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虎妈育儿经

2020-11-17 19: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伦敦的25封来信》记录了非虚构作家杨猛对英国社会的观察和所思所悟,特别从一个中国人的视角,反观自身、反求诸己。书中涉及英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记录了被主流叙事遗忘的一战华工,也写了那些在今日英国“宁愿受苦也沉默”的华人群体;写在英国追逐精英教育的中国人家庭,这是竞争激烈的中国社会的焦虑情绪的延续;也写几个经历迥异的华人故事,讲述身处异国的他们如何给“中国人”的标签赋予新的定义;他还记录了那些引起英国社会震动的事件,探究英国社会如何与历史和解,面向未来。

杨猛希望借助这些异乡故事,去审视中国人背负的文化烙印,反思我们的文化视野是否限制了进一步成长。这种文化格局如何定义了中国人跟世界的关系?反过来又如何塑造了今时今日的中国人形象?他山之石以攻玉,他乡故事以观吾土吾民。

下面摘取一篇在英国追逐精英教育的中国人家庭的故事。

《伦敦的25封来信》 杨猛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虎妈育儿经

摘自《伦敦的25封来信》 杨猛 著

我在英国耳闻目睹,身边的华人对子女教育都很重视,投入的精力、财力远远超出了其他种族。

前不久我结识了一位华人家长,即是传说中的那种虎妈:从小给孩子的学业和特长施加各种影响与压力,亲力亲为督导,把孩子训练成“学习机”,供两个孩子读英国的顶尖私校,期间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但她无怨无悔。

引起我关注和兴趣的是,比起其他虎妈,这位妈妈的特别之处在于:她之所以不惜代价供孩子读名校,就是希望在儿子身上实现另一个目标——跨入上流社会。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很多家庭对于投资子女教育这件事特别热衷。很大程度上,教育的作用也许一直被刻意美化了,在我们身处的这个现实世界里,教育除了是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还是进入另一个阶层、进入一个充满诱惑和机会的名利场的工具。

我面前的卢太太为人谦和低调,外表跟严厉的虎妈毫不搭界,随着交谈的进行,她展现出性格中富有韧性的一面。

我们相约在伦敦桥附近的一家餐厅面叙。她开门见山:“我是一个好强的人。”卢太太是马来西亚华人,原本在新加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1996年应聘来到英国,在维珍航空做了三年空姐,认识了来自中国广东的丈夫,之后两人一起在英国创业,做起了中餐馆外卖生意。

事业和家庭不错,不过卢太太有一个心结。她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自小父母离异,跟奶奶长大,小时候很聪明,但都是自由发挥,自己在规划发展。她踏入社会后发现,假如早年有家长在学业上给予引导,自己就会得到更好的成绩及发展机会。“每个小孩都很聪明。一切的成功就在于父母怎么样规划,怎么样引导他们。”卢太太这样认为。

卢太太对英国教育非常崇尚。尤其对英国私校中的顶级“战斗机”九大公学情有独钟。英国私校大概有五百多所,其中最初创建的九所私校最富盛名,哈罗、圣保罗、温彻斯特、威斯敏斯特等号称“九大公学”—听起来像“江南七怪”一样奇怪。

卢太太很早就定了目标,如果有了小孩,一定好好规划,中学就去读哈罗这些顶尖公学,大学就去读牛津、剑桥或者麻省。“我当时以为,只要学习好,有了钱,就可以上名校,完全没有其他的概念。”她说。我会心一笑:我们当初也是如此单纯啊。事实上,公学(私校)是英国保守的贵族传统和精英文化的产物,成绩不优秀进不去,家长没有钱也上不了,一般家庭很难进入这个圈子。据称只有8%的英国家庭有机会读私校,能读老牌顶级公学则更不容易。

2003年卢太太第一个儿子出生。两岁的时候,卢太太就从M&S超市买来各种巧克力,教儿子认颜色,教加减法。因为有的吃,小孩子很乐意配合妈妈的教学。她用自然发音法教儿子发音,为孩子的英文拼写打下了基础。

