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那个谁和那个谁,怎么都长得一个样?请叫我“脸盲症患者”

2020-11-21 06: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周剑平 瑞金医院 常笑健康

▼本文作者▼

你喜欢看外国电影吗?看电影的时候会傻傻分不清谁是谁吗?而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认错人时,总会开玩笑地说自己是犯了“脸盲症”。殊不知,这才不是“所谓的脸盲”,而是一种神奇的科学现象——“异族效应”。

异族效应

事实上,认不出外国帅哥靓妹的现象叫做“异族效应”,又叫“跨种族效应”,是指短期内可以轻易识别跟自己同种族的群体,但却无法准确识别不同种族个体间的相貌差异。

异族效应,不止中国人有,外国人更严重。还记得曾经戛纳红毯上,张馨予披着“床单”走红毯,被认成巩俐的事吗?还记得英国在报道范冰冰的时候,配图错用了关晓彤的图片吗?尽管英媒发现后随即修改了,但错用配图的画面还是被网友截了下来,并在微博上疯传,掀起不少热议,还让“英国报道分不清中国人的脸”登上了微博热搜排行榜前5名。(同理估计外国人看《甄嬛传》也会心累而亡吧!)。

2002年,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他们以6个月和9个月大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人员给婴儿同时呈现了两张面孔,其中一张是熟悉的,另一张完全陌生,结果发现,6个月大的婴儿对于人脸和猴子脸都能进行良好的识别,而9个月大的婴儿只对人脸有良好的识别能力,在对猴子面孔的辨别上,无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注视时间都差不多。

换而言之,6个月大的婴儿对人脸和猴子脸都能进行良好的识别,但9个月大的婴儿却出现了和成人一样对猴子识别能力下降的趋势。

知觉窄化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婴儿在9个月大时,就丧失了分辨猴子脸的能力呢?研究人员认为,这跟我们的“知觉窄化”有关,即当我们长期处于一个种族内生活时,我们会对身边人的细微差别逐渐变得很敏感,随之而来的变化就是,对同种族的样貌辨认敏感度提升,对其他种族的样貌辨识度会下降。

心理学家认为,异族效应是人类后天为了适应生活环境,大脑资源优化的窄化现象。

当然,这种窄化现象也并非没有办法改变和削弱,通过反复接触,如长期生活在异国他乡的环境中,即可以打破这种魔咒。

换句话说,只要你经常性的看外国电影或跟外国人生活在一起,你分辨外国人谁是谁的能力就会提升,这点生活在国外的留学生应该深有体会。

真正的脸盲症:

就连老婆、亲妈都认不出

脸盲症,医学上又叫“面孔失认症”,通常表现为对熟悉面孔的识别能力降低或丧失。真正的脸盲症患者别说分不清外国演员,就连老婆、亲妈都认不出,即便是熟人,也形同陌路。虽然他们看到的图像和正常人是一样的,鼻子是鼻子,眼睛也是眼睛,但他们的大脑却没法把人脸的整体形象连接到一起,也分不清你跟别人在面部特征上的细微差别。

因此,对于脸盲者来说,分辨人脸的难度大概就和我们正常人看手认人的难度差不多,你能仅仅凭借一双手就能猜出对方是谁吗?就算是自己至亲的手,恐怕也很难认出。

据报道,目前世界上约2.5%的人天生脸盲,也就是说100个人里面就有2至3个是脸盲者。需要注意的是,脸盲者往往不会意识到自己患上脸盲,所以如果你去问一个真正的脸盲者,他可能并不觉得自己的感知出现了什么问题,因为他们看到的世界从来就是这个样子。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通常只能靠细节来“辨人”,比如说话的声音、衣着和走路姿势等等。

遗憾的是,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讲,还没有任何一种办法是可以治疗脸盲的,只能通过医学上的训练,得到一定的改善。

非脸盲者为啥也记不住别人的长相呢?

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们既不是脸盲患者、也没有其他疾病,但偏偏也记不住、分不清曾经跟自己打过照面的人,这又是怎么回事?是智商出现问题了吗?还是记忆力下降了?可能都不是,或许只是因为他/她跟你缺少共同点而已。

美国迈阿密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面对与自己具有共同社会属性的人时,如同学、同事、邻居等等,人们往往能够将他的长相记得更清楚,这大概就是为什么面对不同的陌生人,有时候你能记得住,有时候却又记不住的原因。

总的来说,还是你们之间的共同点和联系比较少,他/她可能还不足以引起你的足够关注。

据非官方统计,80%自称有脸盲症而没认出你的人,实际上都没有脸盲症,真相是他们对你不关心、或者跟你接触太少。

所以治好这种“脸盲症”的最佳方案,就是放下你的手机,多去跟其他人接触,否则越来越多的朋友都会对你变得“脸盲”。

参考文献:

1. Meissner C A, Brigham J C. Thirty years of investigating the own-race bias in memory for faces: A meta-analytic review[J]. Psychology, Public Policy, and Law, 2001, 7(1): 3.

2. Pascalis O, de Haan M, Nelson C A. Is face processing species-specific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life?[J]. Science, 2002, 296(5571): 1321-1323.

3. Gainotti G, Marra C. Differential contribution of right and left temporo-occipital and anterior temporal lesions to face recognition disorders[J].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2011, 5: 55.

4. Grüter T, Grüter M, Carbon C C. Neural and genetic foundations of face recognition and prosopagnosia[J]. Journal of neuropsychology, 2008, 2(1): 79-97.

5. Bernstein M J, Young S G, Hugenberg K. The cross-category effect: Mere social categorization is sufficient to elicit an own-group bias in face recognition[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7, 18(8): 706-712.

6. Fukui T, Murayama A, Miura A. Recognizing Your Hand and That of Your Romantic Partner.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0 Nov 9;17(21):E8256. doi: 10.3390/ijerph17218256. PMID: 33182290.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介绍

周剑平 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