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格物观察 | 多措并举,扛起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扬州担当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被称为“中国运河第一城”的江苏扬州考察。在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和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情况。
一直以来,扬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系统性思维做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把大运河扬州段打造成走在全国前列的先导段、示范段、样板段,擦亮古老运河名片,焕发时代蓬勃生机。
01高度重视大运河的历史地位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这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描写大运河的诗句。
大运河的通航,极大促进了中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也促进了运河沿岸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挺立的脊梁,大运河就是流动的血脉,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 图/国家文物局
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考察的扬州,是大运河的原点城市,也是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2007年9月,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在扬州揭牌。从担当申遗牵头城市那一刻起,扬州就以高度的历史责任和文化自觉,把“精细化”镌刻于心。在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配合申遗文本编制、环境整治和本体修缮、数字监测管理平台建设、申遗宣传和普及等方面,努力走在运河全线各城市前列,发挥表率引领、带头示范作用。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项目申遗成功,扬州境内6段河道、10个遗产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大运河全线遗产段点入选最多的城市。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中,扬州是唯一全域被纳入核心区的地级市。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 图/扬州文旅
着眼于运河与长江交汇、与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廊道同线,扬州首倡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打造1800平方公里的生态大屏障,系统实施清水活水、良好湖泊保护等八大工程,展现千年运河文旅风景线、百里长江风光带和江淮生态风光图。
“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是扬州坚守多年的名城保护总体思路。如今,扬州以申遗成功为新的起点,设立运河文化保护缓冲区,推动“文物单体保护”向“文化遗产区保护”转变,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城保持了大运河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文化的延续性,从汉唐到明清叠加遗存的历代扬州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墙、道路、水系、建筑遗址等,让扬州作为一座“通史式”城市备受世界瞩目。
02做好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
大运河文化是扬州最为显著的城市标识,也是扬州对外合作交流的城市名片。如何争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排头兵”,推动运河文化浸润当代社会,促进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2017年以来,扬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先行先试、主动作为,以新理念、新举措,做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为大运河沿线城市探索出可借鉴与推广的“江苏实践、扬州案例”。
正在建设中的大运河博物馆
图/国家文物局
坚持高规格推动,着力完善组织架构。扬州立足本市实际,2017年3月扬州大学与扬州市政府共同成立了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这是江苏省也是国内第一个以大运河为主题、校地共建的智库。该平台把扬州市委、市政府的需求通过课题方式发布出去交由专家研究,确保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坚持高起点规划,着力优化顶层设计。扬州着眼“统筹资源、统筹部门、统筹区域”的基本思路,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编制《大运河扬州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大运河扬州段文化旅游带概念规划》等,深入挖掘大运河及扬州沿线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
坚持高标准保护,着力扮靓运河风貌。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扬州先后出台《大运河扬州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办法》《扬州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总体策划》,设立运河文化保护缓冲区,抢救性保护好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水工遗存,不断加强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整体保护。
瓜洲古渡 图/扬州文旅
坚持高水平传承,着力弘扬运河文化。扬州充强化顶层科研资源配置,与扬州大学合作开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路径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鉴真东渡遗迹研究。同时,充分发挥大运河遗产保护办公室、WCCO等机构的影响和作用,已经举办世界运河论坛14届,推动了世界运河城市的交流和合作。
在发展过程中,WCCO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内河航道国际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帮助,积累了一定的国际组织资源和民间外交经验,为推动运河文化国际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向世界展示着中国运河城市的新的生机与活力。
03文旅融合,重构运河文化旅游产业链
在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副院长、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黄杰看来,2002年,京杭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这对于古老运河来说是一次获得新生的重要载体。南水北调东线大规模的调水和治污不仅为沿河地区断流流域和生态功能区系统修复带来机会,而且也使大运河的整体性保护规划成为可能。
黄杰表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其目的是通过文化、生态和旅游三个运河的建设,活化千年运河文化资源,打造中华文化的金名片。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以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促进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做大做强大运河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夜景 图/扬州文旅
扬州如何解决京杭大运河保护与利用难题,提升运河流域文化与生态环境水平。扬州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淮生态大走廊”和“大江风光带”规划,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目标,同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生态运河建设,赋予大运河新的生机和活力。
水上,扬州实施高标准航道整治、大规模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清水活水、良好湖泊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八大工程”的68个项目,总投入近300亿元。
陆上,扬州持续推进“腾笼换鸟”计划、“绿扬金凤”计划、“产业集群行动”计划 ,实施“产业提升”“企业创新”工程等,加快淘汰落后污染生产企业,引进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现代服务业等8大产业重大项目,有效推进了运河沿线产业结构和高新产业的发展。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一期工程的实施,带动了运河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障沿线水资源供给,促进了沿线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区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方向发展。
扬州廋西湖 图/瘦西湖
如今,扬州主城外大运河段,围绕大运河文化主题资源,开发了文化生态公园、特色酒店集群、人文休闲街区、美食生活体验、主题文创演艺、中西康养健身、多彩夜游活动、大型节庆赛事等8类旅游休闲度假产品,整合景点、酒店、餐饮、乡村旅游点、娱乐、休闲街区等200余家涉旅单位,打造了集观光度假、体验参与、休闲娱乐、文创研学、康养运动、生态宜居于一体的全域旅游智慧服务体系,全力建设以文化展示、历史溯源、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旅游度假胜地,获得了中国温泉之城、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等多个国家级称号,进一步彰显运河生态旅游价值。
“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的扬州三湾风景区,原本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生产区,在当地生态保护的发掘下,已变为生态文化公园。这就是传统文化资源新生的典型案例。”黄杰说。
“古运河还要重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提出的有关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更是发出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动员令。黄杰认为,扬州下一步还需要以更高的研究、规划、建设、管理等要求和目标,在服务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中实现重生、服务民生提升百姓幸福中实现重生,探索出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路,促进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协同发展,做大做强大运河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END
◆ 本文信息源自科技日报、中国旅游报、新华社
◆ 本文图片来源于四川博物院
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
声明
本平台登载此文和此图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和图片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