
雷霆战将
仔细看,《雷霆战将》的戏精之路从海报就开始了。一行小字:
“根据《亮剑之雷霆战将》剧本改编”。
哦豁?
Sir去查了查,都梁出版过的《亮剑》原著小说,的确有这个格式:
亮剑之blablabla。
可偏偏没有什么“雷霆战将”啊。
明明之前的通稿里都写着:“改编自《亮剑》原剧本”啊。连剧名都是《亮剑3》啊。
Sir心想,不会吧。好歹是个正规电视剧,不会蹭得这么明目张胆吧。
幸好,Sir在职员表里找到了原著作者都梁的名字。
等等。
“艺术指导”?
△ 截图来源:百度百科那么,真相是……
这版《雷霆战将》,除了自己写上去的“亮剑”俩字,跟《亮剑》没有任何联系?
所以……
海报上那段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
“我改编了我自己”???
剧本之谜还只是前菜。《雷霆战将》暴露的国产剧通病,可不止一个“蹭”字。
01
开播前可是重头戏。
经典剧本加持(它自己说的)。
还打着“青春抗战”旗号。
先别笑。
抗战剧需不需要年轻化叙事?
需要。
真实抗战中有没有青春?
有。
但即使撇开“抗战”,剧组也对“青春”二字的理解出现了巨大偏差。
青春,就是把老演员换成小鲜肉?
青春,就是一边放炮一边谈恋爱?Sir估计连郭敬明自己都没敢想,竟然有人在抗战战场上致敬自己的《小时代》。不信?
Sir要曝光几张珍贵的历史影像了:
八路军军官在西式小洋楼里发号施令;
国军将领在听取战报的间隙端起一杯卡布奇诺,一口入魂后,淡定评价,“糖放多了”;
我们的主角大胜归来,不忘对祖国未来花朵留下霸总式的深情电眼。
生动诠释什么叫:寄予厚wink~
网友、官媒、各大公众号,群起而吐之。结果?
剧组瞬间兴奋起来,展示职业戏精嗅觉,毕竟有冲突的地方,就有表演空间。
连夜起草文章,回应质疑。
这速度值得Sir等新媒体人学习,回应看起来有理有据,逻辑清晰。
服化道太假?
有图有真相,当时真有女兵穿裙子哦:
选角有问题?拿出军史资料。
国共将领年龄对比,指出当时抗日军队的主力,以20-40岁的青年人为主。
战场喝咖啡、抽雪茄浮夸?
人家整个博物馆给你搬过来——
看,咖啡雪茄都是当时时髦产品。
还拉上别的影视剧作为侧面举证。
△ 姜文:我让你翻译翻译你还记仇了最后才是大招。
举高民族大旗,奏起英烈之歌,为自己的辩解来一次主题升华。
呃……Sir逐字逐句看完,只想说——
去,你,的,吧。
通篇文字游戏,还是一眼能看穿那种。
偷换概念、转移视线嘛,老招数了。
Sir举个例子:
上海十里洋场,曾是远东金融中心,繁华一时无两,这是民国。
内陆饥荒灾乱,饿殍千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只能卖儿鬻女。这,也是民国。
要是讨论当时经济成就的巅峰,用上海举例无妨。但要临摹战争真实、民族苦难,你还拿上海举例?
服装有没有历史原型?有。
国军军官有没有抽雪茄,喝咖啡的情况?有。
老一辈革命者,有没有既年轻,又帅,还高大威猛,有时出门还特别爱抹发胶,全身霸道总裁范的?
或许有。
甚至爱情,有没有一见钟情,有没有矢志不渝?
也有。
但Sir相信,再多的特例,也回避不了以下常态:
《雷霆战将》真正激怒观众的不是表面浮夸,而是骨子里的油滑。试图用少数去代表多数,用特例去掩饰真相。
尤其,用当下轻浮的态度,去诠释严肃的抗日题材。
Sir再举个例子:
剧中,独立团部队占领了大豪宅,国军军官带命令来征收。
冲突发生。
怎么发生的?
一边:你不让,我就踏平你独立团。
另一边:你态度不好,我就不让。
△ 必须点名表扬后面这位群众演员这什么?
过家家?
来,看你的“前辈”怎么拍。
即使一样曾经被批评不够符合史实,即使也是爽剧路子,原版《亮剑》在应该传递态度的节骨眼绝不掉链子。
国共冲突如何展现?
