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 +14
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的皇帝?
原创 团队作者 朝文社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440,阅读时间:约7分钟
历史提问
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的皇帝?这42天里,他都在干什么?
答:虽然“大顺皇帝”李自成登基称帝,是在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的西安,但他真正“君临天下”,却还是在是年三月十九日攻克北京到四月三十日败退离京的42天。这42天,亦是“大顺王朝”乃至整个明末农民战争的转折点。灭掉明朝后“龙椅还没坐热”的李自成,竟在四十多天后一路脆败,曾“拥兵百万”的大顺政权,也是一年多后就迅速覆灭,辛苦打下的江山,全给清王朝做了嫁衣。
如此“脆败”的全过程,也叫“大顺皇帝李自成”,变成了后世知名的反面教材,甚至在一些“管理学课程”里还常被拿来说事儿。放在野史里,那更是被花样编排,诸如“李自成进北京后迅速腐化”“农民军骄奢淫逸”的“剧情”,也在各类野史小说戏曲里大书特书。特别是在金庸小说《鹿鼎记》里,“迅速腐化”的李自成,还导致男主角韦小宝“多了两个老丈人”,相关叫人唏嘘不已的桥段,也捧红了“金庸剧”的一拨拨男星女星。
那么真实的历史上,打进北京后的李自成,真的突然变得如此不堪?如果没有,为什么他的人生会“反转”得这么快?这事儿,就得先看看他“占领北京的42天”里,到底都干了啥?
比如野史里,那李自成“迅速腐化堕落”的形象来,诸如《甲申传信录》《再生纪略》《明季北略》《国榷》等史料,却还原了一个更真实的李自成。哪怕已经坐上龙椅,是年四月初的李自成接见京城乡老“问民间疾苦”时,依然是戴大绒帽穿天蓝箭衣的朴实着装,传说中“迅速腐化”的大顺农民军呢?进北京后也是纪律严明,“但不抄掠”。个别违反军纪的农民军士兵,更是“以手足钉于前门左栅栏上”。

也同样是在这42天里,李自成的大事更办了不少:废掉了明朝早已腐化的厂卫制度,将宫廷的“太监名额”压缩到千人规模。迅速派部队官员接管各地州县,推行“三年免粮”政策,将北方各地逃亡地主的荒地分给农民。以至于“所遣守土之吏,无敢暴民”。
综合说来,虽然打进北京的李自成,也有过“追赃助饷”“追赃七千万两白银”等过激行为。但作为一名“新朝”的统治者,他这42天的表现,不但不能说“腐化堕落”,甚至放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可以打高分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42天的表现,可以打个高分。那为何接下来的李自成,会命运陡然下坠,落得迅速败光基业呢?实事求是说,虽然李自成的这42天,做了很多“正事”,但最当务之急的两个正事,他并没有做。第一件正事,按照现代的话说,就是“理顺内部关系”。
李自成攻打北京时,号称有百万大军,攻克北京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兵不血刃。但这“给力”一幕,与其说是因为农民军够强,不如说是因为明朝太弱。多年的两线作战,已经耗尽了明朝的元气。特别是李自成从西安东征北京的一路上,除了“宁武关之战”等少数战役外,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可就是“宁武关之战”这些战役,也打出了李自成的毛病——面对明军周遇吉部的顽强阻击,绝对优势兵力的李自成几乎寸步难行,最后还是艰难惨胜。

这样的军队,碰上腐化已久的明军地方部队,当然有的打。但遇到强得多的辽东军队,乃至此时正是巅峰的清军八旗劲旅,遇上“逆风仗”,当然也没了胜算。占领北京的42天,本来应该是李自成整训军队,树立绝对领导权,提升战斗力的绝好机会。一如几百年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阶段做过的事一样。可是李自成,并没有做到。
而这,也就涉及到接下来,李自成另一大败笔:战略眼光格局。
李自成的事业,在占领北京后到达了一个巅峰,但下一阶段该怎么走?谁是眼前最大的威胁?身为大顺皇帝的李自成,脑筋里全无概念。就以对待东北吴三桂明军乃至清王朝的态度说,李自成虽然注意到了吴三桂,但对于关外虎视眈眈,已经把李自成视为“实与流寇角也”的清王朝,却是全无概念。
在明末农民战争的几年里,清军也不停破关南下,劫掠大量人口物资。作为明军的老对手,要说李自成不知道清军,显然是不可能。但是对于清军的威胁和野心,他显然是不清楚的。他最初招降吴三桂后,仅派唐通(明朝降将)的八千人去接管山海关,对于拥兵二十万,即将倾国之力“入关”的清王朝,他根本没想过。如果“占领北京”时,李自成就能看到这个威胁,着手加强东北乃至北方的防务,大顺政权就算要败,也不至于四十二天时间就败。

一不能理顺整合内部关系,二缺乏正确的格局眼光与战略判断。李自成的这两个毛病,恰恰是多少野史小说忽略掉的,而后果,也比他“私生活腐化堕落”严重得多。这两个教训,才真正超越了历史,值得今天各行各业深深思考。
参考资料: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梅毅《纵欲时代:大明王朝的另类历史》、钻石古宝典《李自成攻下北京后气势正盛,为什么马上就失败?另有隐情?!》、《甲申传信录》、《明季北略》、《甲申核真略》
原标题:《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的皇帝?这42天里,他都在干什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中方出手连环反制
- 中方连环反制,美指期货应声下跌
- 10位在韩志愿军烈士寻亲线索公布

- 乌外长:乌克兰代表团即将访美,就矿产协议进行磋商
- 多个美股热门中概股盘前跌幅扩大至10%

- 京剧伴奏乐器中的主要弦乐器,又名胡琴的是
- 连接地中海与红海,属于亚非分界线一部分的人工水道是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