转眼到了儿子要上幼儿园的年龄。英国学制很复杂,有些学校包含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的各个阶段的连读,有些学校只有其中某些阶段,而九大公学大部分在十一岁或十三岁开始招生,提前三年报名。

离她家不远,有一所卢太太认为是附近最好最大的学校,她给儿子在这所学校的幼儿园报了名,准备两岁半进幼儿园。2月份的面试通过了,4月份学校突然通知,她需要找其他的学校。因为这是天主教学校,先把位子让给天主教家庭。

离9月开学只有五个月的时间,卢太太急了,上网到处找,附近的学校看了好多,她看不出区别,看外表觉得都很漂亮,一打听,全没名额了。她才知道:“一些家长很早就规划好了,报考好几所学校,这是游戏规则。我们不知道,只报了一所。”她像无头苍蝇一样打电话到一所学校咨询,对方听到这种情况,问她想让孩子读学术性的学校还是非学术性的学校。她第一次得知上个幼儿园还有这种区别,她希望儿子学业好,就选择学术性的学校,于是那位女士给她推荐了一所学校ML(隐去全名)。

起初卢太太对ML学校并不满意,认为学校空间狭窄,也没有其他学校常见的图书馆。但是别的学校没名额了,于是想让孩子读一年,有机会再转学。她说:“没想到阴差阳错,我们进到了一个很好的学校。”

“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考九大公学,就一定要去对的小学。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她说。什么叫“对的小学”?卢太太解释说:如果一所学校,从四岁招生到十八岁毕业,中间再考九大公校的希望就很渺茫,因为这些学校都是希望学生从四岁一路读到十八岁,因此中途也不会针对如何报考九大公校去辅导督促学生。

当初看到这所学校连图书馆也没有,她还觉得简陋,后来读了之后才慢慢了解这所学校,这就是华人家庭认可的那种专为公学提供生源的小学,目的就是考学,“他们的目标就是培养你考入九大公学,所以其他设备都能省则省了”。

她称自己很幸运,因此总结出第二个潜规则:选对正确的学校。

上了理想的学校只是长征开始。卢太太瞄准了九大公学的既定目标,开始全心全意帮助孩子规划学业。在多年的备考实战中,卢太太总结出不少经验。

面试是英国私校招生的重要内容,可以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兴趣特长、性格特征。卢太太坚持带孩子接触其他孩子,特别是英国人的孩子,参加各种英国人圈子的聚会,一是学说准确的英语,二是训练儿子在陌生的英国人面前自如交谈不怕生。

卢太太颇费心思地帮助孩子选择兴趣爱好。大儿子五岁学钢琴,后来学国际象棋。“如果你国际象棋下得好,说明小孩子聪明。国际象棋又是一个耗费时间的运动,学校能看得到家庭在培养孩子方面的付出。”她认为这都会是令未来学校对儿子及她的家庭的“印象分”加分的地方。在我看,这是另一种“应试教育”。所以也不要总是批评只有中国会搞应试教育,英国也很擅长。

大儿子在国际象棋上显现出潜质,卢太太和丈夫轮番上阵,除了每晚带儿子参加七点到九点的集训,每个月还载他四处比赛,有时去利物浦或曼彻斯特,有时去国外。为了一场比赛,他们可以花五六个小时开车送孩子去目的地,到了已是深夜,就去找酒店住下。通常一场比赛下来,开销不菲。如是,大儿子入选了十三岁以下的国际象棋国家队。

功课上更是不遗余力。从小到大,卢太太每天都陪儿子做功课。到了考试和报考前夕,更是督导陪伴左右。这不算完。几乎每一门功课,卢太太都会请辅导老师为儿子补习。放假时,她或者先生每天早上七点半开车四十五分钟,送儿子补两个小时拉丁文,接下来连补三小时法文,回家再补希腊文和科学。