双方先是一轮你来我往的电话沟通。
然后互相推诿,打掩护。
好不容易谈妥了,大家坐下来好好谈。表面好酒好菜,和颜悦色,实际是鸿门宴。
一旦触碰到双方利益,扛个炸药包,不在话下。
导演极力渲染着当时国共双方暧昧而又紧张的“合作”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机警而勇猛的“李云龙”形象,才能立起来。
差距显而易见——
两部剧同样是把“抗战”,当做戏剧的幕布。
在《亮剑》这,它为人物搭起了真实而有效的时代舞台。
在《雷霆战将》这,它就是一块低龄闹剧的遮羞布。
02
虽然由于下架,你们已经无缘欣赏这部神剧的后续剧情。
但,作为完整看完前9集的Sir来说。
可能,也许,大概。
这回还真的得为他“洗白”一次。
别急着骂,耐心点。
把问题分开看。
这是一部烂剧么?
是。
但它真烂到全网痛批,勒令下架,死了还得踩上几脚,永世不得超生的程度么?
Sir摸着良心说,不至于。
与其说是观众对它这一部剧的恶感,不如说,它承载的,是长久以来,对“抗日神剧”大行其道却被放纵不管积累的怨恨。
不是辩解。
作为一部在2015年立项,在2016年开机的作品,在互联网信息日新月异,舆论风潮转向如此之快的今天,这其实是一部来自五年前的“活化石”。
2015年是个什么时代?——“抗日神剧”最后辉煌的时代。
跟前辈们比,这部《雷霆战将》只能称得上弟中弟。
忘了?
曾经出现在各大荧屏,霸占居家老人们遥控器的烂剧,雷到什么地步?
以下画面,绝对能载入华语烂剧编年史。
看发型。
2012年的《向着炮火前进》里,吴奇隆就是这造型。
且是全程、无死角地保持下来。“头可断,血可留,发型不能乱”,就是当时的金句。
还标配皮夹克与机车。
加上狗牌,标准美军装扮。
更离谱的是——
你没看错。摩托车上还改装加特林机枪,哥以一敌百不是传说!
耍耍帅,开开挂,这还是初级“雷”。
挑战你认知极限,才是“抗日神剧”们的宿命。
为了抗日,各种奇人异士纷纷出现,憋出了各种大招。
奇人一号:燕双鹰。
金刚狼的爪子,美队的身手,西部牛仔的装扮,套上一件抗日的外衣,都能给你整上。
超能力?必须有,知乎网友@星河进行了详尽的总结:
照搬好莱坞那都算low的。不得不说,当时市场的激烈竞争算是激起了国内影视行业的一个创意高峰。
奇人2345号,你根本想不到:
什么和尚、尼姑、宗教界人士、武林高手……拉开“全民抗日”的序幕。
甚至,还催生出国内各大编剧对牛顿第二定律集体提出质疑的叛逆思潮。这些场景很难见到了:
手撕鬼子,裤裆藏雷,手榴弹炸飞机,枪斗术子弹拐弯,受辱后化身射箭高手,发明包子雷既能吃又能炸……
那都不叫八年抗战(现在官方改成14年了)。那叫日本军队花了八年时间才逃出中国啊!
现在懂了吧。
《雷霆战将》不过那一拨神剧大潮的时代遗产。
由于各种原因,侥幸活到现在播出,由于亮剑的原因获得舆论关注,却承受了不全是属于它的愤怒,被早早宣判死刑。
它“死”是死了。
反过来。
这“宣判”,就完全正确?
它在网友和舆论的助推下,显得汹涌澎湃,又同仇敌忾。
正义得就像——
那些“神剧”不曾存在过一般。
然而,很多人忽略一个现实。
在互联网之光照不到的阴影里,抗日题材仍是电视行业内的收视担当之一。
从收视巨头,到人人喊打。是大众认知水平的提高?
