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追忆朱德群艺术人生,纪录片《朱德群》12月上海大剧院首映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20-11-17 14:59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2003年,上海大剧院建院5周年之际,法籍华裔艺术家朱德群为上海大剧院绘制了巨幅抽象画《复兴的气韵》。这幅画作悬挂于大剧院的中央大堂,迎来送往过无数观众。

为纪念朱德群百年诞辰,上海大剧院特别将五楼的一处排练厅改造成专业画库,安置《复兴的气韵》以及朱德群当年创作时的几幅草稿小样。

同样,为纪念这个特殊年份,朱德群基金会拍摄了纪录片《朱德群》,描绘艺术家的生平和他丰硕的作品。12月6日,《朱德群》将在上海大剧院的公众开放日全国首映。

《复兴的气韵》

油画:画家和剧院结下不解之缘

2002年5月,83岁高龄的朱德群在老友吴冠中的陪同下,感受了上海的新貌,并欣然应邀,为上海大剧院度身创作一幅油画。

期间时逢春天,朱德群试着用《第六交响曲》田园风光般的诗意,去捕捉春天的韵律。 “上海和上海大剧院给我最强烈的感觉是充满了朝气。每次回到祖国,都感到一种复兴的、腾飞的气韵。”朱德群为画作定名《复兴的气韵》,前往俄罗斯定制画布、油墨,耗费半年多时间投入创作。

2003年3月,画作完成,长7.3米、高4.3米,面积达31平方米,运往上海之前,在法国巴黎国家歌剧院举办了将近一个月的预展。

2003年8月,重达300公斤的画作运抵上海,在上海大剧院建院5周年之际揭幕,朱德群还将9幅小稿一并赠给了上海大剧院。

揭幕式上,朱德群说,“我要把一生中最大、最好的作品放在祖国,放在上海,这也是为了表达对故土的一种怀恋。”

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说,“《复兴的气韵》代表了朱先生对祖国的一首颂歌,是一种礼赞,这幅巨作是上海大剧院最珍贵的镇院之宝。"

2019年8月,上海大剧院发布2019-20演出季,演出季主题“焕彩 一如初见”,以及主视觉的海报设计,便来源于《复兴的气韵》。

2020年,为纪念朱德群百年诞辰,上海大剧院特别将五楼的一处排练厅改造成恒温恒湿的专业画库,将《复兴的气韵》和几幅草稿小样,以及美籍华裔画家丁绍光1998年为上海大剧院开幕绘制的大型壁画《艺术女神》收藏入库。

纪录片《朱德群》

纪录片:追忆朱德群的艺术人生

朱德群1920年出生于安徽省萧县白土镇。出身于书香门第,他自幼学习书法, 正式艺术教育始于国立杭州艺专,即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

朱德群15岁开始学习西洋画,抗日战争期间,他流连于传统山水绘画之美,奠定了他后来作品的主流风格。

1955年,朱德群前往巴黎大茅舍艺术学院学习西方绘画。1956年,他发现了尼古拉·德·斯塔埃尔的作品,开始放弃具象的构图,转而追求抽象风格。1960年代,朱德群形成独特的抽象风格:融合中法文化内涵,充满抒情色彩和诗情画意,成功将中法文化融为一体。

1997年,朱德群当选为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身院士,是首位获该项殊荣的法籍华裔艺术家。2014年3月,朱德群在巴黎逝世,享年93岁。

作为一位多产的艺术家,朱德群一生中创作了至少2500件作品,包括油画、水墨画、书法、陶瓷等。

纪录片《朱德群》由克里斯托夫·丰塞卡执导,奥德赛影业制作。

拍摄过程中,制片人采访了朱德群的家人及多位艺术家朋友,并参观了朱氏家族档案馆。纪录片展示了艺术家对抒情抽象派的贡献,同时突出了他的艺术技巧和创作理念。

“我和母亲决定参与这部纪录片的制作,以此向父亲致敬并宣传他的作品。”朱德群之子、朱德群基金会副主席朱以峰说,这是第一部同时涵盖父亲个人生活和艺术生涯的电影。

2021年-2022年,朱德群基金会还将在全球举办大型巡回展览。巡展的第一站将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现场将展出140多件朱德群的原创作品。朱德群基金会将参与展览的布置设计,突出朱德群创作的主题:自然、诗歌和音乐。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