卢太太有两个儿子,弟弟小哥哥两岁,也在哥哥曾经就读的小学。她对小儿子的培养同样卖力。看到小儿子显露出飞碟射击的特长,又请私人教练学射击。基本学费120到150英镑一小时,子弹用得越多,学费越贵。现在小儿子十二岁,卢太太的目标是小儿子十四岁时进国家队。

哥俩的生活主旋律就是学习、训练、补习。英国小学一般下午三点放学,弟弟放学后,下午五点钟到补课老师家吃晚饭、补习功课,八点钟爸妈接他回家。周一到周五天天如此。双休日,父母周六送小儿子练射击、补习,周日送大儿子补习。往返路上的时间就要四个小时。孩子补习的时候,卢太太就在一边等,打开电脑做事。不是在补习,就是在去补习的路上。学业占据了孩子的大部分时间,也占用了家长的大部分时间。

卢太太承认,大儿子没时间碰电脑,电视只允许看新闻,但是她会安排儿子和其他小朋友游玩。而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了适应将来考试的面试环节。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备战九大公学的考试。

在如此强力的督导下,大儿子六年级时通过面试、考试,被圣保罗、伊顿、哈罗、温切斯特等“九大公学”中的四所录取,最后决定进入温彻斯特公学。卢太太得偿夙愿。小儿子现在七年级,六年级通过考试也被温彻斯特公学有条件录取,如果八年级再通过一次考试,到了2019年9月九年级的时候,就可以去温彻斯特跟哥哥一起生活和学习。

时间到了午餐高峰,食客越聚越多。在英国竞争激烈的教育体系中冒头并不容易。卢太太说:“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都被顶尖公学录取,英国人也会对我们的家庭另眼相看。他们知道除了孩子优秀,还要家庭条件许可才可以。”

到今天,卢太太和先生仍然一心扑在孩子的教育上,不计代价地付出金钱和精力。大儿子现在温彻斯特公学读十年级,已经有了不错的自我管理能力,无须像以前那么操心。温彻斯特公学是寄宿制,允许学生每三个星期回家一次,吃个午餐和晚餐。算起来也就八小时空闲,卢太太却利用这个时间,每星期天驾车四十五分钟,接孩子回家请老师补一小时数学,学费120英镑,再开四十五分钟车送回学校。

我对卢太太表达了钦佩。我也曾经设想教女儿学这学那,但都没能坚持。原因是我们没有卢太太的牺牲精神,不情愿把属于家长的自由和时间完全交给孩子。我不甘心承认失败,对卢太太说:“你的目的性很强,但是会不会令孩子失去宝贵的童年?他们会快乐吗?”

“不会。”她毫不犹豫地说。一方面她的儿子是比较好学的小孩,也不叛逆,没觉得学习是痛苦的事情。现在大儿子掌握了希腊文、拉丁文、法文,还会英语和中文,他很感恩妈妈给他创造的机会。“大儿子十一岁的时候,有一天告诉我,他感激我的付出,他说等他有了下一代,也会这样培养自己的孩子。”卢太太富有感情地回忆。她还告诉我据说是中国台湾作家龙应台讲过的一段话,大意是:家长不是非要子女将来成为什么样子,但是学习好就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权。

在嘈杂的餐馆中,卢太太字斟句酌地讲:“踏入社会之后有选择权。这就是我要帮助他们做到的。”

现在她的大儿子已经初步行使了一次重要选择权。说起为什么在四所公学中最终选择了温彻斯特,卢太太认为:哈罗和伊顿适合运动型和社交型的孩子;圣保罗的孩子成绩很好很聪明,但是来源杂,缺乏家庭背景;而温彻斯特的学生家庭非富即贵,校友包括坎特伯雷大主教等名流,同学中不乏中东王子、贵族后裔。她认为擅长学业和音乐的大儿子更适合温彻斯特,并且让孩子接触这些人,可以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为将来打算从事的金融事业铺路。

“在这个社会上,你认识谁很关键,谁认识你也很关键。”卢太太如是说。

至此,卢太太明确道出她不遗余力供孩子就读顶尖公学的原因,就是以考进名校作为敲门砖,跨入精英阶层和上流社会。

为什么卢太太深信,读上公学,就可以跨入所谓的上流社会呢?