还是说。
它们从未离开过舞台。
不过藏匿于另一种荒诞之中。
03
抗日神剧乱象,官媒批,网民批,连日本人也注意到了。
两年前Sir就介绍过一本书。
日本人岩田宇伯写的《抗日神剧大百科》。
注意,人家不是嘲笑。是研究。
作为中国文化的爱好者,作者耗时六年,认认真真解析了21部,合计678集,总时长30180分的抗日神剧,最后得出了结论。
坦白说,这结论Sir当时看得脸红。
他总结出这些“抗日神剧”,本质上——
“抗日喜剧”。
如果未来有人想要看看21世纪前二十年里,中国人的脑洞,文化尺度,思想边界……抗日神剧可能是最好的研究对象。
无视科学,无视重力,无视时代背景,就不谈了。
更重要是:
它们可以披着“抗日”的外皮,挑战各种禁忌。
比如,抄袭与放飞。
美漫的,日漫的,漫威的,DC的,碟中谍,时装秀……
只要能吸引眼球,管它哪里的,拿来。比如,暴力。
杀人,分尸,流血,完全B级片尺度……
再比如,色情。
情色诱惑?SM性暗示?
荒诞吧。比旗帜鲜明的反对更反动的,是扛着红旗反红旗。
比扛着红旗反红旗更可怕的,是某些有心人一面拉低门槛,一面又在出事后义愤填膺。
日本媒体还是客气的:
出发点并不是将这些抗日神剧视为反日宣传,而是作为一种搞笑的高度幽默。
反问我们自己:
抗日,是一件搞笑幽默的事么?
先别斩钉截铁。
还真有不同意见。
创造“包子雷”的《敌后便衣队传奇》的导演在采访中说:
过瘾就是一种审美的愉悦!打鬼子和杀汉奸就要打得痛快,杀得过瘾,要大快人心。所以用各种手段打出来的不一样战法,体现中国人的气慨和智慧!
痛快?过瘾?爽?
Sir觉得哪怕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看到这些字眼现在估计都气得发抖。
的确。
面对历史,我们需要尊重,需要敬畏,需要反思。
那不代表着创作上的死板。
回到《亮剑》。
2005年播出,至今稳坐抗日剧top1,豆瓣9.4。
今天依然有人批它不“真实”。主角的江湖气,故事的过度冲突等,的确有夸张成分。
《亮剑》好在哪?
或者说,它区别于“神剧”的地方在哪?
由于预算不足,全剧几乎在冬天拍摄,寒冷的氛围与脏兮兮的质感,使得全剧的服化道非常契合抗战历史形象。
但这种脏,却有一个极重要的作用:把“神”还原成“人”。
相当于过去把“三皇五帝的传说”还原成“市井街头的话本”。
别小看这个。
往往传颂千年的佳话,并不是历史楷模,而是人民群众口口相传的“二次创作”,这恰恰是文艺作品的意义。
剧中李云龙就是这么个人。
爱骂人,说脏话,不爱干净,毛病一大堆。
这并不影响观众对八路军指战员的尊敬。相反。
李云龙关键时刻绝不掉链子,敢打敢拼,重情重义,理想朴素,意志坚定,同时是一个能让所有人向往的传统英雄形象。
它也没停留在塑造英雄。《亮剑》豪不避讳地展现了抗日神剧的拥趸们可能不愿接受的真实。
包括但不限于:
抗日时的国军不全是孬种,像楚云飞;
日本侵略者,并不总被人民群众的机智打败,相反,中国军民在战争中经常会遭到巨大伤亡,像山本特工队,赵家峪惨案;
以及,不论是八路军还是国军,都会出现叛徒,像朱子明。
……
总结来说,《亮剑》即使不完全“真实”,但它无限接近我们期待的“真实”。
解构权威,回归人性。
可15年后呢?
兜兜转转,又一部《雷霆战将》出现我们面前。
尽管它被下架了。
尽管,它在主流舆论中被骂惨了。
可它为何还能出现?
是谁在降低标准荼毒普通观众,又是谁依然在用轻松娱乐的口吻,消解整个民族的悲剧与伤口。
再者。
“它”还会出现吗?
Sir希望,这不只是一次群众“打假”式审判。
Sir更希望,这是一次对“真实”的追问。
什么是真实。
Sir始终认为,真实的前提,是面对我们自己的人性,并包容更多的人性。
最后Sir想引用一段话。
来自一个日本人,对自己国家侵略的反思。
这人你们都认识:
容易忘却‘加害’的国民性。战后德国对待战争的方式令人赞赏。他们公开承认自己的加害性,遗憾的是日本没有采取相应的做法。这是因为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国民层面,受害者的意识非常强。国民的个体层面是这样,日本历史自然也采取了这样的态度。是忘却了加害的记忆,还是把心一横,认为大家都这么做,将一切一笔勾销了呢?反正全体国民都转向了遗忘的方向。
——是枝裕和《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它确实烂透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