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重走长征路 | 飞夺泸定桥:13根铁链劈开胜利之路
11月1日
“智行新长征 骏驰新时代”
2020年重走长征路公益行12名队员
乘坐赣州国机智骏生产的新能源汽车
抵达四川省甘孜州的泸定县
踏上这座依然横亘于
大渡河上的森森铁索
无声见证着80多年前在夺桥战役中
22位勇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
在铁索上匍匐前进
一举歼灭桥头守卫
夺取了泸定桥的英勇壮举
航拍泸定桥。陈地长 摄
位于四川省泸定县的泸定桥始建于1705年,其桥身由13根铁链铆固于大渡河两岸,铁索桥桥长101.6米、宽3米,是川藏交通要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重大胜利,泸定桥因此而闻名于世。
85年前
中央红军左右两路夹击奔向泸定桥
开路先锋红四团一昼夜急行240里
处于绝境中的红军
面对滔滔大渡河以及河岸顽抗之敌
选出22名勇士担当飞夺泸定桥的先锋
航拍泸定桥。陈地长 摄
勇士,都是自愿报名!
其中
赣南籍红军刘金山、李友林
就是其中两位
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公园的广场上,矗立着22根方柱,它们分别代表着22位飞夺泸定桥的勇士,但只有5根方柱上刻有勇士的名字。
据了解,当年泸定桥一战后,部队继续向前进,许多勇士的名字没有记下来,后来的长征路上,许多同志都先后牺牲了。
飞夺泸定桥红军纪念碑公园 陈地长 摄
在红军飞夺泸定桥公园入口处的左右两侧方柱上刻有刘金山和李友林的名字;
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的二楼正厅“让历史记住这一刻”的展板上,记者看到了李友林、刘金山的照片和事迹简介。
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公园,大道两旁的22根花岗岩石柱,分别代表着22位夺桥勇士。图为赣南籍红军刘金山、李友林。
刘金山:赣县田村镇红卫村人,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1999年因病与世长辞,享年90岁。
李友林:瑞金市泽覃乡黄岗村人,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97年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
据悉,2019年5月和9月,李友林的儿子李理、刘金山的儿子刘东升,他们先后来到泸定县,追忆父亲的血泪与荣光。
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展出的飞夺泸定桥22名勇士中的赣南籍红军。
一寸铁索一滴血
夺桥战斗中22位勇士匍匐前进,桥板是被敌人抽走,剩下的铁索是滚烫的,守桥的敌军气急之下在桥头疯狂纵火,是勇士们用血肉之躯,冲过铁与火的封锁,突破枪林弹雨,以超越生命极限的壮举,打开了通往胜利之路。
【记者手记】
只有身临其境才知道胜利来之不易,泸定桥只有短短一百米,就是这一百米,让我感受到了勇气和信念。红军长征途中,多有江河阻拦,湘江、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这一个个天堑,都变成了通途!因为没有任何困难能阻挡红军胜利前进,他们的勇气和信念,将成为我勇往直前的恒久动力。
离开泸定桥,与戴着八角帽穿着灰布衣的游客擦身而过,他们轻轻哼唱着“红军不怕远征难”,歌声留在了大渡河上,回荡在每个人的心中。
客家新闻网记者黄梓倩
带您重走长征路
期待下一站
来源:客家新闻网
作者:记者黄梓倩、余书福
原标题:《重走长征路 | 飞夺泸定桥:13根铁链劈开胜利之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