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蓝色防线》总导演尚昌仪,“记录中国维和第一人”
战地纪实电影《蓝色防线》9月18日全国公映。由此上溯三十年,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第一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迄今已累计参加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军事人员4万余次,共有16名中国军人牺牲在维和一线……电影《蓝色防线》记录、讲述的就是2016年第二批派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主体为“杨根思部队”抽调官兵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战火纷飞中保护当地难民营安全的故事。
中国首部海外维和战地纪实电影
电影一开场,便将摄像机镜头对准了漆黑天际中拖曳着弧光的流弹,之后便是中国维和军人一所营房内紧急动员的夜景实拍,以及装甲车车载夜视观瞄仪纪录的画面——大银幕前的观众还可以清晰地听到紧促的同期声,“所有人员抓紧时间取武器!”军人跑动的脚步声、清脆的拉枪栓声以及打开步战车车门的撞击声,瞬间将观众带入到一场真刀真枪的战场环境中。而类似的场面和情形,之前或许只出现在《野鹅敢死队》《卢旺达饭店》以及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好莱坞战争片《太阳之泪》中。
《蓝色防线》尚昌仪导演在黎(巴嫩)以(色列)边境雷场 本文图片均由 《蓝色防线》摄制组 提供
理查·伯顿主演的电影《野鹅敢死队》片头有这样一句话,“非洲,是一片被世人遗忘的角落。”但很显然,中国维和军人并没有遗忘这片大陆,《蓝色防线》总导演,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尚昌仪就被誉为“记录中国维和第一人”。自2003年以来,他先后11次赴联合国维和任务区和非洲埃博拉疫区采访拍摄。2015年至2020年,历时5年,由尚昌仪主导亲赴一线摄制的《蓝色防线》,是中国首部海外维和战地纪实电影。
片中“杨根思部队”的官兵隶属我国第一支成建制维和步兵营。在所有派驻维和的兵种中,步兵战士直面一线战火,不仅要用血肉之躯为难民营驻防巡逻,还要经常性直接地穿行于战区例行巡逻,电影中杨根思连队的杨树鹏班长(1983-2016)、战士李磊(1994-2016)便是在一次巡逻任务时遇袭重伤,不治牺牲。
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维和部队副司令、代司令杨超英少将,担任影片《蓝色防线》军事顾问
《蓝色防线》中,有一段脸庞稚嫩的90后战士李磊在镜头前遥祝祖国亲人的视频。片中他身着陆军迷彩作战服,头戴标明“UN”的蓝盔,大声背诵“杨根思三个不相信”精神,“我们永远坚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而在该片另一幅画面中,遇袭受伤的他左手已被炸得血肉模糊(画面已经过处理)——在1950年抗美援朝作战中,阻敌前进的杨根思连长拉响炸药包,同40多名敌人同归于尽,后被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杨根思部队”的战旗曾飘扬在天安门广场车轮滚滚的受阅部队中。
9月15日,《蓝色防线》北京首映礼上,原杨根思部队,现为某特战旅政工部主任鲁成军等战友来到现场,他激动地说,“进入维和任务区就像是进入战场。从长津湖到朱巴山下,‘杨根思连’的战旗从来没有倒下!”另据悉,就在《蓝色防线》公映当天上午十时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正式发布《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白皮书,附录3列出了中国军队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牺牲的官兵姓名、牺牲时间和所参与的维和行动名称。这其中,参与非盟—联合国达尔富尔混合行动的陈顺烈士,牺牲于今年8月6日。
《蓝色防线》剧照
“三公里越野成绩稳定在16分钟”
《蓝色防线》的导演尚昌仪是位60后安徽汉子。某军事杂志的一篇报道开头曾这样描述他,“低调,温和,长着一张皖东农村汉子的脸,脱下军装,恍若一个邻村大哥……利比里亚、黎巴嫩、刚果(金)、达尔富尔、西撒哈拉、南苏丹,这一个个地名,几乎是战乱的代名词,即使隔着千山万水,仍然让人感到凛凛杀气。这是中国维和部队去过的地方,也是尚昌仪去过的地方。”
