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奥巴马卸任后首部回忆录出版,接受采访否认将重新在政府任职

澎湃新闻记者 刘惠
2020-11-17 22:16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又出新书了。当地时间11月17日,奥巴马的第四部著作、卸任后首部回忆录《应许之地》(A Promised Land)第一卷正式上架,这本厚768页的回忆录涵盖了从他童年到2011年击毙本·拉登期间的诸多细节,尚未面世的下一卷预计将涉及叙利亚内战、克里米亚危机等问题。

“应许之地”出自圣经《旧约·创世纪》:以色列人祖先亚伯拉罕由于虔敬上帝,上帝与之立约,应许其后裔将拥有流淌牛奶与蜜之地——迦南(约旦河以西地区,包括加利利海以南和死海以北地区)。奥巴马书名中的“应许之地”指的则是美国。

《应许之地》

奥巴马在15日播出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新闻节目“60分钟”中对主持人斯科特·佩利解释说,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即使我们一生都无法抵达,即使我们一路上经历困难和失望,我至少仍持有我们可以建立更完美的联邦(union)的信念。”奥巴马补充说,“不是一个完美的联邦,而是一个更完美的联邦。”

可如今的美国现状呢?奥巴马在书中谈及了“美国的深层分歧”,并担忧美国的“民主制度或许正在陷入一场危机”。他还强调,仅仅是现任总统特朗普的离任,并不足以弥合美国如此之深的裂痕。

特朗普被指鼓吹种族焦虑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提前获取的新书内容,奥巴马认为自己2008年的历史性胜利在美国掀起了一波痛苦和分裂的浪潮,它助长了共和党的“阻扰主义”并最终改变了这个政党。

“就好像我在白宫获取一席之地引起了深层次的恐慌一样,原本的自然秩序已经被破坏了,”奥巴马写道,“当特朗普开始兜售我未在美国出生,因此不是合法总统的主张时,他(特朗普)正是这么理解的。对于被黑人入主白宫惊吓到的数百万美国人,特朗普为他们的种族焦虑许诺了万灵药。”

自2008年起,就有流言称奥巴马并非出生在美国夏威夷,而是出生在肯尼亚,又或者说奥巴马童年时是一名印度尼西亚人。奥巴马2011年4月曾公布详细版本出生证明,以回应一些共和党人对他出生地的质疑。

据《应许之地》一书披露,当不顾顾问反对在白宫简报室公布自己的详细版本出生证明后,奥巴马对身边年轻的工作人员说:“我们本该好过如此(We're better than this)。”

但当时有意参加2012年总统大选的地产大亨特朗普之后再次在推特爆料说,有“非常可靠的来源”表示奥巴马的出生证明是伪造的。奥巴马写道:“特朗普的声音在媒体无处不在,我把他的无耻特性视为共和党人炒作美国白人担忧首位黑人总统的夸张版本。”

据《纽约时报》此前报道,奥巴马的妻子、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2018年出版的回忆录《成为》(Becoming)一书中也曾严厉谴责特朗普推动阴谋论,批评其在质疑奥巴马公民身份中所起的作用。米歇尔在书中表示,自己永远也不会原谅特朗普。

“不同于政策或意识形态上的任何差异,”奥巴马称,“这种对我担任总统的(担忧)情绪,或者说一种本能反应,已经从共和党政治的边缘进入中心。”在他任职的八年时间里,奥巴马回顾说,“长期潜伏在共和党边缘的暗黑精神——仇外心理、反智主义、偏执和阴谋论、对黑人和棕色人种的反感正重返舞台。”

更具对抗性的共和党影响了奥巴马作为总统每一天所需作出的决定,他派遣当时的副总统乔·拜登以总统的名义去国会山谈判。“我选择乔担任中间人的原因之一,除了他在参议院的经验和在立法方面的智慧外,是我意识到在麦康奈尔(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心中,与拜登谈判不会踩到共和党的底线,但与奥巴马表露出任何合作意向就一定会。”奥巴马写道。

在今年11月的美国大选中,美国多家主流媒体宣布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赢得大选。即便如此,奥巴马近期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说,美国社会现在比四年前更撕裂,而拜登“胜选”只是修补这些分歧的开端,“一次选举并不足以令趋势逆转”。

“对手已经看到了美国在衰弱”

奥巴马在书中提及了自己与多位国家领导人打交道的经历,在回忆起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奥巴马说,普京让他想起了“过去芝加哥那些强悍、有街头智慧的选区头目”。他还说,从外表上看,普京“并不显眼”。

两人的首次会面发生在2009年7月,即奥巴马正式就任总统的几个月后。当天,普京在位于俄罗斯莫斯科郊区的乡村别墅邀请奥巴马共进早餐。据奥巴马在书中回忆,普京当着奥巴马的面“似乎没完没了”地批评美国,称自己和俄罗斯人民遭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各种不公正对待和背叛。

在听完普京长达45分钟的批评后,奥巴马逐一向普京作出了回应,以至于当天的会晤变成了一场两小时的马拉松式谈话。但在2009年开始的旨在“重启”美俄关系的努力以失败告终后,奥巴马与普京的私人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两人2016年最后一次会晤时的“死亡对视”将这种紧张关系推向顶点。

