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青少年精神障碍性自杀

2020-11-04 20: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木糖醇 上海十院心理科

“我觉得自己没有存在的意义,之前试过割腕自残,划了好几道,后来被同学发现了,告诉了老师……”

“有一次去姐姐家玩,她家有个天台,我就上去了。当时脑中好像有个声音告诉我应该去自杀,跳下去就好了。我脑海中时常会有自杀的念头,我感到好痛苦啊,好像控制不住自己……”

“我现在唯一不去自杀的理由是害怕活着的人伤心吧……我害怕跳楼以后父母抱着我冰冷的尸体哭……”

“我见不得别人哭,看到别人哭会觉得烦躁。我常常很暴躁,我也有想杀人的念头,并且计划着如何在杀人后逃避警方的发现……”

上述这些话语来自一位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的青少年小溪(化名),她有着很强的自杀倾向。言语中的悲凉与痛苦及其释放的自杀危险信号让我们为之担忧、揪心。十几岁的年纪想来应是慢慢绽放的模样,但与死亡念头纠缠让她似乎走入了一个没有任何光亮的阻塞之路。

一直以来,大家常常将青少年自杀归咎于青少年本人的承受能力差,易冲动等心理因素,以及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但其实,青少年群体自杀行为与精神障碍关系也十分密切。例如本文中的小溪,我们在了解她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后,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并立即进行了自杀干预,心理评估和适当的心理教育。

研究显示:自杀未遂或死亡的青少年中 92.6% 患有精神障碍。回顾性研究发现超过 30% 的自杀未遂者有精神障碍史。

◎什么是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表现为表现精神、情绪和行为紊乱,是一种以临床显著的个体认知、情感调节或行为紊乱为特征的综合征。

◎不同的精神障碍对青少年自杀未遂、自杀死亡发生的不同影响

不同的精神障碍对青少年自杀未遂、自杀死亡发生的影响并不相同[1]: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及一些类型的人格障碍易直接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而共病精神障碍者也是易自杀的人群,应予密切关注; 焦虑障碍、冲动控制障碍则往往在一些不良因素下促进或介导自杀。

抑郁障碍被称为通往自杀的“最终共同之路”

有研究调查了社会人口学资料、精神疾病状态及社会生活环境等因素,发现重症抑郁障碍是青少年自杀的最高风险因素。早期研究调查即发现,在服毒自杀的青少年中,67%的人被诊断出患抑郁障碍。近期关于自杀青少年的精神疾病诊断报告调查也获得了相似的结果,52%的青少年曾被诊断抑郁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导致自杀死亡最常见的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是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该病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反复发作较频繁;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精神运动性激越、睡眠增加、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往往伴随着更多的自杀观念和共病焦虑及物质滥用(烟草、酒精、毒品等)。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行为多发生在抑郁发作时,特别是青少年期起病的抑郁发作患者,是双相障碍的高风险人群,冲动行为频发,成为自杀风险最高的群体之一。横断面的双相情感障碍研究显示,低自知力水平、低自尊、加重的精神运动性激越与自杀意念有关[2-4]。

精神障碍共病加重自杀行为风险

早期研究中,自杀未遂及死亡青少年中相当比例存在精神障碍共病,高达70%的自杀青少年符合多个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尤其是心境障碍与物质成瘾障碍的共病。

◎怎么办?

孩童期失去双亲、酒精滥用和药物滥用、过去曾有过自杀未遂、有自杀企图的威胁 、家族中出现过自杀者等都是自杀危险因素。存在这些情况的青少年应该被特别关注,需要更多的来自于家人亲友的关爱。如注意到明显的异常行为,应在家长的陪同下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一般有自杀倾向的人会出现自杀前综合征,具体表现为:感知变得狭隘、自我评价降低、人际交往减少。当意图自杀的青少年表现出这些症状时,如果家人朋友能够及时察觉,并且及时采取措施,就能有效的预防青少年自杀。

如果已经发现了以上情况,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精神心理科进行诊断评估,根据诊断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对于这样的一群青少年,早发现早治疗是最好的干预手段。同时需要家人亲友以及周围同学老师们的配合与理解:他们是生病了而不是他们脆弱与无能;也不可单纯地鼓励他们坚强勇敢这或许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可以营造一种让他们产生自我价值感的氛围,肯定他们面对疾病或在生活中的努力与创造,保持真诚、关心、接纳、稳定与联结的环境等等。

但是这样的孩子,需要的又不仅仅是心理教育、父母的理解、同龄人的关爱;更重要的是到相应诊疗机构得到系统的、科学的、针对性的治疗。所以,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存在精神、情绪和行为异常的青少年,请一定要建议或者陪同他(她)前往正规的医院心理精神科室,接受相关诊疗,切不可讳病忌医!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成立于1950年,是上海市综合医院中历史最悠久的精神病专科门诊之一。近10年来学科在医教研各方面发展迅速,知名度及社会影响力迅速提升。

目前学科团队拥有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心理治疗师2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3人。开设有普通门诊、心理治疗专病门诊、专家门诊和特需门诊,提供从儿童、青少年到老年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辅导、咨询(如人际适应、婚姻、学习问题),以及综合医院常见的各类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如神经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等)、心身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后心理障碍)、睡眠障碍、儿童青少年情绪及行为障碍的治疗和干预。

申远,同济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麻醉与脑功能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与生物标志物研究。现任中国科技部西部精神医学会重性精神障碍专委会常委、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心身医学分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副主委等;担任Journal of Alzheimer Disease,Frontier AgingNeuroscience 编委,美国Alzheimer Association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

参考文献:

1. 邵红敏, 徐改玲, and 徐广明, 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自杀行为研究进展.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 41(12): p.1525-1527.

2. de Assis da Silva,R.,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InsightLevel and Suicidal Behavior/Ideation in Bipolar Depression. Psychiatr Q,2017. 88(1): p. 47-53.

3. Allen, M.H., etal., Contributors to suicidal ideation amongbipolar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a history of suicide attempts. SuicideLife Threat Behav, 2005. 35(6): p.671-80.

4. Aaltonen, K., etal.,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riskfactors for suicidal ideation and attempts among 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orbipolar disorders. J Affect Disord, 2016. 193: p. 318-30.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