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位面容坚毅的导演已然年过半百,却依旧保持着三公里越野成绩稳定在16分钟的高水平,且每天50个俯卧撑、70个仰卧起坐,据说雷打不动,必须不打折扣地完成。在军事题材纪录片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尚昌仪目前的体能表现要超过大多数同行年轻人。
“他就是一名军人,是一个随时准备上战场的人。”《蓝色防线》制片人兼后期导演周德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导演尚昌仪(右1)在南苏丹维和任务区拍摄 《蓝色防线》拍摄期间
在中国丰富多彩的纪录片大类当中,军事题材纪录片早已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一个类型。它是指以记录、反映我军的军事事件、军事活动为题材的纪录片。而说到起源,它的历史甚至比新中国的历史还久远——长春长影旧址博物馆展厅中,现在还陈列着一组档案:1948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派出17支新闻摄影队到前方同一线作战部队一起行动。张绍柯、杨荫萱等烈士为真实纪录、全面反映辽沈战役的进程而血洒疆场,“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浇灌了新中国的电影事业。”
黎巴嫩南部雷区警示牌 《中国维和行动》剧照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罗伯特·卡帕的名言,一直以来便是尚昌仪的座右铭。在一篇导演阐述中,他说,“在纪录片的创作上,我固执地认为,以真人、真景、真事为表现对象的纪录片离不开真实,没有真实也就不能称之为纪录片。真实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真实是纪录片的魂魄,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
2015年4月中国首次派出700人成建制的维和步兵营,参加联合国在南苏丹的维和行动。从这支部队执行维和任务的第一天起,尚昌仪便密切关注维和官兵的一切行动,并于2016年11月,走进了战火频仍的南苏丹。关注国际新闻的人们都知道,南苏丹维和任务区是一个混乱之地、危险之地,“特别是2016年7月政府军与反政府军爆发大规模交火后,武装冲突随时可能发生,摄制组在维和任务一线拍摄需要时刻直面生死危险,而且当地蚊虫肆虐,疟疾、伤寒、流脑、艾滋病等疾病横行,在任务区始终有被感染的危险。”
《蓝色防线》剧照
《蓝色防线》开篇,展现我军战士第一次驾车驶离营地武装巡逻,车内每一个战士的脸孔都是绷着的,那种初临战阵的紧张感,甚至目光中一丝转瞬即逝的惊恐都被镜头真实地捕捉并呈现了出来。而当地政府军与叛军交火时,一枚流弹落入难民营营区,将一棵芭蕉树瞬间炸碎,一名中国维和士兵的即时反应,中文版“What’s up!”脱口而出的画面也被真实地记录下来。
毫无疑问,纪录片创作者应当恪守纪录片的“原生态的真实”,而“源于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亦是客观要求。但纪录电影除了纪实性,作为艺术作品同样也有着“艺术性真实”的维度。在《蓝色防线》观影过程中,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观众会为片中河南籍战士认认真真教授非洲孩童学习中华文化时的土味儿英语逗得哈哈大笑,也会被片尾教导员鲁成军斩钉截铁地说,“哪怕把院子里所有的花都拔了,也要给我凑成两束鲜花(送别战友)!”而感动得嘤嘤啜泣——这些画面和情节的展现固然没有彩排,但选择本身,创作者观点态度与情感倾向无疑都在其间。
2017年2月,《蓝色防线》摄制组结束历时数月拍摄,离开南苏丹前,中国维和步兵营分别致电国防部维和事务中心和八一电影制片厂,电文明确写到,“(《蓝色防线》)拍摄期间,摄制组坚持进班排、到一线、跟任务,与维和官兵同甘共苦、同频共振,特别是尚昌仪导演和陈兵工程师,都已年过50岁,始终以一名维和战士的标准要求自己,不畏艰苦、不惧危险,每天穿戴重达21公斤的战斗装具,奋战在维和一线、拍摄现场,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用光影写史,为军旗增辉’的使命意识和当代革命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担当。”
“远在200米之外我们能拍摄到什么?”