2016年奥巴马和普京会晤,被媒体称为“死亡对视”的场面。

据《纽约时报》报道,奥巴马后来解释说,2016年那次被媒体报道为“死亡对视”的场面出现时,两人正在激烈讨论。奥巴马当时提出俄罗斯对美国发动网络攻击的问题,称俄罗斯试图干预2016年美国大选,并帮助特朗普击败了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俄罗斯则断然否认这些指控。

在描述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时,奥巴马写道:“他挺起胸脯就像一只好斗的公鸡”。奥巴马还写到了自己2010的印度之行,他在书中对时任总理辛格、执政党主席索尼娅·甘地(现为印度反对派国大党主席)以及其儿子拉胡尔·甘地的直白记录,在印度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奥巴马披露称,辛格在会面时曾告诉他,自己担心“上升的反穆斯林情绪会增强当时主要的反对党印度人民党(BJP)的影响力”。2008年孟买造成166人死亡的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辛格拒绝了对巴基斯坦进行报复的呼吁。奥巴马写道,“这种克制使他在政治上付出了代价。”

对于索尼娅·甘地,奥巴马称她在晚宴上常将话题引向自己的儿子。而拉胡尔·甘地(2017年-2019年曾任国大党主席)有一种紧张,不成熟的特质,“就好像他是一个完成了课业并渴望打动老师的学生一样,但其实内心深处缺乏精通该学科的能力或热情。”

据美国杂志《大西洋月刊》报道,奥巴马近期在他位于华盛顿西区的办公室内接受了采访,他围绕《应许之地》谈道:“美国对世界真正重要的地方在于,不是因为历史的偶然事件让我们成为了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而在于美国是建立大型、多民族、多元文化民主的第一个真正的试验。”

“而且,我们还不知道这种试验能否成立,没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证明它能够正常运作,”他说,“我尚未准备放弃美国的可能性。”他称,对美国民主以及更广泛的自由事业的威胁很多,特朗普并不是这些问题的根源,“但如果我们要在这个国家拥有一名右翼民粹主义者,我希望这个人会更具吸引力。”

对于目前美国政府过渡问题无所进展一事,奥巴马向《大西洋月刊》谈到了他与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交接——尽管两人存在许多分歧,但小布什及其政府在确保顺利交接问题上显得十分善意和主动。“而当前局势真正令人困扰的地方是,由于特朗普的不情愿以及其他共和党人的纵容,许多时间被白白浪费了。”

“我认为,我们的对手已经看到了我们在衰弱,这不仅是此次大选造成的结果,也是过去几年带来的结果。我们国家是存在一些分歧,有人相信他们可以利用(这些分歧)。”奥巴马在15日的“60分钟”节目中被问及如何评价特朗普不愿进行权力交接时进一步说道。

回忆起他离开白宫后的4年时间。奥巴马在书中写道,“最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的民主制度或许正在陷入一场危机……在对美国的两种不同看法之间,存在着一场危机”。

白宫生涯如何影响婚姻

尽管这本书花了大量笔墨记录了奥巴马担任总统时期最沉重的体会,但也不乏这位美国前总统人生中的美好时刻。比如,奥巴马形容自己小时候是个“不停歇的、敬业的派对爱好者”。他在谈及早年的感情生活时说,自己总是利用智识上的好奇心打动“我想要结识的各种女性。”

他写道:“作为一种吸引女孩的策略,事实证明,我的伪知识分子做派几乎毫无价值……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系列深刻但纯洁的友谊中。”

奥巴马还用轻松愉快地笔调写到白宫的压力如何让他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吸烟。他自我爆料说,自己有时一天会抽八、九或十支烟,并寻找一个“私密的场所抽根晚烟。”直到大女儿玛丽亚闻到他的烟味皱起眉头,他就此开始不停地咀嚼尼古丁口香糖来戒烟。

奥巴马还在书中写到了他与米歇尔的婚姻,他们是如何达到“既是朋友又是爱人”的状态,米歇尔是如何的“纯粹”。他同时坦言,政治生活,特别是白宫生活,可能会对一段婚姻造成重大影响。

“然而,尽管米歇尔作为第一夫人取得了成功并广受欢迎,但我能一直感受到她微妙且持续的紧张状态,就像一台隐藏的机器微弱的震颤一样。”奥巴马写道,“她所有挫败感似乎都变得更加集中、生动,比如我全天候忙于工作,或者政治使我们的家庭面临审查和攻击,更或者朋友和家人将她视为次要角色。”

2017年1月总统任期结束,在芝加哥作完告别演讲后,奥巴马与米歇尔最后一次登上“空军一号”。两人这一次终于可以放下总统和第一夫人的角色,在这趟行程中长时间地休息。但他描述当时的情景称,“在飞机上的心情令我感到痛苦,不仅因为我在过去8年中所付出的努力,还因为最终的选举结果出乎意料,当选并成为我继任者的人,完全反对我们所倡导的一切。”

拜登近日被宣布赢得大选后,关于奥巴马将重新在政府任职的传闻不断。在11月15日播出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今晨》访谈节目中,奥巴马否认了传闻的真实性。他说:“我将尽我所能帮助他(拜登)。但现在,我不打算突然就在白宫工作。”

当主持人进一步追问他是否“会得到一个内阁职位”时,奥巴马开玩笑地回应:“有些事情我可能不会去做,因为米歇尔会离开我。她会说‘你在干什么?’”

    责任编辑:朱郑勇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