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謇: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2020年11月12日,正在江苏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展陈。总书记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3个多月前,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也曾称赞清末民初的张謇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总书记如此关注的张謇,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张謇雕像
状元办厂: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张謇,我国近代著名企业家、政治家、教育家,1853年出生于江苏通州(今南通)海门常乐镇,祖上几代都以农商为生。为了改变家庭命运,他从小就被父亲送入私塾学习。1894年,41岁的张謇高中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步入仕途。
不久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激起张謇极大的愤慨和忧虑。他在日记中写道:“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
当时的中国士大夫一向耻于经商,但张謇却认为只有发展民族工业,才能抵制帝国主义侵略,于是毅然放弃功名仕途,以极大的勇气回到家乡创业办厂。他这样表明心志:“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大生纱厂钟楼
实业救国:天地之大德曰生,世间之大事莫过国计民生
立志从商之后,张謇便开始“实业救国”的实践。他发现当时中国输入的最大宗商品是棉纺织品和钢铁,遂意识到棉纺织业关系人民生活、制铁事业关系国家生存,发展棉、铁两业,“可以操经济界之全权”。
于是张謇大力倡导并践行“棉铁主义”。1895年,他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大生”二字源自《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寄托了张謇的理想——天地间最大的事,便是国计民生。
大生纱厂自开工后规模不断扩大,先后建成四个纱厂,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纺织企业系统。张謇还先后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资生铁冶公司、淮海实业银行等数十家企业,并投资江苏省铁路公司、镇江大照电灯厂等企业,为我国近代实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张謇为通州师范学校所写的校训
兴办教育:主张“父教育而母实业”,创办中国第一所民办师范
张謇主张“父教育而母实业”,认为“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倡导通过实业壮大国力,又通过教育来为国育才。在发展实业初见成效后,他便运用积累的资金着手创办新式学校。1903年,中国第一所民办师范——通州师范学校开始招生。
张謇独自创办或参与创办师范、纺织、医学、农业等高等学校和职业、专科学校近400所。在普通教育中,又构建起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的教育体系。他的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南通博物苑
办博物馆:“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创办中国第一所公共博物馆
张謇认为,博物馆可以起到补充学校教育的作用。于是在1905年,他在南通濠河之畔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张謇专门作了一副楹联,介绍办博物馆的初衷:“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为了办好博物馆,张謇除了自费购地建馆外,还捐出自己的藏品,向社会征集展品。早期的南通博物苑陈列自然、历史、美术、教育文物与标本,已经是一个综合性的博物馆。
张謇像
投身公益:一生所获财富,皆为社会服务
张謇一生所获财富,皆为社会服务——他先是兴办实业,而后倾资兴学、以商养学,并将从商的红利捐作教育、慈善和地方公益经费。
在公益慈善活动中,张謇开拓和推进了体育场、公园、幼儿园、养老院等设施的建设。过60岁生日时,张謇不喜奢侈铺张,于是决定将亲友所赠之礼用来修建一座养老院,关爱社会上的孤寡老人。他提倡兴建的养老院坐落于南通城南白衣庵东侧,可同时收养120位老人。
张謇故居
家风节俭:自号“啬翁”,告诫家人“居家勤俭之法”
张謇曾被人们称为南通首富,可他却自号“啬翁”——取“吝啬”之意。他始终保持俭朴的生活习惯,并要求家人勤俭持家。他回老家常乐,或去公司,大多是步行或坐独轮车。
他在家书中说道:“凡人家用度,若但出入相当,已不足以预备非常之急。若复过度,则更不合处家之道。”以此告诉家人居家勤俭的道理。
万米级载人深潜器科考母船“张謇号”
张謇,中国近代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他终生抱定“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信念,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和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我国万米级载人深潜器科考母船被命名为“张謇号”,就是为了弘扬张謇实干兴邦的理念。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原标题:《张謇: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