无论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其实都是讲故事。且纪录片的“故事化”和故事片的“纪录化”似乎是当今影视发展进程中的潮流。但纪录片,尤其是军事题材纪录片因为在创作上受种种因素的制约,要博得广大观众的喜爱,更要讲故事,讲好故事。长久以来,中国主旋律电影所被诟病的“主题先行”,尚昌仪对此并不以为然,在一篇自述中,他举例说曾经摄制过《美国内战史》的纪录电影大师伯恩斯有句话,“主题是一部影片的生命之血”。
20集大型纪录片《中国维和行动》海报
在尚昌仪看来,主题的选择无疑是至关重要的。20集大型纪录片《中国维和行动》曾于2012年年初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他后来回忆说,鲜为人知的是它的策划和摄制工作却始于2003年。“应联合国邀请,2003年4月,我军首次向非洲地区派遣维和部队,参加联合国在刚果(金)的维和行动。此时,作为一名军事纪录片导演,我军的这一重大事件顺理成章地成为我所关注的创作主题。要知道,我军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历史始于1990年4月,到了2003年4月已经有了13年的历史。然而却没有以此为主题的纪录片来记载我军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后来在他的不懈申请下,更是在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才终于如愿地走出国门采访拍摄。从2003年至2007年,他先后多次赴联合国维和任务区采访拍摄,以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为主题,摄制完成了的电影纪录片《在UN的旗帜下》《为了和平》以及15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中国蓝盔》。2010年是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周年,他再度主动请缨,决心摄制一部全方位、全景式、深层次披露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年历程的大型纪录片《中国维和行动》。
在这部大型纪录片中,《惊心动魄》《化险为夷》《穿越雷场》这几集的无疑是最能打动观人心的,“因为它讲述的是中国军人在联合国维和任务区舍生忘死排爆扫雷的故事,当然,我们摄制组也是舍生忘死用镜头语言去表述故事的。”尚昌仪回忆说,当时他曾带队拍摄一次历时4天“拆弹行动”——2006年12月12日,中国维和部队奉命排除一枚钻入地下达12米深的2000磅的航弹。如果按照联合国的规定,排爆现场200米之内除作业人员之外,其他人员一律禁止入内,这是因为这样一枚航弹一旦爆炸,将危及200米之内的生命安全。“但如果不和维和官兵一样下至12米的坑中,远在200米之外我们能拍摄到什么?”
导演尚昌仪(中)指挥拍摄士官刘庆忠扫雷 《中国维和行动》拍摄期间
和排除未爆弹相比,在雷场之中排除地雷则更危险。“这是因为未爆弹大都历历在目,而地雷更多的是深藏不露。在《中国维和行动》之《穿越雷场》一集中,我用了大量近景、特写镜头来讲述中国维和军人舍生忘死地排除地雷、穿越雷场,手部小心翼翼地挖掘,脸上慢慢流淌的汗珠,无疑都有着很强的视角震撼力。”尚昌仪在一篇导演阐述中写到:为了离得近、拍得好,经协商,中国维和部队的官兵们在我们要拍摄的通道的左右平行或先前开劈一条通道,作为拍摄的专用通道,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尽情地拍摄了。“但你完全可以想像出,在雷场上每开辟一条通道要承受的风险;你也完全可以想像出,在雷场上近距离拍摄中国维和官兵舍生忘死穿越雷场,同样是要有着舍生忘死的勇气的。”
15集大型纪录片《中国蓝盔》海报
正是有了此前的大量拍摄经验积累,电影《蓝色防线》中尚昌仪的镜头语言可谓举重若轻。影片以时间线性顺序的实录跟拍+杨根思部队有代表性官兵的个人讲述相结合的形式交错推进,既兼顾了题材严肃性也不乏满足观众,特别是广大军迷好奇心的内容呈现。比如“装实弹夹,不许上膛。紧急情况,鸣枪示警”是标准的操作流程,但在紧急遇险的情状下,一线指战员的口令无疑更具操作性,“先口头警告,(再)打天打地,(最后仍然不听从指令)射击身体。”
“你不同维和官兵一道大漠戈壁、风餐露宿,怎能感触到什么叫焦金流石,码出酷热难耐冒着非洲大陆热气吸引人、记得住的文字;你不随维和官兵一起巡逻护卫、站哨执勤,怎能感想得到什么叫险象环生,写出悬心吊胆飘着热带丛林阴霾打动人、传得开的语句;你不跟维和官兵一起贴近炸弹、踏进雷场,怎能感受到什么叫触目惊心,讲出惊心动魄带着战火硝烟味儿感染人、听得进的故事。”尚昌仪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