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恒
文化研习者
我是文史研习者汪恒,“顶流”皇帝康熙的真实晚年生活什么样,问吧!
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擒鳌拜、定三藩、收台澎、拒沙俄、平准部、下江南、不加赋……这位颇具流量的康熙大帝,到了晚年又是另种况味。
当康熙垂垂老矣,面对“九王夺嫡”的激烈宫斗,他是何心境?最后结果是否在他的设计之中?既要维持满人本位,又要有效统治汉人,他费了哪些苦心?《雍正王朝》《康熙王朝》《少年天子》《康熙大帝》《孝庄秘史》等多部影视剧中,哪一个康熙的形象最接近史实?康熙给中国历史的走向带来了什么?我是文史研习者汪恒,北大历史系、国政系出身,最近出版了新书《圣人的迟暮:康熙晚年的帝国变局》。如何解剖清代康熙帝统治的最后十余年?欢迎向我提问!
思想2025-01-21上海进行中
58
相关新闻
  • 圣人的迟暮:康熙的最后十五年
    理论·学术2024-12-2059
提问
热门最新20个提问,13个回复
神的鱼儿2024-12-26 ∙ 上海
我来答|关注|举报
从更为长远的历史角度来看,康熙的政治决策和治理模式,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汪恒2024-12-31 ∙ 北京
26
|回复|举报
这个问题非常宏阔,值得持续研究。就我现在的认识水平看,最大的积极面,是他在汲取前代经验的基础上,把传统帝制时代的治术用到了几乎极致,在边疆民族问题上也打开了一个比较好的局面;消极面则是,受制于维持政治合法性的执念,导致太多政策和精力围绕统治本身,而非国家民族之进取,在大争之世,就会导致致命的落后。
小兔兔2024-12-30 ∙ 陕西
我来答|关注|举报
请问您,康熙晚年是否刻意打击权臣为雍正铺路?
汪恒2024-12-31 ∙ 北京
8
|回复|举报
我感觉是不明显的。主要是他去世具有一定突然性,可以说还没做出立储的最后决断。但是之前确实也有打击权臣的手段,主要是清除太子集团影响,保持自己的绝对控盘。在客观上确实也发挥了为后来者铺路的效果。
伊蕾娜的成公之旅2024-12-28 ∙ 辽宁
我来答|关注|举报
历史上真实的康熙大帝真的像二月河小说那样的嘛?
汪恒2024-12-31 ∙ 北京
8
|回复|举报
二月河先生的作品,对于传播康熙的大众影响力,有很大的作用。当然,文学作品可以演绎,可以创作,也可以偏重于人物的某一个方面,或是根据作者个人喜好来评价褒贬。我的感觉,二月河笔下的康熙,形象是鲜明的,但内容不够丰富,在九王夺嫡之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分析阐述不够透彻,当然,这是研究的标准,不一定适用于文学。
代码再敲也看不懂2024-12-26 ∙ 上海
我来答|关注|举报
到了康熙晚年,官场腐败、社会矛盾这些问题都冒出来了,他有没有过一些鲜为人知的、关于改革尝试或者政策调整的想法?就算最后没完全落实下来,应该也会有些记载吧。
汪恒2024-12-31 ∙ 北京
8
|回复|举报
我个人的感觉是这样,康熙时期的社会矛盾,还没有暴露到特别明显的程度,而且康熙自己有一种比较强烈的自信,也限制了他的反思。不过,具体到一些方面,例如财政亏空问题,他其实是有一定认识的,但对他来说,这是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一种妥协,也是军事开支过大、财政收入没跟上来的必然结果,就算是知道问题,也没有决心下重手。后面雍正虽然背了烂摊子,但所受牵制反倒较少,所以倒是可以大刀阔斧一些。
西瓜可乐味2024-12-26 ∙ 上海
我来答|关注|举报
亲问康熙在晚年时,有没有对自己早年的一些决策表现出明显的悔意?
汪恒2024-12-31 ∙ 北京
8
|回复|举报
我感觉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自信,有些事情也没有后人看得清楚。。不过,立储的问题上,还是有一些郁闷和后悔
林枞晚2024-12-28 ∙ 广东
我来答|关注|举报
康熙皇帝在14岁上位时,顺利吗?
