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霸王破产的虚与实,敲响家电品牌租赁经营的危与机
不管是小霸王品牌的所有人,还是这个品牌的租赁使用人,这些年来在一线市场上大多数经营都属于商业投机,靠品牌仅剩的那一点知名度在市场上透支用户信任,早就没有了反弹的动力。这也再次敲响家电业众多老品牌的发展警钟,透支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永远没有未来的。
孔余||撰稿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小霸王破产”的新闻话题,在很多70后、80后消费群体之间,引发热议。曾经给一代人留下深刻记忆的小霸王游戏机,如今其品牌为何走到了破产的边缘和境地?
之后随着小霸王品牌所有人的一纸公告,揭开了“小霸王”品牌破产的真相:首先,小霸王品牌的所有人,并没有出现破产,因为其早就是以品牌租赁经营为主业,并不涉及相关的产品和产业经营;其次,小霸王破产的主体,是一家租赁了小霸王品牌的文化公司,因为经营不善而出现破产,换句话说这并不是真的小霸王;再次,对于小霸王品牌来说,虽然在法律意义上并没有出现破产,但在很多年轻一代用户的心中已经成为“过去式”,品牌知名度日渐式微。
小霸王为何从当年的“盛极一时”走到如今的“乏人问津”,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有经营的不善,也有主业的萧条,更有时代更迭引发的产业和市场变迁。不过,在家电圈看来,小霸王的现象在家电行业近30年的发展中也普遍存在,而且很多家电老品牌已经彻底沦为品牌所有人,对外“租赁经营盈利”的工具,既不参与任何产业的直接竞争,也无法对租赁企业的市场经营行为和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就是一种公开透支品牌影响力盈利的低级玩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当年的空调霸主春兰,VCD霸主新科、先科,数码大牌爱国者、万利达、彩电王者厦华,冰柜王者香雪海、冰熊,以及手机大牌夏新、波导等一大批的老品牌们,如今也走到了与小霸王相似的发展道路上:品牌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主业已经萧条,只有品牌对外租赁还有一定的价值,最终在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一些老品牌以低价抢单。而一旦租赁者为了赚钱,降低产品质量、没有售后服务引发的用户投诉,就给这些老品牌划上了一道道伤痕。很多老品牌在长达十多年的租赁经营过程中,品牌美誉度和口碑已是“伤痕累累”。
类似的现象,不只是存在于本土品牌上,包括外资品牌如今在中国市场上,也有不少走上一条“品牌租赁经营”的老路。包括皇家飞利浦、日本大牌三洋,以及美国巨头惠而浦、瑞典大牌伊莱克斯,还有一些其它二三线外资品牌,也在中国授权不同的企业租赁品牌经营。这样做的好处,对于外资洋品牌是既保证了品牌在市场上的曝光度,又收取一笔不菲的租赁费,同时还能为日后万一恢复自主经营奠定一定基础。
不过,随着家电产业洗牌走向尾声、企业两极分化持续拉大裂变,头部企业对于市场竞争的绝对性话语权再次提升,对于很多“租赁品牌”经营的商业行为将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冲击。更为重要的是,品牌租赁者往往只是看中了品牌短期的影响力,想“借鸡下蛋”从而会忽视对产品质量、服务等问题的保障和重视,完全采取贴牌式、低价式经营,目前正面临着在一线市场上“难以为继”的现实尴尬。而不时出现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投诉,也加速了这些品牌的市场走低。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家电产业来说,应该汲取“小霸王问题”的经验教训:一方面不要再采取这种“为别人养孩子”的低价手段,养大了就飞了,养不好也赚不到钱,两头没机会,就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另一方面,在消费理性、产业升级的大潮下,相关家电企业一定要努力打造自己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通过自己的口碑和信誉来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