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诗坛知己:欧阳修与梅尧臣
原创 诗书画 东方卫视诗书画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他的好友也多是正直耿介、才华横溢的文人,其中被称为宋诗“开山鼻祖”的梅尧臣就是他一生的挚友。
梅尧臣比欧阳修年长五岁,而且早有诗名,而欧阳修对他很是敬重。他们不仅书信从不间断,欧阳修还邀请梅尧臣和自己一起在颍州买地。
欧阳修曾担任过颍州知州,他喜爱这里的民风淳朴、物产丰富,颍州西湖更是秀美非常,如果再有好友相伴,那年老的时候就能安度晚年了。
今天,我们就从欧阳修的笔下,来了解一下他和梅尧臣的深厚情谊。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节选
(北宋)欧阳修
……
三月入洛阳,春深花未残。
龙门翠郁郁,伊水清潺潺。
逢君伊水畔,一见已开颜。
不暇谒大尹,相携步香山。
……
诗题中的“圣俞”是梅尧臣的字,这首诗就是欧阳修在和友人分别、离开洛阳后,回忆起当年的潇洒时光而写的怀旧之作。
他说,当年我在三月来到洛阳,正值暮春时节,满城的春花还没有凋落。龙门山苍翠蓊郁,伊水清澈蜿蜒,潺潺流淌。
我就在伊水边遇到了您,一见到您我的脸上就露出欢笑。我们相谈甚欢、相见恨晚,本来今天是要去拜谒地方长官的,但聊着聊着我就忘了今天出门的目的,和您相约一起去游览了香山。这一天可以说是欧阳修一辈子都没有忘记的日子。
天圣九年,也就是公元1031年,刚刚中了进士的欧阳修前往洛阳,担任西京留守推官,没想到一来这里,就遇见了自己一生的知己——梅尧臣。
他在《七交七首·梅主簿》这首诗里说“圣俞翘楚才,乃是东南秀。玉山高岑岑,映我觉形陋。”极力夸赞了梅尧臣过人的才华和俊秀的长相。
当时的欧阳修和梅尧臣都是西京留守钱惟演的属官。这位长官十分爱惜人才,闲暇的时候经常举行宴饮郊游,所以他们有很多一起游山玩水、饮酒赋诗的机会,在洛阳度过了一段自在时光。
但三年后,欧阳修任满,回到了京城汴梁,而梅尧臣当了建德县的知县,两人见面的机会少了很多。
后来,欧阳修因为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而多次遭到贬谪,在这期间,梅尧臣写了大量的书信来安慰他,并且表示自己也支持范仲淹“改革弊政”的主张。
多年后,欧阳修奉诏返京,虽经历了几次官场浮沉,但是晚年的仕途顺风顺水。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冷落官场失意的梅尧臣。梅尧臣从南方来京城的时候,欧阳修亲自去城东迎接他。
身边的人都窃窃私语,说欧阳公位高权重,为什么会这样礼遇这个瘦老翁呢?梅尧臣当然很感动,写下了“世人重贵不重旧,重旧今日欧阳公”的诗句。
为了帮助梅尧臣,欧阳修推荐他做国子监直讲,让他留在京城。在平时的生活中,欧阳修也照顾着好友,夏日送冰,冬日赠绢,关怀备至。
在梅尧臣去世后,欧阳修写下了一首长长的《哭圣俞》,“昔逢诗老伊水头,青衫白马渡伊流……翩然素旐归一舟,送子有泪流如沟。”
记忆里那青衫白马的年轻诗人,已驾鹤西去了。从伊水相逢到如今的阴阳相隔,一共过了二十九年。他们用一生的友谊,诠释了“永远”的真情。
最后,欧阳修如愿去了颍州养老,但梅尧臣已经先他而去,当初的“颍州之约”终究是无法实现了。
欧阳修和梅尧臣,相遇在伊水河畔,两岸青山相对,花红柳绿,景色怡人。在金代佚名画家的《溪山无尽图》中,也描绘了一对文人在清溪水畔相会的情景。
▲《溪山无尽图》金 佚名绢本淡设色
画心:35.1cm×213cm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画中远山飘渺,近山巍峨,流水清澈。人物错落地分布在其间,从右到左约有七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位文人独自在屋后观山。
穿过篱笆院,顺着山路向下,便来到了一片松林。松下的文人席地而坐,等着随从送来古琴。栏杆旁似乎有个人正举起手杖,责打面前的人。不远处是一处渡口,船夫划着小舟将要靠岸。船头的文士已经起身作揖,岸上的人也赶忙回礼。顺着开阔的水面向上看,水阁楼屋都掩映在重重树影中。接下来的场景里,有人骑马来山中访客,有人骑驴沿小路下山,还有船夫正准备撑篙离岸。画卷的最后,群山隐没在云雾之中,溪山无尽,意蕴无穷。全画设色典雅,笔法精细,构图颇有北宋遗风。自明清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宋人作品,卷首还有张大千的题字“宋人溪山无尽图”,但是近年来更多的学者认为它应该是金代的山水作品。其实,让欧阳修念念不忘的“逢君伊水畔”,对梅尧臣来说也是同样难忘,他清楚地记得“春风午桥上,始迎欧阳公”。两人的相会,成为了彼此生命中的亮色。一生纵有艰难岁月,也不减深情厚谊。原标题:《诗坛知己:欧阳修与梅尧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