汪恒2024-12-31 ∙ 北京
4
|回复|举报
擒鳌拜看上去有些玩闹,作为权臣,鳌拜也不算一个特别凶悍的对手,不过,康熙上位仍然是费了一些周折。主要不在于鳌拜这个人,在于他面对的辅政大臣体制,是上三旗非宗室大臣联合起来控制皇权的一套机制。他通过分化索尼、等待辅政集团内斗、打击鳌拜、争取太皇太后支持等很多手段,才最后实现上位。
查看此问题的另外1个回答
伊蕾娜的成公之旅2024-12-27 ∙ 辽宁
我来答|关注|举报
老师您好!如何看待野史与正史所交叉讨论的历史事件?
汪恒2024-12-31 ∙ 北京
4
|回复|举报
我的感觉是这样,野史之野,是相对正史的范围和体例局限而言,不见得一定史料价值低。对历史研究而言,以明清为例,充分吸收私家笔记这样的野史素材,不仅是为了丰富内容活跃行文,很多时候可以说是解决问题的必须途径。
山有木兮卿无意2024-12-26 ∙ 上海
我来答|关注|举报
听说康熙信奉佛教,而且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关联着他的决策、融入了他的生活,想请教老师,当时的社会文化因此受到了哪些实际的影响呀?
汪恒2024-12-31 ∙ 北京
4
|回复|举报
我对此研究不是特别深入,总体上,康熙的信仰虔诚程度,高于工具主义的乾隆,但也没有到沉迷的程度。有一点很有意思,他没有把佛教发展成国教,但却秉承皇太极以来的政策惯性,发挥了佛教连接蒙藏的价值黏合功能。这一点是很有技术含量的。
披星戴月地吃哈密瓜2024-12-26 ∙ 上海
我来答|关注|举报
我对康熙这一决策特别好奇,他放弃修长城,转而依靠蒙古各部抵御外敌,在那个时候得面临多少棘手状况呀?想请教一下,康熙又是用什么法子把难题一一化解的呢?
汪恒2024-12-30 ∙ 北京
4
|回复|举报
这个其实背后有一个大的背景,就是清朝入关的基础之一,就是以联姻加征服,先解决了漠南蒙古问题,是带着满蒙同盟基因入关的。这个政权兼有中原和北族双重属性,所以选项和视野也会有些差异。
澎湃网友JVjiyq2024-12-26 ∙ 上海
我来答|关注|举报
汪老师好,您觉得《雍正王朝》《康熙王朝》《少年天子》《康熙大帝》《孝庄秘史》等多部影视剧中,哪一个康熙的形象最接近史实?
汪恒2024-12-30 ∙ 北京
4
|回复|举报
我个人觉得,相对而言,雍正王朝里的康熙感觉更对一些。当然具体情节还是做了不少改编。
纸袋玫瑰2024-12-26 ∙ 上海
我来答|关注|举报
老师好,在九王夺嫡中,康熙有没有暗中属意的皇子,但因某些原因最终没有让其继位?
汪恒2024-12-30 ∙ 北京
4
|回复|举报
我倾向于认为,康熙六十一年的时候,他还没有最后做出决断,如果他再能活三到五年,也许十四的机会会更大一些
午夜南瓜会变马车2024-12-26 ∙ 上海
我来答|关注|举报
老师好,想了解下,康熙的作息规律是怎样的?他的作息和他处理政务的效率有关系吗?
汪恒2024-12-30 ∙ 北京
4
|回复|举报
基于起居注等档案,康熙皇帝的生活作息,总体来说,是比较规律的。春秋季节五六点,冬季六七点就开始处理政务了,每天安排充实而规律,加上他常年有行猎和行围的习惯,对他的保持健康和精力是有作用的。不过,皇太极这一支可能有遗传性的高血压问题,加上北族的饮食习惯,对他晚年的状况有不小的负面影响。
西瓜可乐味2024-12-26 ∙ 上海
我来答|关注|举报
请问康熙在晚年时。有没有对自己早年的一些决策表现出明显的悔意?
汪恒2024-12-30 ∙ 北京
4
|回复|举报
在立储的问题上是有的,在两废太子的诏书等很多地方都有体现。施政的其他方面,可能内心有所反思,但是外在的体现不是很明显。
已经到底了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