英国的精英阶层人数很集中,却是权势和财富最大的群体(中国何尝不是),这个圈子非常稳固,除非那些偶然间拥有了巨额财富的人或许可以进入这个圈子,一般的中产家庭毕其一生也很难进入。因为普通人没有这些家庭的血统、财富和权势。放眼欧洲,公校和私校(特别是顶尖公学)的差异之大,无出英伦其右者。而公学作为精英圈子的一部分,一项调研表明,那些父辈在名校就读的家庭,其子女入读名校的概率比其他的孩子大很多。讽刺的是,最早的公学,诸如伊顿和温彻斯特是面向穷人家庭的,所谓“公”学,现在却日益沦为了统治阶级的工具。

英国社会也很热衷讨论阶级议题。前不久BBC播放了一部纪录片《世界上最著名的学校》,讲述来自平民家庭的三个读普通公校的孩子,得到一家基金会的资助,被伊顿公学录取后所发生的变化。其中一个孩子兴奋地说:“我结交了将来可能相当有权势的人,甚至自己也能成为这样有权势的人。”

像卢太太这样靠自己在英国打拼立足的华人,生活无虞,但不足以进入顶级俱乐部。她没有背景,靠一己之力难以支撑儿子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只有入读精英圈子把持的名校,才有机会建立和顶级俱乐部的密切关系。读名校就成了如卢太太这样具有“野心”的中产阶级唯一可行的晋级通道。

读书改变命运,这个中国共识,在英国的阶级社会得到了另一种诠释。

“上九大公学不会把你变得特别聪明,但是对你以后人生发展的道路非常有用,非常关键。”卢太太进一步说。从培养一个优秀的儿子,到培养一个进入上流阶级的儿子,卢太太的目标发生了微妙然而坚定的转移。

卢太太有很强的社交能力,她的故事吸引了一批华人富豪的注意。他们希望子女也入读英国的顶级名校,巩固自己的精英位置。很多人请她辅导子女,她也很乐意分享经验,同时结交这些名流,为孩子的未来铺路。经常有香港富豪邀请她和先生去游艇度假,顺便帮助孩子指导学业。卢太太俨然成了名校顾问。现在她认为自己无限接近了当初的目标。

卢太太为了孩子倾其所能付出的故事令人叹服。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机会确实更多地集中在一小部分人手里,大多数人不管如何努力都很难接近,无论英国和中国都是如此。世界现实,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换一个阶级,进入上流社会,这样的驱动力的确让人深思。

我说:“听完你的故事,你还不只是一般的虎妈。”虎妈主要是向自己的子女发功,压榨子女的潜能实现自我完善,而卢太太是把读书当成晋身精英阶级的敲门砖,她是在向现实的阶级社会发功。“是的。”她毫不犹豫回答,“光有才华不行。才华需要更大的舞台才能施展。我的目的除了帮助孩子打好学术基础,就是要帮助他建立关系、进入上流社会。”

餐厅变得拥挤不堪,我们决定离开。起身穿过用餐的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的时候,卢太太说:“英国人对于我们培养出顶尖公学的孩子非常认可。他们能很快摸透你的家庭背景。普通的私校学费2万英镑,住宿制的公学学费3.8万英镑。差别在哪儿?也许就是圈子!在英国这个阶级社会,还是很明显的。”

我佩服这位妈妈的毅力和付出的心血。每个人对于成功的定义都不一样,但是现实世界的评判法则——财富、地位——仍然左右着社会风向,吸引着我们紧步追随。

与卢太太告别,望着伦敦桥上如过江之鲫的行人,我陷入如泰晤士河般混沌的沉思。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